✦ 华为注资3亿成立荣耀终端有限公司,余承东任董事长
✦ 万科2亿股票捐赠清华,双方将共建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
✦ 比亚迪丰田合资纯电动研发公司正式成立,计划5月内正式开业
✦ 软银欲放弃收购WeWork 30亿美元股权,或招致股东起诉
国内要闻
1、瑞幸咖啡自曝虚假交易22亿元,股价暴跌多次熔断
2、华为成立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余承东任董事长
3、微信灰度测试订阅号付费能力两个月,一篇文章最高收入23万元
4、迅雷管理层调动:陈磊卸任CEO,选举李金波为新任董事长并接任CEO
5、乐视网:2019年净亏损112.82亿元,存终止上市风险
6、有赞入驻搜狗输入法小程序平台,在键盘里可调用有赞订单
7、婚礼纪发布官方声明:遭网络水军恶意攻击,已启动法律程序
8、七麦数据重磅上线“App收入预估”功能,突破数据壁垒赋能商业决策
9、恒生电子宣布收购数据技术服务公司安正软件,数据中台建设带来有力补充
10、刘强东夫妇和京东向英国捐赠500万只口罩等防疫物资,在英华侨及留学生可免费认领
政务快讯
1、杭州:第二期杭州电子消费券4月3日上午10点开始发放,每人可领价值100元消费券
2、武汉市出租车拟定于4月8日恢复运营
3、上海: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至多1000万元融资担保业务
4、烟台推出百万惠民购车补贴,4月起购“烟台造”车型每车补贴2000元
5、河南启动“861”金融暖春行动,力争年底前实现600亿低息信贷投放
6、国家卫健委:发现无症状感染者要在2小时内网络直报,同时在24小时之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
7、银保监会:长期医疗险费率调整必须进行风险提示,公式要满30天
8、农业农村部与腾讯公司、中国电信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大力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实践
科技通信
1、商汤科技与韩国LG CNS达成合作,推动AI技术在韩国应用及落地
2、Redmi首款可穿戴设备将于4月3日下午2点米粉节发布
3、金山云AIoT落地,为地产企业提供一揽子升级产品和服务
4、武汉11个重点交通枢纽场景实现5G全覆盖
5、北京年底将建成5G基站3万个,首都功能核心区、副中心、“三城一区”全覆盖
文娱影游
1、蜻蜓FM与高德地图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推出《城市文化地图》拓展景区导览场景
2、爱奇艺随刻版App全渠道上线,以“中国YouTube”为目标打造多元化综合视频社区
3、欢喜传媒2019年财报:盈利超1亿港元,“欢喜首映”付费用户200万
4、中手游“新射雕群侠传”启动预约,有望年内全球推出
5、《权力的游戏》官方手游将于4月3日登陆安卓智能手机
金融财经
1、支付宝独家牵手全球最大公募基金Vanguard推出智能投顾,800元起投
2、陆金所迎重大人事变动:原宝能集团副董事长冀光恒出任联席董事长
3、中国银联: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使用频次继续上升,日均使用逾3次
4、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中国平安将在金融、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合作
5、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推出“金融16条”,将鼓励金融机构取消跨域收费
住房地产
1、王石率万科员工集体向清华捐赠2亿股股票:总价值53亿,与清华大学共建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
2、万达再次加码四川布局,万达文化旅游小镇落户内江
3、雅诗阁首席执行官吴洵杰出任凯德集团旅宿首席执行官
4、花样年修订5年前与彩生活订立的不竞争契据
5、当代置业与关联人士签订电梯服务协议,将支付1.5亿管理费
零售电商
1、快手商家号10亿补贴商户,战“疫”行动新增50万活跃商家
2、菜鸟成全球物流主力军,已免费送达超1亿件医疗物资
3、拼多多联合央视“吃援”湖北,5.8亿用户“为湖北拼单”
4、速卖通联合菜鸟物流推“千万补贴”计划,保障跨境物流价格
5、京东到家开启415周年庆大促,2.5亿消费券释放“宅经济”潜力
6、苏宁手机:iPhone11启动全线降价,最低到手价4999元
7、三只松鼠:拟投资4225.62万元设立4家全资子公司
8、海底捞再次推出两款冲泡产品,加速抢滩方便速食市场
9、沃尔玛武汉门店恢复开放,加大便利性餐食比例
10、继代理Prada后,欧莱雅又收购娇韵诗两大香水品牌
1、地方政府卖地收入罕见负增长,房价真的要降了吗?
卖地负增长的诱因是房价下跌预期,但是可不一定意味着房价下跌。
第一,卖地收入确实和房价挂钩。因为地方政/府基建是缺乏财政支持的,而且基建本身不挣钱,比如建公园,修铁路,靠门票没法收回成本,这个投资回报只能从地价上找平。比如公园周围的地价上升。
而当地产商预期房地产需求下降,自然土地投资就减少,这是正常的。但是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房价一定下跌。有时候开发商新屋开工率降低,带来的是供应趋紧,结果房价反而上去了。
第二个层面来说,土地出让金减少,在宏观上不是一件好事。
首先就意味着地方政/府基建的资金缺乏,现在流动性又没完全放开,基建意愿肯定下降,在今年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基建下降,投资跟着下降,消费和进出口本来就不好,拿经济只有更糟糕。
其次是说,这意味着开发商投资意愿可能没有数据表现出的那么高,同样拖累投资整体情况。
第三层,那么作为国家层面,这种情况在以往肯定是放手的,因为这种波动是市场行为,房价回调有时候对经济有好处,而且迅速会被需求支撑起来。但是今年不行,今年国内外经济环境都非常不好,迫切需要投资拉动。房产和基建都是主要方向。我相信政/策上应该持续会有放松,至少今年来说,房价大幅度下跌,这个不现实。
不过因城施策后,部分三四线城市,可能会在棚户改造需求褪色后下跌。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开始出现负增长。数据显示,1-2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450亿元,同比下降2.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047亿元,同比下降5.3%。然而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二者均实现较高的增长。这背后意味着什么呢?
土地出让金和政府性基金之间有什么关系?
所谓政府性基金,是指政府在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面征收的专项财政资金,根据新预算法规定,其资金用途划分主要用于基建、城建、科教、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然而,在这些专项资金当中,约90%均为土地出让金。因此,二者同升同降也就不足为奇了。
卖地收入负增长,说明了什么?
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承压。众所周知,地方财政收入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程度很高。据统计,在楼市疯狂刚刚过去的2016年,土地出让金占财政收入比重超过30%的省、直辖市有14个,占全部有数据的25个省、直辖市的56%,其中土地出让金占比超过50%的省、直辖市有6个,占比43%。其中重庆、江苏和安徽甚至超过了60%。而在地级市中,政府性基金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超过100%的更是不在少数。因此,随着楼市的逐渐降温和出让金收入的减少,地方的公共财政收入将会受到巨大影响。
2、地方债务难以缓解。当下,地方性债务一直拉响警报,据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达16.47万亿元,而这仅是显性债务,还有如棚改债务、地方僵尸国企债务、养老金缺口、PPP项目等各种隐性债务没有统计到,如果加上这些的话恐怕早已超过百万亿。如此之多的地方债务,对于地方财政收入来说是巨大的负担,而财政收入中绝大多数又来自土地出让金,因此用土地出让金来偿债成了地方政府的日常。
数据显示,2017年,有17个省、直辖市的土地出让金偿债比重超过30%,占比全部23个省、直辖市的74%,其中土地出让金偿债比重超过50%省、直辖市有6个,占比26%。其中北京、天津和浙江的这一比例超过60%。因此,当土地出让金收入减少时,对于债台高筑的地方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
3、楼市全面降温的前兆。虽然此轮全国性楼市调控从2016年至今已有近3年时间,但这期间楼市并没有完全偃旗息鼓,抢房、投机、开发商囤房涨价等现象仍然时有发生。然而土地出让金的下滑,说明楼市全面降温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以北京为例,在调控政策下,土地溢价率持续走低,流拍现象较为严重,房企越来越不愿意拿地。2018年,北京市土地成交宗数同比2017年下跌29%,土地出让金同比2017年下跌40%。全年流拍率达到10%,创2012年以来最高水平。
总之,土地出让金这个指标对于楼市和地方来说非常关键。它的降低意味着房屋供应主体——开发商,不再像以前那样疯狂拿地,楼市将在供需不断平衡之下趋于理性。也意味着土地出让金背后的地价,不再水涨船高,一定程度上对实体经济将构成长期性利好影响。
近期有报道称,1-2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土地出让金收入出现“双降”。其实理论上说土地出让收入的波动属正常现象,与房地产市场波动没有太多直接关系,但是其背后的宏观趋势值得我们注意:首先,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使得未来其财政收入和偿债将承担很大压力;其次,房地产的投融资环境将不再火热,至少不会和以前那么疯狂;最重要的是,随着楼市逐渐降温,出让金背后的地价可能会趋于下降,而这对于整个实体经济来说是最大的利好了。
那倒不一定,要看具体情况!一线城市基本不会有太大的下跌压力!二三线城市就不好说了!下跌概率较大!
2、财政收入和GDP有什么不同?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收入,而GDP是指国家经济活动总收入,即GDP实际上已经涵盖了财政收入,GDP远远大于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税收收入包括平时接触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以及印花税等。
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的权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金使用费等收入的总称。
国债收入是指国家通过信用方式取得的有偿性收入。国债收入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收费收入是指国家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实施行政管理或提供特定公共设施的使用时,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费用的收入形式。比如平时办理身份证、护照等需要缴纳一定费用。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其不仅仅包括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更包括这些收入背后的每一个经济活动产生的价值。因此财政收入只是GDP中极小一部分。
总得来说GDP可以反应一国的经济繁荣度,而一国财政收入反馈的政府富裕情况以及政府可宏观调控的资源多少。
GDP是衡量整个经济体总值的多少,是用当年的价格来计算生产物品和劳务所获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财政收入被包含在GDP里面,比如财政收入当中的税收实际上就是国家政府为人民提供公共场所设施、各类便民服务和义务教育等所获得的价值,这部分也算在整个国家的GDP当中。
一定程度上来说,GDP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GDP包含了财政收入。一定范围内,当财政收入所占整个GDP的比例越高的时候,这个经济体的各项职能也会更加稳定和有效地运行。而整个GDP越高,也会透过市场反哺到财政收入,对财政收入也会有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