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 您提出的建议很好,随着永旺项目的落地,我们也在和大悦城保持接洽,力争把江夏的商业打造出亮点,联投的资产权属比较复杂,我们也在与多家商业运营公司接洽,争取早日恢复活力
来源: 沈拙言 零壹财经
引言
P2P网贷行业到了关键时刻。
它现在需要坚强站在疾风骤雨下,回答来自各个层面、包括从业者本身的疑问。
此刻,需要把最真实的P2P网贷行业,把一批代表性平台的真实情况,把一批企业家、协会代表的想法和行动,呈现给市场、参与者和关心P2P网贷的人。 这是艰难的,但是,有勇气才有未来。
为此,零壹财经推出系列专访,请P2P网贷行业的关键人物,给出关键答案。
本文为零壹财经推出的"关键时刻,关键回答"P2P网贷系列专访之--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金融风险管理研究院副院长郭华。
郭华认为,本次爆雷危机虽在数量上并未超过2015年,但其质量、频率、平台资金规模以及对投资人信心的影响(每天涉及投资人100万)和金融风险传染等维度是2015年无法比拟的,本次涉及大平台和投资人数更多,逾期贷款占整个贷款余额比例更大。
爆雷原因是多方面的:金融监管趋严、网贷备案延期导致不确定性增强,再加上平台的运营成本和合规成本不断增加、借款人逾期率上升、平台本身经营不善等。
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的关键在于风险的整治,通过纠偏矫正,督促平台回归信息中介的本源,继而构建完备的风险管控和内部管理体系,为出借人提供全面、真实的决策依据。
风险整治工作延期 导致市场恐慌加剧
201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国家十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整治办函[2017]84号文)。《通知》对整改类网贷(P2P)平台明确业务规模和存量违规业务要"双降",不再新增不合规业务,整改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年,最迟于2018年6月底前接受监管验收。
2018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的工作方案,将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贷领域清理整顿完成时间,再次延长至2019年6月。
风险整治期限一再延期,其中折射出监管部门的期望值与P2P网贷平台实践做法的较大反差,还反映出监管部门在治理互联网金融风险中"高大上"的银行政策标准与草根P2P网贷平台"低小下"情怀之间的距离,两者之间鸿沟使得P2P网贷平台不得不在不断"增加运行成本依然难以合规"的情况不时出现退出、跑路等现象。
当遇到整个市场资金流动性紧张的大环境,"不时""退出、跑路"逐渐演变为"频繁"甚至"集中""爆雷"。
备案工作千呼万唤而不出,一方面折射出政府对P2P网贷平台的不信任;另一方面也反映P2P网贷平台经过整治仍不符合政府的要求。这些现象与猜疑的增加直接影响了人们对P2P网贷平台模式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爆雷的速度与规模。
实质上,P2P网贷平台从诞生起就带有先天"缺陷"和风险"基因",短时转身并不容易,资金存管难达标、技术实力难提升、存量贷款难清理,规模压降过程中一旦拿捏不准节奏,就会带来人为风险。特别是对于动辄规模上百亿元的平台转型调整并非易事。
这就需要,通过纳入备案的过程中逐渐让其逐渐合规,监管当局应在"备案过程"中合理引导,不断提升人们对不同P2P网贷平台的信心,促使其在合规化的道路上服务小微企业、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方面发挥作用。而非是在道路之外仍逼其自我合规。
因此,对待服务于中小微实体经济的P2P网贷平台,仍需要客观公平处置,需要的不是彻底的"逼出",而是支持其在短期内摆脱爆雷困境,更不应不分原因以"出清"的名义赶尽杀绝而以免后患。
除监管延期问题外,P2P平台的频繁爆雷还有诸多原因。
爆雷原因之环境:去杠杆大环境引发流动性风险
郭华认为,爆雷潮与目前"资管新政"或者"大资管"政策的去杠杆的大环境有一定的关联性。目前整个金融系统的流动性都非常紧张,这一问题会在风险最高的地方暴露出来。
P2P网贷平台作为民间借贷的互联网化过程,成为整个金融降杠杆过程中风险出口最大的地方。在我国信用紧缩时期以及去杠杆力度大的背景下,社会融资成本高,很多企业的流动性风险相继出现,债务违约风险逐渐攀高。
违约之后,不少上市公司股价暴跌,部分股价遭遇腰斩,导致股票质押率下降,上市公司由于缺钱,就会把投入网贷平台的资金取回,导致回款的能力下降,出现逾期。大量的逾期和负面消息,又会引起投资人的流失,产生恶性循环,再加上挤兑,最终出现爆雷情况。
爆雷原因之自身:平台并未稳定投资人信心 投资人迷恋债转
风险来临后,平台的转让标数量开始不断攀升,转让标的年化率普遍偏高。
7月13日,如抱财网债转标栏的债转标总数在4000多,最高年化率达到86%。7月14号,其债转标的数量又有所攀升,转让标的总数在5200以上,最高年化率也飙升至145%。
7月14日中午,宜湃网的转让专区显示4万多个标的在转,有投资者称,14日上午最高时竟然有转让标年化率超过1000%。 14日下午,在联投银帮官网的债权转让页面也显示了1190条转让标。已完成的债转标里绝大多数年化率很高,有的达到60%到80%,而剩下正在转让的大部分年化率在16%到30%。
你我贷转让专区共2860个标的在转;团贷网转让专区共3785个标的在转;陆金服债转区共计1350个标的在转。
债转标的频发不断和接连攀升,也说明了投资人对平台的信任正在流失,对这个行业的信心正在丧失,担心和恐慌油然而生。
爆雷原因之野望:平台盲目扩张 积累流动性风险
在监管整治初期,有些平台仍在进行大规模扩张,净流入资金依然增加。
平台表现出急剧扩张的野心和欲望,出借人和借款人主动退出的动力自不会太强,贷款人拿着高收益,不愿意缩短期限,借款人借新还旧、滚动续贷,部分平台打着擦边球的超短期类现金贷模式、债权转让、期限和规模错配等产品,在市场形势不好时,此类产品导致流动性紧张,风险暴露。
民营企业、包括上市公司的资金链吃紧,他们作为P2P网贷平台的借款方无法还款,导致大批坏账,而很多平台标榜刚性兑付,垫付资金过多,最终流动性枯竭。
爆雷原因之人性:借款人恶意逾期 截断平台现金流
起初某些平台个别标的出现恶意逾期的现象,多为消费信贷债权。同时,又出现了行业"黑产"。"黑产"团体以号召投资人集体赎回、制造恐慌等手段威胁平台缴纳保护费,在行业危机中趁机"发财"。
在已倒闭的平台债务人当中,部分个人与企业表现出较低的偿债意愿,特别是有偿还能力的债务人仍采取种种措施恶意逃废债务,这无疑会对市场会产生比平台倒闭本身更为恶劣的连环影响。
市场恐慌、资金断流,出现了大量借款人逃脱债务、恶意逾期的现象,甚至存在大额借款人主动联合举报P2P网贷平台,以期达到逃脱债务的目的。这就造成恶性循环进而引发P2P网贷平台爆雷。这也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近日发声,呼吁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打击恶意逃废债等趁火打劫行为的原因。
爆雷原因之体系:平台本身结构存在缺陷
郭华认为,金融本质是"借短放长",赚取中间差价,由于网贷P2P平台没有健全的风险保障机制,也不存在央行或同业提供流动性补充。一旦出现极端风险时,稍有压力测试,流动性就成为掐死P2P平台生命力的源头。
某些平台隐性为借款人做担保或资金兜底,演变出理财计划、优选计划、集合理财等期限错配产品。资金到期后,要帮投资人找到债权购买者,这给平台带来深层的流动性缺陷,保障机制不存在,持续的挤兑必然爆雷。况且,P2P网贷平台还存在一些共债问题,更加剧了流动性风险。
投资人信心的挽回重于泰山
曾经,P2P网贷的投资人觉得自己很幸福。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投融资研究中心联合其他机构发布的《2018中国投资者幸福感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投资者幸福感在各大投资领域有着较大的差异。其中,幸福比例最高的是互联网金融投资人群,占比为70.51%。银行理财占比46.53%;信托占37.64%;基金占33.61%;保险占26.35%;股票占22.75%。
由于保险、信托、股票投资存在一定知识壁垒,而相对基金、网贷P2P相对简单,网贷P2P收益高且有些天天能够获得收益,再加上股市低迷和房地产限制,以至于网贷P2P成为躺着可以赚钱的快捷方式。这些因素积累也就成为人们最好的投资领域,继而显现出投资人犹如经济人,在投资问题体现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
后续发展中,平台实力不济、借款方信息作假、风控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导致投资者信心受挫,流动性风险甚至在合规平台间传导,全行业面临信任危机。
尽管可以通过"投资要谨慎,风险要自担"予以警示与教育,但仅仅教育还难以遏制投资者风险投资的冲动,需要建立合格投资人制度,通过筛选出合格投资者,保障投资者具有足够的承担风险的能力,避免投资作为市场行为演变为涉众的影响社会稳定的政治性事件。
P2P网贷行业回归中介本质应从多维度进行
一是建立完善P2P网贷平台退出机制和风险释放机制。平台已无能力正常经营,严重影响贷款人、借款人的利益,地方监管机构或者行业协会可以对该平台实行接管,在追查其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尽力追回待还资金,减少投资人损失。
目前,宜人贷、陆金所、人人贷、和信贷等头部平台已经调整了资金退出和债转机制,和信贷平台债转120小时未出售被则需重新发起,爱投资"债转股"发起股权投资基金,这些变相退出机制需要完善为风险释放机制。
二是在打击平台犯罪的同时,应当保护投资人的合法利益。直面P2P爆雷后遗症,尽最大可能保障投资人合法利益,已成当前要务。由于每一环金融交易包含着新一环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资金的最终提供方与最终使用方之间的距离太远之后,多环节的委托代理关系,必然导致道德风险、不负责任的程度严重上升。
面对P2P网贷平台不断爆雷,对这些并非"伪P2P平台"因经营不善导致的爆雷处置更多的需要民事或者行政措施促使其出清中保障投资者合法利益,而不宜扩大刑事手段适用范围或者扩大打击面,科学对待创新风险处置,保持刑法的歉抑性。
三是建立恶意逾期的失信机制。对于P2P网贷借款人出现逾期现象都可直接体现在央行征信系统,对房贷、车贷、信用卡申请等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同时,对于符合一定条件就会启动仲裁及司法手段将其送进"黑名单",并将其数据共享给整个行业。从机制建设上,提高恶意逾期的成本,加大对逾期的惩罚力度,促使其积极还款。"提示金融消费者应遵循契约精神,依法履约,避免因发生失信行为而引发法律风险"。
四是在备案过程中改造P2P网贷平台模式。2018年7月17日,银保监会的"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会议,就有P2P网贷从业者猜测整个金融机构的强监管可能有所缓和,因为监管部门也开始重视P2P网贷平台行业频频爆雷引发的对传统银行、股市等其他金融领域的不良影响。同时,P2P网贷平台代为投标、期限错配形成深层的流动性缺陷,天然有着向信用中介异化的冲动,随着爆雷潮的持续,其风险从不合规平台外溢,传导整个行业,导致行业资金缩减,对合规平台资金流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传染其他金融机构,带来地域性或者系统性风险。
另外,还需要加强舆论的正确引导,仅仅依靠对不良信息的删除,不仅难以达到目的,相反还会导致更多的猜疑和怀疑,其效果适得其反。在一定意义上,市场爆雷潮和备案延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当借新还旧的庞氏模式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必然会出现融资链条的断裂情况。
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互联网金融乱象的继续出清。但出清的过程不能让P2P网贷平台就此消失,发生"泼水连孩子一起泼掉"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