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要改变公募基金无风险、高收益的管理模式,取缔基金公司旱涝保收式收管理费的模式,基金公司需与基民风险与共!!基金公司发行基金时,经理与公司需跟投2-5%的份额,亏损不允许收取管理费,盈利时才能提取收益的1-2%。
二是严格退市制度,对符合退市条件的公司要从快处理!!
三是要加大对财务造假、内幕交易、信批违规等行为的处罚力度,不能变相鼓励造假和违规行为,完善股民索赔制度和集体诉讼制度!!
四是要严格限制证券行业从业者的薪酬,对证券公司的总薪酬支出和从业者的平均薪酬要设限!!
五是要改革上市公司的减持制度,公司大股东减持金额要和分红总额总体想当,主营业务亏损的公司不能在二级市场减持和再融资!!
导读:华尔街有一个古话:what goes up, must come down, the law of gravity。任何资产的长期收益率,都无法摆脱一个“地心引力”。在经历了过去3年的结构性牛市后,权益资产在2022年出现了均值回归。大家对“开门红”的期待,从1月1日一直等到了春节后,等来的确实各种内外部因素带来的市场调整。就在一个月前,许多人还认为俄罗斯不会入侵乌克兰,然而……
最终的结果是,2022开年至今沪深300指数下跌11.89%,而不少权益基金年内跌幅超过了15%(数据截止:2022年3月7日)。当大家打开自己的基金账户时,发现此前高位买入的基金都浮亏了20%、甚至30%以上。
事实上,基金赚钱和基民赚钱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我们来看两组数据对比: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股票基金2021年净值增长率平均值为8.18%,混合基金为9.71%,债券基金为4.97%。(数据来源:银河证券)
而截至2021年12月28日,53%基民收益率为负,近四成基民收益为正。(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调查报告)
我们从大量的基金持有人行为报告中,看到两个重要的结论:
1.盈利水平与持仓时长呈正相关。但可惜的是,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45.96%的客户持仓时长不到3个月,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投资者并不能坚持完一个所谓的“中长期投资周期”。
2.基金的波动率过高会影响持有人的盈利体验,从而影响持仓时长,进一步影响收益水平。数据显示,成立满3年的基金产品中:年化波动率高于30%的基金,客户的平均收益率只有7.63%。(数据来源:《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
毫无疑问,人性的弱点,极大影响了基金持有人的盈利高低。华尔街“鬼才”伯纳德·巴鲁克曾经说过一句话:“他们不是被市场打败的,而是被自己打败的。”这句话,可以解释许多基民面对高波动时的缩影。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发现真正影响基民赚钱的并不是收益率,而是波动率。波动率越低的产品,持有人赚钱的概率越高,持有体验也更好。但是,我们也知道,波动越低的产品,收益率也会越低。那么有什么产品能以较低波动,获得较高收益呢?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过去8年,全市场唯一实现每年4%以上正收益的二级债基金经理,中银基金的陈玮。通过对中银基金陈玮的研究,大家也能更好理解“固收+”这样一个重要的资产品类,能通过强大的投研平台和专业的投资能力,能为大家带来6-8%的年化收益率,对应2-3%的最大回撤。
许多人或许对这样一个年化收益率看不上,但陈玮实现了收益率的均匀分布。意味着无论是牛市、熊市、震荡市,无论是美联储加息周期、降息周期,无论内外部地缘政治是什么因素,在过去的8年中都能带来至少4%以上的正收益。收益率的确定性,才能让大家真正拿着放心,持有后直接“躺平”。而波动太高的产品,经常会干扰持有人情绪,最后不但没有赚到钱,还影响了生活质量。
那么陈玮又是如何实现穿越牛熊和周期的持续正收益能力呢?下面,我们就和大家深度拆解陈玮的投资框架。
唯一实现8年收益全部在4%以上的基金经理
‘固收+’产品将大部分资金配置于风险可控的债券类资产,获取稳定利基;将少部分资金配置于股票、可转债等风险相对更高的资产,适当博取超额收益。整体来看,‘固收+’产品风险和收益均比较适中,这才是大部分人真正需要的资产配置底仓品种。
由于“固收+”的风险收益特征,对于持有人来说,并不追求单年收益率要多高,而是不能出现亏损。本质上,“固收+”是一款和银行理财对标的产品。对应差不多4%左右的银行理财收益率,如果产品收益能更高,但回撤和波动并没有放大太多,那么就非常适合普通的老百姓。
我们发现,每年都要实现4%以上的正收益,看似是一个“小目标”,却非常不容易实现。事实上,2014年以来,连续8年每年实现4%以上正收益的二级债基金经理,只有一个人:中银基金的陈玮!
我们发现,他的“固收+”体系有几个特点:
1)追求任意时间点回撤不超过3%,同时,在相近回撤水平里,收益更高。
从用户视角出发,任意时间点都有客户会买入。通过对回撤的严格控制,带来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陈玮管理的中银添利A每半年度的最大回撤为-0.99%,远好于同类产品的平均回撤幅度,而每半年收益率为2.57%,也高于同类产品的收益率水平。
数据来源: 基金定期报告, 数据截止时间: 2021年12月31日
2)优秀的风险管理能力。
无论是债券还是股票,把风控的核心放在事前,热门赛道不太碰,估值和盈利不匹配的标的不买,不赚高风险下的收益。
3)广泛资产覆盖下的,多元化收益来源。
陈玮有14年证券从业经验,超7年基金管理年限,尤其擅长大类资产配置。他能够在不同的股票、债券牛熊市场中,都获得正收益,背后是收益来源多元化,不依赖某一种资产或者风格,不奢望自己擅长的资产赶上风口;
▼陈玮任职以来单年度管理业绩如下表:
数据来源: 基金定期报告, 数据截止时间: 2021年12月31日
即便在2022年开年的市场大幅调整中,中银稳健添利A依然取得了正收益,在同类产品中排名前10%。并且,这只基金的回撤控制也很好,给持有人画出了一条稳定向上的净值曲线。
图表:中银稳健添利A净值曲线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什么样的“固收+”选手最终能胜出?
什么样的“固收+”选手最终能胜出?我认为至少具备以下几点:
第一,“固收+”做得好的选手,通常是“债券投资做得很好,股票也不错”的类型。
债券投资的优秀选手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宏观分析做得好,因为要把握利率市场的变化;第二个是对券种本身的信用风险把控比较好,不会买错券。
而陈玮的纯债做得就相当不错,管理的中银纯债自2012年12月成立以来总回报48.68%,超业绩比较基准39.36%,年化回报4.61%。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数据截止:2021年12月31日)
十分注重风险收益性价比,年化回报及波动率表现均优于同类。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第二,控制回撤能力强,拥有优秀的风控能力。
和股票投资不同的是,固定收益的风险特征往往是滞后表现的。一个暴露了很大风险的组合,未必马上会在净值上体现,然而一旦风险爆发,组合净值就会出现巨大的回撤。所以固定收益的风险控制,一定要做到事前,这就对风控的流程提出了很高要求。
陈玮管理的中银招利成立以来平均半年回报2.74%,半年平均最大回撤-1.88%,也显著低于相近收益水平的同类基金。
数据来源: 基金定期报告, 数据截止时间: 2021年12月31日
优秀的回撤控制,来源于中银基金固收团队强大的风控能力。
依托中银基金强大的投研实力,陈玮采取更加稳健的管理思路,底层策略方面,以高等级信用债券打底,不做信用下沉,以获取票息确定收益为主;在权益增强方面,则将更加重视风控。
第三,接触多类资产,并对其认知足够深。“固收+”绝对不是股票和债券两类资产的简单组合,而是通过获得不同类型的资产收益,为客户提供一个较低波动,较高收益的产品。
优秀的“固收+”选手,要经历过各类资产和策略,对每一类资产的历史和未来、驱动因子有了解,眼界比较宽。
相近收益水平下回撤控制更好
相近回撤水平下收益更高
我们都知道,一个基金如果回撤三分之一,就要通过上涨50%弥补回来;一个基金如果回撤了50%,那么就要上涨100%才能回到回撤前的净值水平。其次,一个基金回撤过大会导致用户体验不佳,并且很容易出现用户在较大回撤后赎回的现象。
由陈玮管理的中银招利在各类行情下风险控制能力都表现不错,成立以来最大回撤-2.53%, 年化波动率3.53%,位于同类基金前列。成立至今年化夏普比率1.20,卡玛比率2.28,风险收益性价比较高。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中银招利A在震荡市场中净值一路上行,在持有体验良好的同时,年化收益也有6.12%。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日期:2019.09.27-2021.12.28)
可以说,陈玮实现了较低风险暴露(波动率)之下的较高回报,最终夏普比例就大幅好于同类产品,也体现了基金经理在既定风险敞口下,取得超额收益的能力。
弹性收益来自于Alpha能力
固收增强投资策略中,“固收+权益”是最常见的投资组合,其中比较常规的公募产品主要包括三种: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型基金。
固收+基金产品的历史收益均高于纯债基金,整体收益稳健,回撤幅度则明显小于股票型基金。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止:2021年12月31日
我们认为“固收+”投资收益的来源主要是三个方面:
1)正确的大类资产配置,规避某一资产的大熊市;
2)多元化的收益来源,并不是股票+债券组合,而是通过股票投资、二级债、信用债、利率债、转债、打新、定增、大宗交易等多个资产中都获得一部分正收益,拼接在一起就是可观的绝对收益;
3)对于具体标的正确的选择,无论是股票还是债券,都要选择优秀的企业。
陈玮及团队在投资过程中,坚持基本面研究,遵循自身判断,不浮躁不跟风,强调风险管理,擅长“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投资模式,通过对宏观基本面政策的前瞻性研究和分析,综合市场走势来进行资产配置,从而追求中长期收益,不追逐短期风口和业绩排名,严格把握资产风险收益比。
其所管理的中银稳健添利A,从2015年以来的基金定期报告当日情况看,股票配置基本上都在市场大变化之前预先做了适当调整,显示出极强的中长期择时和配置能力。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指数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12/31
王牌固收团队中的“大满贯”基金经理
我们曾经和中银基金的多位固收团队负责人、基金经理进行过深度访谈,作为一家银行系的基金公司,中银基金一直以来都是资本市场的王牌固收团队。截止2021年底,中银基金固收类基金过去3年的超额收益率为9.16%,在16家固收类大型基金公司中排名第5;中银基金固收类基金过去5年的超额收益率为18.59%,在15家固收类大型基金公司中排名第4(数据来源:数据来源:海通证券,数据截止2021年12月31日)。
相比于权益资产的投资,固定收益投资涉及的投资流程更多,资产类别也更广泛。比如说大类资产配置层面,就包含了股票权益和债券至少两大类资产;再看细分的债券类别,从一级债、二级债、可转债、可交换债、利率债、信用债等等,每一类资产的驱动因素都不一样,风险和收益特征也不同。所以说,要把固定收益投资做好,更依赖强大的投研平台。
中银基金投研团队中,有单独的大类资产配置研究小组,并且定期举行内部大类资产配置会议,专注把资产配置的环节做好。而在下面的细分资产类别中,又有专门的人员覆盖利率债、信用债、可转债等几类大的债券类别,并且把大宗商品(包括石油、黄金、工业品、农产品)、海外市场、房地产、货币市场等多类资产进行了全覆盖。
强大的固定收益投研平台,为长期的超额收益能力奠定了基础。
陈玮也是中银基金这个王牌固收团队中的金牛基金经理。他管理的产品获得了5次“金基金”奖、3次“明星基金”奖、2次“金牛”奖。可以说,是市场上获得各类奖项次数较多的基金经理之一。
▼陈玮管理产品2021年度业绩
数据来源:2021基金四季度报告,截至2021/12/31
陈玮2022年市场展望:不用再对市场悲观
回到最开头的那句话:what goes up, must come down, the law of gravity。在经历了各种 down以后,我们也会在不久的将来go up。今年的市场走向是否能成为固收+产品上涨的东风,这也是投资者所关心的问题。
对此,陈玮对接下来的市场走向并不悲观,在最近的一次公开访谈中,他提出了对2022年的市场展望:
债券市场方面,首先必须承认2022年的债券收益率可能会比2021年略低一些,但也不会面临非常大的风险。目前我国经济还是在面对较大下行压力,货币政策也在放松的轨道里。在这样的环境下,债券市场整体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有一些品种比如利率债、信用债和可转债等,都存在机会,通过把握资产轮动和价差变动的机会,还是能获得一定的收益。
权益市场方面,今年市场上有两个支撑因素,一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合理充裕的流动性,对股票还是债券都市场非常有利。事实上,回看历史,这种宽松的环境下,股票市场不太会有大熊市的风险。另一方面,再加上国家的稳增长政策对权益市场的预期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在这两个因素影响下,股票市场不太会有大熊市风险。风险方面可能更多是结构性的风险,全年来看还是蕴含着很多的结构性机会。
从收益视角转向波动视角
我们认为,从2022年开始越来越多人的基金选择维度,会从过去的收益率视角转向未来的波动率视角。
一方面是,大家会开始真正接受一个正常水平的权益基金年化收益率。2019到2020年的那种全行业30%年化收益率,显然是不可持续的。要知道,巴菲特也“才”20%年化收益率。那么,未来几年权益资产的隐患收益率必然是下降的。
另一方面,大家通过购买基金产品,也会越来越理解波动率对持有人收益的重要性。事实上,过去十几年A股市场的问题并非收益率不够,而是波动率太大,导致夏普比率很低。我们以偏债混合基金指数和沪深300指数过去5年的年化波动率和收益率进行对比,发现偏债混合指数过去5年的年化收益率7.23%,仅仅比沪深300指数的8.57%低了一点,但是波动率之间的差距是3.94%和18.57%的区别,从中就能看到风险收益比的差距。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2017/1/1-2021/12/31
无论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还是权益基金的集体回撤,都在2022年已经发生,这也必然决定了这一年会成为低波动基金的大年。从今天对中银基金陈玮的投资体系和数据分析中,我们更能发现“固收+”产品对于普通基民的价值,也必然会成为家庭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end -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安 昀 | 鲍无可 | 贲兴振 | 薄官辉 | 毕天宇 | 曹 晋
曹 霞 | 曹文俊 | 常亚桥 | 常 蓁 | 常 远 | 崔建波
陈璇淼 | 陈 平 | 陈 媛 | 陈立秋 | 陈 军 | 陈觉平
陈文扬 | 陈 宇 | 陈金伟 | 陈国光 | 陈 玮 | 陈轶平
程 彧 | 程 洲 | 程 琨 | 崔 莹 | 蔡嵩松 | 蔡 滨
蔡志鹏 | 代云峰 | 邓炯鹏 | 董伟炜 | 董 超 | 杜晓海
杜 洋 | 冯明远 | 付 斌 | 付 娟 | 费 逸 | 范 洁
范庭芳 | 方钰涵 | 方 纬 | 高兰君 | 刚登峰 | 葛 晨
顾耀强 | 归 凯 | 郭 锐 | 郭 堃 | 郭相博 | 巩怀志
韩 冬 | 韩海平 | 韩 冰 | 郝旭东 | 郝 淼 | 何 帅
何晓春 | 何 琦 | 何以广 | 贺 喆 | 侯振新 | 侯 梧
侯 杰 | 洪 流 | 胡昕炜 | 胡鲁滨 | 胡宜斌 | 胡 涛
胡 伟 | 胡 喆 | 黄 峰 | 黄 力 | 黄立华 | 黄 波
黄 晧 | 姜 诚 | 蒋 鑫 | 蒋 璆 | 江 勇 | 纪文静
焦 巍 | 贾 鹏 | 金笑非 | 金梓才 | 季新星 | 季 鹏
匡 伟 | 孔令超 | 劳杰男 | 雷 鸣 | 李德辉 | 李 琛
李晓西 | 李晓星 | 李元博 | 李耀柱 | 李玉刚 | 李健伟
李 建 | 李佳存 | 李 巍 | 李 竞 | 李振兴 | 李 欣
李少君 | 李 瑞 | 李文宾 | 李 彪 | 李宜璇 | 厉叶淼
黎海威 | 梁 浩 | 梁 辉 | 梁 力 | 梁永强 | 梁文涛
廖瀚博 | 林 庆 | 刘 斌 | 刘 波 | 刘 辉 | 刘格菘
刘 江 | 刘晓龙 | 刘 苏 | 刘 锐 | 刘 平 | 刘 潇
刘 兵 | 刘 晓 | 刘开运 | 刘元海 | 刘心任 | 刘伟伟
柳世庆 | 柳万军 | 陆 彬 | 陆政哲 | 陆 欣 | 陆 航
罗春蕾 | 罗世锋 | 骆 莹 | 吕佳玮 | 吕越超 | 楼慧源
马 翔 | 马 龙 | 毛从容 | 莫海波 | 苗 宇 | 牛 勇
倪权生 | 彭凌志 | 潘中宁 | 潘 明 | 蒲世林 | 齐 皓
祁 禾 | 邱璟旻 | 丘栋荣 | 邱 杰 | 秦 毅 | 秦绪文
曲 径 | 饶 刚 | 任琳娜 | 宋海岸 | 石海慧 | 石 波
沈 楠 | 沈雪峰 | 史 伟 | 是星涛 | 苏谋东 | 孙 芳
孙 伟民生加银 | 孙 伟东方红 | 孙轶佳 | 孙浩中 | 邵 卓
唐颐恒 | 唐 华 | 谭冬寒 | 谭鹏万 | 谭 丽 | 田彧龙
田 瑀 | 屠环宇 | 陶 灿 | 万建军 | 王大鹏 | 王东杰
王 刚 | 王君正 | 王 涵 | 王 俊 | 王 培 | 王 鹏
王 栩 | 王延飞 | 王宗合 | 王克玉 | 王 景 | 王诗瑶
王晓明 | 王奇玮 | 王筱苓 | 王园园 | 王 垠 | 王文祥
王 睿 | 王海涛 | 王登元 | 王 健 | 王德伦 | 魏晓雪
魏 东 | 翁启森 | 吴 星 | 吴 达 | 吴丰树 | 吴 印
吴 渭 | 吴 越 | 伍 旋 | 武 杰 | 肖瑞瑾 | 肖威兵
谢书英 | 谢振东 | 徐荔蓉 | 徐志敏 | 徐 成 | 徐 斌
徐 博 | 徐志华 | 徐习佳 | 许文星 | 许 炎 | 许望伟
薛冀颖 | 夏 雨 | 颜 媛 | 闫 旭 | 杨 栋 | 杨 浩
杨 瑨 | 杨锐文 | 杨 帆 | 杨岳斌 | 杨 明 | 杨晓斌
姚 跃 | 姚志鹏 | 叶 松 | 叶 展 | 易智泉 | 于 渤
于 洋 | 于善辉 | 于浩成 | 俞晓斌 | 袁 宜 | 袁 航
袁 曦 | 余小波 | 余芽芳 | 余科苗 | 张丹华 | 张东一
张 凯 | 张 峰富国 | 张 峰农银汇理 | 张 锋 | 张汉毅
张 晖 | 张 慧 | 张金涛 | 张 骏 | 张 萍 | 张 帆
张延鹏 | 张迎军 | 张益驰 | 张鸿羽 | 张 弘 | 张 寓
张宇帆 | 张 堃 | 张仲维 | 张 勋 | 章 恒 | 章 晖
章旭峰 | 章秀奇 | 章鸽武 | 詹 成 | 赵晓东 | 赵 强
赵 剑 | 曾 刚 | 郑澄然 | 郑慧莲 | 郑 磊 | 郑巍山
郑 伟 | 郑泽鸿 | 郑 日 | 周应波 | 周克平 | 周 良
周雪军 | 周 云 | 周 杨 | 周 崟 | 朱 平 | 朱 赟
朱晓亮 | 钟 赟 | 朱 熠 | 左金保 | 赵 蓓 | 邹维娜
邹 唯 | 邹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