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物医药行业市场情绪持续走低。反映在基金上,Wind制药行业的627只主题基金有523只近一月回报为负,占比达到83.41%。
具体来看,近一个月回报靠前的基金多重仓股票行业分布多元,包括博腾股份、九州药业、明泰铝业、宁德时代、广汇能源、贵州茅台等;而排名靠后的基金大多重仓了医药股,如爱尔眼科、药明康德等。
8月,一些医药公司的年中报陆续披露,其2021年上半年的表现成为了医药基金大跌的导火索。屋漏偏逢连夜雨,安徽IVD试剂集采又给本已低落的市场情绪带来重挫。
去年还是“YYDS”(“永远的神”)的医药基金,今年变成了“永远跌死”。
本期硬核选基将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讨论医药基金未来的走势:
1、 恒瑞年中报为何表现低迷
2、 安徽IVD试剂集采为何引起医疗器械行业股市大跌
3、 集采之下,医药公司如何应对
4、 医药基金是否还值得继续投资
..........................
1、 恒瑞年中报表现低迷
A股著名的长牛大白马恒瑞医药,在牛年的资本市场遭遇了滑铁卢。今年以来,恒瑞股价下跌40%,市值从接近6000亿跌到目前的总市值3444亿,半年市值蒸发超2400亿。
恒瑞今年年中报可谓将集采对仿制药企业利润的冲击体现的淋漓尽致。中报显示,自 2018 年以来,恒瑞进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仿制药共有 28 个品种,中选 18 个品种,中选价平均降幅 72.6%,对公司业绩造成较大压力。
恒瑞医药8月20日披露的年中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32.98亿元,同比增加17.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26.68亿元,同比增加0.21%。
中报还披露了最新的公司产品管线,其中不乏众多创新药,此次也是孙飘扬回归后首次披露公司业绩及相关信息。
恒瑞表现低迷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第5轮医保谈判的失利。在6月进行的第5轮集采中,恒瑞有多个产品入围,但最后的表现不尽人意。由于报价策略出现问题,两个重磅产品丢标,即使有6款产品中标,价格降幅也远高于竞争对手。
比如中标的奥沙利铂注射液,恒瑞的报价为91.8元/盒,而同样中标的对手中,报价最低的齐鲁制药价格是198元,比恒瑞高了106.2元。
中标量最大的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恒瑞医药报价为158元,另外中标的两个对手,报价分别为241.8元和343.8元。
更重要的是,在集采、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医药行业过去基于高定价、高毛利的估值逻辑被极大的瓦解,投资者似乎开始担心。
恒瑞年中报还指出,受国家和地方带量采购的影响,公司传统仿制药销售下滑。2020 年 11 月开始执行的第三批集采涉及的6个药品,报告期内销售收入环比下滑 57%。另一方面,主要产品卡瑞利珠单抗自2021年3月1日起开始执行医保谈判价格,降幅达 85%,加上产品进院难、各地医保执行时间不一等诸多问题,造成卡瑞利珠单抗销售收入环比负增长。
与此同时,国内创新型生物医药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研发、人力、生产等各项成本快速上涨,生物医药创新面临严峻挑战。总之,公司处于创新药与仿制药的业务调整期,创新药医保谈判无法保证公司利润增长。
2、安徽IVD引起医疗器械行业股市大跌
8月19日,安徽发布相关化学发光产品带量采购公告,医械股市集体应声大跌。19日,化学发光股中,迈瑞下跌17%,新产业下跌14%,安图跌停,透景跌12%,浩欧博跌10%,亚辉龙跌7.9%,迈克生物跌5.6%,顺便还牵连到万孚生物跌15%,金域医学跌停。
本次参与集采的项目主要包括肿瘤相关抗原测定、感染性疾病实验检测、心肌疾病实验诊断、甲状腺 6 项、降钙素原,均为化学发光高值项目。
本次 IVD 化学发光试剂集采原本是市场认为的IVD领域难度较高、集采可能性较小的项目,安徽省再一次领先试点,大大超出市场预期,医疗器械集采常态化或加速,市场超跌反应了对包含设备、耗材等全品类医疗器械集采力度及降价空间的担忧。
股市如此震动还源于集采中透露出的政府态度。
网上流传一份《714安徽集采座谈会纪要》显示,医保局官员态度非常严厉,称这次是由省纪检委要求推动的,起因是IVD企业商业贿赂腐蚀医务人员,这次通过带量采购可以达到整治违法、采购治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一箭三雕的效果。
IVD集采究竟会带来什么结果,还得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此次集采的化学发光为封闭系统,试剂须配套仪器,因此国产品牌借集采之机新装机可能性大,有利于后续国产试剂放量。此外,当前化学发光 80%主要由罗雅贝西等进口厂商垄断,若进口降价不及议价预期线,进口厂商将面临被换机局面,此时国内厂商则可以利用低价优势,趁机抢占市场。集采致化学发光由高盈利逐步转入薄利多销,价格降低将倒逼企业成本压缩,上游价廉物美的国产原材料机会或凸显。
3、集采之下,医药企业发力创新+国际化
仿制药利润由于集采政策被大幅压缩,仿制药企业不得不另辟蹊径,从创新药和国际化着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线。
Wind数据显示,西药行业134家企业中,93家今年上半年同比去年增加了研发投入,其中有32家增幅超过50%,24家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10%。
其中,艾迪药业、金花股份、浙江医药、金石亚药、博腾股份研发增长超过100%,分别为339.31%、172.28%、158.77%、158.11%、105.67%。
恒瑞年中报披露,报告期内,创新药实现销售收入 52.07 亿元,同比增长 43.80%,占整体销售收入的比重为 39.15%;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9.41%。
研发创新方面,恒瑞加大研发投入。目前在国内外共开展 240 多个临床项目,其中包括国际多中心临床 23个,由于临床各项费用的上涨以及国际化临床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报告期内累计研发投入25.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48%
国际化方面,公司继续加大国际化战略实施力度,报告期内公司海外研发支出共计 6.43 亿元,打造国际化的临床研发团队、布局创新药物国际临床试验。
复星医药2021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9.54亿元,同比增长15.69%,占业务收入的11.53%;其中,研发费用为15.62亿元,同比增长29.73%。
浙江医药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5亿元,同比+159%。
但是,医药行业创新具有大投入、多环节、长周期、高风险的特点,产品从研发到上市常常需要耗费10年以上的时间,这期间任何决策的偏差、技术上的失误都将影响创新成果。
4、“你恐惧时,我贪婪”,明星基金经理逆势加仓医药股
在医药股遭受重创,医药基金大跌的背景下,依旧有不少明星基金经理依然看好医疗健康这一赛道,趁机抄底,加仓医药股。
中欧基金葛兰:二季度中欧医疗健康混合(003095)新晋南微医学、翔宇医疗、拱东医疗、爱美客的第六大流通股股东、第一大流通股股东、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和第六大流通股股东;
工银瑞信赵蓓:旗下基金如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001717)二季度主要增持了药明康德、泰格医药、九洲药业、康龙化成、昭衍新药等CXO公司,爱尔眼科和凯莱英新进代表产品前十大重仓股;
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兴全合润(163406)在一季度增持的基础上,二季度继续加仓信邦制药700多万股,期末持股达4728万股,位列第三大流通股股东。二季度,兴全合润和兴全合宜(163417)新晋以岭医药的第五和第六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数量分别达909万股和783万股;
“国家队”证金公司:二季度证金公司逆势加仓恒瑞医药,截至二季度末,其持股数量较一季度末增加1590万股至9539.98万股。
北向资金:8月30日,从净买入金额来看,北向资金增持了37个行业,其中医疗行业居首,净买入金额达11.98亿元,其次是医药制造行业,净买入11.04亿元。迈瑞医疗被净买入5.23亿元。
2018年集采以来,CXO企业站在风口,股价一路飙升,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九洲药业等都是此波行情的受益者。加上国家不断出台政策鼓励创新药研发,导致药物研发和生产的赛道越来越拥挤。随着持仓越来越多的集中于CXO、医疗服务和头部医疗器械公司,推高了估值,投资性价比有所降低。所以,一些券商认为,此次股市大跌其实是过高估值的良性回调。
从明星基金的投向来看,不少基金经理开始关注受集采政策影响较小,但市场不断扩容的消费医疗领域,比如眼科、雅克。二季度,葛兰、刘彦春、吴兴武、赵蓓等都加仓了专业眼科连锁医疗机构——爱尔眼科;汇添富创新医药(006113)的郑磊、富国天益价值(100020)的唐颐恒等人也增持了欧普康视;牙科上市公司——通策医疗,同样获得了葛兰、吴兴武的加仓。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