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公司经营情况说明
(一)虹软科技2020年度的经营情况
尽管受到全球疫情蔓延以及供应链短缺的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整体出现下滑,但作为智能手机核心卖点的影像拍摄算法市场需求依旧旺盛,公司智能手机业务规模稳中有升,同时智能驾驶业务发展较快。公司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拓展新业务等系列措施,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83亿,同比增长21.03%;归母净利润2.51亿,同比增长19.53%;归母扣非净利润1.96亿,同比增长18.15%。
2020年度,公司人均创收、人均创利水平继续提升。人均创收约100.62万元,同比增长约19.43%,人均创利约37.03万元,同比增长约17.95%。
(二)虹软科技2021年第一季度的经营情况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557.20万元,同比增长12.73%;归母扣非净利润4,285.95万元,同比增长11.47%;营业收入1.51亿,同比降低8.80%,主要原因为:(1)公司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业务本期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2)自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公司智能驾驶业务进行了商业模式上的调整,同时受到后装市场客户业务波动及产业链芯片紧缺影响,本期实现营业收入188.43万元,而上年同期为1,700.76万元。
(三)各项业务的进展
2021年,是公司继续推进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技术高质量、可持续商业化落地的一年。公司将紧紧围绕“1+2+N”整体发展战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经营计划:
首先是“1”-手机视觉算法业务,巩固在智能手机影像行业中视觉算法的全球领先地位,深入布局业务新增长点。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业务本期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除存量人工智能算法及升级、迭代算法继续满足客户需求外,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布局的AI视频HDR、AI视频防抖等相关新技术自第三季度开始逐步出货,AI视频夜景、AI视频大光圈(包括人物和宠物)都在今年第一季度出货。
“2”-智能驾驶和屏下光电解决方案两大创新业务
智能驾驶业务方面,2020年度公司智能驾驶视觉解决方案业务增长较快,实现营业收入6,592.99万元,同比增长310.61%。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8.43万元,原因是公司对该业务的商业模式进行了调整,将着重点放在前装,此外,后装市场也受到了来自客户业务波动及产业链芯片紧缺影响。
公司自2018年开始研发智能驾驶相关产品,该业务整体战略是前装为重,后装先行。公司目标是成为车载一站式视觉解决方案供应商。
智能驾驶后装,是在公司智能驾驶业务战略上,以拓宽业务初期切入市场规划的前期环节,相较前装市场来说,收益体现会相对快一些,其核心重点是可与客户及Tier1合作伙伴紧密合作,通过真实有效的车辆道路数据,随时改善算法,有效快速提升视觉解决方案的效率和准确性。而前装切入渗透期限相对长,从定点到获得收益的周期比较长,但稳定,可持续性好。
我们预计2021年开始,市场对乘用车与商用车智能化的需求较为旺盛,为加速推进在前装的布局、拓展,为智能驾驶业务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2020年四季度开始,公司对智能驾驶业务进行了商业模式上的调整,将更多精力、资源投入到前装,加大在前装的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客户服务、集成平台优化上的投入,全面对接前装厂商及相关Tier1供应商。截至2020年底,公司正在与客户定点开发中的车型已超过37款。
另外,公司屏下指纹产品仍在稳步推进,目前已经完成了两家手机厂商所指定的测试项目。当前,公司镜头式光学屏下指纹识别解决方案已经具备低误识率、低耗时、安全性高的特性,达到终端厂商与支付服务供应商的要求,小批量样机已经生产完成。
ALS亮度传感器芯片,是未来每一台中高端全面屏手机都需要的芯片,公司针对全面屏手机推出了ALS芯片产品。因为该芯片采用了最新的材料及工艺设计(虹软有专利保护),目前全球没有一家公司可以独立为本产品完成从晶圆到光学镀膜、蚀刻等生产环节,测试和封装等工艺也在海外,涉及位于欧洲、日本、韩国、台湾的多家企业。疫情导致进展延迟。
①作为部分关键海外工厂的替代,2020年公司也同时调整了相关设计和新材料使用及生产工艺,新工艺今年四月也验证成功。②为了未来能在国内进行量产,我们也在国内进行了生产工艺改造的准备工作。
AIoT车载产品方面,2021年,公司将持续加大智能驾驶的投入,目标是拿到更多签约定点开发项目,进到更多的主流车厂,覆盖更多的车型。此外,所有与视觉相关的产品,包括Face ID、DMS、OMS、AVM、ADAS、AR HUD、手势识别、透明A柱等,我们都会实现商业化落地。
第二部分、提问与回答环节
Q1:请问公司算法技术的优势在哪?
A:公司自2003年便明确了在嵌入式设备研发相关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方向,至今在边缘计算技术领域已有深厚的积累,并建立了全面、复杂的多平台适用的底层嵌入式开发库。积累的算法具有高度的紧凑性、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易调用性,可以在高性能、有效大幅降低资源消耗的情况下实现高精度运行,并自主研发了诸如人体识别、物体识别、场景识别、图像增强、三维重建和虚拟人体动画等核心技术,构建了完整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体系。公司大部分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多数新创技术在首发周期属于国内外领先水平,能够满足目前市面上中高端智能手机大多数与视觉相关的技术与应用的算法需求,且公司的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在除苹果之外的主流手机品牌的大部分旗舰机型上获得使用。在人体分析、人脸识别、人体识别、手势识别、人体美化等技术上达到超过95%的准确性、毫秒级实时性或低硬件要求等技术指标,人物属性分析、对象属性分析、多帧多通道质量提升等技术点能达到业界先进的低功耗、高性能、相对强鲁棒的水平。
Q2:公司的算法和技术是如何进行保密的?
A:为防止技术失密,公司采取如下相关措施:①公司通过建立完备的源代码管理系统,严格的代码访问权限控制,确保源代码安全。②公司通过建立完备的漏洞管理系统,严格的漏洞信息访问权限控制,确保漏洞信息安全。③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降低了个别的、静态的技术失密给公司带来的风险。④公司还采取了诸如严格执行研发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健全内部保密制度、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保护等相关措施。⑤从技术的角度,公司的代码、网络模型、硬件化的功能模块都做了深入、细致的技术性加密保护。多年来,公司一直有专门的团队专注于此,被破解的概率极低。
Q3:请具体解释公司计算机视觉算法软件收费模式,智能驾驶业务收费模式也是这样吗?
A:按照业务合同的不同类型划分,公司的计算机视觉算法软件主要收费模式可划分为固定费用模式和计件模式两种模式。①固定费用模式:按合同约定的软件授权期限,收取固定金额的软件授权费用。特定客户在软件授权期限内,针对某款、某系列的特定设备内,可以合法地把含有虹软科技算法技术的特定软件无限量装载在合约限定的智能设备上。②计件模式:在合同约定的软件授权期内,按照客户生产的装载有虹软科技算法技术智能设 备的数量进行收费。通常情况下,公司会与客户就不同生产数量区间,约定阶梯价格,保障双方利益。智能驾驶业务目前按计件模式收费。
Q4:公司人才优势有哪些?
A:公司在超过20年的发展历程中,磨合出一支以博士为带头人、硕士为骨干的核心研发团队,充分掌握核心技术算法,并进一步落地成为成熟的商业产品。通过长期的潜心学习,公司始终立足于领域内的最前沿,建立和长期保持行业内经验积累和能力上的领先优势。公司及其下属公司经过20多年的摸索,不断改善形成了一套独有的高效管理模式,基本实现自动化、自驱、自愿的高效运行状态,同时采用“导师制”培养模式,有效减少研发的试错次数。高效的研发管理体系提高了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研发速度,提升了公司计算机视觉技术算法水平。
Q5:对于公司研发人员情况如何?
A:公司研发人员连续三年占公司全部人员比例的65%以上,其中硕博学历人员超过50%,研发人员维持稳定。研发队伍员工年龄、学历、从业年限结构合理,内涵活力并重,是虹软科技研发实力始终保持行业领先的重要保障,是虹软不可替代的巨大优势。
Q6:公司智能驾驶相关产品的主要研发进展如何?有哪些产品?
A:公司在适用于智能驾驶市场的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上的主要研发进展包括:①针对后装摄像头不同行业的不同应用场景,实现了多套完整行业解决方案。例如,在商用车行业,研发了符合国家、省、市标准的驾驶员监控预警、安全辅助驾驶预警、驾驶员异常行为监控预警、盲区监控预警的软硬一体化产品解决方案。②在多种芯片平台以及原有的预装摄像头上,扩展支持了更多功能。例如,基于原有的公交车预装的监控摄像头,支持了双手脱离方向盘检测预警以及打电话、玩手机预警等功能。
目前智能驾驶相关产品包括DMS(驾驶员监控系统),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BSD(盲区检测系统)、OMS(乘客监控系统)、Interact(视觉互动系统)、Authenticate(生物认证)、AVM(3D环景监视系统)、AR HUD(AR抬头显示)和智能后备箱等各类以核心算法为基础的相关软件解决方案,并在不断进行迭代、更新算法。
Q7:智能驾驶方面,公司有提到过软硬一体解决方案,请问目前都有哪些?
A:在智能座舱视觉解决方案和部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中,软硬一体解决方案为目前市场前装和后装急需,性价比更高的,主动安全监控解决方案。主要技术方案有:①Tahoe系列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能够在小型低性能芯片上实现人脸识别、驾驶员疲劳分心、危险动作及驾驶员离位检测,支持安全带提醒、自动对于不同安装位置进行分心功能的自适应调整,为行业用户提供低成本DMS解决方案。②Kunlun系列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针对大型载货车辆,在小型低性能芯片上实现人脸识别、驾驶员疲劳分心、危险动作及驾驶员离位检测,车辆盲区检测、空满载检测等功能,支持安全带提醒、自动对于不同安装位置进行自适应调整,支持车辆车头盲区的检测、右侧盲区的检测,降低了误检。③Superior系列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广泛适配各种车型,满足后装市场人脸识别、驾驶员疲劳分心,ADAS等功能,并具备4G/GPS功能,提供行业内全功能AIBOX解决方案。针对商用车的ADAS进行行业定制,优化不同驾驶场景下,例如前车插入、离开、急刹的场景的情况。④Baikal系列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基于多颗低成本芯片,进行有效融合、同步,实现满足细分行业要求的驾驶员监控系统、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盲区监控系统、360°环视系统一体化功能需求,为行业用户提供标准的解决方案,解决行业内复杂的定制化需求。
Q8:公司与产业链深度合作的优势在哪里?
A:公司始终与行业最前沿的技术保持同步,掌握了持续开发、迭代与硬件更加匹配的算法的能力,凭借与产业链内主流公司长期、广泛的合作,公司得以在客户提出技术需求后,在最短时间内及时响应,提供低能耗、高效率、硬件平台适应性广的解决方案。公司坚持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主流公司开展合作,并与之建立了长期、紧密、稳定的合作关系。
Q9:公司手机领域未来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A:①随着5G逐步商业化,5G网络覆盖面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驱动换机需求;②5G手机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渗透、5G应用升级,将使得高清、3D视频的拍摄与分享更加便利,智能手机使用体验和交互需求也全面提升,会带来更加多样、更加复杂的视觉算法应用需求;③随着智能手机算力和硬件能力的提升,新技术和产品经过高端机型的成熟应用后向中低端机型普及、渗透,中低端手机中也逐渐嵌入更多的软件算法。
Q10:2021年已过一半,公司对于后期手机产品市场发展如何判断?
A:5G所产生的视频类算法需求会日益增加,多摄将进一步向中低端手机渗透;虽然TOF发展速度未达预期,但相关的AR/VR、3D扫描等应用已有部分厂商旗舰机型投入市场,只待“杀手级”应用的出现,从而推动TOF摄像头在手机中的普及与使用。
Q11:目前公司股份回购的情况如何?
A: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回购股份2,129,151股,详情请看公司于2021年7月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Q12:公司战投配售股东股票解禁了,有什么减持计划吗?
A:公司两家保荐机构相关跟投子公司在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中获配的股票于2021年7月22日解禁,详情请看公司于2021年7月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战略配售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公司将遵守关法律法规披露相关进展。
附:活动信息表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一对一沟通 √其他 券商组织的交流会、电话会议 |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姓名 | 195家机构,共255人次(详见附件《与会人员清单》) |
时间 | 2021年7月8日、2021年7月9日、2021年7月19日、2021年7月20日、2021年7月21日 |
地点 | 2021年7月8日: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 2021年7月9日:电话会议 2021年7月19日:电话会议 2021年7月20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斗门路3号天堂软件园A幢23楼公司会议室 2021年7月21日:电话会议 |
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 董事会秘书 蒿惠美女士 证券事务代表 廖娟娟女士 投资者关系 邓 琦女士 |
附件清单(如有) | 无 |
日期 | 2021年7月8日、7月9日、7月19日、7月20日、7月21日 |
(此稿由证券时报e公司写稿机器人“快手小e”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