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2月17日电 (薛宇飞)16日,同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同泰基金)公告称,截至2022年2 月15日,同泰同享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未能满足基金备案条件,故不能生效。就在4天前的2月12日,中银证券新能源领域的基金就宣告发行失败。至此,2022年以来,已经有两只新基金发行失败。
此前有机构预测,在2022年,公募基金的数量将突破1万只。但截至目前,今年新基金发行的数量与规模均有所下降,发行降温趋势显现。万只基金关口,今年还能突破吗?
延长募集一个月 依旧发行失败
2021年11月12日,同泰基金公布了同泰同享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招募说明书,该基金自2021年11月15日开始募集,基金托管人为光大银行,基金经理为杨喆、鲁秦。杨喆均于2019年加入同泰基金,现在分别担任投资研究部总监兼基金经理、投资研究部信用研究负责人兼基金经理。
作为混合型基金,在投资范围上,该只基金对股票(含存托凭证)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 0%-40%;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比例不超过全部股票资产的50%。该基金原定的募集截止日期为2022年1月14日,但为充分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将募集截止日延期至2月15日。
募集期尽管延长了1个月,但却未能满足发行条件。2月16日,同泰基金称,因未能满足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的条件,故不能生效。根据招募说明书的规定,如果募集期限届满,未满足基金备案条件,基金管理人应当以其固有财产承担因募集行为而产生的债务和费用,同时,要在募集期限届满后30日内返还投资者已缴纳的款项,并加计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息。
无独有偶,在2月12日,中银证券也因“本基金未能满足《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的条件”,宣告中银证券国证新能源车电池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行失败。该基金瞄准的是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据国证指数官网显示,该指数反映的是A股市场中新能源车电池产业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选样指标是总市值排名靠前的30只股票,包括了宁德时代、比亚迪、恩捷股份、亿纬锂能、赣锋锂业等。
2021年,新能源领域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出现大涨,相关基金的发行与认购一度十分火爆,但自去年底至今,相关基金的收益纷纷下行。数据显示,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在2021年11月30日达到最高点,此后一路下跌,截至2月16日,跌幅达23.54%;即便从今年看,跌幅也达到11.25%。
中银证券这只基金招募说明书的发行日期是2021年11月9日,也就是说,它的募集期正好与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的下跌期重合,其发行失败也就不难理解。
基金赛道逐渐拥挤 中小机构受挤压
从近几年的数据看,在基金市场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基金发行失败的案例也在逐渐增多。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上海证券公募新发基金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共有32只基金发行失败,上一个超过这个数字的年份是大熊市2018年(33只)。过去10年,2011年-2016年没有发行失败的基金,在2017年-2021年,平均每年有23.6只基金发行失败。
2月17日,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称,基金发行失败已经不再是一个偶然事件,可以说是变得层出不穷。究其原因,还是基金之间的竞争正在加剧。
他称,过去两三年,基金募集发行处在比较乐观的状态,市场是增量状态,基金公司为了获取更多市场份额,都在推进新基金的发行。同时,基金的创新力度很大,向投资者提供了丰富多彩、多元化的产品。这种背景下,就造成了发行渠道十分拥挤。
至于有声音认为是基金收益不佳导致发行失败数量增多的看法,刘亦千认为,今年的市场确实相对疲软,让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下降,导致部分基金的发行不及预期。但从数据来看,即使在2019年、2020年整体牛市的环境中,也分别有20只、25只基金出现发行失败,因此,市场竞争加剧才是出现基金发行失败最核心的因素。
同时,过于同质化、不具备创新性的基金产品,也不会得到过多投资者的认可。以中银证券国证新能源车电池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为例,目前市场上跟踪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的基金已经有5只,分别是兴银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建信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工银瑞信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景顺长城国证新能电池ETF,中银证券的产品与它们有较高的雷同性,存在同质化竞争。
中新经纬梳理2021年以来34只发行失败的基金发现,它们的发行机构以中小基金公司居多,例如华泰保兴、九泰、融通、大成、德邦、创金合信、中融等,产品发行失败的数量均在2只以上。
刘亦千分析道,任何市场都存在龙头效应,基金行业也是如此,如果产品没有显著的创新性,没有公司品牌的号召力,没有知名基金经理的加持,以及没有渠道的认可,那它的发行就会比较困难。
基金发行遇冷 2022年能突破万只吗?
对比过去多年的数据,2021年绝对称得上基金发行大年。
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上述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公募基金共成功发行了1907只基金,创历史新高,较2020年增加472只,新发基金数量为十年前同期的9倍之多;合并发行规模共计30122.22亿元,是24年历史上第二次年发行规模突破超过3万亿,上一次发生在2020年,发行规模达31600.34亿元。
不仅发行数量处于历史高位,该报告称,2021年的发行难度也属于历史较低的年份,整体平均认购天数在过去十年排名第四短,其中一季度成功设立的426只基金平均认购天数甚至仅有13.7天。截至2021年12月底,基金总数量已增长至9114只。该机构就此预测,按如今基金的发行速度,基金数量预计将在2022年10月突破1万只。
但进入2022年,新基金的发行数量与规模却不甚理想。中新经纬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月16日,今年市场上共计发行170只基金,合计发行规模约1320亿元。对比2021年月均发行159只、月均发行规模2510亿元的规模,今年的数据均逊色不少,尤其是发行规模下降较多。
同时,今年以来,已经有嘉实添惠一年持有A、易方达成长动力A、中加龙头精选A等多只基金宣布延长募集期,意图增加认购量。
对此,刘亦千称,他们对2022年基金数量突破1万只的预测,是按照过往市场的发行节奏推算出来的,尽管今年初的市场略有寒意,但大概率还是会突破万只。“今年的发行规模未必会小,最核心的原因就是过去三年都延续了牛市,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育与普及。如今,大部分投资者都认识到基金是一个好的投资工具与品种,只要基金行业没有冲击价值观的现象出现,就会保持持续发展的状态。”(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