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有些人得意洋洋向我们炫耀他们买股票,投股权,参与基金,结果收益率多少,甚至翻多少倍,对此我们内心总是既酸又佩服,觉得为什么赚钱的总是别人?别人总是在赚钱?
今天,我们既不贴标签,也不验证真假,亦不抨击对方的成就,而是来探讨一下,如何用冷静、客观和全面的眼光分析对方传递的信息。
笔者在银行、信托、租赁、保理、股权投资都干过几年,亦有些券商、险资的经验知识的,基本可算是一名跨过多金融子行业的业内人士。每天,除了研究风险、价值、市场、政策、交易结构外,我们也会去关注八卦、人性、情绪、感觉,因为后者会透露很多台面下的信息,甚至对风险、价值也会产生显著影响。
在看待二级市场投资人的水平时也一样,金融从业者的反忽悠的“魔抗”也许会比一般人高,在他人声称买啥股票赚多少倍时,我会去衡量事情的实质并努力找出对方成功或“暂时成功”的根源。例如开头说到的例子,当有朋友炫耀买了哪只股翻了多少倍时,我们需要会从三个角度去分析他的投资业绩——时间跨度、全覆盖性和本金量级。
- 第1.时间跨度。这点很好解释。用拉长加权年化投资收益率来看,全球和中国顶级投资人年化一般不超过30%。据统计,索罗斯的量子基金29年,平均年化收益30%,巴菲特伯克希尔46年,平均年化收益20.3%,是不是很奇怪?我再举个反例,蔚来从2020.1.2从3.72美元到2021.1.8的58.92美元,年化收益率超1483%。拿着蔚来股票不动的所有人在一年的表现都完爆索罗斯和巴菲特,更不提其中还有加过杠杆的,净资产收益率更是高到恐怖。在一年中能够碾压老索和老巴的机构或个人成千上万,那为什么长期下来的收益率还能牛的人却很少?根本原因是一只好股票不可能永远保持年化好几百的增长,未来总会面临规模、技术或市场甚至丑闻而遇到瓶颈而转跌的可能,如果某一天开始漫长下跌,届时持股人的本金已经滚得很大,如果不换股或者没换好股,就会迅速跌掉前些年小本金操盘赚得的收益,早期年化再高都没有用,总体年化收益率会迅速大幅降低,简单说就是本金变大后亏起来特别快,所以投资界一般会比十年甚至更长的平均年化,笑到最后才是笑的最好。
- 第2.全覆盖性。假如有一个人将100万元分成100份,每1万买一种不同的资产(实际上很多标的有投资门槛,1万也买不了一份),十年后其中有1万翻一百倍涨到100万,但其他99万有的平有的亏,总体上100万变成300万,结果他去对外宣扬我有一万块的10年总收益率是9900%,或者加权年化是58.49%,绝对都是在忽悠你。看整体,他100万本金变成300万,加权年化收益率才11.61%!这也是监管禁止资金管理人在不同产品之间交易的原因,用十支产品的本金来轰一支产品,或者补一个窟窿很容易,里面蕴含极大的道德风险,著名的庞氏骗局不也是这个道理么?所以我们要学会先覆盖一个人投资人全盘的资金而非单支股票或投资组合,再去分析他的运气和水平因素。
- 第3.本金量级。本金基数不一样时,同样的人表现可能天壤之别,比如管理5000元,我们心态都游刃有余,因为亏光了也无所谓,生活还能继续,会很理性冷静,等本金炒到500万时,赚和亏会变得非常刺激,可能瞬间一辆车就没了,这时候我们开始瞻前顾后,不太敢轻举妄动,情绪已经开始影响判断;等操盘5亿资金时,心态又不一样,很可能5亿元要分散投资,甚至做好对冲,而不是全仓ALL-IN,永远都是赌博心态就肯定是昙花一现。小资金翻一倍跟大资金翻一倍完全不是一码事,你有多大的心性和水平才能管多大资金,不然肯定会翻船。另外,随着资金量变大,自己的行为动作本身已会对标的价格有影响,就又不一样了。
所以,如果今后如果还有人跟你炫耀股票挣了钱的时候,请一定问清楚他买了多久了?买这支股的本金是多少?剩下没买这支的钱有多少,如果买了别的,业绩如何?问完之后你心里就大概能有数了。当然,我们亦要真心祝福朋友们交好运。[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