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机构目前的思路和市场认知,完全会颠覆你们的想象,本文我将站在机构的角度给你们写不一样的市场!
虎年的市场,是持续在走反弹的。但我发现散户的心情却是一天天的难受。甚至退出市场不玩了!
而我参加交流会上的这些朋友,无论是公募的还是私募的都红光满面,喜笑颜开!
可能你会以为是机构赚大发了,才高兴。
我告诉你们并不是的,这样的行情,成交量不足的情况下,他们也没有下太多的单!
只因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不一样,散户看的是明天的行情,而我们看到的是整年的行情!
说实话,这些人今年到现在,很多都还是亏损的。你们去看看赛道股的走势就知道了。
对于你来说,你看行情不好,可能就撤了。但他们因为资金体量大即便是想撤退都不能完全退下来!
最近的这两周我一直在特别细致的给大家更新帖子,只要你认真的看过一哥的帖子你就应该知道。
我们对于近期的行情把握的有多准确,在跌之前卖出。在上涨之前买入,我们都精准的把握到!
尤其是几个阳标,上能 两天10几个cm,舒泰 两天接近20个cm,恒信一天20cm大长腿,都是让你们在这样的弱反弹行情也能吃肉的存在!
所以不要看到自己账户后觉得惨,就亏损而言机构可能比你更惨!
惨归惨,这些机构却非常喜欢这样的行情!为什么?
一、虎年的机构基金净值的空间提升!
相比于21年,我们22年的排名才刚刚开始。而在这样的弱势震荡行情中,这些机构会非常的开心!
因为市场上又出现了大量廉价的筹码,他们的收入直接跟收益挂钩,也就意味着在虎年他们能拥有更高的收入!
而收入高,又代表着23年会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那么就今年而言。
目前的弱势反弹,都是为了后面上涨,打基础,拿筹码!
当然,我写完这点,你可能不信,认为这是我个人的遐想!
但我写内容,都只会立足于事实,所有股价的上涨都是资金的推动,也只能是资金的推动,其余所有的因素都只能通过资金作用于市场,从而影响股价的涨跌!
看第二点:市场流动性资金的入场!
1.三月份将是新基金的发行潮!
发行之后马上就会进行新一轮的布局,而所有这些新基金都会是市场的增量资金!
2.宏观资金持续流入!
会议说了,提高人们现金收入,投资收入。这很明显的就是,股市要走强!
炒股真正炒的是什么?两个字:国运!
炒股**不是因为我有多牛,只是因为我们很牛,我们的经济很牛,我们的发展很牛!
为什么机构的收益率要远超散户?因为他们布局的方向都是战略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在这样的方向上既能挣得面子也能挣得里子!
而我们的市场,已经在持续走国运了!接下来的几年就是大赢之势!
所以、还是我之前说的那个点。未来十年,请一定坚守在股市!相信我们的股市!
不要被市场这段时间的弱反弹担心,也是看到近期大家情绪有些低落,今天特意写出这篇帖子让你们心里有个数!
不管市场如何变化,一哥都会在,帮助你们踩准节奏。或许我帮不了所有的散户,但我的粉丝不能倒在黎明前!
看完以后,若是认同观点,给我点赞,让我看到!
1、私募经理人高杉真的是失足落水吗?
这个谁也不知道!以目前上海江边的防护设施,失足可能性并不大,之前也未曾有过先例;大冬天自己也很难选择跳江吧?鉴于失踪时间的敏感性,有些猜测是正常的
目前官方已经初步排除是刑事案件了,有些事可能永远都不会有明确的答案。
他夜跑的是浦东滨江大道,滨江大道是上海著名的人行大道,或者说是景点都可以,对面就是外滩。滨江大道周边缓冲较小的地方防护栏很高,没有缓冲的地方都有栏杆加砌墙,有台阶或者陆地作为缓冲的地方也都是栏杆加铁链。除非你刻意翻越,否则很难落水,是不是失足,自己想象。
高杉做的是私募,不像公募那样,私募压力很大,一般都是靠业绩和人脉。心里压力大,甚至抑郁症从而做出一些举动,倒是一种说得过去的可能性。
不重要,重要的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投资人的钱不可以胡作非为
2、怎样投资私募基金,投资私募基金应该注意什么,有什么要求?
不能相信他们
个人认为投资私募基金,无论是股权私募基金还是证券私募基金,首先应该关注的是风险!风险!风险!重要的事情说三次!其次,才是你的收益。当你盯着本人的收益的时候,别人在盯着你的本金。P2P跑路了解下?
如何识别私募基金的风险
金融行业永远不缺暴富和跑路的消息。今年不断暴雷的P2P行业,还有就是失联的私募基金。无论你是从银行、券商还是从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购买的私募产品,你都应该关心这个产品的风险。这个产品最大的风险,在于这个管理机构。如果这个机构发行这个产品就是为了骗取你的本金的,那无论你是从哪里买的,你的本金都很难拿得回来。
所以在我看来,风险才是第一位,收益只有建立在本金安全之上,才有意义。十几年前私募基金还没有合法的法律地位的时候,市场需求大,而且管理也不规范,当时市场上各种类型的私募层出不穷,有正规军的,也有是浑水摸鱼的,随着新基金发的出台,私募基金终于得以规范发展。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18年上半年,已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有23903 家,已备案私募基金 73854 只;此外,私募基金管理规模也达到12.60万亿,较去年年末累计增加15019亿元。
也就是说无论你是从哪里买的私募基金产品,都必须到基金业协会备案,如果连备案都没有,其他的什么都不用说。投资者可以通过基金业协会的网站,信息公示当中了解该基金管理人及该产品的情况。通过私募基金管理人分类,了解该管理人的具体情况,比如是否是失恋机构,异常机构等等。
投资者点入该基金管理人的信息后,可以清晰的查看到该基金挂历人是否存在一些诚信的行为,比如下面这个机构。失联机构,而且多次重大事项更新未按要求提交;基金产品未备案等问题。当你的管理人是这种机构的时候,你就要当心了。
了解产品的风险和业绩
当你了解了该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情况以后,最好发过多个产品,有比较长的运营业绩,再去了解该私募产品的投向。一般的第三方网站上,都会有同一个私募基金管理人发行的产品的所有数据,投资者可以一并查看。比如我下面举的例子,就是一家老牌的私募基金公司,几乎是从私募基金开始起步的年代就开始从事这个行业了,该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达33只,算是这个行业的老前辈了。
然后我们要在基金也协会上确认是否有这只产品(为避免误导投资者这里隐去该基金的名称)的备案信息,确认该基金是在进行备案后允许发行的,受到基金业协会的监管。
最后去相关的网站,比如好买基金、私募排排网等去了解该私募基金的基金类型、结构类型和认购须知等等,确认产品符合自己的风险偏好,基金的赎回期符合自己的资金管理要求等等。
接着我们才去看这只基金的业绩情况,具体可以看其收益走势图及年度业绩表。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除了2012-2013年这两年表现比较差以后,该基金的业绩可以说是比较优秀的。2016年这样的行业,依然实现18.19%的收益,而同期沪深300是下跌11.28%;2017年也仅仅是下跌7.48%,从整体来看,该基金抗风险的能力是比较出色的,具体表现我们通过一些风险评估指标和回撤数据来看。
从风险评估指标来看,该基金自2007年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是12.13%,近5年的年化收益为23.26%。近5年来最大的回撤是17.22%,应该就是2016年那一波。也就说5年前你买入这个基金,你可能发生的最大亏损就是17.22%。夏普比率除了近1年的只有0.81意外,其余的都高于1。这个指标是衡量基金的风险收益能力,具体不展开了,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从细分数据来看,该基金的风险收益能力相当出色,即使面对2015年这样的快速下跌,依然能够有效的控制风险,为投资者创造超额收益。
我们将目光放到自基金成立以来的回撤数据看,基金历史上有两次比较大幅度的回撤。一次是2008年11月20日,基金的回撤幅度为57.09%,当年上证指数跌幅是65.39%;2014年1月20日,回撤幅度为37.09%,当时是牛市启动的前期,市场一波快速的下跌;2014年5月20日,回撤幅度为36.25%,当年上证指数上涨了57%,预计此次回撤和其重仓的行业有关系。
和公募基金不同,私募基金是属于备案制,监管相对宽松。因此当我们要选择私募基金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判断的是私募管理人的情况,判断我们的本金是否可以得到保障,其次才是看风险收益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切忌为了一时的高收益,而放弃自己的本金安全啊。
以上观点,供你参考。
我觉得主要看投资经理吧。大的安全问题,其实现在私募产品如果是托管在招商/交通银行等几大行,是要求专款专用到具体投资公司的,钱不会直接进帐到基金公司,所以不存在携款潜逃等问题。其次就是绩效吧,如果你要快进快出,那你可能要找一些量化类的公募大牛。如果你相信价值投资,不要求一年暴富,要稳妥,基本上市面上有名的就那几个人,国际上巴菲特,Howard Marks,黄谷涵;本土的张磊,邱国鹭。其中黄谷涵是台湾价值投资第一人,之前蛮幸运听过他一场分享,感觉整个人格局蛮大,但讲得很接地气,我自己觉得对我帮助很大。大家可以去搜搜
3、为什么私募基金比公募基金业绩更好,两者有什么差吗?
这是一个入门的投资者需要弄清楚的最基本的概念。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基金可以分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这两者在募集对象、募集方式、投资门槛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而最为投资者关注的其实就是这两种不同的基金的业绩表现。这和两者成立的目的、运行的机制以及当时的背景是很有关系的,这直接决定了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表现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私募基金的业绩并不一直比公募好,公募的业绩也有比私募业好的时候。接下来,笔者从这两者在产品要素方面、过往发展中的不同特点以及过去2年的业绩进行对比说明,让题主对这两类基金有个更为宏观的认识。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区别
公募基金就是对标美国的共同基金所创立的,目的是为广大的普通投资者提供一种参与股票投资的工具。既然面对的是广大投资者,那其监管必然是非常严格的,从发行主体的要求,到产品的发行、资金的募集和监管、到产品设立后资金的使用和运行期间的持续监管,都是受到全面且严格的监管的。因为那是广大投资者的资金,容不得出任何的差错。
私募基金则是随着投资者的需求的进一步进化所衍生出来的产物,最早的表现形式就是“地下私募”,也就是代客理财。随着代客理财的规模越来越多,开始出现了阳光私募,直到2013年底,私募基金纳入监管体系,私募基金得到了正名,也就成了现在的私募基金。其之所以出现,是市场自然发展所产生的的,其运行模式在诞生之初就带有“灰色”的成分,因为其并没有得到监管部门的认可的,也长期没有相应的法律地位。所以,其在发行主体、投资者群体、运行模式等各个方面都和公募有着明显的差别。
从表面上看,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至少在发行主体、募集对象、募集方式、信息披露、投资限制、业绩报酬、投资门槛六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首先是发行主体。公募基金的发行主体都是要经过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公募基金公司,全国也就是130多家,私募基金的发行主体则是只需要通过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公司,这类私募积极全国超过8000家。公募基金是受到严格监管的金融机构,私募基金就是相当于备案就可以拿到资格的“假”金融机构,因为两者的监管要求完全不是同一个等级的。
其次就是募集对象和投资门槛。公募基金针对的是广大投资者,因此其投资门槛注定就要很亲民才可以的。比如天弘余额宝,其认购门槛是1元;门槛稍微高一点的股票、混合基金,其投资门槛一般也就是100元。而私募基金针对的是相对小众的高风险投资者,因此对于私募基金,其一般的产品门槛是100万起,而且投资者必须提供相应的资产证明才能够购买。监管部门之所以把私募基金的门槛提这么高,就是因为这类产品的监管相对宽松,没有太多的约束,因此投资者必须要有一定的投资经验和风险识别能力,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投资门槛就是最为简单有效的一个标准。
最后就是投资限制。公募基金的投资限制通常都会比较严,对于投资于单只股票、某一类资产以及仓位的限制、流动性的管理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且要求公募基金每个季度都公布运行的报告,确保及时、透明的进行信息披露。相比之下,私募基金几乎就没有这方面的限制了,投资策略和投资限制完全看双方之间的约定,只要是国内允许的投资方式和渠道都可以纳入私募基金的投资范围。
因此,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其实在各个方面的差别是很大的,最简单的区别就是发行的主体、面向的投资者以及投资限制。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两种类型的基金在运行模式方面的具体差别,这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业绩表现。
私募基金的高光时刻
私募基金从地下转到地面,是通过和信托公司合作,转身为阳光私募,而阳光私募正式被投资者关注到是在2008年的大熊市。因为仓位限制相对较少,私募基金在熊市中的优势凸显。2008年,上证指数跌幅高达65.39%。泥沙俱下,这一年,由于公募基金的仓位限制,其2008年的整体业绩也是集体的下滑。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报告中显示,2008年度股票型基金平均业绩为-50.63%,指数型基金平均业绩为-62.60%,偏股型基金的平均业绩为-49.75%。即使是当年股票型基金的业绩冠军,其全年的涨幅也是-31.61%,虽然这个业绩已经相当的优秀了,但是放在当年私募的业绩当中却可谓是大为逊色。根据数据统计,存续期超过一年的79只私募基金,其2008年平均业绩为-35.8%,足见当时的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之间明显的业绩差距的,但是如果我们看回2008年私募基金业绩前十名就知道这个差距到底有多大了。
2008年,在运行满一年的79只私募基金中,有6只基金依然取得了正收益,排名第一的金中和更是取得了23.97%的收益!在大盘狂跌60%多的背景下,这只私募基金不仅取得正收益,还获获得了20%以上的收益,这一数字让整个投资者都为之惊愕。经此一役,广大投资者开始对私募基金刮目相看。
2009年,中国股市在四万亿的刺激下出现强劲反弹,这一年,私募的业绩再次吸引了广大投资者的目光,使得私募基金开始被更多的投资者知道。2009年沪深300上涨96.71%,公募的178只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69.15%,而存续期在一年以上181只非结构化私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54.9%,明显跑输公募,但是在冠军产品的对比上,公募基金却是全面的落后。
当年公募基金的业绩冠军是王亚伟掌管的华夏大盘精选,当年的业绩为116.19%,但是私募基金却有15只产品的收益盖过王亚伟,排名第一的新价值,其当年的收益率更是高达192.57%,超出王亚伟76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作为新生事物的私募基金风头无两,一时之间成为了被广大投资者所追捧的投资产品,这也是笔者所认为的私募基金的高光时刻。
在私募基金发展的初期,由于监管宽松,投资限制较少,投资策略更为多样化,其更能适应证券市场的风格变化,并且寻找到市场套利的机会,这里面自然也有很多打擦边球的行为,包括内幕交易、操作股价等等,只是限于当年的监管手段,无法实现有效的监管。因此,个人认为,私募基金在2008-2012年应该说时有过一段黄金的发展期的,这里面有监管宽松的政策红利,也有市场监管不规范的助力因素,但是随着私募基金纳入监管以及市场的监管越来越严,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私募冠军的概念了,因为大家的收益水平并不会相差太远。
2019年公募和私募基金的业绩差距并不明显
2019年大盘探底回升,整个市场的表现应该说还是不错的,几乎绝大部分的基金产品都取得了正收益。其中全部公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22.41%,全部私募基金的平均收益为23.48%,从整体上来看,私募基金要表现更好一点,但是从细化来看,其实公募基金在权益类产品方面的表现是更为出色的,只是受到其他类型公募基金拖累而在整体上表现不济。
先看公募基金的业绩情况。所有类型的公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都为正数,其中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最高,为39.61%,其次是混合型基金,收益率为32.04%,这两个数据都明显要大幅领先于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的股票策略私募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仅为25.98%,明显落后于公募两大类权益产品,从这个角度看,私募基金股票策略的产品差异应该说是比较大的,否则这个平均值应该可以更高。
再看私募基金的业绩情况。私募基金的策略相比公募基金更为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股票策略、债券策略以外,还有宏观策略、组合基金、多策略、市场中性、管理期货等等,这些策略我们不能仅看业绩的,还要结合其风险控制能力、波动率以及风险收益比等方面才能评价。从类型上看,私募基金是没有货币基金的,这也成为其平均收益率较高的原因,因为公募还有个平均收益率为2.54%的货币基金需要平均。
其实这几年的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已经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两者满足的投资者需求是完全不同的。公募的目标是帮助广大投资者取得超越市场的收益,而私募基金则承担着投资者更为高要求的投资需求,比如收益高于公募债券基金,但是风险要低于公募混合基金的产品;即使市场大幅波动也能获得稳定收益的产品,比如市场中性、管理期货等等。
综上所述,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其实在产品主体、募集对象、投资限制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但是这个差别在业绩上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少,并不存在私募基金明显优于公募基金的说法。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区别,简单点来说,就是一个是在公开市场进行,普通人都可以买卖的,一个是私下交易的,针对少数人的。
再打个比方,公募基金就好比在菜市场卖菜,大家都可以去买卖。私募基金好比高级会所的会员制,只有有会员的大佬才可以去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