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高智商吗

jijinwang
基金规模大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基金经理是如何控制规模的?
基金的规模与业绩的关系还是比较大的,不过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首先,什么是基金的规模?规模和份额还不是一回事。所谓的规模,是指基金的所有权益的总和。比如持有的股票债券和现金的总价值。那么很显然,份额=总规模/净值。
也就是说,如果净值增大,份额不变,那么总规模也是增大的。所以我们看一只基金的真实规模是否变大,要落实到份额是否增加,会更加准确。
份额是否增加,就涉及到这只基金在单位时间内的申购份额与赎回份额的差值。如果申购远多于赎回,则可以理解为基金的规模变大。
基金的规模大,对于某些基金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比如说一些专注投资于中小板块股票的基金。
由于基金持有单只股票的上限有严格规定,因此规模快速变大,基金经理为了保持基金的投资组合不变,就必须被动购入这只股票,则很容易遭遇上限的约束,所以,这类型的基金就必须被迫改变投资组合。
所以规模大,对于某些基金来说是比较麻烦的,而对于一些以大盘蓝筹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也并不是好事,典型的例子就是易方达蓝筹,之前的规模曾逼近千亿,而张坤持仓数量并不高,也就是说单一股票的持仓市值可能接近百亿,这对于调仓换股来说,会变得比较困难。
因此,基金规模变得过于大,有可能会超出基金经理的可操作范围,影响基金净值的稳定增长。
当然,如果基金规模过小,则有可能因为连续一段时间小于一定的规模而遭遇清盘的风险。
所以,基金规模需要适中,吴哥认为,在5亿-100亿之间,是一个比较好范围。
那么基金经理如何控制规模的增长呢?我们知道,如果一只基金的业绩好,那么必然会吸引很多的投资者申购,那规模不可避免地变大,这个时候,基金经理可以有如下几个方式来应对:
1、增加大盘股的占比,例如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就是这样应对的,他在三季报中增加了大量的港股上市的电力股,这些都是巨元霸;
2、限购,如限制单日申购的上限,甚至是限制持仓的上限,例如之前大成国企改革灵活配置就是这样,限制持仓上限不超过10000元。后来放开了。
3、分红,分红也是一种主动降低规模的方式,这比较容易理解,例如前一段时间交银趋势混合就是这么干的。
4、增加持仓的股票数量,分散投资,例如华安文体健康的刘畅畅,她的基金一度持仓股票个数超过100。
好了,总结一下,今天我们聊的是关于基金规模的问题。规模与业绩通常是互相对立的,但规模变大也是每个基金经理走向成熟的必经过程,相信他们都能比较好的应对。

1、基金爆仓,基金经理为什么会跳楼?

看来你是电视剧看得有点多,这里首先要纠正你一点的是:股市跌了,基金爆仓了,基金经理们并非一定要跳楼的。特别是公募基金经理,他们赚的是管理费,业绩差最多没有年终奖金而已,那些跳楼的大多是私募基金的

公募基金赚的是管理费

公募基金,是指以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募集资金并以证券为投资对象的证券投资基金。公募基金主要盈利靠的是管理费,而与基金净值没有直接关系。只是业绩太差会影响整体基金规模,从而间接影响基金公司的收入。这也是中国公募基金一直被诟病的地方,老鼠仓事件也时有发生,从业人员约束仍然不够规范。

这些基金经理们和国企上班的人差不多,每个月拿着高额的薪水,虽然业绩差可能会下岗,但是决不至于跳楼,通常来说只是没有了年终的奖金而已。

私募基金压力较大

相对公募基金的旱涝报收,私募基金基金经理们的压力就要大得多了。特别是那些中小私募基金公司,因为他们在设计产品结构时,往往要自掏腰包认购劣后级份额,以此为安全垫来保护优先级份额(客户)的安全。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私募基金经理想要发行1个亿规模的私募产品,那他首先要自己掏出2000万来认购劣后级份额,然后客户认购8000万的优先级。

然后产品顺利成立后开始运作,此时的基金净值为“1”,如果市场波动,产品净值跌到“0.9”,那么产品可能就会被投资人问询甚至赎回,而这个时候,投资人是可以赎回本金的。如果产品净值跌到“0.85”,则产品会面临强平的风险,这个时候会面临资金托管方的强制平仓风险,以确保8000万优先级客户本金的安全,而私募基金经理自己的2000万则所剩无几了。

这2000万很可能是私募基金经理一辈子的积蓄和战果,甚至也是亲戚朋友东挪西凑的,一旦亏空或爆仓很多人会受不了这样的打击,这才出现了自杀的倾向。

(版权说明:本文为一牛财经编撰,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牛财经”,每天带来有趣、有料、有态度的财经、股市背后的故事,关注“一牛财经”。我们不止是专业,就怕你不来!

感谢邀请!

  • 基金爆仓,基金经理为什么会跳楼?

  • 其实这应该说的是私募基金,私募基金有一定的清盘线。如果到达清盘线的话会被强制平仓。而公募基金则没有这个清盘的压力。反正都是基民的钱。可以买进,也可以赎回。谈不上过多的压力。
  • 之前有个私募基金刘强,就在2015年时满仓期指做多,以及**炒股。最后结果可想而知。肯定是爆仓了。爆仓之后,因为受不了太多的压力就选择跳楼。期货天才从此消失了。非常可惜。
  • 至于其他的基金经理很少有听说跳楼的。特别是公募根本不存爆仓的说法,现在还有基金净值少于0.5的,可是一直好好的。而且管理费照收。哪管什么业绩啊。私募就难说了,如果没有好的业绩,一般也不敢收多管理费,还约定了清盘线。因此私募更看重业绩。最好的行情感觉就有很多私募在不断做减仓的动作。就是为了防止再度大跌导致清盘啊。

最近问答点赞好少啊,虽然行情不好,但还是希望多多帮忙点赞哦,谢谢!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基金爆仓,跳楼的基金经理,说穿了就是一个字:贪。

第一,为了**,跟客户承诺了高额收益,甚至把这种收益,写到了合同里。

第二,为了**,除了帮客户炒基金,自己也借了亲朋好友大笔钱,来炒。

结果呢,爆跌,钱全部没了。

还好,平仓就是钱没了就行,不用再往里贴了。

然后呢,基金经理,客户损失了大几千万,甚至上亿;自己也损失了几百上千万。

这种债务,别说一辈子,就是几辈子,也还不清啊。

理性的人,会信奉好死不如赖活着,我尽量还就是了。

可是,你想,操刀几千万上亿资金的基金经理,有多少是理性的,恐怕有一半,就不错了。

所以,基金爆仓,基金经理跳楼自杀的事情,就屡见报端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建议,基金经理,要理性理财,不要狂热,更不要承诺不切实际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