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金发短信

jijinwang
打第三针疫苗
2月28号收到南京江宁区禄口社区医院的短信通知,要3月1日到医院打第三针疫苗。亏得收到这个短信提醒,不然我都忘了打第三针疫苗的时间到了。之前的两针都是在南京打的,现在我回家了,所以第三针得在这边打。
先生去附近的医院咨询了一下,说我们这个情况可以在当地医院接种,只需找出在南京接种疫苗的记录即可,因为在辽事通上是查不到异地记录的。本来我已经把苏康码删掉了,又重新在小程序搜寻,找出苏康码,查到两次疫苗接种记录。
今早9点多钟去了医院接种疫苗的部门,老远就看到好几个医务人员站在门口,简单问询了一下就进去登记了。过了两关进入门诊,巧得很,只有我们两个要打疫苗的。想想那两次在南京打疫苗时在烈日下排得长长的队伍,说真的都不敢相信不用排队就可以打疫苗。
因为前两次是在异地接种的,这次多了道手续,需重新登记前一次接种的信息。小护士手一滑,把我上次接种时间9月1日给敲成了9月9日,然后就没法修改了。得她的上级才能改,颇费了点时间。
接下来很顺利,几秒钟就结束了。因为我家离医院很近,也不用留关,直接走人。
至此三针疫苗接种全部完成,有了这项安全保障,何惧病毒来袭!
感慨万分,在这个病毒肆虐的世界里,多么庆幸自己能生于华夏,生于中国!

此外还有公众场所的免费WiFi,一旦连接诈骗WiFi,用户的网银和支付账号、密码等各类信息,可能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不法分子盗取;以及各种网站登录密码简单统一易被破解,也是不法分子盗取钱财的渠道。

02

进阶防骗篇:新技术下的新骗术


以上三种诈骗类型都利用了日益发展的通信技术和快捷支付技术,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骗子手段也不断翻新。常规的骗术我们要懂得防范,那么新技术下的新骗术大家更不能掉以轻心。接下来咱们就进入“进阶防骗篇”,一起来看看新技术下衍生和“进化”的新骗术:

比如新骗术是电商平台“备用金”退款。讲个小故事,张三最近接到了一通自称是某电商平台客服的来电,对方称他购买的食品成分存在问题,要进行50元的赔偿。张三回想今年“双十一”确实从该平台购买了食品,并且客服对自己的购买信息了解无误便不再怀疑,对方让他通过支付宝接受赔偿退款,张三就添加对方支付宝好友,对方让张三打开支付宝搜索“备用金赔付”,称里面有可供提取的500元备用金作为赔偿款,而他购买商品的赔偿价格仅为50元,因此需要退还多领的450元,若不及时归还会影响到个人征信。殊不知骗子口中所谓的“备用金”其实是支付宝当日的紧急贷款功能,也不知道这500元其实就是自己的额度,张三以为这个钱来自于对方,于是就把备用金提现到银行卡并将450元转入了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结果在不知不觉间被骗走了450元。

还有人脸识别诈骗。部分网友爆料自己曾接到过陌生人单独加了自己微信,然后给他打了一个视频电话说是想了解当地的天气情况好过来旅游。殊不知对方早已经使用黑客攻击、内鬼作案等方法掌握了他的身份信息,只差刷脸认证这一步就可以完成信息窃取,打这个视频电话就是为了获得他的“容貌”来完成刷脸认证。

03


防骗指南:牢记“三不一多”原则


看来网络时代,骗子的花样真的不少,我们光了解他们的套路也不一定就万无一失了,平时更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其实预防被骗最基本的,就是记住“国家反炸中心APP”公布的“三不一多”原则,也就是“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此外,大家在平时要切实增强个人信息的自我保护意识:一是谨慎使用个人证件,比如在身份证复印件上注明“仅供办理XX业务”;二是不要随便在网站或公共场所提交个人信息;三是使用的电脑、手机电子设备等要使用安全密码,不要使用公共场所开放式的WIFI网络;四是不要轻信各种不规范的市场调查;五是不要在微信朋友圈等聊天工具中发布个人的出行信息;六是在公共场所遇到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要注意甄别是否出自维护公共安全目的,如果是商家私人行为尽量拒绝。

最后小夏再补充一点,大家遇到自己拿不准的事情最好立刻拨打110或到属地派出所咨询,或者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全民反诈”APP进行验证,切实保证好自己的财产安全。(全文参考:“全民反诈”APP;国家反诈中心,2020.12.22;澎湃新闻,2021.11.02;湖南公安,2020.12.21;AI财经社,2020.12.09)

温馨提示: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