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基金申请多有哪些(博士后基金好申请吗)

jijinwang
关于博士后的申请,以下是2020年指南的详细规定:
1、博士后可以申请的基金类型

NSFC的基金类型很多,只是适合于博士后申请的,只有: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地区项目,这三个项目。
所以,各位博士后在申请时一定要注意,如果是以博士后身份,以项目申请人(也即项目负责人)来申请项目的话,只能从这三个中选择其一。

2、博士后申请青年项目

通常,青年项目是3年期,对于2020年3月份提交来讲,项目的开始-结束时间就是2021.1.1-2023.12.31,原则上不能改动。
然而,对于博士后来说,青年项目就可以灵活选择1年(2021.1.1-2021.12.31),2年(2021.1.1-2022.12.31),或3年(2021.1.1-2023.12.31)。
从我们的经验来看,这个1年、2年还是3年,应该是与单位科管部门以及合作导师,一起协商决定(仅限于我们的经验)。

3、博士后申请面上项目

通常,面上项目是4年期,对于2020年3月份提交来讲,项目的开始-结束时间就是2021.1.1-2024.12.31,原则上不能改动。
然而,对于博士后来说,面上项目就可以灵活选择1年(2021.1.1-2021.12.31),2年(2021.1.1-2022.12.31),3年(2021.1.1-2023.12.31),或4年(2021.1.1-2024.12.31)。
当然,这个1年、2年、3年、还是4年,也应该是与单位科管部门以及合作导师,一起协商决定(仅限于我们的经验)。

4、博士后申请地区项目

通常,地区项目是4年期,对于2020年3月份提交来讲,项目的开始-结束时间就是2021.1.1-2024.12.31,原则上不能改动。
然而,对于博士后来说,地区项目就可以灵活选择1年(2021.1.1-2021.12.31),2年(2021.1.1-2022.12.31),3年(2021.1.1-2023.12.31),或4年(2021.1.1-2024.12.31)。
当然,这个1年、2年、3年、还是4年,同青年和面上项目一样,也应该是与单位科管部门以及合作导师,一起协商决定(仅限于我们的经验)。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地区项目,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申请的,一定要去核对一下,你所在单位是不是属于地区项目所在范围。

5、博士后各类基金的概括

以上2、3、4均是指:以博士后身份,以项目申请人(也即项目负责人)来申请项目。同时,一定是“在站博士后”(2020年指南中说的很明白)!
2020年指南明确规定,以博士后身份,以项目申请人(也即项目负责人)来申请的项目,项目批准后,不能变更依托单位。

1、67批博士后基金,中国科学院大学名列100多名,你怎么看?

中国高校中,985高校最牛,985比211就是牛,地位就是高,这一点大家不服不行,因为985高校集中了所有的顶级高校,没有资格进985高校的肯定有一定缺陷,要么是实力不行,要么是学科太单一。

当然这两年也横空出世几个大学,虽然不是211,胜似211,不是985,胜似985,他们就是著名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尤其中国科学院大学,那根是牛的一塌糊涂,自称自己全职两院院士16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91人;各培养单位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1125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786人(含中国科学院院士23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5人)。

截至2019年12月,国科大有在学本科生1620名;在学研究生5.17万名,其中博士生占52%,博士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在学外国留学生1734人,来自96个国家,其中外国博士生1055人,外国博士生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中国科学院大学拥有2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个国家实验室、两个国家研究中心、7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89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这实力,一看,吊打清华北大了,就是清华北大加起来也干不过中国科学院大学啊。

那么事实怎么样呢?其实咱都知道,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数据99%都是中国科学院各个研究所的,各个研究所都是独立的,所以中国科学院大学是把中国整个中科院的数据都拿来说是自己的,这有点说不过去,平常还没事,不过有时候就不管用了,

比如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示了第67批面上项目拟资助名单,共有3707位拟资助人员入选。国科大这么牛,应该能前几名吧,毕竟国科大有7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数量全国第一,实际情况呢?

大名鼎鼎的国科大,只获得了5个资助,名列全国100名以外,大概在140名左右,这就有点惨了,这是能拳打北大,脚踢清华的国科大呢?为何呢,从名单中可以看出,中科院的各个研究所都单独名义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没法用研究所的数据了,只能直接硬着头皮上了,结果全国140多名。

而中国人民大学排名也在百名左右,这个主要是一万年这次博士后基金资助的都是理工科,所以虽然排名在100也不丢人。

中央民族大学只有一个资助,名列倒数第一名,不多上百所2本大学,挺丢人的。

不过这个名单最能反映的就是国科大,看来吹的太大了,实际浪得虚名,以后排名有各个研究所参与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最好不参与,否则又原形毕露了

老铁们,你们怎么看?

我站在角落偷偷看

你要看申请了多少,再来比中了多少!

2、家族出一个博士后难吗?

学到博士后的程度,不仅要靠勤奋,还要有天赋,更要凭机遇。

不难,首先明确博后不是学位而是一份临时工作,博后是博士的延续,大部分博士如果有好的工作选择一般不会去做博后。现在就业编制紧张大部分较好的单位都会要求入职的博士先做一期博后,算是考核期,如果满意给你编制,不满意让你走人。现在演变出来的各种特聘、预聘、准事业编都是博后岗位的变种,名字好听一个意思。这事趋势意味着国家人才流动性加大,长远看对国家和社会是好事情,表面人才过剩时代即将到来,良禽择木而栖,更多的人会自我规划人生事业发展不会因为编制一生拖累。厉害的人都是年薪制,合同制或者按照项目时间而定。

言归正传说下难不难的问题,首先考上本科,这个是前提,国家年年扩招,这个本科已经没有什么稀奇得了。再说硕士,一样的道理。硕士毕业很多学校不需要发论文,比如中科大,而且唯论文论的破除表明这种趋势会继续加大。所以硕士毕业难度整体下降。

最后说下博士,明年国家讲扩招博士扩招至十万人,这意味着博士含金量在迅速贬值。我个人认为这不继续国家掌控整体教育水平,而且借着破除唯论文论的东风,很多学校开始不要求博士发表论文,但是有没有给出替代的考核方案,这是教条主义翻身的表现,以后有可能会出现很多水博士,只要应酬的好,导师领导欢心就能毕业,继续拉低整体博士水平。

就目前的工科博士情况而论,一般要求两到三篇较高水平论文加上专利等等,平均4-5年可以毕业,还是有难度的,当然这受制于太多因素不能一概而论。博后的问题上面说了,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出一个博后不是很难,而且以后会越来越简单。我认为这只是一个人生选择的问题,而且客观讲,博后并不代表你的人生是光辉的,相反,国内目前这种对待学者的氛围,博士博后远没有网红明星让人羡慕。个人认为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走学术这条路,而且这条路并不好走,没钱没势,清心寡欲才能勉强生存下去,这就是国内博士博后的现状。慎重选择!

先区分一下博士和博士后。硕士毕业后读研究生叫博士,而博士毕业后没有找正式工作,继续跟着导师从事二年的研究叫博士后,它是临时性的工作,不是什么学历,博士才是最高学历。

因此,所提问题应该是出个博士难吗?让我说是相当的难。

1 因为博士是稀缺资源。从1978年恢复博士招生以来,我国总共授予博士学位人数大约在80万。中国14亿多人口,博士占人口的比重为5.7%。,这和发达教育强国的1%相去甚远。

2 因为考博比考硕难。硕士招生人数多,只要坚持,过个国家线不难。而博士的公开招考数量有限,录取是硕士毕业的1/10,而且对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有严格要求,博士生导师是否愿意接受还是问题。

3 因为学习的过程难。硕士相对偏重应用,而博士要进行较深的学术研究,精深于莫个领域。必须具备有出原创成果的能力。它需要良好的心态,浓厚的兴趣,聪明的头脑,持久的精神。而这恰恰不是一般人所具有的。

4 因为毕业难。从近几年招收和毕业的博士生数量来看,大约有65%的学生不能按期毕业,20%的学生不能毕业。2020年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河海大学清退博士125人,河北工业大学清退143人……

当然,什么都不是绝对的,至少在我身边就有不是很难的例子。我们村是个仅有613人的小村,而近几年来就有博士毕业生5人,其中就有我的儿子。3年硕士,3年博士,2年博士后,去年入编一所211兼双一流大学,一切都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