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363股吧讨论区(600363联创光电股吧最新消息)

jijinwang

权威人士表示,“对于国资国企改制,海通并购基金一定会参与,但这并不是该基金最重要的方向,也不是唯一的方向。国资国企改革的机会是时代赋予的,把握国企改制机会将赚取超额收益”

文|《投资时报》 记者

张东红

伴随着上海国资改革的深入推进,筹备数年之久的上海并购基金终于破冰。日前,海通并购资本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称海通并购)在上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

据记者了解,该基金首期募集资金30亿元,整期预计募集资金100亿元,全部参与投入上海国资改革。

一位长期研究上海国资改革的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道,从海通并购基金的股东背景可以得到一个重要启示—上海国资改革行至深水区,需要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进一步交融所产生的合力。

产业资本抱团发起

来自上海市工商局的材料显示,海通并购于2014年4月4日在上海注册,股东发起人有海通开元投资(000516,股吧)有限公司、上实投资(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益流实业总公司、赣南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和东方国际创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其经营范围是受托管理股权投资企业的投资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

从股东发起人可以看出,上海国资主导的意味比较浓。

除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为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全资设立的直接股权投资公司外,上实投资是上海市国资委下属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投资性公司。上实投资旗下拥有包括医药、房地产、环保、城市开发等多类资产和资源。益流能源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国资委下属的集团公司,主要是在能源、物流、金融、旅游、地产领域有所布局。东方创业(600278,股吧)也是上海市国资委下属东方国际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赣商集团则是一家以实业投资、国内贸易、进出口、仓储、金融矿产等为主要业务的民营企业集团。

同时,上市公司东方创业公告称,出资500万元与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及其他几家股东共同发起设立海通并购,并投资1.45亿元认购该并购管理公司发行的并购基金。具体来看,海通并购注册资金为1亿元,其中海通证券的全资子公司海通开元出资5100万元,占股比51%,东方创业拟出资500万元,占股比5%。

作为海通并购资本的股东发起人,赣商集团是唯一民企,不过,最新消息显示,江西联创光电(600363,股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1000万元交易了赣商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所持的海通并购10%股权。此外,其还拟以不超过2.9亿元,认购上海并购基金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的出资份额。联创光电预计,内部收益率为18%左右。

金融资本积极参与

来自工商局的信息显示,海通并购的法人代表是杨艳华,而杨正是来自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并购融资部。

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进入金融行业的杨艳华,现任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并购融资部总经理。近16年的金融生涯,使其成为国内资本市场最具影响力的并购团队的领军人物。

在2006年,杨艳华带领并购团队全面策划了上海新华发行集团重组华联超市项目。之后,她与团队也解决了上海建材集团通过无偿注入下属洋山基港混凝土公司等优质资产的股权(合计1.1亿元),并对ST棱光豁免1.5亿元负债,以2.6亿元的对价水平解决股改问题。此后,ST棱光的主业和管理层彻脱胎换骨,成为一家拥有新材料、新能源业务的全新上市公司。

时任副市长的冯国勤曾对杨艳华给予如此评价,“海通并购部,是一个非常专业、敬业、并非常有战斗力的团队。”显然,作为上海国资体系培养出来“又专又红”的代表,杨艳华也被整个上海国资整合事业赋予更大的责任。

上海并购基金相关人士曾经表示,“对于国资国企改制,该基金一定会参与,但这并不是上海并购基金业务最重要的方向,也不是唯一的方向。而国资国企改革机会是时代赋予的,把握国企改制机会将赚取超额收益。”

大并购理念

目前,该基金已进入筹建阶段,计划总募资规模为100亿元。第一期基金存续期为7年,前5年为投资期,后2年为退出期。首期拟定募集规模为30亿元,海通证券及主要投资方合计出资超20亿元。

该并购基金未来主要投资于成熟、传统行业,包括产业环境、盈利模式稳定的文化、商业、医药、能源、制造、基础设施等领域,并希望打造成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并购基金。该基金将以成熟期并购投资为核心业务,致力于通过促进产业整合与升级,分享企业成长价值。

浦发银行(600000,股吧)公司及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杨斌告诉《投资时报》记者,上海国资改革,大多数国资旗下的企业都有关系,总体上分为金融板块和产业板块,浦发银行将会积极参与其中。“上海并购基金是一个综合型的基金,背后既有券商,也有产业集团,从投向的领域来看,目前的确是大并购的理念,在行业方面并不会过于苛求,有的行业可能会投的比较多,但不会局限于某一行业。”

事实上,上海国企改革的路径之一,就是引入各投资机构参与企业的所有制改革、公司治理和并购业务等。各路资本也纷纷看到了上海国资领域改革的机遇,纷纷加快设立相关基金与国企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