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A股红利指数的大族长,上证红利指数是很多指数基金投资者,选择的第一个指数基金。红利指数以其:成立时间久远、分红稳定、规模最大、红利因子较强的防守性,广受新手朋友们所信赖。
不过,2021年跟踪该指数的华泰柏瑞红利ETF分红不达预期,广受投资者的指责。61也在之前的文章中详细的分析了主要原因:规模巨大导致跟踪指数时出现了“流动性困境”。
一、问题缘起
2021年,红利ETF每10股分红0.86元,分红率仅为2.99%。对比2019年的4.97%、2020年的5.15%,下降幅度非常明显。为此61追溯了近5年的红利指数、红利ETF收益率及红利全收益指数收益率。
2021年红利全收益指数收益正常,但红利ETF虽然跑赢红利指数,但跑输红利全收益指数-2.37%。红利ETF的分红 ≈ 红利全收益收益率 - 红利指数收益率。大白话来说:红利ETF的分红规则跟“基金对比指数收益率”的差额有关,也就是跑赢指数的部分拿出来分红。
如果红利ETF能紧跟指数,达成红利全收益指数的收益率,那么2021年分红并不会减少,甚至还能略超以往。但红利ETF没能做到,较大幅度的跑输了全收益指数,这便是问题核心:基金没有紧跟指数收益。
二、为何会跑输指数?
既然指数基金的核心策略是“被动紧跟”指数,那为何基金为何跟不住指数?直接复制指数策略不就可以了么?规模太大的烦恼!华泰柏瑞红利ETF,目前规模高达180亿+,为众多红利类指数基金之最。又因为红利指数是“股息率加权”,导致红利指数的成分股中有非常多的小市值公司。
我们来看看基金的管理规则:
1、《公募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2017)》明文规定,限定同一管理人对某一公司15%流通股的总额限制。这点是为了防范风险,避免某一个基金公司过高持有某一家公司股权,从而导致出现黑天鹅。
2、红利ETF基金经理柳军管理20余只基金,这些基金在一定概率上也会有红利ETF持仓成分股,从而抢占15%之内的比例;
3、红利ETF目前规模高达183亿左右,而部分成分股自由流通市值不足60亿。以第二大权重股大东方为例:其流通市值58.93亿,目前占红利指数权重4.69%。58.93亿的15%便是8.84亿,这是基金能持仓的上限。而目前红利ETF规模183.78亿,如果要完全跟踪指数,得给予 4.69% 的权重,即最少需要买入8.62亿,离8.84亿只差1800万,岌岌可危。
显而易见,在这么巨大规模的影响下,基金要完全跟踪指数,力有不逮。在2021年4季报中可见,红利ETF现金储备高达4.46%,为近10年之最。(有钱没地花!)
这也是很多投资者希望华泰柏瑞控制红利ETF规模的原因。
三、危机出现的原因
2013年,红利指数做过一次编制规则的调整,从原来的“市值加权”调整为“股息率”加权,这个调整的好处是:强化了红利类指数的“红利因子”的作用,降低了大金融在指数内的权重,释放了高股息率成分股的参与度,极大的提升了其权重。
不过受此调整影响,很多小市值、高股息率公司成为了红利指数的“十大权重股”,为此之前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以股息率加权的指数,会出现流动性困境。果不其然,在此次调整10来年后,红利ETF由于规模太大,出现了该问题。
由上图可见,在“股息率”加权的策略下,很多小市值、高股息公司高居十大权重股,当基金规模巨大,受限15%原则后,基金完全跟踪指数成为了“不能达成”的目标。
四、编制规则再次优化
此次调整核心有:
解析1:此条加强了企业分红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且限制了股利支付率 \u003c 1,有部分偶发性、乱分红的公司会被剔除。
解析2:仍按照股息率排名,股息率加权仍为核心指标。
(3)个股权重上限规则修订为单个样本权重不超过10%,且100亿元以下总市值的单个样本权重不超过1%。编制方案其余部分保持不变。
解析3:重点调整,限制了100亿以下市值的成分股,权重不超过1%。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本次调整主要是为了解决“流动性困境”,其次再次提升红利指数的质量,调整非常必要。
四、对投资者的影响
1、无须操作,指数执行调整后(2022.04.13),基金会被动跟踪调整;
2、持有者可以继续观察该基金跟踪收益与分红情况,61也会密切跟踪;
3、红利ETF暂时解除了“流动性困境”,但如果某一天规模又到某一个临界点时,或许还会看到类似情况,但目前来看,还可以蹦跶较长一段时间。
4、中证红利其实也会有类似需求,但中证红利选样空间更大(沪深两市),成分股更多(100),基金规模相对较小(富国中证红利56亿),相对来说还不紧急。
5、整体来看是好事,是解决之前早该解决的问题,但毕竟是等问题出现再行动,无论中证指数还是基金公司,希望类似情况以后要尽早解决!
(成文时间2021年上半年)金融机构的投资者教育内容的确普遍有点无聊,我的帖子也许是投资者教育的一个尝试方向,尽可能说人话,通俗易懂,希望能给大家更好的理解体验。
被动指数基金为什么长期可能存在优势?
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提到的数据和比例都不准确,只为方便理解。
首先,我们可以将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打算在证券市场上获得超越全市场指数收益的投资者,这类叫“主动投资者”。另一类是知道自己能力有限,退而求其次,选择尽量跟上市场本身的人,我们称其“被动投资者”。
按照定义,主动投资者和被动投资者的总和等于全市场收益。其中被动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仓位总和大致和全市场指数构成接近,他们获得指数收益。那么,剩余的主动投资者作为剩下的另一个整体,收益也必将趋近指数收益。
然而,因为主动投资者的基金群体有更多的年度管理费、交易佣金,甚至私募基金还要加上巨额的业绩报酬。扣除这些费用后,主动投资者的群体收益一定低于被动投资者的群体收益,因为被动投资者群体只需缴纳少量管理费以及更少的交易佣金(只有当指数成分股发生变化时才对应交易)。
那主动投资者群体里难道就没有跑赢指数的吗?当然有。
主动投资者群体扣除成本前,群体收益率等于指数收益,意味着群体内必然分布着高于指数、等于指数和低于指数的三类情况。确实一定会有人跑赢。如果主动投资者群体内部,三部分人群是平均分布的,即各占1/3。(这个比例不准确,只为便于理解)这意味着2/3的费前等于指数和低于指数的基金在扣除费用后,收益率已经输给了指数。然而扣费前超越指数的群体里,也有一部分仅超越指数一点点的,扣除各项费用后的收益率仍可能低于指数。
所以如果主动投资者和被动投资者的数量是1:1的话(再次强调这个比例不准确,只为便于理解),加上只有不到1/3的主动投资者跑赢指数,最后的结果是不到1/2*1/3=1/6,即不到16.6%的投资者能跑赢指数。
按照这个假设比例,反过来就是说83.3%以上的群体无法跑赢指数,这就是大部分投资者长期无法战胜对应指数的根本原因。宽基指数就够难战胜的了,优秀的窄基指数,更难望其项背。
因手上没有现成数据,暂时先假定我国的被动投资者可能不到10%,剩下的全是主动投资者,主动投资者的内部竞争就是机构对抗散户,在这种情况下,散户的优势很少,超越平均的大头自然是机构,大家很容易看到国内的投资机构哗啦哗啦数钱,不容易理解被动投资的优势。
再直白点,被动投资不光降低管理费,减少交易佣金等其他费用同样重要。借用段永平的话,投资的一般规律是:出手越多,赚得越少或赔得越多。
从省钱的角度,大家照着指数的持仓自己构建是最省钱的了。但可能由于懒,或者资金暂不足以自己构建,适当交点费用给基金也是合算的。
国外好几本经典书啰啰嗦嗦讲半天就是这个费用长期积累的损耗问题,另外一部分则是基金管理人的屁股风险和幸存者偏差。现实中投资者应该不会争着把钱交给连对10年的猴子,但会争着交给连对10年的明星基金经理。(注意:打字的我也可能是只猴子)
有自己的想法才是正常的,是人就会有自己的想法,那就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大影响跟基金结合的,如果怀疑别人是猴子,自己成为猴子的一部分可以打消部分疑虑,愿赌服输。
之前举了个例子,腾讯和香港交易所我个人很喜欢,商业模式顶级,那么我对比了下基金的持仓,目标锁定易方达蓝筹,对商业模式的理解上可能与基金经理张坤有共同点,付点管理费怎么了,谁让我自己懒呢。花点钱,当个监工,看着张坤完成寻找优秀商业模式的公司及剩下的分散工作,它不香么?
要是易方达蓝筹规模小于5亿就好了。当然,想获得更多的打新收益,可以复制主要持仓,自己打新。精力够就行。
要省钱,那就挑喜欢的,构建自己的个股组合,自己赚这个管理费,适度分散后本质差不多就是一种自建的指数,只是对普通人而言,这个自建指数容易没有明确规则,也没有体系,换股调仓不大稳定,常常由着自己的心情来,出错的几率就大。
实在没有观点,或者不知道怎么追踪基金,各方因素综合起来,虽然不可能是最好的,但躺在消费红利上,从长期概率看已经足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