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风投基金(十大基金排名)

jijinwang
【给夕夕定投第376天】
2022-03-11|收益📈:今天市场小幅振荡,组合整体+0.21%。
🌡心得思考:中概互联大跌,退市风险较大。 投资QDII需谨慎,国内都玩不明白,还想走向世界。华尔街狼都疯狂投资A股时,却反其道而行之。当中国成为全球老大时,你再回头看,就知道你错过了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仅是个人投资心得,不够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应当独立决策。

1、创投与PE哪个更有意思?

1. 先说PE

事实上传统中国PE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两个,一是“和会里的关系”,二是“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如果非要两个并一个,那就是“关系”。现在做投资的年轻人对中国证券业的历史都不是很了解,中国从一开始整个上市制度就是非常扭曲变态的,间接导致了中国的PE从一开始也是扭曲变态的。最早的中国资本市场上市,是配额制的,即每个省里有一定上市公司配额。那么作为一个PE公司,最简单做法就是找到个要上市企业的单子,然后搞关系,投进去,就这么简单,一投就是一个上市案例。事实上在2000年前,某著名国资系的创投一开始就是这么做的,到后来的几年股市低迷,极大打击了最早的PE投资。然后,中国的上市制度逐渐“进步”到审批制,然后在股权分置等一系列改革后,股市上涨,激发了05年开始的PE热潮。这个时候的玩法,又略有不同,主要是通过所谓会里的关系,来增加过会率(其实很多机构只是以此来骗取被投企业额度,根本和会里不认识),然后同时通过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来获得拟上市企业的信息,一路扫过去。这是一个简单的两头模型,就像一个管道,一头吸入,一头出。这个时代的早期,深创投、达晨这样的机构成功了,而到了后期,出现了中科招商,九鼎这样的机构。上述两个阶段,统称为Pre IPO阶段。然后,在大约2011年以后,这类Pre IPO就不这么好做了,很多PE机构开始转型,有些和上市公司设立基金,有些自己参与并购等,但都不怎么成功。但这个阶段的玩法,主要还是围绕上市两个字来做的。总的来说,因为行政审批下的中国资本市场,一直存在“上市溢价”,上市基本必**,那“上市”永远是核心关键词。而因为上市是垄断审批的,那推过来“关系”也永远是关键词,除非有朝一日真的注册制推行了。

当然,当前国内也有一些有想法的大型PE,如弘毅、中信以及复星系等,比较多的参与海外并购,有点像国外的PE靠拢,但毕竟还是少数。中国的PE真正要成长,必须摆脱“上市溢价”这个贪念,真正依靠企业的内在增长来**。

2. 说说VC

中国的本土VC发展要比PE晚很多。一直到2005年之前,基本都没有什么本土VC存在,VC基本都是美元基金的天下。但有意思的是,中国的VC(这里做个限定,天使,A轮,B轮作为主力投资轮次的机构,以投初期不**的新经济、互联网企业为主)从诞生初始,就是非常市场化的,和国外同行没有什么差别。因为在VC阶段,中国特色的垄断权力基本没有太大影响力,或者说,权力寻租还看不上这块,所以不想市场化都不行。我认为,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的VC,核心竞争力都是三个字,“价值观”。即,你认为什么是对的,你认为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你认为什么样的团队会成功。基于基本的价值观,再进一步下分到更细节。事实上在VC领域,尤其是在A轮及以前,很少会出现像PE投资一样哄抢的状况,很多后来证明成功的很多项目,在早期阶段都是大量机构拒绝的。因此,基于价值观的判断就非常重要,或者说选择吧,投这还是投那个。如果说“上市”是中国PE的关键词,那么“爆发”是VC的关键词,你必须投在一个未来的爆发点上,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时间刚刚好,团队必须是最强。只要爆发点对了,那未来的增长、融资,都不是问题。而要选择正确,价值观本身是最重要的。如果说中国式PE需要吃饭喝酒搞关系,那中国VC需要的是和国外同行一样,真正成为行业专家,而且还得是科技专家、社会学家、心理学界、经济学家甚至哲学家的综合体,最终在价值观上能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合拍,也就是预测未来。

中国VC和国外VC比,有两个点可能不一样。一是中国VC对渠道能力的要求更高,从而更需要形成大团队作战,投资经理的数量不可少。这是因为美国这样的市场,已经非常成熟,项目少,资金多,每个投资人都守着自己的熟悉领域即可,因此美国的VC往往合伙人比投资经理多,甚至某些机构只有合伙人。而中国则不一样,中国是一个热烈爆炸中的超级创业市场,项目层出不穷,每年以十万计,因此必须用大量的人去覆盖。国内几个大VC,人数都过百了,真是顺应这个环境要求做的适配。二是中国不存在美国这样的成熟职业经理人市场,彼此信任感低,可合作性差,因此更多的依靠创始人本身。所以VC在中国,判断本身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增值服务。增值服务在国内是比较难开展的,更多只能在外部,如PR之类的,但真正的内部管理上的服务是很难的,你很难想象投资一个90后项目,然后请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来做CEO。这在中国不可能,在美国却比较正常。

本人做过PE和VC,感觉这两个行业,和国外都有差距,但PE的差距更大。事实上中国的PE基本是以傻瓜套利为主,完全没有国外PE的一整套综合能力。至于VC,因为本身投资判断这个点更重要一些,是顺势投资,成绩和系统化。

价值评估的方法很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很多种类。理论上讲,价值评估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绝对价值评估法,主要采用折现方法,较为复杂,如现金流折现方法(DCF)、期权定价方法等,是目前成熟市场使用的主流方法。另一类为相对价值评估法,主要采用乘数方法,较为简单,如P/E、P/B、P/S、PEG及EV/EBITDA价值评估法,在新兴市场比较流行和实用。

“VC”即“Venture Capital”,“创业投资”。在国内也经常被翻译为“风险投资”。 “PE”即“Private Equity”,“私募股权投资”,它们是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的一对概念。VC和PE的共同点在于均投资于未上市企业的股权,具体业务领域也日益交叉;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两者在投资对象、投资阶段、投资行业和投资规模等方面都有所不同。VC、PE通常会选择一两种估值方法,以其他方法作为补充,折算出一个投融资双方均能够接受的价值。即采取主次分明、互为补充的估值方法。

一、VC、PE对投资项目进行估值的方法

VC、PE对投资项目经常使用的估值方法有:P/E、P/B、P/S、PEG、DCF等价值评估方法。

(一)P/E法(市盈率法)

目前在国内的股权投资市场,P/E法是比较常见的估值方法。通常我们所说的上

市公司市盈率有两种: 历史市盈率(Trailing P/E),当前市值/公司上一个财务年度的利润(或前12个月的利润); 预测市盈率(Forward P/E),当前市值/公司当前财务年度的利润(或未来12个月的利润)。投资人是投资一个公司的未来,是对公司未来的经营能力给出目前的价格,所以市盈率法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计算公式为:

公司价值=预测市盈率×公司未来12个月利润。

由公式可以看出,市盈率法需要做两个基础工作,即市盈率和目标企业收益的确定。市盈率可选择并购时目标企业的市盈率,与目标企业具有可比性的企业的市盈率或目标企业所处行业的平均市盈率。市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的预期增长率,一个成长性企业的估值要比一个未来仅有一般水平收益的企业高得多,它将使用一个较高的市盈率;而对于一个风险较大的企业来说,由于投资者要求收益也大,所以市盈率就比较低。

优点:计算市盈率的数据容易取得,并且计算简单;市盈率把价格和 收益联系起来,直观地反映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市盈率涵盖了风险补偿率、增长率、股利支付率的影响,具有

2、中国都有哪些著名的风投失败的案例?

谢邀答,投资失败的案例挺多,在这里举几个案例出来:

1.凡客诚品,失败原因:盲目扩张,上市失败。

2.真功夫餐饮,股权分配出问题,导致失败。

其他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我的头条号!

关于中国风险投资的失败案例很多,失败原因也很相似,比如股权分配的问题,最后导致团队土崩瓦解,再比如联合创始人太多,最后导致团队不和,无疾而终。下面给大家介绍中国典型的风险投资失败案例:

真功夫

这个大家很熟悉,没错,这就是当年号称中国的“麦当劳”,曾经风靡一时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真功夫。

真功夫的前身是由蔡达标和好友潘宇海开了一间“168蒸品店”,后来越做越大,改名成了真功夫,当时的股权分配是蔡达标和妻子潘敏峰(潘宇海的姐姐)各占25%,合计50%,潘宇海占50%,后来潘敏峰和蔡达标离婚,潘敏峰用25%的股权还了孩子的抚养权,这样,潘宇海和蔡达标就各控股50%,这种股权配比,给日后真功夫的发展危机埋下伏笔。

2007年为了让真功夫更加快速扩展,提高市场占有率,真功夫引入了两家风险投基金,两家风投各自稀释了蔡达标和潘宇海3%的股份,其中一家风投的名字,相信大家很熟悉,就是今日资本,当时今日资本也考虑到了两个创始人的股份占比是一样的,会给日后的企业发展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好在当时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都有蔡达标决定,所以,风投就入场了,为了巩固蔡达标的话语权,风投也开始稀释潘宇海的股份,从此,一场股权争夺战拉开序幕。

2011年,蔡达标与潘宇海两人的股权争夺战愈发激烈,到了211年4月份,蔡达标被广州市公安机关证实,涉嫌挪用资金,以及职务侵占,被依法逮捕。2012年,今日资本也顶不住压力,将股权卖给了香港一家投资机构。三年之后,真功夫原总裁蔡达标一案尘埃落定。根据广州中院二审判决,蔡达标构成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罪被维持14年刑期。随着蔡达标刑事案件终审判决生效,蔡达标所持有的41.74%真功夫股权已进入司法拍卖程序,有传言股权估值高达25亿元。

投资失败原因分析:

真功夫作为家族企业,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蔡达标和潘宇海,在共同经历了创业早期的艰难之后,因为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持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又掺杂着家族情感的变异,双方由昔日的联合创业者变成了今天的利益敌对方。因为双方的股权份额几乎相当,这导致他们之间的冲突难以在不影响公司发展的条件下自行解决。最近的消息是,公司原董事长蔡达标因涉嫌经济犯罪于2011年3月被广州警方带走,至今尚无明确结论。

在真功夫的案例中,值得关注的一个细节是,风险投资在几年前向真功夫注资时,曾考虑到两位创始人几乎相等的股权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个潜在的不稳定因素,由于他们支持蔡达标的发展思路,因此投资人曾要求逐渐稀释潘宇海的股权。但在这一要求被落实之前,真功夫的内斗已经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

经验总结:

1:为了家族企业一定要建立严密的规章制度,任何人办事,都要遵循这个规章制度,做到账目清晰,不能“胡搞乱搞”,这样公司迟早会因为管理不善,出现危机。

2:在公司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这时候家族企业里面,要有人退出,一山不容二虎,刚开始为什么可以容纳,因为刚开始老虎还很小,需要抱团,但是一旦长大了,成了这座山头的霸主,那么就必须有一只老虎退出,避免自相残杀。

大家对于真功夫的投资案例,有何看法,欢迎参与话题讨论!

风险投资本来是的高风险行业,失败很正常,怎么样才能成为著名的失败案例呢?很简单,项目模式已经成功了。但因为某些大家看来无关紧要的事情导致最终失败,因而成为著名失败案例。

1、真功夫肯定可以算一个了,也是外行知道最多的案例,创始人因为股权而撕逼,最终导致失败。

2、4399小游戏

这个案例估计知道的不多,当初这个很成功,因为和股东有点股权纠纷,错过了IPO最好时机,之后估值一句下跌,白白毁了大好机会。

3、泡面吧

这个估计知道的更少了,项目估值涨得很快。后来三个合伙人反目,公司一夜回到原点。

打不动著名失败案例都是因为创始人的原因,格局不够,捡了芝麻丢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