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溃败究竟谁之过?

jijinwang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洪小棠 对于2018年的投资,招商医药健康产业股票型基金经理李佳存用了两个关键词来形容——“黑天鹅”和“跌宕起伏”。

的确,相比于2017年年末排名战,今年公募基金的收官之际显得有些惨淡。

根据Wind数据显示,至12月19日,今年309只股票型基金中(A/C分开计算,并剔除次新基金和转型基金后)收益全线告负,业绩排在第一位的基金亏损4.56%。

面对今年A股市场的坎坷波折,记者采访的大部分基金经理直呼难熬,对年终排名提不起兴趣。

在基金经理们看来,当下更多是抓紧对明年趋势的把握和布局,期望在估值较低时候适时调整,以期明年搏得一个好成绩。

股基“全军覆没”

今年以来截至12月21日,沪深300指数、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三大指数分别下跌 24.84%、23.92%和33.54%,跌幅均超20%。

整体盈利乏力背景下,股票型基金也无法摆脱“看天吃饭”魔咒。

根据Wind数据统计,年初至12月19日,股票型基金全线溃败,上述纳入统计的309只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24.34%。业绩排名第一的基金为上投摩根健康医疗,今年以来的回报为-4.56%,其规模为4.87亿元;万家消费成长在股基中排名第二,今年以来收益率为-6.96%;交银医药创新排名第三,年初至今收益率为-8.32%。

而在纳入上述统计的全部股票型基金中,今年以来净值跌幅最大的基金为上投摩根核心成长,跌幅达43.36%,富国城镇发展紧随其后,年初至今亦跌去43.29%,中银新动力跌幅排在第三位,跌幅达41.53%。

此外,今年以来跌幅超过40%的基金有4只;还有46只基金跌幅超过30%,占比14.9%;跌幅超过20的基金达152只,占比近5成。

而根据往年股票型基金业绩排名,2017年的股基冠军易方达消费行业当年度收益率为64.97%,相比之下,其今年至今业绩并不尽如人意,截至12月19日今年已亏去22.30%。还有2016年的股基冠军圆信永丰优加生活,其当年度的收益为17.96%,今年亦亏去18.70%。

基金经理直呼难熬

今年不止投资者觉得是艰难的一年,基金经理也直呼难熬。

沪上某公募股票型基金经理对记者坦言,对于今年的业绩排名提不起兴趣,“市场也不好,我们就像在泥地里走钢丝。”

招商医药健康产业股票型基金经理李佳存也深有感触。医药板块从年初的逆市崛起,到年中疫苗事件后掉头急速向下,再到年底悄然反弹又遇上带量采购,大大小小的“黑天鹅”频频振翅而过。“年初的时候,因为医药是一个需求相对刚性的板块,受宏观经济影响较低,我们预期医药板块到2018年底能够实现较高水平的增长。从三季报数据看,今年实现15%以上业绩增长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李佳存分析,由于有特殊流感疫情和产品提价带来的影响,2018年一季度医药板块有30%左右的收入增长,32%左右的利润增长,整个增速远远超过预期。

而7月份医药板块的下跌是由一个“黑天鹅”事件引起的,没人能预料到。

李佳存认为,当时的疫苗事件仅仅是一个导火索,板块下跌还有投资人落袋为安的因素在其中。“到7月中旬时,医药板块收益在20%以上,做得好的甚至有30%的收益,而年初大家预期是15%左右。获得的回报已经超过了本身的预期,基于业绩的钱已经赚到了,并且还赚到估值提升的钱。”但当时大盘的系统性下跌已经发生,医药板块独善其身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因此在疫苗事件发生后整个板块出现了一个急转下调。“年中医药板块下行,但我管理的是一只仓位至少要保持8成的股票型基金,受到高仓位限制,我只能把现有的仓位集中到长期来看有价值、有优势的龙头公司中去,用时间换取空间,以期明年也能录得一个不错的收益,同时把一些不是非常龙头且受政策影响比较大的个股做一个获利了结。”李佳存认为,疫苗事件是一个黑天鹅事件,叠加投资者获利了结的心理因素,下跌的原因很明晰,并不是行业格局和发展的影响,所以当时其实并不那么悲观。

回望这一年做医药投资的心路历程,李佳存觉得有开心,也有失落。“现在相当于回归原点,更重要的是为明年布局。”李佳存认为。

李佳存表示,市场比较恐慌的时候是重新布局医药板块的良机,很多个股从高位下来已经跌了40%左右,对比其他行业明年业绩不确定性很大的情况,医药板块较为确定的业绩或将成为一个稀缺因素,值得继续关注。

中庚基金首席投资官丘栋荣则认为,在当前时点布局权益类产品,并不是认为市场是无风险的或者是低风险的,而在于市场可能给予风险错误的定价。

展望未来,丘栋荣表示,不应该太过于保守和谨慎,可以更加积极、正确地承担一定风险,以获得一个较好的预期风险补偿。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基金投资总监对记者表示,“今年的投资可以说很艰难,股市从年内最高点3590点单边下跌至最低点2450点,而且很多变革之前没见过。”“包括贸易摩擦、美联储加息缩表、中国去杠杆等等这些因素,对资产价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要说感受的话,可能觉得以前传统的方法去分析市场已经不够用了,未来会加强宏观和对世界政治经济体制变革的分析比重。”上述投资总监坦言,“而且我们有考核排名的机制,仓位也有限制,过程当中就只能捱着。”

对冲工具之辩

事实上,就如上述投资总监所言,权益类基金亏损的全军覆没,与该类产品根据合同约定需要保持股票资产在一定仓位有关,例如股票型基金通常都有80%的仓位,而这一机制下,此类产品在A股整体走低下难以避免回撤的命运。

“有的股票型基金的灵活性不足,其实是受到了合同的限制,比如一些股票型基金,它的资产要求80%以上全部配置成股票,这时它对于基民来说其实更相当于一种投资工具,而不是说纯粹意义上的受托理财,当客户认同了股票型基金是相当于认同了权益类资产,也要承受权益类资产的风险。”深圳一家公募机构权益类基金经理表示。

“和风险工具丰富的国际资本市场相比,国内的公募产品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空间,比如公募基金本身无法融资融券,这限制了公募产品的反向获利功能,大部分权益类产品也没法采用股指期货来对风险进行对冲,这反而放大了产品的回撤力度。”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研究员表示。

“对公募基金的投资范围的限制,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投资者保护机制,但在实践中这种限制反而加大了风险管理难度,这方面如果想有所突破,有待于监管政策的进一步松绑,以及风险管理工具类产品的进一步丰富。”前述研究员坦言。

不过伴随着资本市场交易机制的改革,这种空间亦有进一步放开的可能性。例如12月20日,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国强主持部分机构召开资本市场座谈会时与会代表就表示,“要借鉴国际上通行做法,积极培育中长期投资者,畅通各类资管产品规范进入资本市场的渠道”。

“借鉴国际通行做法不排除会对交易机制进行创新,同时借助产品创新,给予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更充足的风险管理工具,这样也能够对机构投资者起到培育作用。”一位接近监管层的公募机构人士坦言。

事实上,12月2日,中金所发布消息,对股指期货保证金、日内交易限额、手续费等方面进行了第三次“松绑”。

“我们也有相应的对冲型产品,”前述投资总监认为,此类基金确实更适合于震荡市或者下跌市,如果整体A股市场走势不乐观或者对未来的判断可能是震荡市,那么相比于普通单边做多的股票型基金更容易获得绝对收益。“但是另一方面,对冲型基金也面临着在规避下跌风险的同时存在着踏空市场上涨的风险,如果之后出现牛市行情,可能就无法赚取市场上涨的贝塔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