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上市基金公司(中关村公募基金什么时候上市)

jijinwang
年报季来临,有不少2021年大幅盈利,股价却跌得惨不忍睹的白马股,趁着业绩利好短期拉升的可得长个心眼,买套的几率还是很高的。
白马股聚集了私募、公募等大资金,里面搞不好还有抬轿子的老鼠仓,前期大幅下挫都埋在里面跑不出,现在让上市公司配合出利好不得好好利用时间差,多出点货。私募出完,公募基金出,最后留下一群散户两茫茫,接盘侠的日子亏的不仅仅是钱,还是时间成本。
这情况也不难理解,大家都是为了出货,白马股虽说安全,估值高了总得挤挤水分,看到白马股大幅下跌也就能理解了吧!

1、首席策略分析师被抓,公募基金还能买吗?

整体而言,公募基金安全性高、透明度高、流动性强与投资门槛低,尤其在信披这一块,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上述新闻小夏也注意到了,但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一家基金公司回应称:“公司相关研究和投资都遵循了专业的流程和制度,相关调研记录和持仓信息,都有上市公司公告、基金产品公告等公开资料。个股挖掘都有相应的公开资料。”

长期来看,大力发展公募事业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资管新规的推进和资管产品的净值化转型,公募基金的制度优势、长期投资价值凸显。在居民投资理财需求和意识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公募基金稳定发挥普惠金融功能,服务大众理财和实体经济发展的价值将充分显现。

(观点仅供参考,基金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支付宝里的蚂蚁上市,股票基金怎么样?

随便买,蚂蚁的股票闭眼买

这几个月一直在关注蚂蚁集团的人,心情可谓是大起大落。先是7月份蚂蚁集团宣布启动在A+H股同步发行上市计划,一夜之间诞生近60个亿万富翁,让无数人恰了个巨型柠檬。

十一期间发行五只参与蚂蚁战略配售的基金,大家一拥而上争抢,生怕错过了这次上车机会。结果这阵子又传言,蚂蚁集团IPO可能要延迟。

而对于IPO推迟的猜测,蚂蚁集团发言人的回应就很有水平了:“我们没有预设的时间表,任何关于时间表的猜测都没有事实依据。”意思是: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几号上市,怎么能说推迟了呢?说的好有道理,一时竟无法反驳。

不少人懵了,蚂蚁还能上市吗?自己买的基金会不会黄了?其实很多人关于蚂蚁集团的IPO计划和战备基金都是一知半解,跟风去买。

既然现在已“陷入僵局”,不如一起冷静下,仔细想想整件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才好对未来有更清晰的把握。

1

被“狙击”的战备基金

不少人担心IPO推迟,是担心自己的基金收益。这里就先来看一下,这次蚂蚁集团的战备基金靠不靠谱。

首先,什么叫战略配售基金?

战略配售基金代表该基金以投资战略配售股票为主要投资策略,需参与并接受发行人战略配售股票。股票发行人的战略投资者不参与网下询价,且安排战略配售股票的比例单独计算,扣除该部分后才确定网下、网上发行比例。

战略配售基金合同生效后有一定的封闭运作期,封闭运作期内不办理赎回。因此,战略配售基金在参与创新企业战略投资时可优先参与,从“打新”角度而言拥有100%中签率,其较长的锁定期更是体现了重要的战略合作意向,而且锁定期可以适当稳定市场。

9月25日,蚂蚁集团启动募集,在支付宝独家销售的易方达、鹏华、中欧、汇添富、华夏旗下五只战略配售基金,每只基金的募集规模都超百亿。

▲图片来源:中国证券报

这款基金的最大卖点是参与蚂蚁金服IPO的配售,配售的最大比例上限是10%。有个硬性条件是封闭期有18个月,但基金公司不收认购费和赎回费。IPO利好加上支付宝的首页推销,很快让这款基金成了热销品,最终超过1000万基民参与认购,总募集规模600亿元。

不得不说,蚂蚁集团这段时间确实过于“高调”。只用了23天的科创板IPO过会速度,高达350亿美元的预计募资规模,再加上这次堪称基金发行史上里程碑事件的热销,随便一条就足够让人眼红好久。所以,树大招风,终于还是被“狙”了。

那么,“狙击点”在哪?

据路透社消息,有知情人士称,中国证券监管机构正在调查金融科技巨头蚂蚁集团 350 亿美元上市计划中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从而推迟了这宗可能是全球最大 IPO 的审批。

有人猜测蚂蚁战配基金违反规定,但事实上支付宝有基金支付牌照和代销牌照,代销基金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支付宝代销的基金将去参与蚂蚁集体的战略配售而已。《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可以向战略投资者配售。

蚂蚁集团也表示,有关战略配售基金的细节已经做了“完全充分的披露”,没有承销自己的IPO。基金是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蚂蚁集团的首次公开募股,一直由基金公司独立运作。

因此,支付宝代销5只战略配售基金,从法律法规及监管层面没有任何问题,更多的是各方利益分配的问题。直白点说,5只基金仅在支付宝渠道独家发行,其他销售渠道如银行、券商、其他互联网三方平台均无缘参与,相当于动了后者们的“蛋糕”。

2

银行的警戒线,监管的边界线

长久以来,公募基金产品的销售一般分为直销和代销两种,主要有证券公司、银行、第三方平台、基金官网4大渠道。

所谓基金直销就是在自己的网站、APP乃至通过客户经理进行销售,而代销则是通过银行、券商、第三方财富公司以及互联网平台等拥有基金销售牌照的渠道进行销售。

在过去,代销渠道基本上是银行一家独大,特别是四大行和招行。拿招行举例,谁家的基金要是能进招行的产品库,销量肯定不成问题。

但可惜的是,基金公司自己根本接触不到终端客户,甚至买了产品的客户更多相信的也是招行的客户经理而非基金公司本身。同时,代销“佣金”也很让基金公司头疼,不但前端要收费,后端卖出多少规模也要抽成。

后来,互联网销售平台横空出世。蚂蚁运用自己熟悉的店铺模式,创建独特的“财富号”生态,让基金公司从营销活动到陪伴内容,再到讨论区维护,有了真正接触终端客户的机会,这进一步颠覆了银行销售基金的生态体系。

根据蚂蚁集团披露的招股说明书,2020年6月末,其理财科技平台促成的资管管理规模达到4.1万亿,上半年理财科技平台创收113亿;而招行同期零售理财产品余额为2.1万亿,零售财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142亿。可以说,与理财零售的标杆银行相比,蚂蚁集团丝毫不落下风。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银行也就是生生闷气,还惊动不了监管。但这次的战备基金热销,蚂蚁提出了一个新“玩法”。

独家发售的战略配售基金,只在支付宝上面独家销售,同时还保证100%配售。这个不仅动了银行和券商的利益,也动了其他基金和普通人的蛋糕,更重要的是可能碰到了监管的红线。

想想看,蚂蚁旗下支付宝是基金销售平台,现在蚂蚁要上市,然后又联合基金公司推广。相当于本该是审核员的人,自产自审自推,这之中是否有利益输送,自我炒作的嫌疑?

再想得极端些,如果这种操作手法可以的话,蚂蚁金服直接把估值再提高几倍,再多找几家基金公司,在支付宝大力推广销售。那么上市以后的接盘侠都准备好了,业绩什么的也不重要了。

中国证监会在10月1日生效的准则中表示,共同基金发行人应避免因出售与其现有和潜在业务相关的产品而产生利益冲突。有业内人士表示,蚂蚁集团利用旗下平台独家销售参与自身股票战略配售的情况,在行业中尚无先例,因此其行为是否构成利益冲突,也有待进一步调研和论证。

▲图片来源:中国证监会官网

14天能够卖掉600亿基金,确实让银行等传统渠道倍感压力,但是蚂蚁集团也确实需要在创新打法上稍稍停步。

在这次发行基金的过程中,蚂蚁集团其实有很多风险行为,比如基金公司在募集之前就披露要投资的标的,这是不是不恰当?在自家平台上发售基金配售自己的股票,这算不算一种“自融”?不惜以“得罪”银行和其他销售渠道为代价,让基金公司站队进行独家销售,是否有垄断之嫌?公开直播推荐此类中高风险的偏股型基金,如果观看者中有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用户,是否可能违反了销售适当性管理的相关规定?

这些问题监管部门如果真的要计较的话,其实都可以说道说道。

3

互联网时代下的“鲇鱼”?

尽管打了擦边球,抢了别家的蛋糕,但蚂蚁集团也并不会像有些媒体认为的那样搁浅IPO计划。

首先,蚂蚁集团IPO和发行战售基金这两件事就不在一个高度上。蚂蚁金服是全世界最大的独角兽公司,有望促成金融史上最大的IPO规模。而基金问题最多也就是涉嫌违规销售,对IPO计划的影响不大。

其次,这5只战配基金的600亿,即使按照上限顶格参与到了蚂蚁IPO股票,也就60亿。而蚂蚁金服此次上市募集的资金规模是2500亿人民币,60亿也就相当于其的1/40,有利益冲突也不会影响到大局。

此外,蚂蚁的战配基金超过1000万人认购,如果IPO搁浅,丢了时机事小,失了民心才是重创。

因此,蚂蚁集团不如趁这次机会暂缓脚步,仔细思考下业务风险,调整未来战略。而银行这边也需要紧张起来了。

当年“支付宝”、“余额宝”横空出世,将传统银行的存款截流,也给攻略零售理财开了个小口。眼下,战配基金一出,直接打到了银行等传统渠道的家门口。

如果蚂蚁彻底占领客户理财心智,使客户养成通过支付宝进行各类型理财的习惯和路径依赖,财富管理市场的格局就会被打破。从线上渠道铺路线下易,可线下渠道要想再翻盘,难度就有点大了。

换个角度想,这次的战略配售基金可能只是蚂蚁集团的牛刀小试。不管结果如何,深入“互联网金融”领域,颠覆一些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模式,一直是蚂蚁集团想要做到的。

这一次能不能彻底颠覆银行、券商等基金代销渠道,抢占地盘挖客户,现在下定论可能还为时尚早,但传统金融机构真的需要反思了。

3、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区别?

1、募集的对象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对象是广大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的投资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对象是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包括机构和个人。

2、募集的方式不同:公募基金募集资金是通过公开发售的方式进行的,而私募基金则是通过非公开发售的方式募集,这是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最主要的区别。

3、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对信息披露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其投资目标、投资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则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较强的保密性。

4、投资限制不同:公募基金在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投资与基金类型的匹配上有严格的限制,而私募基金的投资限制完全由协议约定。

5、业绩报酬不同:公募基金不提取业绩报酬,只收取管理费。而私募基金则收取业绩报酬,一般不收管理费。对公募基金来说,业绩仅仅是排名时的荣誉,而对私募基金来说,业绩则是报酬的基础。

来吧,我以多年的从业经验来讲给你听,还是以中立的方式讲给你听他们的区别,因为你去销售机构问,没有说这个基金不好的,但是在网上找,理论性又太强,谁知道管用不管用,到最后不还是要自己买单么?OK,开始啦,请鼓掌O(∩_∩)O

基金有太多的分类形式,很多人以为基金只买股票,那可不一定。

首先我们说第一种分类方式:

基金按是否面向一般大众募集资金,分为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

▎公募基金

是受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证券投资基金,这些基金在法律的严格监管下,有着信息披露,利润分配,运行限制等行业规范。

例如大成、华夏、嘉实、交银施罗德等,这些公募基金受证监会严格监管,投资方向与投资比例有严格限制,它们大多管理数百亿以上资金。公募基金可以发广告,现在1元就可以买,所有人都可以参与,没有门槛限制,一般来说,银行,证券公司,各大基金公司,第三方平台都会有公募基金卖,有人会问,哪个平台的基金比较好?

其实都一样,只是代销平台不同,不过认购基金的手续费可不同,在市场上已经销售一段时间的基金被称为老基金,老基金的申购手续费是可以打折的,新基金的手续费一般不打折。

▎私募基金

私募是相对于公募而言,是就证券发行方法之差异,以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或公开发行证券的区别,界定为公募和私募

目前中国的私募按投资标的主要有:

1.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阳光化后又叫做阳光私募(主要投资投资于股票,比如凯丰基金,淡水泉基金,高毅资产,重阳投资等等),国内私募证券基金发展仍然处于初期。“头部”私募管理人虽然表现具有相对优势,但仍集中在单一资产、单一策略、单一产品线上,多元化程度不高;投资者也以个人高净值人士为主,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均未直接投资私募证券基金。

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目前房地产融资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这个渠道)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即PE,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以IPO为目的,如鼎辉,弘毅、KKR、高盛、凯雷、汉红)、私募风险投资基金(即VC,风险大,如联想投资、软银、IDG)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区别是什么

▎投资门槛

公募基金的投资门槛为1元,面向社会大众募集

而私募基金的投资门槛为100万元,面向高净值客户。不过目前这个规则目前有点变动,个别非标准类私募基金(投资房地产,政府类的资产等)在金交所备案的产品,起投门槛有的降到了30万元。

▎产品规模

公募基金单只基金的资产规模通常为几亿至几百亿元,股票池通常有几十至几百只股票。

而私募基金单只基金的资产规模仅有几千万至几亿元。

▎投资限制

公募基金在股票投资上受限较多,如持股最低仓位为6成,不能参与股指期货对冲等。

而私募基金的仓位非常灵活,既可空仓也可满仓,且可参与股票、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等多种金融品种的投资。

▎费用

公募基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固定管理费,由于公募基金规模庞大,每年的固定管理费便足以维持公募基金公司的正常运作。

而私募基金的收入来源主要为浮动管理费,该费用的收取规则是私募公司在基金净值每创新高的利润中提取20%作为提成,这就意味着私募公司必须在给投资人持续赚钱的前提下才能盈利。

▎流动性

公募基金的流动性非常好,而私募基金的流动性相对差一点,且有部分私募基金在购买后有6个月至1年不得赎回的限制。

▎信息披露

证监会对于公募基金的信息披露要求非常严格,公募基金每个季度都要详细地披露其投资组合,持仓比例等信息。而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要求较低,在投资过程中有着较强的保密性。

▎收益风险特征

虽然公募行业与私募行业的基金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业绩分化,但从统计到的行业平均业绩来看,公募基金只有在大牛市中会跑赢私募基金,而私募基金在震荡市与熊市中表现更加突出。

这个回答还可以的不,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