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学历如何申请科研基金

jijinwang
考研调剂招生信息
学校:厦门大学
专业: -
年级:2022
招生状态: 正在招生中
招生人数: 2
联系方式: yangyang@xmu.edu.cn
课题组拟招收2022年秋季入学的调剂硕士生1-2名。可招生专业:能源化工、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期待本科为化学、物理、机械工程等相关背景的同学加入我们,具有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相关科研经历的同学优先。欢迎拟调剂的考生与我们联系,有意向的同学请将简历以及其他想呈现的资料,直接发送至杨老师的邮箱:yangyang@xmu.edu.cn
调剂要求:
1. 其中一门业务课须考数学,外语须考英语一。
2. 学硕:工学总分310:政治50,外语50,业务课一70,业务课二70。
3. 专硕(085*),专硕线:总分315:政治50,外语50,业务课一75,业务课二75。
其他要求参见院官方通知链接(请关注系统开放时间、报名截止时间等重要时间节点的更新)
1、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https://sbd.xmu.edu.cn/info/1059/2889.htm
2、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信息:https://sbd.xmu.edu.cn/info/1059/2879.htm
3、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和各专业招生计划:https://sbd.xmu.edu.cn/info/1059/2869.htm
杨扬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是福建省省杰青、厦门大学南强青年拔尖人才等入选者。现任职厦门大学微纳米研究院,研究领域为固液界面分子行为的科学问题及其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课题组目前的研究工作集中于界面物理化学、光镊技术、纳米电子器件等方向。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基金项目,发表多篇研究论文,科研经费较为充足,实验设备较为齐全。更多信息参见:https://sbd.xmu.edu.cn/info/1096/1441.htm

1、本科生有什么做科研的途径?

如果你有给老师创造价值的能力,那么你可以主动向老师申请跟着老师一起做研究,但是如果你不能为老师创造价值,那么我认为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希望可以帮到你 谢谢!

想去做科研是个非常好的事情。我本科所在的学院就非常鼓励学生做科研,所以根据我的经历还有我身边同学的经历给题主一些建议吧。

先简单概括一下吧,1. 不要觉得上了很多课才能做科研, 2. 挑选导师的标准 是否会带本科生>研究领域>学术水平, 3. 找导师的时候要尽可能多找几个导师以及他们的学生聊, 4. 被拒绝很正常,他可能只是不习惯带本科生,不要气馁。

科研前的准备

我第一次找导师谈话的时候,问了一个几乎所有本科生都会问的问题,“我干这个需要上什么课”,“我需要做什么准备”。我导师说“不需要上什么课,也不需要准备,你有热情现在就可以开始,等你准备好了黄花菜都凉了”。毕竟写到课本上的东西都已经确认是对的,而研究的东西一定是不确定的,所以课本距离前沿还很遥远,上再多的课也到不到前沿水准。帮助你快速走到前沿的正确方法是看paper,看不懂的时候再看教材(往往只要看几章,不需要通读)。

如何挑选导师

我认为对于本科生来说,科研主要是一种训练过程,要学会如何把idea转换成proposal,然后一步一步实现,直到最后写出文章。这种训练比学到的具体知识和技术要重要。但是很多组并不会给本科生这样的机会,毕竟本科生做科研的时间短、基础差,老师只会给一个项目的一小部分让本科生做很常见。这一点我的本科导师就做的很好,他对待本科生像博士生一样,都会自己承担一个独立的课题(当然是有博士生指导的)。自己独立搞一个课题虽然很痛苦,跳了很多坑,但是确实让我学到很多东西。

做科研的本科生大多是打算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所以很多人会问,本科选择了一个领域,是不是以后就得做这个了呢?我的回答是:继续做这个领域你会有很多优势,但是转到相关领域也没问题。我本科是做理论的,但申请博士的时候都找到实验组,并没有什么影响。但代价是我需要重新学习很多新知识、结识新圈子里的人。

博士生选导师要看导师的学术水平,但我觉得这点对本科生不那么重要。因为能有一个完整的科研经历对于本科生来说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这个科研不一定要是什么重大突破。相反,选一个特别hardcore的组意味着需要花很多时间学习,完成项目的周期也会更长。

如何全面了解一个课题组

我在真正开始做科研之前,其实对各个领域的前沿方向知之甚少,所以从学术方面了解一个组的情况很难。但是除了学术本身,老板带学生的方式、组里的氛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糟糕的老板足够耗尽你对科研的所有兴趣。老板是不是push,是不是supportive,idea是不是靠谱,组里的工作时间是什么样,师兄师姐是不是热心,这些都需要了解,而且只跟老板聊是不能全面了解的,毕竟没人会说自己不好,对不。从学生那边可能会得到更全面的信息。

另外,本科生很容易被忽悠,被一些听起来很厉害的东西搞得热血沸腾。这不是一件坏事,不够即使找到了一个不错的组,我也建议继续多找别的老师们聊一聊,多见一见不同老师的style.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机会。

被拒绝了怎么办

没事啊,有的老板就是不喜欢带本科生,有的人就是没有多余的课题可以做,不一定代表你就不够优秀。而且我不是让你多找几个老板嘛,你也有机会拒绝老板啊!这么想想是不是心理平衡了许多。(来源网络)

科研这种事情,就和一个人到海里面游泳一样。游着游着,猛一回头,就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游泳,而且已经看不到岸了,只能够一个人努力往前游。做科研难题的时候,只有自己能够帮助自己,只能够一个人竭尽全力地往前走。

可能很多选择本科读数学的人都有这种经历,在高中的时候就有一种所谓的偏科,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数学物理上面,而且参加各种竞赛也能够顺利拿奖,对于语文英语就是得过且过。拿竞赛奖状之后,要么就开始保送各个高校的数学系,要么就开始准备高考。

高考完了之后面临着选专业的问题,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怎么可能知道大学里面的专业是学什么,几乎就是瞎选,高中擅长学什么就开始选择什么。


2.本科生涯


刚进入大学的时候,身边的人要么是竞赛保送的,要么就是高考高分考进来的。在第一年的时候,基本上就开始分成两类人在走。一种是天天努力学习的,一种是几乎不学习的,就靠考试前突击过日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高中生活的延续,在第一年的时候非常认真,在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上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也做了不少的数学习题。在C++之类的重要课程上面继续不花时间,继续着自己高中的偏科日子。

这件事说来也巧,正好在大一的数学分析习题课上认识了张老师。有一次碰巧遇到张老师,他给我说打算下个学期办一个讨论班,讲一下他最近关注的一些书籍和论文,并且说这些书籍只需要大一上学期的内容就可以了。当时听上去很有吸引力,就满口答应下学期开始着手这件事情。

到了第二个学期,讨论班果然开始了,再加上廖老师,当时也凑了几个努力学习的同学,就开始读张老师想读的那本书“One Dimensional Dynamics”。

第二个学期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张老师在讲,坚持了一个学期,终于把那本书的第一章差不多讲完了。其实当时自己也就是在下面听,但是什么都没听懂,听来听去就感觉在用Lagrange中值定理,确实只用了大一数学分析的内容。说实话,坚持读一本书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一边还要写论文,还要教学。

到了本科第二年的时候,张老师就问我们几个学生,有没有兴趣自己试着讲,当时可能也是想挑战自己一下,就自告奋勇上去讲了一次,虽然自己也只有大一的知识储备量,但是读那本书,一行一行看其实只要花时间还是没问题的。在下面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准备了一次,因为都是涉及一些基本的计算,最多涉及到级数求和,所以第一次试讲就非常成功。

这样就在无形中极大的激励了自己,坚持这个讨论班坚持了两年。后来到了第三年结束的时候,正好有一个研究生的暑期学校,在尤老师的大力帮助下,推荐我跟着那些研究生一起学习,听一些讲座。就在当时的暑期学校上面认识了现在的老板。

2、低学历高能力的股民如何能应聘到基金经理等高薪职业?

既然高能力了,就展示自己的能力让别人看到。我有个疑问,既然这么厉害,为何又去打工,在家做职业投资者不好,音乐,茶,咖啡,多好的交易环境

可以应聘到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容易被学历卡死。

首先必须有非常强的盈利能力,这个很好检验,比如你的对账单就可以证明你的盈利水平。如果通过自己的操作能让账户里的资金翻几倍,并且不是依靠运气的成分,比如非牛市的大环境下,并非依靠某只妖股,而是可以体现你的操盘能力和选股能力的战绩,能够体现你的持续盈利能力,对大资金的分配应用能力,风险意识等等。

另外就是你要有足够规模的资金或者资源,可以是你自己的,也可以是周边亲友等资源可以为你使用的,可以把这些资金带进你要应聘的基金团队中。如果资金量够大,相信没有哪家私募会拒绝。


如果学历很低能力很高的话。你可以先在公共渠道扩展自己的影响力。比如在今日头条或者是在其他的网络媒体或者平面媒体,发表自己在基金方面的专业知识文章。另外。基金经理还需要考取基金执业资格。需要先进行基金执业资格考试。取得考试的成绩合格之后。才具备了基金执业资格。这两项工作是可以同时进行。在准备考试的同时,可以发表专业文章。基金经理的应聘主要还是能力的高低,取得基金执业资格,只是一个门槛。

3、从事科研真的需要很高的学历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是确定的,虽然高学历不等于高能力,但低学历者有高能力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当然凡事无绝对,你可能能列举出一些科研能力很强但是学历并不高的人。

我的答案是:在目前大学环境,高学历是从事科研的必要条件。

首先了解下高学历

高学历一般是指研究生学历,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学历,也是最高学历。可能有人会说最高学历不是博士吗?研究生不是指硕士吗?甚至还有人会认为博士后是最高学历。

这里对学历和学位进行简单的说明:

高等教育的学历是指:专科学历、本科学历及研究生学历。

高等教育的学位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研究生分为两个层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分别授予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但在国内习惯上把硕士研究生称为研究生,而把博士研究生称为博士生,因此会造成一种误解,认为博士是一种学历。

博士后不是学历也不是学位,只是一种工作经历。

再了解一下研究生培养目标

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硕士学位研究生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博士学位研究生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从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来看,研究生就是培养科研人才的,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就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及“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博士毕业的就业去向大都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即使在企业单位也是从事研发方面的工作。

从这个角度上讲,搞科研的不一定全部都具有高学历,但是具有高学历的人大部分都去搞科研了

最后了解一些科研环境

就目前我们科研的大环境来看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恶性循环:没有高学历就没有好的工作单位;没有好的工作单位就没有好的科研团队;没有好的科研团队就拿不上好的课题、发不了高档次的文章,出不了好的科研成果;没有好的科研成果就评不上职称;职称低、学历低就没法在学术圈混。因此,高学历是从事科研的必要条件。

现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招聘不但要求高学历,还要求必须得是"985"、"211"毕业的博士,更有甚至还要看第一学历。现在一些二本院校招聘都要求是985院校的博士生,而985、211院校的要求必须是名校毕业,并且有海外留学经历。因此,高学历是入职好单位的敲门砖。

除此之外,我们经常会遭遇这样的一个问题:在论文投稿的时候,经常会因为工作单位受到歧视,投稿后一看工作单位直接pass掉;在申请课题时,经常会有一些限制,必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才能申请.......

结语

总之,从事科研既需要高学历也需要高能力。高学历是必要从事科研的必要条件,但只有高学历没有高能力的人在科研的路上不会走的太远;高学历+高能力才是搞好科研的充分条件,两者缺少任何一个在学术的道路上遇到很多的障碍和困难。

我是数学漫谈——专注数学教育,传播数学文化,同时也是具有博士学位的高校科研工作者,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若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期待大家的关注!

你好,高校青年教师前来答题。从事科研工作,需要高学历。或者说,从事科研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高学历。硕士起步,博士及格,博后看情况。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也有许多人是博士学历;而且很多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有傲人的海外经验。

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本土培养的博士也在科研界有了一席之地。但是,你问有没有学历不高但是研究做得非常好的。答案是,少,凤毛麟角。而且,就算是学历低,其实也只是参加工作时的起始学历低,在工作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机会提升自己,也都会取得博士学历,只是花费的时间、精力不同。


科研工作为什么需要高学历?



第一,科研工作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需要系统性。

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与一线工作紧密结合的科研项目,毫无疑问,都需要科研工作者具有深厚且扎实的理论基础。这是入门的门槛。如果对该专业该方向的理论并不了解,甚至连博士都无法顺利毕业;更无法胜任将来的研究工作。

科研工作者一直以来的门槛,就是博士;即使是在进入实验室或者项目组、大学或科研院所时并未取得博士学位(博士在读、硕士毕业),在工作中,大家也会选择修完博士学位。这已经是科研界不成文的规则之一。以至于大家没有人怀疑。

缺乏扎实理论基础的科研工作者,并不合格。如果连博士学位都无法顺利修完,又从何证明自己对专业理论的掌握,又从何证明自己有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

所以,科研工作者的高学历(也就博士学位),只是扎实理论基础的必然结果之一。



第二,科研能力需要培养,高学历证明TA通过了科研工作标准认证。

不是所有人生下来就是高学历,即使有天赋,也需要后天训练,才能获得学历认证。而学历认证,最初也是为了培养科研工作者、认定科研能力而存在。

只有通过了严苛的科研训练,才能取得博士学历。同时,还需要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创新性的(即前人没有提出的)、可操作的(必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具有科学性的(有科研价值的)意见,才能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的答辩。

而这一切,只是为了将来的科研工作做准备。

经过科学的培养模式,取得博士学历,才拿到了科研工作的入场券。对其他工作来说,博士确实是高学历;但是对科研工作者来说,这一切只是开始



第三,科研工作不是单打独斗,需要团队,也需要传承

有些科研项目,会有很长的时间跨度。例如,农学研究种子相关的课题。可能需要几年时间;如果是培育一种新品,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不是一个人可以承担的工作量,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付出。

如果,团队里都是博士,只有一位硕士,或者本科生,也是存在的;但是那些硕士、本科生,不是在读的学生,就是希望自己有机会能够进修称为博士。

从团队合作的角度来说,相同学历、相同知识水平的人,沟通起来更加顺畅。从传承的角度来说,学历越高的人对老师的理解越深刻。

在其他行业,学历高不代表能力高;在科研界,学历也不完全等同于能力,但是没有博士学位,证明你没有能力。

虽然很残酷,但是科研工作就是这样,能者居之;即使队伍里有浑水摸鱼之人,但是一些硬性条件,是必须具备的。也就是说,一个合格的科研工作者,要求有很多,最低标准是,博士毕业

以上是我的一点经验,希望能帮助到你。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