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判断指数基金的估值?
首先,基金的估值和公司的估值一样,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不过对于一个特定的指数,选择哪种估值,可以总结为2个判断标准:
1、从逻辑上推理:指数的估值,应该和指数的编制方式一致,如果指数是加权,应该用加权方式计算估值,同样,如果指数是等权,应该用等权方式计算估值。
2、从历史数据验证:有效的估值,应该和指数的历史走势匹配,否则再合逻辑也难有大用。
另外,对于指数中成分股所分布的不同行业或者股票特性,可用来划分估值指标的使用。通常我们会接触到PE、PEG、PB等一些指标。以下按照行业以及股票特性来简单介绍目前市场常见的估值指标,当然,实际应用时需用多种指标综合研判:
在中国市场上,成长股,创业板公司一般成长空间比较大,投资者看中公司的未来,价格相对于盈利能力波动大,所以一般采用市盈率来对该类股票估值。例如TMT、通讯、传媒行业,基本采用PE来衡量估值的较多,PB不太多被使用,因为对于成长股公司,其价值是在于其本身的技术、开发人员身上,而不是电脑等一系列资产上面,所以这些轻资产公司PB高可能是可以被接受的,所以对于一些服务型的公司PB估值法也不太实用。但是,对于成长股而言,单单看PE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市场往往会再参考PEG,来看看公司相对于成长性的比例,如电子、通讯、计算机、新能源等等,该指标也是彼得林奇经常使用的数据之一。
蓝筹一般都是市值较大的公司,流通性也会比较好,盈利稳定,可采用市盈率进行估值,参考其他指标,并且,这样的指数市盈率一般会比较低,比如上证 50 市盈率 11 倍左右。
周期行业,如钢铁、煤炭、有色、石油、化工等行业盈利受经济影响波动很大,市盈率往往波动也很大,可能并不仅仅适用市盈率来估值。例如煤炭行业,公司每年会出产定量的煤炭,盈利是随着其价格的波动而波动的,并不是仅仅看公司未来的成长性,所以通常会更关注PB来进行估值。相应的抗周期行业,比如消费类、医药类,盈利比较稳定,可以用市盈率来衡量。
金融行业:一般的金融企业常采用PB估值法,而主要不是PE,主要原因在于金融行业更多地采用了资产负债表观下的会计计量理念,其财务报告数据相比其他的行业更能反映经营情况,因此行业普遍以净资产为衡量基准,以衡量其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再参考其他指标。其中,保险行业除了看PE以外可能还会关注PEV。
公共事业行业:机场股、高速股、铁路股、港头股、水电股等,盈利相对稳定。这些股票盈利趋向于稳定,较适合用市盈率估值。
消费行业:如属于进入成熟期的盈利稳定的行业,部分的消费股类似家用电器、食品饮料、或者以租金为商业模式的地产股等它们的盈利也比较稳定,采用PE较多,关注成长性盈利能力多一些。
指数基金是指以特定指数为标的,通过购买指数标的股来追踪指数波动获益的基金。那么,如何判断指数基金的估值?指数基金定投哪个好?下面就来为您介绍一下吧!
如何判断指数基金的估值?
1. 滚动市盈率:股价/最近四个季度财报的净利润
2. 市净率:股价/净资产
3. 历史估值分位:估值时间范围内的估值数据按百分比排名(percentrank),数值越小,表示当前估值居于历史估值低位。(需要注意估值时间范围,时间范围太短的比如低于五年的数据参考价值不大)
4. PEG:衡量指数成长性的指标 为市盈率与指数最近三年的年均净利润增速之比值(通常用来衡量消费、医药等成长性指数)
5. 盈利收益率=净利润/股价(通常用来衡量上证50、恒生国企、恒生指数等周期性大盘股指数)
价值投资鼻祖、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盈利收益率法买入标准:
盈利收益率大于10%
盈利收益率大于两倍国债收益率
6.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
指数基金定投哪个好?
从基金费率分析
基金的费率由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托管费组成,在基金费率中申购费讲究最大,凡是有后端收费的都应作为重点考虑。
从基金公司实力及影响力分析
基金的长期业绩往往跟公司的研发实力密切相关,虽然指数型基金不像主动型基金对人的依赖那么大,但选择大型基金公司还是要稳妥一些。
从仓位分析
指数型基金的特点是高仓位,虽然在市场下跌时可能会输给大多数主动型基金,但市场上涨时往往也是最大的受益者,所以要看其合同规定的股票持仓比例。
从分红情况分析
基金定投因为具有复利效应,所以才能取得较好地预期年化收益,而经常分红的公司其复利效应会更明显。
从跟踪偏离度分析
判断指数基金的业绩优劣不能仅看其增长率,而更多的应注重其与基准比较指数的偏离度,偏离度越小,说明基金管理的越好。
通过上述介绍,如何判断指数基金的估值?指数基金定投哪个好?相信您已经了解吧,更多金融投资知识,请继续关注!
2、基金的当天估值是怎么计算的?
坚持基金定投已经三年多了,我经常关注基金每天的估值情况,有时候还会根据估值决定是否加仓。
但是我们发现有些基金的估值是准确的,有些基金的估值和实际结算的净值差距却非常大,有人怀疑这是基金经理“偷吃”了,事情真的是这样吗?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我们在投资基金的时候,平台每天会提供实时估值供投资者参考,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个估值来判断今天基金大致涨跌多少。但是要知道这既然称之为估值,就说明这是一种预估的数据,有可能不准确,如果据此操作,有可能会带来损失。
我曾经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上半年的时候我购买的一只基金当天估值为上涨3.7%,但是到了晚上8点公布的基金净值涨幅却只有1.2%,两者差距竟然达到了2.5%,这让我感到非常生气。到这只基金的评论区一看,大家都在指责基金经理“偷吃”了。
其实大家说的“偷吃”只是一种失望情绪的表达,基金经理是无法通过净值估算和净值结算来获取非法利益的,基金每日结算净值是准确的,这说明基金估值出现了问题,那么问题的原因在哪里呢?
按照现在的基金信息披露规则,基金公司会按季度披露基金的运作情况,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了解到基金的真实持仓结构,比如他购买了哪些股票,每只股票的投资占比是多少。基金每天的股值就是平台根据基金公司最新公布的持仓结果进行测算的。
但是要知道,这种仓位配置是一个季度末静态的结果,基金经理随时都有可能会调整仓位配置,但是并立即不对社会公布,当我们看到基金的季度报告时,基金的持仓数量和比例可能已经有了调整,如果到了下一个季度的末期,这种调整变化可能会非常大,如果继续按照上个季度末的持仓情况进行净值估算,显然就不准确了。
所以,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对于一些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往往在季度初期它的估值是比较准的,而到了季度末的时候,估值可能会发生较大偏差,这就是因为基金经理调仓造成的,并不是他们“偷吃了”。
有的朋友可能还不相信我上面的解释,那么你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去验证。那就是你看一下指数基金的估值,无论在什么时候,指数型基金的股值和基金的实际结算净值基本没有差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指数型基金主要是跟踪指数,基金经理轻易不会调仓,即便有调整,比例也非常小,所以对于指数型基金的估值,我们可以完全放心。
有的朋友喜欢根据基金估值来投资,看到股值大跌或者连续下跌就加仓购买,看到股值大涨或者连续上涨就卖出。如果你经常这样操作的话,就必须注意基金估值的准确性,否则基金估值偏差有可能导致你判断失误。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该怎样判断基金的估值是否准确呢?为此我总结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简单方法,我称之为“3日纠偏法”。就是你连续对一只基金的估值观察三天的时间,如果超过三天的时间估值和净值都是一致的,这说明它的估值就是可信的,否则就说明这支基金仓位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它的估值已经没有参考意义了。
基金估值是当天收盘后经过电脑算出来的,都是通过系统自动运算,不存在偷吃的行为。
因为基金的估值是根据上个季度末持仓的基金和比例测算出的,实际基金经理每天都会有调仓和买卖的发生,如果调仓的股票跟现有的表现差异很大的话,当天的估值就不准了,不过没有关系,夜里系统算好后推出的基金净值是准的。看这个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