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评社快评说,台湾前“国安会”副秘书长、现任“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副董事长陈忠信,日前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下的两岸关系”研讨会上强调,从全球化的趋势,以及历史文化、地缘的紧密性,两岸不可能相互隔绝,两岸是福祸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历经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与抗击,体会更加深刻。而且,不是这次抗击完这个病毒,以后就不会遇到其他的疫情。我们应该从抗击病毒中学到,命运共同体需要互相的理解、谅解,才会有互相的共利和共识。也就是要经由异中求同的共同认知,才能心灵契合地建构未来共同的荣景。
陈忠信说,疫情下的两岸,彼此有很多的不满、批评、指责或误解,两岸有很多歧异是事实,但如果能够坐下来谈,彼此有不满直接说,或许会发现歧异没有那么大,可以避免出现恶性螺旋循环。新冠肺炎疫情会怎么发展目前还是进行式,疫情的冲击有多大还不明朗,但是,疫情对中国大陆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放缓、以及将来的重整是不可避免的,以台湾高度依赖中国大陆与全世界的情况,势将“函数般”地受到影响,变成台湾未来最大的课题。
陈忠信说,两岸如果没有沟通协调,僵局一定会持续,因此呼吁两岸静下心来思考疫情结束后两岸关系要怎么走。
快评认为,陈忠信对两岸关系的现状、挑战与出路,有非常深刻的见解。作为资深的民进党人,加上丰富而重要的从政经历,他对两岸关系的意见不仅值得大陆参考,更应引起蔡当局的重视和思考。疫情对两岸的影响都很大,对台湾更可能有“函数盘”的影响;抗疫的反思与疫后的重建对两岸都很重要,也可能成为两岸关系重启的契机,但也可能再次流失。
快评说,我们担心的是,像陈忠信这类温和理性处理两岸关系的声音,在民进党和绿营里面有多少生存的空间?
参与会议的其他专家学者也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引起两岸更多智库专家的思考。
纪欣 (中国台湾网资料图片)
台湾统一联盟党主席、《观察》杂志发行人纪欣在香港中评社刊文表示,民进党近日的三场记者会下来,不仅摧毁了台湾民众对防疫工作的信心,也凸显了民进党当局在防疫上“凡事采双重标准”“逢中必反”“一味讨好美国”等盲点。
全文内容摘编如下:
3月18日,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召开了两场记者会。上午宣布从19日零时限制境外人员入境,民进党当局“外交部长”吴钊燮也同时宣布,台美双方签署了“联合防疫声明”,美国为台湾保留30万件防护衣原料,而台湾则会每周提供10万枚口罩给美国。下午记者会则宣布新增23个确诊案例,大多为境外移入。
19日,民进党当局正副领导人蔡英文和陈建仁召开记者会,在吹嘘台湾防疫深受国际肯定、美台关系又升级后,提出“要全力配合指挥中心的防疫规定”、“大家都是生命共同体,只有团结才能打败病毒”、“不要制造恐慌,要传播正确资讯”等三点呼吁。而即将卸任的陈建仁则痛批世卫组织秘书长“外行人讲话”、大陆隐匿疫情。
两天三场记者会下来,不仅摧毁了台湾民众对防疫工作的信心,也凸显了民进党当局在防疫上的几个盲点。
首先,凡事采双重标准。先说防疫,一开始“只防大陆、不防欧美”;待3月初全球大流行后,仍只对欧亚60多国管制,独漏美洲;直至3月中美国每天确诊案例激增千例以上,才限制所有境外人员入境,这个慢半拍使台湾防疫破了口。再说口罩,自2月起排队买口罩的人潮从未少过,家长至今仍被禁止把自己的三片口罩寄给在外留学的子女,民进党当局却大方赠送口罩给物资丰沛的美国,有何道理?更何况,区区10万口罩,怎么够3.32亿人使用?
其次,“逢中必反”。自疫情开始,台湾就不惜一切撇清与大陆的关系,结果还是处处被当作中国人。在世卫组织正式命名为“新冠肺炎-19”后,民进党当局大小官员及媒体仍坚称“武汉肺炎”,在特朗普为掩饰自己抗疫不力,故意称“中国肺炎”后,更有官员得意洋洋台湾有先见之明。
再者,一味讨好美国。自2016年民进党当选后,就以作为美国“制中”的棋子为荣,希望在全力迎合美国之际,能拓展台湾的国际空间。可惜,不论是台湾想加入世卫组织,或美国国会最近通过的“台北法案”,或此次的“防疫联合声明”,看起来都是口惠而实不至,像是美国给台湾画了一张大饼,却从来没有给予任何实质利益。
最后,台湾安全。这一两个月来,民进党当局官员对大陆疫情的冷言冷语及歧视待遇,使两岸关系更形恶化。自2月以来,大陆军机多次绕台。“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莫健也特别提醒绿营,“台湾有必要全面备战,才能因应最坏的突发情况”,让人担心台海战事一触即发。对此,亚太基金会负责人日前表示,“近期两岸出现的民意对抗大部分是受到双方民粹主义的影响”,并希望大陆“接受现状”,“在蔡英文的条件下恢复对话”。我们认为,该智库不仅不应该把两岸关系更坏的责任推给两岸人民,更不该小看大陆对台政策的坚持及决心。
(中国台湾网 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