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凛冬”未散 家居家装企业承压

jijinwang
凛冬下的主要投资机会
“碳中和碳达峰”体现中国担当,同时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需要,但显然通过“双控”政策达到“双碳”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中国不应该跑得太快,要切合实际关注生产,在着眼发展长期可再生能源的同时,保障短期传统能源的供应。
当前能源紧缺与经济向低碳转型的两条主线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投资主题。
短期来看,欧洲能源紧缺给我们提供了天然气、煤炭投资机会,滞胀的经济格局可能给黄金国债带来投资机会。
欧洲过度依赖可再生能源,在极端天气情况下面临电力不足、能源短缺。
欧洲(含英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约40%,天然气发电占比约20%,煤炭发电占比约12%。
这些年欧洲国家大幅放弃煤炭发电,转向低碳与新能源发电,积极向清洁能源转型,但遇上2021年夏季的闷热天气,夏季用电高峰碰上风力发电显著不足,天然气库存快速下降,出现电力紧缺,导致英法德等国电力价格创纪录地上涨。
欧洲持续攀升的电价以及较低的天然气库存,叠加中国较低的煤炭库存,能源短缺的矛盾将持续演绎,我们可能会碰上几十年一遇的能源危机,而传统能源的投资不足可能使能源对经济与民生需求的支撑面临考验,这时候传统能源将受益。
可以关注能源短缺危机下,相关传统能源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比如拥有上游矿产资源的公司、中游提供采矿服务的公司、下游分销以及点对点供货商,当然煤炭、石油ETF等也可适当关注,传统能源将可能受益于量价上升。
冬季能源短缺可能加剧通胀,通胀可能不会很快从高位回落,同时经济增长承压,可能出现明显的经济滞胀格局,黄金在晚些时候可能也会是不错的选择。同时也要关注居高不下的PPI可能在四季度晚些时候向CPI非食品消费品价格传导。
中长期来看,在可再生能源解决好储能与电力上网问题之前,传统能源在短期内都不应该被低估。在向新能源转向过程中,传统能源机会依然值得重视。

当前中国太阳能、风能总装机量约5.8亿千瓦时,到2030年要达到12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是一个重要趋势,但并非能够一蹴而就,风能太阳能是间歇性能源,稳定上网与储能依然是可再生能源的两大主要问题。
天然气作为重要的过渡资源,在未来十年中依然是能源发展的重要角色。
202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比重8.7%,按国家规划要达到10%,2030年要达到15%左右,世界平均水平为24%
未来天然气作为重要的低碳清洁能源,依然有发展前景。我们看好天然气在未来20年的发展机会,除了低碳之外,它能够满足发电调峰,使电网在吸纳可再生能源电力时保持稳定。
解决可再生能源对接电网时的电力稳定问题,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电网能够吸纳15%左右的风能太阳能发电,再高比例可能导致电网不稳定的风险,这制约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重要瓶颈。
可再生能源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投资趋势,值得长期关注,但在大规模的储能和电力上网方面还有问题要解决,短期可能已经增长太多。
从中国整个可再生能源装机量来看,未来10年的目标是再翻一番,但可能依然面临上网不足的问题,需要电网方面配合改造。
同时新能源电池在储能密度与大规模应用方面可能会受材料制约,在此之前,液体的汽油、天然气、甲醇可能依然是较好的储能方式。
此外,在“双碳”政策背景下,降低单位能耗与总能耗将是长期政策,工业生产要逐渐转型,提升技术,降低对高能耗的依赖,单位产值能耗低、有自有“绿电”的企业将可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例如利用水电以及有水电储能的公司)。
作者:李海涛 林锡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李海涛: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杰出院长讲席教授、MBA项目副院长
详情请见《凛冬来临,投资机会在哪里?》

自去年以来,疫情影响叠加政策调控频繁加码,再加上“三条红线”约束,此前依靠“高杠杆、高负债”模式疯狂扩张的房企回款压力、财务压力与日俱增,“爆雷”企业频频出现,有人说房地产行业来到了“至暗时刻”。

行业重压之下,自身安全至关重要。

凛冬已至

按照往年的惯例,9月和10月一直都是房地产市场的旺季“金九银十”。但是,今年的情形却截然不同。

广州

9月26-27日,广州市推出48宗涉宅用地,合计起拍金额1124亿元,结果共成交23宗,合计成交金额569.4亿元,成交总建面357.4万㎡;流拍25宗,流拍率高达52.1%。

上海

10月8日,上海土地交易市场官网发布通知,因需对地块规划建设条件作进一步调整优化等原因,根据出让人的申请,终止7宗商品住宅地块出让活动。因地块规划调整优化,终止出让7宗地块。

10月13日,上海市第二批集中土拍收官,与首批集中供地相比,土地市场降温明显。在政策调控频繁加码以及房企资金持续承压的情况之下,房企拿地积极性下降。

来自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1年三季度,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 0.70%,较二季度收窄 0.22 个百分点,其中三四线代表城市收窄幅度最大;珠三角价格涨幅较二季度也明显收窄,9月价格环比止涨转跌。

而在重点城市方面,2021年三季度,重点5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约 18.0%,9 月同比下降 24.0%,为年内最高降幅。三季度各线城市成交面积同比均下降,其中三线代表城市同比降幅超三成,降幅最大。

显而易见,2020年以来,房企面对的经营环境已经与过去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持续加码的楼市调控政策和日益趋紧的融资管理之下,楼市俨然已经进入凛冬期,众多房企不得不放慢脚步,主动降低杠杆,不断提升自身的生存能力。

投资精细化管控

世界级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和服务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面对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变局,龙头房企早早调整战略,转而更加关注自身内部的核心竞争力,主动构建风险管控体系,通过精细化管理,谋取长期主义。

碧桂园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投资层面,碧桂园集团投策中心通过各项制度规范投资标准、风险管控、付款管理、合作方管理、团队建设等大投资体系,通过强有力的过程管理措施,为安全获取高质量项目保驾护航。

碧桂园要求区域深入研究市场和客户,对标主力竞企项目,了解竞品动态,细致、全面了解竞争对手(如规划、户型、成本、产品定位、市场研判等),制定投资地图覆盖 3227 个区县。集团实行每月项目后评估机制,且每个项目开盘当日必须在投资系统提交开盘后评估报告,并由评审大区评审。此外,碧桂园还制定投资风险排查体系及管控措施,确保项目做一成一。

在这样精细化、标准化的管理之下,成果斐然。截至7月31日,碧桂园2021年获取新项目280个,权益投资额1218亿元,较去年同比提升38%,该部分投资额预计可贡献总货值 4095 亿元。通过标准化管理及有效措施,2020年及以后获取且开盘项目年化资金回报较投资承诺达标率超过95%。

从内部要效益

在整体趋冷的大环境下,房企投资日趋谨慎,回款压力亦不断加大,企业的营销能力备受考验。

碧桂园自成立之初,体系化的营销能力就一直是核心竞争力之一,在营销整体管控模式、价格管理、营销费率管控、营销人效控制这四大营销细分管控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其中,碧桂园营销采用集团垂直管理,其集团/大区—区域—项目三级管控模式,覆盖1个总部、8个营销大区、106个房产区域和3000+个项目。碧桂园专门设置定价参考指引,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监控,如出现价格异常情况,系统会进行拦截处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项目价格随行就市,也有效规避区域乱定调价的情况,保障价格制定合理性。

从整体集团数据来看,2021年上半年碧桂园在售项目成交单位销售均价较2020年底下降不超过1%,价格走势稳定可控。

另一方面,碧桂园还将目光转向企业本身,从内部要效益。近年来,碧桂园持续加强对销管费的管控,降本增效成果显著。2020年上半年销管费占收入 5.9%,同比降低 1.4 个百分点。碧桂园的营销费用管控模式采取集团年度评估整体控制下的精细化管理模式,针对各区域营销费率,集团每年进行合理性评估,统一下发费率包,各区域在管控费率下进行内部管理。碧桂园同步出台正负激励制度及精细化费用管理方式操作指引,有效控制营销费率使用。

得益于有效的管控措施,近三年碧桂园全口径营销费率逐年大幅下降,从同等均价水平的企业对比来看,整体费率控制属于行业前列水平。对比2020年数据来看,2020年头部房企营销费率均值为3.2%。碧桂园处于整体平均水平以上。

此外,碧桂园还每年进行人员评估,制定并下发各区域编制管理要求,进行统筹管理。因此,营销体系一直保持着较高人均效能增长,且逐年提升,预计 21 年实现人均效能年增长率 8%。

常态化培训

长青的企业也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团队。

碧桂园总裁莫斌在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谈及竞争力时就专门提及集团的“优秀人才层出不穷”。据介绍,碧桂园全集团员工平均年龄32岁,充分发挥关键岗位、关键人的关键作用。关键岗位中,区域总裁有70%以上都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碧桂园早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培训和管理体系,不仅注重人才的培养,更关注人才自身的不断提升。

在碧桂园内部有一套《四有人才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四有范围,厘清权责,制定相应考核目标和管理办法,激发四有人才主动拓展能动性,有效提高四有拓展效率。今年以来,碧桂园的“四有人才”队伍建设更是全面提速,先后推出高管教练、高管领教班、项目总班等管理层培训项目,促进管理团队快速成长。目前,项目总班已累计实施 42 期,培养学员 2384 人;高管领教班(初阶班)已培养学员 31人,其中 9 人成长为区域总裁。

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4月开始,碧桂园总部每周五上午还会举办态化培训会,由总裁莫斌带领集团高管、区域总裁们全程参与常态化培训,目前已举办了 62 期。

莫斌表示,常态化培训希望及时高效地转化、落实到项目层面,培养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保证项目做一成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强大,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衰败。房地产行业适者生存,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有承担风险的实力。碧桂园通过在投资、营销、人才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铸就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在下半场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