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哪些低估值的基金(2021低估值金融股有哪些)

jijinwang


医疗板块在2019-2020年连续上涨,曾是与白酒齐名的“好赛道”,但是2021年以来,医疗基金不断被骂上微博热搜,表现都不尽人意。


那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主要是2021年起密集出台医疗政策,以及接连不断的集采风波,医药板块对政策也比较敏感,整体面临较大压力。


不过对于医药这类成长型行业,每次下跌都可能是加仓的机会,板块的回调是未来上涨机会的较好的驱动力。2021年的相关政策见底,加之医疗板估值也更合理,性价比会更高一些。


当下经过持续下跌,wind数据显示,医药生物板块近十年估值分位数仅5%,或正是逢低布局好时机,天弘基金于目前正在发行天弘臻选健康(A类代码:014708,C类代码:014709),有实业经历的郭相博为拟任基金经理,可以值得期待一下!




2021年以来政策密集出台,

医疗板块面临压力,但长期逻辑向好


侦探哥截取了中证医疗指数业绩,我们来看下走势。2021年春节前,医疗跟白酒、新能源一起勇攀高峰,春节后,全市场迎来深度调整,医疗跟其他板块共同下跌。


2021年3月反弹拉升后,2季度末医疗开始一路跌跌不休,新能源一波一波地创出新高,曾经共患难的消费也有回暖迹象,但医药却一路下坡,一直持续到2022年开年。


2021年每个季度都有政策对医药子版块或个股造成冲击,一季度仿制药第五次集采、二季度器械第二轮集采,三季度创新药谈判,四季度推行医疗服务控费等,每个季度均有较大政策出台,造成2021年全年医药指数下跌。



(2019年-2022年中证医疗指数走势,来源wind,时间截至2022/2/11)


侦探哥认为,2021年医药板块表现较弱,主要原因除了政策影响外,还来源于医药板块的比较优势较差。因为医药板块从2019年开始连续三年大牛市,再加之疫情影响,估值一直处于高位。但2021年之后,其他板块的景气度提高,加上医药板块估值相对较高,医药的比较优势随之降低。


医疗板块兼顾消费和成长属性,需要把目光稍微拉长一点来看。前几年中证医疗、CXO指数等主流医药指数相对沪深300,跑出了明显的超额收益。换句话说,医药板块,曾有着很好的**效应。



(医疗指数近5年业绩表现,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1/12/31)


不论在A股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从历史数据来看医疗均是长期走牛的行业。2008年以来,A股医药行业指数涨幅,远超同期沪深300和中小板的涨幅,较沪深300累计超额收益达200%。同样美国市场上,2008年以来标普500医疗指数涨幅,亦远超同期标普500指数涨幅。




(中、美两国医药指数业绩表现,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1/12/31)


由于历史收益不错,波动不太大,“吃药喝酒”一度成为买基金的“财富密码”。近几年大家之所以看好医药行业,那投资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侦探哥认为有三点。


一是,医疗卫生是刚需,不论经济好坏、收入如何,都有相对稳定增长的需求。未来医药健康有广阔的市场容量,我国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从2010年的6.7%提升至2020年8.7%,与美国2018年显示的18%占比水平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是,老龄化加剧,刚需医药扩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8.70%,已越过深度老龄化(14%)红线,向超老龄化社会(20%)发展。老龄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的1.9倍,60岁以上人口患慢性病的比率是全部人口的3.2倍。


三是,产业转移,国产替代。相比发达国家,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工程师红利。比如近些年,CXO产业就在不断向国内转移。同时,在创新药、创新医疗设备上,也还有很大的国产化空间。


正是这些浅显易懂的逻辑,使不少投资者过去对医药板块青睐有加。




逢低布局医药板块,

追寻“医药内行人”郭相博


对于医药这类成长型行业,从以前的经验来看,几乎每次下跌都是加仓的机会,板块的回调是未来上涨机会的较好的驱动力。医药行业有着长期的、内生的驱动力,整体行业发展的趋势是持续向上的。从政策端来看,中长期的政策也会引导行业更加稳定地发展。


当前医药板块几乎处在底部,可能还有一定的向下空间,但是空间估计不大。一方面,2021年的相关政策见底,2022年医疗政策面大概率会更温和,政策压力逐渐减除,所以2022年政策压力预计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医疗板估值也更合理,性价比会更高一些。整体来看较为乐观。


但是,侦探哥需要提醒基民们,医药行业内部分化严重,医药行业有较高的专业门槛,而且行业内优劣公司分化严重,很容易踩雷。在此,大家可以关注“医药内行人”基金经理郭相博,他将要管理的天弘臻选健康混合基金(A类代码:014708,C类代码:014709)目前正在即将发行。


郭相博,纽约大学生物工程硕士学位,曾任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部门主管,2014年2月加入天弘基金,有着8年证券从业经验,近4年投资管理经验。目前在管2只产品,分别是天弘医疗健康和天弘医药创新。两只产品在同类产品中,业绩均较为亮眼。


天弘医药创新自2020年末成立,2021年受政策影响,医药板块波动较为剧烈,医药基金普遍面临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天弘医药创新在2021年取6.92%的收益,在医药主题基金中排名前列。


其中天弘医药创新基金也是内部人重仓的产品之一。产品发行时郭相博自购100万元,并长期持有;另外根据2021年中报数据显示,天弘基金员工持有天弘医疗健康和天弘医药创新基金合计超过1600万元。


郭相博管理时间最长的产品是天弘医疗健康,任职回报达到142%,年化27%,在同类型基金中排名前20%。



(在管产品业绩表现,数据来源:wind,招商证券,数据截至2021/11/26)


2019年以来,天弘医疗健康持续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大幅跑赢中证医药卫生指数,任职以来超额收益113%,年化超额收益20%。



(天弘医疗健康业绩表现,数据来源:wind,招商证券,数据截至2021/11/26)


突出的业绩离不开郭相博在同仁堂多年的工作经历,他是业内为数不多的拥有实业经历的医药基金经理。在同仁堂研究院工作期间,郭相博曾推动治抑郁药“巴戟天寡糖胶囊”从临床三期至获批。


郭相博曾表示,“如果没有在实业工作过,很难体验到企业经营的不易,在做投资的时候,是把整个企业经营简化为收入和利润。根据公司产品未来能卖多少、定价多少、增长如何等,做出测算模型,然后回到股价上,大概是一个从繁入简的过程。但实际上,经营中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投资,比如管理层是否靠谱、执行力够不够强、管理能力是否优秀等,这些往往在报表上体现不出来,却也是应该关注的核心因素。”


多年的实业经历令郭相博能够更准确地预判医药各个子行业景气度。


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使得郭相博有独特的选股逻辑。他从基本面出发挖掘优质企业,不拘泥于热门赛道,不跟随市场风格预期,不局限于市值大小,不押注单一细分行业,善于在市场关注度不高时重仓优质公司,形成“独门”重仓股。



专业的背景+优秀的平台,

天弘臻选健康正在发行


郭相博表示,市场最激烈的下跌或已经接近尾声,2022年资金面可能会比较宽松,整体会相对乐观,预计不会是单边下跌市场,年初风格切换调仓或已接近尾声。在当下市场持续下跌时买新基金确实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下跌风险,底部建仓,未来相对弹性也会比较好。但要注意的是,新老基金的投资差异化较大,要看持有人对市场的预期进行选择配置。


此次天弘选择2月下旬新发天弘臻选健康,也正是看中底部建仓的机会。专业的郭相博搭上优秀平台天弘基金,侦探哥认为天弘臻选健康值得探究一番!


首先,我们来看看平台实力如何,2014年-2021年3季度末,天弘基金共获得超163个奖项,其中连续8年斩获金牛奖。基金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截至2021年3季度末,共管理132只公募基金,规模共计11772.44亿元,处于行业前列地位。可见,天弘基金确实是一家追求值得信赖、持续领先的基金公司。


其次,我们来看下此次新发产品-天弘臻选健康(A/C014708/014709)跟以往的产品及同市场的产品有什么不同之处?


天弘医疗健康,注重平均配置各子板块,产品定位和目标是长期稳定跑赢指数。天弘医药创新,仅投资于医药创新类公司,包括创新药、创新器械、创新生物制品和创新服务商等。


而即将新发的天弘臻选健康,投资范围更广泛,细分板块更分散。除传统生物医药板块外,也会涉及中药板块及与健康相关的医疗消费板块,例如医美、中药消费品等。


除此之外,也会关注消费板块的投资机会,包括消费赛道内高成长、高确定性的公司。另外对于其他非医药及消费类,但是景气度较高的板块,也会酌情布局。


侦探哥总结天弘臻选健康的投资方法有三点:


第一点,选择优质的公司,并且伴随公司成长,长期限的成长投资是医药行业最重要获得收益的手段。


第二点,选择景气度高、长期成长空间较优赛道中的龙头公司。


第三点,精选估值合理,高ROE优质企业,采取自下而上的投资方法,专注于在景气度较高、成长性较好板块中选择优质个股,增加组合集中度。


郭相博表示,天弘臻选健康的布局重点方向是,会根据不同子行业的生命周期曲线以及政策的导向,来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景气度向上的强势子行业,会重点关注创新医疗板块,包括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创新生物制品和创新服务商等。

侦探哥认为医药企业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创新性,创新性决定了公司的定价优势和发展前景。同时,医药行业虽然2021年面临较大的政策压力,但是政策的引导方向主要是打击创新性差的产品,创新性强的公司会拥有较强的竞争格局。天弘臻选健康能否成为市场的“闪耀新星“,让我们拭目以待!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购买前请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作为投资参考指导,读者需要对自己的投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