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 二季报(公募基金二季报发布时间)

jijinwang
基金二季报今天新鲜出炉,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宏观市场及科技行业的最新观点。进入二季度,经济进入重启阶段,市场风险偏好上升,科技板块的主要指数有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下半年看好包括5G、数据中心、信创、半导体等细分板块在内的新基建方向;投资策略方面,景气度仍然是我选股的重要指标,并辅以估值分析,以做出更优的决策。
相比一季度,二季度的主要变化体现在疫情对市场的影响边际淡化,经济进入重启阶段,前期各国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开始对实体经济和资产产生作用。市场对宏观经济的预期从紊乱开始向平稳收敛,市场的系统风险暂时消除,风险偏好明显提升。市场对科技板块的展望从短期下滑走向长期乐观。但是5月中旬以来,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打压的态势明显回升,又给市场和科技板块的突围带来一些压力。
预计在未来可见的一两个季度内,包括5G、数据中心、信创、半导体等细分板块在内的新基建方向增长趋势依然相对确定。受中美关系和业绩释放周期影响,个别板块并未完全反映乐观预期,随着基本面催化因素的出现有望迎来较好的投资机会。
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科技行业已步入需求与供给共振的新时代,有望保持较长时间的行业红利,同时有希望继续涌现一批在细分赛道中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公司。
关于投资策略,预计2020年下半年需要更多的预期兑现来支撑预期和继续提升预期,因而景气度高的行业或者公司,有望在快速增长中消化估值。基于此,景气度仍然是我选股的重要指标,并辅以估值分析,以做出更优的决策。

1、下周一医药基金怎么样走势?

今年以来,医药行业的整体市场表现可谓十分抢眼。据数据统计,从1月1日至7月1日,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医药生物行业以60%的涨幅位居第1位,相关基金也取得了不错的收益率。

据此,很多投资者咨询:持有的医药类基金涨幅已经比较大了,下一步该怎么做呢?

我们通过分析医药行业的内在发展逻辑来窥见一二,下面一起来看看。

注:统计区间为20200101-20200701

医药行业今年以来涨幅较大的原因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医药行业今年以来涨幅较大的背后原因。

毋庸置疑,其与疫情相继在国内和国外的快速蔓延分不开。

受疫情扩散影响,全球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投资者的避险情绪上升、风险偏好降低。在此背景下,市场会更加关注那些受影响较小、未来发展确定性更高的行业。同时在全球“抗疫”过程中,也进一步催化了国家对于医药行业的重视,促进行业快速步入高质量、补短板的发展阶段,因此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年后医药行业呈现逐级走强的发展趋势。

其次,从长远角度来看主要与医药行业具有良好的内在发展逻辑分不开。

由于医药行业景气度高、未来发展空间较大,因此它也受到不少机构资金的青睐,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从公募基金2020年一季报披露的数据中来详细看一看。

其中,从大类行业上来看,医药是公募基金一季度主要加仓行业之一,持仓比例相较于19年四季度的12.7%大幅增加了5.3%,成为公募基金的重仓行业。

图片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另外我们再对比近三个季度公募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变化,不难发现医药行业龙头标的的身影在其中十分耀眼,当然这与医药各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在一季度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增长分不开。

图片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已经持有医药类基金的投资者现在要不要赎回?

对于持有的医药类基金的投资者来说收益率已经较为可观了,现在要不要赎回呢?

针对有这方面担忧的投资者,建议不妨从以下几个思路来考虑。

首先,如果您已经重仓了医药类基金且目前收益率不错、又担心随着海外疫情逐步控制会面临回调风险的话,那么建议您可以适当地、分批次地进行落袋为安,毕竟再多的浮盈也比不上真真切切的实赚!

其次,如果您目前仓位不重,而且持续看好医药行业未来发展想进行长期投资的话,建议不妨继续持有。毕竟从医药本身的行业属性来看,它天然就是一个集高天花板、科技赋能、刚性需求三个特点相结合的长期优质赛道。而且不像电子行业那般具有极强的周期性,理论上对止盈的操作时点要求也会相对较低,因此投资者不用进行频繁的短期操作。

最后,对于已经落袋为安但仍纠结是否要再次买入的南粉们来说,建议是可以再继续观望一下,等到市场出现回调时再进行配置。

但如果您判断不好什么时候是合适的买入时机,那么不妨可以通过定投、分批买入的方式来进行投资、分散投资风险。

没有持有医药类基金的投资者还能“上车”吗?

当下医药股值不值得投资?如何投资?要分两个维度看:

1、 如果想赚短期的小钱:

以短炒热点为目标我们不敢给大家提供具体建议,不是不想而是大部分人都不具备如此能力,目前医药估值与其他各行业相比并不具备绝对优势。

而从历史情况来看,医药行业(其他行业同理)短期上涨过快或受到行业黑天鹅事件冲击之后,经历较大幅的调整也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所以或许现在参与还来得及,或许短期的急速上涨并不能持续太久,甚至面临调整,而短炒热点目标下何时止盈止损也是难度很大、运气成分极高的事。

2、如果想赚长期的大钱:

医药行业长期发展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我们只需要选择优秀的管理人持续投入,长期投资的视角下,无论是一次性买入,还是定投,抑或越跌越买都是可行的参与方式

医药行业可以说是一个:会一直是个长盛不衰的行业了。

毕竟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医药需求相比消费需求更加稳定,利润率也更高。

不过相比消费需求,医药的行情更容易受政策的影响,几乎所有国家,都会对医药行业出台大量的法律法规。而对从行业的盈利和行情的影响因素来看,没什么会比政策来的更直接了。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

2020-07-06

医疗基金目前来看可以长期持有,其主要原因如下:

1、医疗基金是指投资医疗股票的基金,而医疗板块作为防御板块,震荡比较小,适合避险,这将导致医疗基金也震荡比较小,适合避险,长期持有的一个重要因素。

2、在a股市场低迷状态下,“吃酒喝药”是大势所趋。

3、受疫情的影响,市场上对医疗的需求会持续增加,现金流回流速度比一般行业快,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稳健上升。

当然投资者在进行医疗基金长期持有之前,需要根据其历史业绩、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来选择基金,即尽量选择历史业绩较好、基金经理管理能力较强的基金,同时,投资者可以选择定投的方式,长期持有它,这样可以通过平摊持仓成本,适当的分散投资风险。

2、两个月暴增12511亿!公募基金规模达14.29万亿创历史新高,你怎么看?

公募基金规模达14.29万亿创历史新高,对于股市属于实质性利好。从今年前2个月数据看,公募基金今年以来规模猛增1.25万亿元,包含股基、混基、债基、货基、QDII基金在内的各类型基金皆出现规模的净增长势头。

众所周知,证券市场触底反弹及反转需要三大要素: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自去年10月份金融高管两次“喊话救市”至今,A股市场一直政策暖风频吹,市场环境宽松。宏观经济形势有望走出拐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或出现周期性的变动。

唯独证券市场的资金面有些捉襟见肘。在今年2月底上证综指冲击3000点整数位置的时候,居然还要靠场外**,可见当时资金面的紧张程度。由此联想到资金与大盘指数之间的密切关系,显而易见指数是靠资金推高上去的。

从各类型基金增幅看,偏股基金成为今年前2个月规模增长品种。由此可见基金公司在募集基金上,明显倾斜于证券市场,其边际效应勿容低估。

  私募基金方面,今年以来,高毅资产、景林资产、淡水泉、星石投资、银叶投资、重阳投资、千合资本等多家百亿级私募均已发行新产品。

 证券时报网4月11日报道:中欧瑞博董事长吴伟志认为,第一,熊市已经结束了;第二,右侧已经确认,回调如果不能及时上车,就没有更好的上车时机了;第三,不是随便什么股票都能买,一定要聚焦优质公司,优质成长股会是未来两年的最优选择。

公募基金规模达到14万亿创历史新高,也可以体现出现出最近上证指数连续新高,正是因为机构的推动,投资者也疯狂起来。而3月新增信贷、广义货币(M2)增速、社融增量等关键数据再超预期,金融向实体“输血”力度进一步增强,这也换来3月大涨的原因,但也降低了4月降准的可能性。因此,下周极有可能是高开低走。那么3200点后推动市场继续上涨有哪些?以下我们来探讨一下。

首先,A股参与者大概分成:个人、产业资本、机构、外资和政府。

1,政府增持大多用直接增资方式,而目前3200点,想政府再主动加仓和救市,也显得不太现实,除非跌回2400,所以也不会是加仓力量。

2,产业资本一般通过增减持,公司回购、增发等实现,而最近很多中小创也纷纷出现清仓式减持,所以也不要指望他们来抬桥。

3,外资持有市值约1.7万亿,近一年北上资金净流入3542亿,但近期多以流出为主,聪明的资金往往高估的不会买,而要买的股票都是有目的性,如大族,美的等,早已买到上限不能再买,剩下的也看不上,所以3200点也不要指望他们来抬桥。他们的买法就是相对低位买入。

而唯一可能加仓的外资应该是MSCI和富时,都是被动买入,19年约6000亿元,但需到20年后才出现。

4,机构,现在公募基金仓位股票型到89%,混合型基金69%,都还有10%就加满,这也是“88魔咒”,历史上88魔咒出现也是阶段顶的其中一个信号。目前公募基金市值约2.6万亿,可加仓资金大概就是2000-3000亿左右。

而私募最新仓位约74%,距离顶部80%只有6%,存量资金大概6000亿,那就是说可加仓空间大概是360亿。当然,公私募也可以发行新产品带来增量资金。以15年牛市为例,合共募集2.2万亿的新资金场。但问题现阶段跟15年的大牛市相比,真能募集这么多资金吗?

5,个人投资者,目前两融余额9700亿,而15年最高是22000亿,即还有13000亿可加仓资金,但全部人都加满杠杆似乎还没时候,而从个人投资者开户数来看,增量资金不足还是比较明显。

例如个人投资者,加仓一般跟指数点位正相关,涨得越高越加仓,越敢融资,所以指数越涨到后头,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推动作用更大。

而基金,虽然不如个人投资者那般情绪化,但根据过去经验,牛市发行新产品募集资金数额众多,而且募集完大市基本在高位,又不能让资金空置,还有巨大的业绩压力,所以也得硬着头皮在高位买入

因此,14万亿的基金规模,到底往后怎样演变就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