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报记者 杨波 王云龙
兴全合泰基金经理任相栋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担任研究员,2015年1月开始担任交银先进制造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截至2018年6月,在其管理的三年又154天里,该基金获得了91.18%的回报。2019年2月,任相栋加盟兴证全球基金,同年10月17日,他开始管理兴全合泰基金,至今年11月30日收益率达108.11%,同期业绩基准上涨10.01%,年化收益率达41%。
虽然长期业绩优秀,任相栋却认为自己还不成熟,他对自己的投资充满了反思。在他看来,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要有平和包容的性格,健全的思考模式,强大的思辨能力以及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他坦言自己还在继续修炼的过程中。以下为任相栋的采访实录,供大家参考。
顺境反思如雕梁画栋
逆境反思才能极本穷源
中国基金报记者:在你早期的研究经历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
任相栋:我工作以后一直比较顺利,虽然是新研究员,但内部考核排名还不错,自我感觉挺好的。但2012年我比较痛苦,那一年市场比较差,我看的制造业表现更差,没能给公司做贡献,考核也很靠后,我感觉压力特别大。
人的进步不是线性的,而是跳跃式的。只有在不顺的时候、痛苦的时候,才会对思考模式、思考体系做出极本穷源的深刻修改,顺的时候即使能够保持清醒,即使你以为自己在反思,往往很难有真正深刻的思考,这种思考带来的更多是已有的思想建筑的雕梁画栋、锦上添花,把你的思想变得更漂亮、更美丽而已。
中国基金报记者:2012年你怎么思考,怎么进化?
任相栋:这一年的落后,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好研究员,一定要有领先性。公募基金是审慎的投资,不可能做短期快速判断,要研究清楚任何一家公司,至少需要两个月,先做案头研究,再跟公司管理层、渠道、下游交流,还要约董秘、董事长见面。自己研究清楚了,还要把认知传递给基金经理,可以又需要一个月,这么长的周期,决定你不可能跟热点。
我决定调整思路,与市场保持距离,寻找领先市场的机会,一是要深入研究、领先感知行业变化,在行业趋势启动之前发现机会、抓住机会;其次,作为买方研究员,不仅要关注卖方和周围的买方研究员朋友在推荐什么,更要看看他们在前期关注什么,从中找出潜在的研究标的。通过这种方式,每年推荐3-4只股票,成功的概率特别高。有一阵,我特别开心,也特别有成就感,觉得自己特别适合投资这个行业。
中国基金报记者:请讲讲你当时比较成功的案例。
任相栋:2013年我开始推荐某整车制造企业,当时经济不太好,大家都觉得不能买汽车股,我当时要解决的第一个核心问题是,能不能买汽车股,经济周期重要还是公司的产品周期更重要?我复盘了汽车行业的历史走势,即使在2008年这样大盘暴跌的年份,某些整车股票都能明显跑赢市场。第二个核心问题是他们的车能不能卖出去,当时,公司正迎来一波产品周期,市场上有中型的SUV推出之后卖得很好,单一车型就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利润,一直到2015年卖出,这只股票公司拿了两年多,赚了很多钱,我也获得了公司的金股奖。
不断反思和调整
降低换手率、寻找长牛股
中国基金报记者:2015年1月,你开始管理基金,你当时怎么做?
任相栋:因为研究员时期的工作做得特别顺,我怀揣着巨大的自信心开始基金经理这份工作,非常敢买敢卖,那时候也很年轻,无知者无畏。回过头来看,在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比较值得欣慰的是,2015年没有买那些当时很风光但最后找不到北甚至退市的公司,2020年底我也没有买核心资产,这种认知是做研究员时形成的:要跟市场热点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着重看市场的未来,而不是盯着当下。
中国基金报记者:2015年,你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请讲讲你怎么渡过年中市场的暴跌。
任相栋:2015年二季度,自己感觉到市场越来越疯狂,创业板泡沫也越来越明显,我把创业板的持仓减到10%个点以下,换成了很多6字开头的股票,不过没买银行等特别防御的股票,所以6月市场第一轮暴跌时,组合的重仓股也跟着一起跌。不过,因为基本面有支撑估值相对合理,这些公司跌下来基本上就横住了,在市场第二轮暴跌时没有再大跌。在市场暴跌过程中,我觉得很多公司的估值很便宜了,就大胆加仓,后来市场反弹,获得了较好的收益。
中国基金报记者:经历2015年的极致行情,对你的投资有什么帮助?
任相栋:我觉得没什么帮助,大牛市、大熊市不应该作为自己投资经历中的主要参照。2015年实在太疯狂,我们后来复盘,当时A股市场的疯狂程度甚至超过纳斯达克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这只是股市运行中的极小概率事件,不能把这一时间段的投资作为标杆。
一直到2017年春节后一段时间,我都很顺,真有点飘,似乎怎么都能到市场前十分之一。挑战很快来临,2017年结构分化特别明显,我管的是先进制造基金,只能是投13个申万一级子行业,那一年除了一两个子行业,其它表现都在市场后二分之一,而白酒、钢铁、煤炭等表现都特别好,我的相对收益就比较落后。
客地来讲,从2015年到2018年,我在投资上没有特别明显的进步,因为在2013年之后,我的投研工作太顺了,虽然我也告诉自己要清醒、要思考、要进步,但只是属于雕梁画栋式的进步,只不过让我的投资框架变得更加华丽,但不能让我的投资框架变得更丰富、更稳固,更不能产生伤筋动骨式的影响。
中国基金报记者:你什么时候在投资上有明显进步?
任相栋:我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反思,到现在也一直在反思:第一,是对投资方法的反思,我管的基金买过很多公司,虽然赚了一些钱,但有些公司没有长期竞争力,往往只是股价鼓一个泡泡又跌下去,让我特没成就感,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炒股票的,自己的股票投资对买过的公司也没有什么帮助,感觉这种投资方法不是特别可持续。二是我管的基金因为业绩还可以,规模增长得比较快,买错之后的容错变得越来越难,做研究员没问题,一年给公司推荐3只股票,每只长期年化赚50%以上,就非常优秀了,但基金经理不行,远不能满足组合的需求。
我下决心要调整投资方法,根本就是一条,降低换手率,寻找长牛股。如果基金经理还停留在不分青红皂白一心只想去寻找“只要能涨就行”的股票上,几年下来,可能仍停留在研究员的水平,在思想上、水平上、能力上无法长期做好投资这个职业。
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为主
努力做到多策略融合
中国基金报记者:2019年你来到兴证全球基金,10月你开始管理兴全合泰,当时怎么做?
任相栋:我一直在努力调整投资方法,来到新公司后有一个适应过程。就像苏炳添说自己左脚换右脚也调整了一年多,基金经理的投资流程也不能说调整就调整,首先自己要从内心想清楚未来调整的方向,然后从如何发掘潜在投资机会、如何和研究员配合开始的具体投资流程都需要再造,基金经理投资体系的改变需要很长时间。尽管兴全合泰设置了募集上限,但是发行时受到市场很大关注,我刚开始压力很大,怕做不好影响公司品牌。
2019年四季度,经济企稳,我买了一些周期类的成长股,建仓期虽然仓位比较低,两个月后打开时还赚了近10个点,感觉挺好。但2020年开年没多久就遭遇新冠疫情,周期类的成长股短期盈利受损,股价表现比较低迷,我考虑了一阵,觉得如果要跟上市场节奏,组合的前十大股票绝大部分都得换,换来换去显得特别没有理念,就决定先扛,没想到从国内疫情扛到国外疫情,大约半年左右的时间,兴全合泰的表现都比较落后。
我当时选择持有不动有两方面考虑,一是这些公司虽然短期利润受损,但竞争优势明显,竞争对手损失更大,其实长期是受益,长期股价肯定能回来,无非是需要熬一熬;二、无论减仓还是换股,都有做错的风险,而公募基金是做相对收益,不能连续两次犯错。2015年底我仓位特别高,2016年春节后开盘就熔断,我选择了扛,后来市场很快反弹,很多人选择了减仓,自己坚持不减仓相对收益明显,不过,2020年疫情的持续发展超出了自己最开始的认知,熬的时间比较长,一直到下半年,周期类的成长股开始上涨,我才可以正常买卖,做一些持仓的调整。
中国基金报记者:请讲讲你的理念,对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是否比较坚定?
任相栋: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到底是否适合公募投资?这个问题我曾请教过很多投资前辈,我还是比较坚定的。
不过,在实际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价值投资需要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第一是选择什么方向长期投资,是不是医药消费就是长期投资,制造业就不是长期投资?第二、长期投资要多长时间?第三、长期投资和波段操作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第四、只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就够了,还是需要发展其他方法?第五,有很多人怀疑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只是幸存者偏差的偶发性行为,很多长牛股是后视镜发现,但很难提前预测,对这样的股票,基金经理是看得见、摸不着。这些问题都曾困扰我,有一个慢慢思考和解决的过程。
中国基金报记者:请具体讲讲你对这几个问题的思考。
任相栋:很多人觉得只有消费、医药才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很多人喜欢通过研究美国看中国,而美国过去几十年人均收入不断增长,人口结构也保持的很好,制造业却是不断坍塌的过程,这两者都是非常具有时代特色和国情特色的事情,消费、医药因此变成价值投资的代名词在美国也是有它的国情特色,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但这个问题放在中国可能也并不一样,第一、制造业在中国是优势产业,部分制造业的投资属性、盈利稳定性以及长期的成长空间,都不输消费。第二、以日本为例,人口不断老龄化,CPI为负,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制造业公司在日本股市表现得很好,因为制造业天生就是全球市场,通过出口就能产生明显的超额收益。日本的情况,对中国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另外,公募基金经理能不能做价值投资,长牛股是不是偶发现象?我的体会是,公募基金经理不仅要做价值投资,而且必须往这个方向做。要到把投资作为一个职业,一份事业,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才能解决规模的问题,才能解决投资框架持续演进不断进化的问题,才能解决投资过程中的正外部性的问题,具有正外部性才能不断做大做强。而且,很多国内外投资前辈告诉我们,长牛股不是偶发现象,选股的胜率可以不断提高,这种选股的成功,不是买股票能赚多少,而是你投资的公司能够持续做大做强。
中国基金报记者:长期持有和短期操作应该是什么关系?
任相栋:首先我们要非常清醒的认识到,像茅台、腾讯这种级别的公司只占股票市场的很小比例,对这些公司比拼的是耐力、眼界、包容心,你只要做一个动作,买入之后不要动就可以,基于景气度、基于大盘、基于经济的很多分析,很多时候都是噪音。多数的公司,在五年左右的维度都需要做波段,原因是它们的商业模式没有那么高的稳定性,公司管理层达不到那么高的水平。当然这个多数还要再分,去掉股市中后60%比较容易,困难的是要不断往前逼,从60%逼近30%,30%逼近20%,从20%逼近10%,从10%逼近1%。
另外,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作为投资的主基调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方法,股票市场的构成机制决定它天生的高波动,会出无数黑天鹅事件,基金经理如果能够发展出多策略,以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为主,以其他策略为辅,业绩稳定性会提高很多。至于其他策略,可以是仓位选择、短期标的选择、套利等等,这要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包括性格、研究平台等。我希望未来在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基础上,发展多策略融合,这样相当于在投资上多了一个拐棍。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就像锻炼一个人的身体,首先要身体很健康、很强壮,其次如果再多一个拐棍,摔倒的频次、每次摔倒造成的损失都会好很多,多策略就像手里的拐棍,当然如果身体本身就不行,有拐棍也没有用。在投资方法上、尺度可以更灵活一些,我不愿意贴上只做长期、只做价值的标签,也不愿意贴上短期的标签。
中国基金报记者:你现在是否已经比较成熟?
任相栋:修炼是无止境的,我不觉得自己水平多高,但我在很严肃很认真的往职业投资人所需要的各方面修养持续努力。总体来讲,经过过去几年的磨练,我还是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性格、思辨能力和学习能力
中国基金报记者: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需要有哪些特质?
任相栋:想成为特别优秀的基金经理有两点,第一、需要有一些天生的特质。巴菲特说过,投资其实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格雷厄姆一共有两个徒弟,巴菲特和他师兄,他师兄只是高中毕业,但业绩做得比他好,只是规模管得比较小。
投资人重要的特质我个人认为主要是两点,第一是性格,第二是思考模式。做投资需要归纳、总结、演绎、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天生适合做投资的人,思考模式一定比较健全,有很强的思辨能力。有人性格上特别不喜欢做判断,天生比较从众,有人特别不果决。性格和思考模式都跟学历的关系不大。
另外,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需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这说起来容易,其实特别难。四年一个经济周期,十年一个产业周期,十年前的朝阳行业,十年后就可能变成成熟型行业了,所以,在整个几十年的投资生涯,包含多次产业周期和经济周期,不学习只能在没落的行业里,无情的被历史抛弃。投资不仅要学习不断演变的外部世界,自己的投资框架也需要不断进化。比如在格雷厄姆时代,大家都看k线做投资,他从净营运资产为基础的安全边际寻找股票,就有了巨大的方法论先进性;巴菲特又开始关注企业的无形资产,把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体系往前推进了一大步。过去几十年随着互联网、生物制药时代的到来,企业的演进周期和价值评判体系有了很大变化,也呼唤新的投资体系演进。像其他领域的理论体系一样,投资体系需要进一步往前推进,而不能僵化、静态地呆在原地不动。
最后,要不断修心。基金经理这份工作做久了,很多投资人慢慢会变得有点仙,比较淡薄名利,为什么?因为投资者和股市之间是以秒计的不断的高强度、高频次的反馈。买一只股票,下单之后,理论上讲就会有对或错的结果。投资这件事情对人性的冲击远比其他工作大得多,保持比较平静的心态特别重要也特别难。要做好这份工作,需要淡薄、平和、更加包容。股市有不少拿一只股票十年赚几十倍的案例,我跟其中一个投资者聊了很多次,难道你持有过程中公司就没有问题吗?他回答肯定有问题,为什么有问题还能拿十年,这就需要你具备包容的心态,要能分辨什么是主要矛盾,并发自内心地接受次要矛盾,这需要很高的思想水平和包容性格,一个不具备包容心的人,很难股票拿得特别久。人和人天天待在一起,会发现对方的很多问题,股票也是一样,要有善于发现主要矛盾的头脑和包容的内心,才能长久相处。
中国基金报记者:你怎么挑选公司?
任相栋:理想中的公司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就是行业赛道很广阔、商业模式也很好,并且公司的竞争格局很好。做投资跟生活道理相通,假设一个人能从小就看到老,那把资源都嫁接给他就好了。在投资中,只有很少数的商业模式特别优秀的公司可以从小看到老,比如互联网的某些模式,在发展的早、中期阶段就知道某家公司就是最后的赢家,这都是极为稀缺的投资机会。过去50年除互联网等少数领域,很少碰到这样的机会,绝大多传统行业都竞争激烈,都是经过N次行业起伏,才逐渐发现谁能跑出来,这时候行业往往已经走到中长期成熟阶段。
中国基金报记者:对于未来的市场,你怎么看?
任相栋:看三五年的时间,股票市场仍有望给大家创造理想回报。在过去三年,市场一直是结构化运行,很多当下低景气度板块的估值、市值都没有泡沫,具备个股挖掘的空间,范围再扩大一点,今年的景气赛道之外,无论交易拥挤程度,估值、市值情况都还不错。另外,产业升级有望给投资人创造中长期高质量回报,中国的产业升级包括进口替代、电动智能车等全球科技浪潮、中国企业全球份额提高和中国初步崭露的产业代差优势等。所以,在未来三年左右的时间,A股市场还会有持续回报。
编辑:舰长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