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基金属于沪深还是上证

jijinwang
犹豫中的反弹
活久见,似乎就能见怪不怪,但在数百年来最“2”的月份,仍然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充分演绎。最近两周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震荡,其中上证50指数下跌2.76%,沪深300指数下跌1.67%,中证500指数下跌0.23%,创业板指数上涨1.03%,海外市场最近两周剧烈震荡,其中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0.06%,标普500指数上涨0.82%,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08%,恒生指数下跌6.41%。
最近5个交易日,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8个下跌,13个上涨,涨跌幅前五名的是电力设备、国防军工、电子、有色金属和公用事业,分别上涨4.25%、3.05%、2.45%、2.13%和0.96%,涨跌幅后五名的是建筑装饰、建筑材料、传媒、非银和食品饮料,分别下跌6.53%、6.50%、4.26%、4.02%和3.89%。
近期市场的最大变数无疑是俄乌危机,说实话,涉及到国际政治、地区形势或者其他高强度级别的事件演变,绝大数人是没有上帝之眼的,对投资的借鉴意义就是真正的穿越周期或者穿越当下的迷雾更多的时候要靠常识和定力,并且不能把赌注压在某个单一重大因素的判断上。
在上周的最后两天,美股强劲反弹,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欧美对于俄乌危机的处理,远低于市场的预期,最重要的两大制裁手段、包括能源交易的制裁以及剔除出SWIFT系统都没有启用。但周末又新增对于普京个人的制裁以及对于部分银行剔除出SWIFT系统的信息,对国家领导人的制裁是第一次,不管是实际意义还是象征意义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反应并不好判断,对于把俄罗斯部分银行剔除出SWIFT系统的信息来源中,并没有清晰提示是所有银行还是部分银行,另有消息层面反馈,剔除的银行大部分是与能源交易无关的银行,如果此信息为真,则真正的制裁作用仍然有限。
如同之前专家在预判战争会不会打的问题一样,新增制裁对于市场的影响到底如何,可能还是需要走一步看一步。但市场有一点在变得愈来愈明确,就是今年会是波动率放大的年份,不管是向上还是向下,总体而言没有特别强的趋势性行情,涨一涨就会跌,跌一跌就会涨,类似于过去很多年的表现,比如最有代表性的2011年和2012年。说实话波动本身就是常态,之前的投资笔记中我们提过2021年是A股历史上波动率最小的年份,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从短周期来看,市场往往仍会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行,但在波动率变大的年份中,一般都没有持续性,当看线的趋势高手觉得要向上突破而选择加仓的时候,市场就下来了,当看到支撑线破位进行止损动作的话,往往市场又开始反弹了,这种情形在2011年和2012年反复上演。最佳的应对策略就是逆着市场当前的主线反过来做,因为在这种市场背景下,短周期的市场一致预期一般是错的,或者就是股价提前已经反应。去年年底大家一致预期的春季躁动,就这么在不知不觉中向下躁动了,当市场一致预期新能源板块会成为向上躁动主力的时候,新能源实际变成了跌得最猛的板块之一。当下市场的一致预期是三低一高策略会是最佳策略,包括低PE、低位置、低配置、高股息的标的,我的感觉是可能又要差不多了。
两周前的投资笔记中,我建议逆势坚持持有成长,而不要顺势再去加三低或者价值,从最近的市场表现来看是被验证的,创业板指数要明显强于沪深300指数。再往后看,短期对于市场整体我仍然持一个相对乐观的观点,A股每年都会经历1-2个至暗时刻,每年的触发因素都不完全相同,年初以来的第一个至暗时刻无疑已经出现,后面会是一个犹豫中反弹的格局,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至暗因素自然会得到消解,从无例外,而成长和价值都有机会。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均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1、上证为什么叫综合指数,深圳叫成份指数?

上证指数自1991年7月15日开始发布,是把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所有股票都纳入计算的,因而是综合指数。

上证指数的理论算法是:先计算当日每个股票的总市值(价格乘以总股本),汇总起来,就是当日沪市的总市值。再除以基期1990年12月19日沪市的总市值,然后乘以100这个放大因子,就得到上证指数。

然而,以上算法只适用于上证所成立初期,股票寥寥可数,一开始分子分母是可比的这样的情形。随着后面股票的增加,明显不能这样计算了。解决的办法也不难,只须把公式稍为变形就可。现在上证指数通常的算法是:今日上证指数等于今日沪市总市值除以昨日沪市总市值,再乘以昨日上证指数。这个连环算法,解决了某些日子又有股票新上市或股票出现分红送股除权的新问题。

以总股本为权重的计算方式,使上证指数有时受到如此的人为调控:要么猛拉猛砸中石油中石化,或者剧烈操纵银行证券类大盘股。这才会出现买在2638点附近而在3400点反而被套住的个股行情。

在行情软件上,除了显示上证指数的分时图外,有很多软件还显示上证领先指数,即在计算上证指数时去掉总股本权重得出的结果。此时小盘股相对活跃,上涨时该指数经常跑在上证指数上方,下跌时一般位于上证指数下方,故称领先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深圳综指也是把所有股票都计算在内的,原来买卖深市股票的投资者很重视深圳综指。但在1995年以后,深交所学习美国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等的编制方法,选取四十多只股票编制深圳成指,在行情发布时以它作为深市的风向标。1995年2月20日开始发布深圳成指,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算法类似上证指数,但权重由总股本改成流通股。

但美国、香港股市重视成分股投资的做法在中国却行不通,沪深股市还是以板块轮动来做行情,因而股民一般都不看重深圳成指,虽然深圳综指仍可以查到,还是不如深圳成指那样位于行情软件最显眼处,大家也就慢慢地淡忘了它。再加上后来深市又有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所以在衡量主板的情况时,投资者基本只看上证指数了,各种股市报道和分析也着重在它上面。这提高了颇有争议的上证指数的地位,围绕着它的博弈和操纵日趋白热化。

首先要说明,指数是一个统计概念,并不是股票指数的专有名词,具体可以去百度一下。

具体,上海主要体现价格变化的是上证综指,深圳则是深圳成分股指数,还有沪深300指数,则是沪深两市的300家成分股组成(具体沪深300的指数规则可以去百度)。

上证综合指数,是指以全部的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本乘以流通变化的价格除以全部的上市公司的总股本乘以流通变化的价格,这个值对比基期的该值(这个基期,具体忘了时间,大约是90年前后设定这个指数的起始基准)。

而深圳采取的是成分指数,所谓成分指数就是选取固定数量的比如100家公司(可以根据规则定期更换成分股的公司对象),按照流通股本乘以市价除以总股本乘以市价,和基期(具体可以百度一下基期的具体时间,我是忘记了)进行对比。

在国际视野中,美国也有鲜明的现实案例,比如道琼斯指数就是一个成分股指数(30家成分公司)。

总结起来说,综合指数反应的是整体市场所有上市的股票的股价市值和基期市值的一个比值。而成分股则是只反应固定数量的成分股群体的市值和基期市值的对比。

因为上海股市的所有上市公司里,有很多的银行金融和石化等超大型的蓝筹股,他们的权重(也是一个统计概念,具体可以去百度了解)占比很大,导致银行等金融股一旦上涨指数涨幅就很大,当然下跌也是一个道理。因为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综合指数以始终不变的权重关系,因此其代表性就很差,比如,经济增长长期保持国际视野里比较高的水平,而股市里权重主要是金融和周期以及很多传统经济的蓝筹公司(对比香港恒生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他们的成分股里有腾讯,亚马逊等科技型巨型公司,因此其指数代表新兴经济的代表性就足够大)所以受到这些周期性波动比较大的蓝筹的影响很大,加上即使他们的周期性波动有时被降低,但是估值水平比较低,导致了上证指数十几年保持在低位。而如今引入独角兽回归,就如同在08年时,如果百度阿里腾讯在国内上市,其权重逐步扩大并取代了金融和石化的权重,那么,今天我们上证指数可能早已达到10000点了,这既有其他很多方面的发展不如人意,也有指数的技术原因,即指数结构和指数权重构成的影响。

2、新手买基金如何看大盘?

不要分析大盘。有那个水平,你还是新手吗?

大盘分析的若真的很准,玩股指期货一年翻个几倍甚至上百倍,还会去玩基金?

所以,别信那些鬼话!

  • 如果你认可基金的话,就定投吧。大盘涨跌都投,如果基金盈利能力比大盘强,长期来看就能盈利。如果基金不如大盘,长期下来,可能亏损。

别认为是废话,更别把基金的收益看的多高。很多人看到的,也许只是让你家看到的。

比如说,很多人告诉我,长线投资的基金大多翻了很多倍。

我相信,这是实话!

但相信不代表看好。因为我知道他们之所以长线投资就是因为**了,基民愿意跟着。那些因亏损而清盘的基金是很少有人提的。

  • 而且曾经能**,不代表以后也能**。玩下抛硬币的游戏并做个记录,你会发现,投100次硬币,可能出现很多次连续5次以上的正面或反面。

概率难道就不是50%了?一只基金做的好,是实力还是运气,怎么分辨呢?这是个很专业的问题。在我看来,甚至可能比选择一只好股票还要难!

关于基金要不要看大盘,个人觉得还是要看的,我之前是玩股票的,大家都知道,股票和大盘紧密联系,息息相关,基金亦是如此,基金是基金经理把我们所购买的份额用来买股票,大家都能听到某某明星基金经理重仓,重仓一般来说,就是重仓的股票,所以买基金还是要看大盘的,大盘不是唯一,但是看大盘可以预判一些方向。

我们举个例子,就拿张坤掌管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来说,他的重仓股就是贵州茅台,五粮液等,所以,玩基金还是要参考一下大盘的,希望能给你带来知识


新手买基金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绝对稳健为主,那就可以寻找固守类型,例如货币基金以及债权类基金为主。如果是买入主动性基金,那么有两种,一种是偏指数基金,等于看好指数走牛,还有就是主动性的行业类基金,这种比较多。比如酒为主的招商、芯片为主的诺安、药为主的中欧等,这个要考研专业能力,要研究国家政策扶持以及具体行业的走势,比较复杂,不适合小白。如果真的看好某个行业,但是无法做好买卖点判断,那就采取定投方式,或者设定一个值,每跌多少再度买入,而涨多少就抛出,类似一个灵活定投模式。如果对财经有所了解,对行业走势有一定基础,但是对于个股比较难把控,想降低风险,那还可以考虑ETF基金,这个行业区分很明晰,还可以灵活操作。所以如果不是指数基金,光看大盘是没用的,实际上仍然需要从上至下研究政策,了解资金动向,知道行业的变化等等。

3、支付宝里面的基金和上证基金、深证基金究竟有何不同?

其实支付宝内包括了股票型、混合型、指数型、货币型等多种类型的基金产品。而上证基金、深证基金为指数型基金产品。其与其它类型基金产品在投资对象、风险、费用成本等方面存在差异。

支付宝内基金产品较为全面

支付宝的财富功能如同宝库一般,包含了股票型、混合型、指数型、债券型、FOF型、QDII型、货币型等多种类型的基金产品。

例如大家熟知的余额宝中的天弘余额宝、博时、中欧、华安、国泰、景顺即为货币基金中的基金产品。

上证基金、中证基金为指数型基金产品

而你所说的上证基金、中证基金为指数型基金产品。那么它们与支付宝中其它类型基金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因为支付宝中的余额宝大家投资的最多,所以用其中的博时基金收益货币A与指数型基金作以比较。

1.投资对象。货币基金的投资对象为银行存款、短期债券、票据等货币市场工具,不允许投资股票。例如博时基金的资产配置为债券、银行存款及其它流动性较强的资产。


而指数型基金除了可以投资银行存款、债券外,还可以投资股票。当然所选择的股票必须为上证或者深证相关指数的成份股。例如某上证指数基金的投资分布为股票、债券、银行存款与其他资产。

2.风险。因投资对象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不同。例如博时现金收益A货币基金为低风险基金。

指数型基金为中高风险基金。股票型基金为高风险基金。

3.费用。不同类型基金产品的费用成本不同。货币型基金的费用低,而指数型基金的费用高。

例如某货币基金产品只需要收取0.15%(每年)管理费、0.05%(每年)托管费、0.2%(每年)销售服务费、买入、卖出0费率,可谓成本低廉。

而指数型基金的费用就高的多了,在申购时根据金额的不同而收取申购费、收取1.2%(每年)管理费、0.2%(每年)托管费、0%(每年)销售服务费、卖出时根据持有天数而收取不同费率的卖出费、持有时少于7天,基金公司将收取1.5%的手续费。

从上述内容能够看出,上证、深证等指数型基金与其它类型基金产品在投资对象、风险、费用成本等方面存在差异。

基金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分类不一样。

沪深300: 沪深300简称沪深300指数,是由沪深证券交易所于2005年4月8日联合发布的反映沪深300指数编制目标和运行状况的金融指标,并能够作为投资业绩的评价标准,为指数化投资和指数衍生产品创新提供基础条件。 上证50 : 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 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便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状况。 上证50指数自2004 年1 月2 日起正式发布。其目标是建立一个成交活跃、规模较大、主要作为衍生金融工具基础的投资指数。 中证500: 是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所开发的指数中的一种,其样本空间内股票是由全部A股中剔除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及总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后,总市值排名靠前的500只股票组成,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中一批中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

通俗一点就是上证50是总体来说经营不错的基金,中证500是排名靠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