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买一部分基金(基金卖掉为什么要留一部分)

jijinwang



如果要问各位财友2022以来的基金收益情况的话,我想很多人大概会长叹一声。

2022年以来,A股市场风起云涌,波动加大。市场上板块热点和市场偏好似乎发生骤变,去年走势非常好一些概念板块今年一上来流年不利,让很多投资者不免产生疑惑。

截至1月20日收盘,上证指数今年以来下跌了2.33%;深圳成指下跌了4.44%;创业板更是下跌了7.72%。

公募基金整体的收益率也受到股市的直接影响。如下图所示,从1月1日到1月19日,万得基金指数已经下跌了2.4%。


从基金主题收益变化上看,如下图来自天天基金网数据所示,截至20号各主题概念近一周的收益普遍不理想,只有“国产软件”等18个主题概念为正,其他71个主题概念的收益都为负数。去年一年收益率保持在头部位置的“化工原料”和“锂电池”等都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回撤,遭遇了“滑铁卢”。


其实就算是2021年,非货币公募基金整体的表现相比前两年成绩也是不尽如人意的。

据《财新周刊》近期的一篇报道,2021年非货币公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还不到5%,而这一数字在2019年、2020年分别为惊人的22.4%和31.3%。

除了收益率整体下降以外,集中度也呈现出剧烈上升。整个2021年,获得良好收益的公募基金主要都是重仓于“碳中和”、“新能源”、“芯片半导体”等很少几个赛道,基民的“**道路”变得很窄。

面对如此行情,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又一次摆在基民们眼前,是否尝试基金投顾服务可以有效应对以上这些问题呢?让基民付额外的钱给基金投顾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


当前基金投顾业务的共性和特性

基金投顾就是指机构接受客户委托并签订服务协议,按照协议约定为客户提供基金投资组合的策略和建议(包括基金品种、份额数量以及买卖时机等),并可以代替客户进行基金的申购和赎回等具体操作。

从2019年投顾业务试点正式开展以来,截至2021年底,我国市场上共有22家基金、26家券商、3家银行以及3家第三方机构获得了证监会批准开展该项试点业务。据中基协数据,截至21年10月底,我国基金投顾合计服务资产规模超500亿元,服务投资者约250万户。


我详细阅读了5家基金、3家券商、2家第三方平台,以及2家银行的基金投顾业务方案说明,发现了当前基金投顾业务的一些共性和特性,总结出了以下几个点供读者参考。

(1)纵观基金投顾市场近几年的发展,基金、券商和其它机构投顾业务资产组合方式都比较趋同,投顾方案种类基本都按照投资者的风险接受程度和投资目标来分层,尽量做到覆盖更广大的基民人群。

比如截至2021年底,某头部基金公司的投顾产品就是按照风险偏好的不同,分为稳健、固收、股债、激进,以及进取五个方案。

其中,稳健方案具体持仓多为短债、货币、固收等低风险基金,而激进方案的具体持仓多为成长主题的股票型或者偏股型高风险基金。

再比如某互联网第三方平台的基金投顾业务就是与有资质的基金公司合作,按照投资收益和投资期限的不同,向客户推出四种“XX的钱”的具象化基金投资方案。

基民可以顾名思义,从这四个方案中选出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组合。比如其中一个最高风险的组合的公开说明中就明确提出需要投资者愿意“承受一定风险来赚取更高的收益”,其所重仓的基金大多为历史回撤数据较大的专注于“中小盘成长股”的股票型或偏股型基金。

再来看头部证券的基金投顾服务业务模式。我查阅了具备资质的一家券商自有APP,发现这家券商根据客户对于基金收益的目标预期以及风险偏好,上线了风险等级R1-R3的九款方案。

其中一款风险等级R1的方案说明显示该产品通过“不同货币基金之间阶段性动态调整,在保证组合高流通性前提下,适度加大债券型基金配置,力争实现货币收益增强,建议持有期1-2个月。”

另一款风险等级R3的方案则以投资港股基金为主。方案说明显示其精选市场上以港股投资为主要方向的股票型/偏股型基金以及QDII基金。预期在中长期持有和投资风格组合分散前提下,力争获得超过港股指数的额外收益。

可见,目前市场上的基金、券商以及第三方投顾产品都比较多样。组合中的基金标的选取从最低风险的货币型基金到最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都有,还包括主题ETF和QDII等基金,较能兼顾到不同风险适应能力的各类投资者。

(2)在这些持牌机构投顾业务的展业通道上,这些机构大多通过自有APP平台以及第三方互联网巨头平台两种方式。

其实,目前这种展业形式也非常符合我国目前公募基金的代销渠道分布。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2021年三季度公募基金销售机构保有规模数据,商业银行依然是基金销售的最主要渠道,股票型以及混合型基金代销规模占比为约59%。但银行渠道占比呈现下降态势,尤其是非货基金规模占比下降明显。

互联网第三方机构的基金销售额持续增加,目前已仅次于银行系统,成为基金代销的最重要渠道。特别是最近几年大量非货币基金代销保有量从银行转移到了这些互联网第三方机构。

据《中国经营报》去年底的一篇报道,互联网第三方平台与日俱增的基金代销规模与其占据流量高地,并通过产品低费率、购买操作便捷进一步吸引顾客有关。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第三方合计非货基金规模占比已达32%。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券商渠道合计股票型以及混合型基金规模占比为15%,非货基金规模占比为13%,两者都环比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各家持牌基金投顾的机构基本不是基金就是券商,本身就是竞争关系,所以在投顾展业通道上不太可能像基金代销那样进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而互联网通道(自有APP或者第三方平台)具备流量大、易宣传引导、易操作、顾客形成粘性概率高等特点,顺其自然地成为基金投顾最重要的展业通道。

(3)目前持牌银行的基金投顾业务发展还不如其他机构那么迅速和活跃,这可能体现了监管层的审慎要求。据《21世纪经济报道》去年底的一篇报道,目前拿到基金投顾资质的三家银行还在等待它们的“顶头”监管机构(银保监会)厘清相关政策风险以及基金投顾与智能投顾的边界。

此外,该报道还指出,商业银行对于此项业务的观望情绪还与它们缺乏基金投资研究以及基金资产组合配置能力有关,这也符合我国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长期的分业经营模式的惯性。这些银行在短期内组建能与基金、券商PK的强大的投研团队的可能性较低。

(4)从客户角度,我咨询了一位已经尝试过某家券商基金投顾业务的朋友,主要是关于基金投顾的服务体验问题。他是一个在金融行业(银行系统)工作多年并具有一定基金投资经验的青年人,收入较好,但也需要还房贷和养家,综合来看我认为其风险偏好为中立偏激进。

这位朋友还告诉我,基金投顾和我们以往的那种财富顾问或者理财经理服务有显著差别,虽然基金投顾的前台人员和理财经理一样都是服务热情,有问必及时回答的,但两种服务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基金投顾真正做到了基于“买方”利益(也就是基民利益)的代客理财。

投顾们的KPI考核以及奖金工资是和投资者收益高度绑定的。这里的收益就是指客户在投资某个基金组合后的持续收益率,所以投顾的工作重心是“让客户顺利抵达目的地(投资目标)”。

这里读者一定要注意区别,因为之前的理财顾问们的KPI考核仅仅是绑定其所销售的基金规模,而和该基金之后的成绩没有关系了,所以基本都是一锤子买卖。普通理财师的工作重心是“让客户上车”。

这个似乎“浮于表面”的区别实际上体现出背后更深层次的变革。长期以来,基金经理、基民和代销机构在获利模式上有着一定的矛盾。基金代销渠道以销售基金返点来盈利,追求基民高交易频率;基金经理除了追求收益率更追求规模,一般不希望短期内出现大量赎回影响其流动性;而基民只看重收益,一般对买哪只基金和持有期限没有特别要求。

基金投顾的出现或能较好解决这三方的获利矛盾。

除此之外,他还告诉我,基金投顾是以前台服务+后台研究组队形式帮助基金投资者以“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为出发点来建仓、调仓和离场,具体涉及基金品种、申购份额以及买卖时机的选择。

这可以说极大地方便了基民的投资进程,简化了基金投资中各个复杂数据和参数的理解需求。基民在选好了投资方案后,就不需要再操行市场上的风格变化,行业板块轮动,以及估值变化等等一系列策略了。

(5)基金投顾还能帮助基民从“教育”、“养老”等个人规划角度进行“多场景”的财富配置。比如,随着老龄化趋势加深,我国养老投资的需求必然上升。而传统的养老理财基本面向货币、固收或者固收+等较单一的低风险的产品。


隔壁老邢查阅了某头部基金的投顾方案说明,其中明确提到了一个“养老”的场景策略。这个基金投资组合一改老式养老理财一味追求低风险的策略,以“60%的沪深300+40%的上证国债”作为收益基准参照,显示出较为积极的获利信号。

从其公布的投资标的基金明细来看,基本也是6成股票基金外加四成债券基金以及一小部分货币基金的组合。从这个组合的收益来看,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其近一年收益率约为23%,跑赢了市面上所有大盘指数。


基金投顾也不是万能的

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告诉我们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对基金投顾也不能只看到其优点而忽视了缺点。


现在还处于基金投顾业务发展的初期,整个业务中所蕴含的不成熟和不稳定也非常显著。我研究了数篇研报和新闻报道后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 基金投顾业务在国内建立还不足3年,整体业务模式是否能为基民取得长期的好收益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基民朋友在“入坑”前还需做好功课和观察。
  • FOF、固收+基金、ETF增强基金等“竞品”在市场上的发展也非常迅猛,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细分商业模式的竞争还将继续,基民或有更多元选择。
  • 基于人工智能科技的“智能投顾”业务也在各个机构特别是银行中发展迅速。这项无人的投顾业务模式会不会对传统基金投顾造成分流呢?
  • 市面上还较广泛存在各类“免费基金投顾”,也就是那些“非正规军”性质的基金顾问提供商提供类似服务。他们往往是来自各券商或者基金公司的新媒体大V等,或者就是来自各互联网社交平台上的“个体户”大V。这些“推荐和顾问”业务往往不收取顾问费,是否会分流一部分基金投顾业务?


写在最后

最后,我还是提醒各位读者,本文没有任何投资推荐目的,且无任何广告,纯粹是为各位提供关于基金投顾的干货。期待能为各位提供一定的阅读乐趣。

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切记要谨慎再谨慎。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