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基金更大回撤怎么求图解(怎么看一只基金的更大回撤)

jijinwang




近期和朋友们闲聊,聊到基金补仓问题,发现很多基民加着加着子弹都加完了,导致看到想要买的标的只能干瞪眼。那么有没有什么指标可以作为基金加仓的依据呢?今天牛姐给大家介绍一个指标“最大回撤”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最大回撤”,回撤顾名思义就是基金净值下跌。一般来说,基金关注度最高的回撤指标为“最大回撤”也就是在一定区间内,基金从最高点到最低点下跌的幅度,也可以理解为在这个区间内投资者买入并持有这只基金可能承受的最大亏损,一般来说各大基金平台都会有相关指标显示。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

举个例子:

假设年初小牛手中有10万基金,一开始基金随着市场水涨船高,基金净值翻番一路上升至20万,小牛开心的晚上多吃了一个鸡腿,但是高兴劲还没过去,在短期内突然市场开始下跌,小牛的基金一路下跌至15万,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心理打击后,市场逐渐回温,截止年末账户上的基金又涨回了19万。在这一年中,小牛账户起起伏伏,半年内的最大回撤是(20万-15万)/20万=25%。有小伙伴会问为什么不是从一开始的最低点10万到最高点20万来算回撤呢?这是因为10-20万这个过程是上涨过程并不是下跌过程,我们主要计算的是在下跌趋势中,基金抗风险能力,而不是测试上涨过程中能涨多少。

对于很多普通投资者来说,需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亏损甚至比盈利更重要。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10万本金亏损50%至5万,那么想要再涨到10万则需要100%的涨幅。


最大回撤越小越好?

“最大回撤”指标小当然好,但是不是越小越好,因为不同的基金风格不同,单论“最大回撤“选择,很可能在回避风险的时候也错失了潜在的高收益。

最大回撤的对比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同类型对比

目前市场上的基金产品非常多,有股票型,债券型,混合型等多种多样的产品,看最大回撤时要对同类产品进行对比,比如在股票大盘连续下跌的时间周期内,对股票型以及混合型基金进行最大回撤的对比就不公平了,因为两者股票仓位就不同,相当于把不同量级的举重运动员拉过来对比,没办法公正的评判。对于相同风险偏好,相同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来说,如果在一定区间基金收益率相似,最大回撤控制的更好的基金是较好的,因为这个证明了基金经理可以利用资产配置平滑波动,有效的控制回撤且能维持住基金收益。

2、 成立时间

每只基金成立时间不同,有的经历过熊市,有的则赶上了最好的时候只有牛市。很多新成立的基金最大回撤可能会比较低因为没有经历过大熊市。因此选基金的时候也要注意参考同期数据。


最大回撤可以用来做什么?

在介绍了最大回撤的指标后,这个指标如何能够在实际投资中起到作用?主要作用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 购买前瞻

在购买前,区间最大回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一只基金潜在的投资风险,如果在申购前发现基金最大回撤有40%,但是自己又无法承担这么高的风险,就可以考虑舍弃这只基金去寻找更合适的,或者在搭建自己的基金池时减少高回撤基金的仓位配比。比如小牛看上了一只最大回撤为40%的基金,但是自我评判能够承受的最大回撤为20%,那么小牛应该购买最多50%仓位的最大回撤为40%的基金。(仓位=可承受最大亏损/产品最大回撤)。

2、 基金对比

同类基金可以进行最大回撤的对比,通过对比超额收益以及最大回撤等指标,选择在一定回撤范围内能够获得更高收益的基金。


请大家看一下两只基金,假设截止到8月份两只基金都是20%涨幅,基金A最大回撤为25%,基金B最大回撤为33%,你会选择哪一只呢?对于持有基金的基民来说,“收益回撤比”较大的基金A,持有体验会更好。

3、 基金加仓

最大回撤也可以用来评测何时加仓。举个例子,如果一只基金从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为20%,那么回撤10%、15%、20%都可以作为加仓的对应指标。控制好仓位,握紧手中的筹码,在合适的回撤时点定量加仓。

有小伙伴问,为什么不能在最大回撤的时候满仓梭哈呢?让我们用上帝视角看一下股票型基金的净值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Wind股票指数型基金

如图所示,股票型基金在2016年之后,有面临将近30%的回撤。此后,在2020年3月以及2021年3月都迎来了比较好的加仓时机,但是两次回撤均只有16%,也就是说最大回撤的一半。如果我们完全按照最大回撤来操作很有可能根本没有加仓的机会。


最大回撤作为加仓参考线,实现的作用是帮助我们买在相对的低位,并不是绝对的低位。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基金下跌幅度达到历史最大回撤1/2时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加仓时点。但是因为市场是在随时变化的,不排除后续基金会出现比往年更大的回撤。所以我们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加仓节奏,比如下跌到最大回撤1/2加仓15%,到2/3加仓20%,到历史最大水平加仓25%。千万不要把子弹一下子打光哦。

【风险提示】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承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