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未来1年投资策略。挖掘新老基金,抓住不同行情,年均收益可达85-90%(附基)
自述:这两个周日都去线上听课,两节课程。花了六天的时间整理的资料。这次的课程:涉及部分基金业内故事,并非采访基金经理时说的哪些管面术语。
大纲:
一、基金经理的投资战略的分析--上证500持续上涨的原因
二、挖掘新旧基金:每年可做三波行情,平均收益可达85%。
三、基金经理只看基本面、不看相信图形/技术吗?业内话题
四、老牌明星基金四季度投资策略
人个觉得:不断的去学习,拓宽眼界的同时,更能了解市场变化、资金的走向。每次课程的主题、主讲都不一样,覆盖知识面较广,的确很受益匪浅,但却让我更加坚定:做自己认知范围的选择。
一、半年度基金经理的投资战略的分析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
基金今年来的排名
今年板块快速轮动的同时,基金经理业绩也在切换,2020年业绩表现一般的基金经理,今年业绩却较为优秀。
今年基金排名特点:
- 基金经理从业时间较为年轻,排名前7基金从业均值为1.6年;
- 基金产品的规模较小;
- 十大重仓股新能源个股占比达70%-80%,中盘股(500亿市值)及小盘股(200亿市值)占比达50%-60%。
简述一下前5基金排名的持仓、占比:
- 代码000209,十大重仓以新能源、锂电池(材料)、环保为首,有色、军工为末;其中90%的个股为500亿-700亿市值的中盘股。
- 代码002296,十大重仓以光伏、储能、锂电池(材料)为主,属于大市值(千亿以上)的个股,胜在规模小,才3.91亿。
3和4,代码007689/007690 是A类和C类,十大重仓以电子、环保、储能、锂电池为主,持仓个股为大市值,基金规模4.72亿/3.21亿。
5.代码006736,十大重仓以新能源、储能、锂电池(材料)为首,环保、电子、有色为未,持仓个股60%是中盘股(500亿市值以下)。
分析和总结:今年长势不错的基金,规模较小,重仓股-景气度较高的成长个股。规模600多亿以上的基金,很难去配置一个100亿市值的公司,你配置太多不合规(不能超过总资产和该股票流通股10%),配置太少没有操作的意义。
知识点:一些100+亿市值的细分行业龙头个股,一般都是基金规模小的持有。而个股被机构持仓大约60%才算绝对控盘。
所以,像张坤“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截止半年报,其规模已达898.89亿,配置多为市值较大的蓝筹股,半年的业绩能跑赢沪深300,调整能力也相当强了。
对于,很多大基金之前重仓的消费行业的头部公司,如白酒、医美的研究其实已经非常透支、内卷,目前已难实现超额收益。而中盘股的小资金比较好操作,今年不可忽略的超额收益来源。这就是中证500持续增长的逻辑。里面不乏新能源、环保、军工的个股。
上证500周线图
上证500的周线图,短期有调整压力,趋势还未走完。日K线调整,有可能MACD会回到0轴附近。
像2020年大部分重仓消费的明星基金产品,都遭遇了半山腰的回撤,中生代的基金经理已然崛起。
知识点:1、广发系列基金的投研团队战术/体系的比较大的调整,2018年之后,广发在基金组合细分较多:成长风格、价值风格、多元化风格,战术:东边为亮西边亮,都布局,走得比较极致,每年都走出一些比较牛逼的基金经理,每年基金排名前列都有它的身影。
2.而汇添富、易方达的投研团队,各基金经理选股的趋同性比较强,明星基金经理之前持仓量重复性比较高。
二、挖掘中盘均衡的新、旧基金
- “中欧价值智选回报混合”,基金经理:袁维德。规模60.71亿,90%是中小盘个股,大资金配置不进去。今年阶段涨幅已达36.51%。图形曲线很完善,爬起式慢牛。个人感觉不敢追高,后期根据市场资金流向可以关注一下。
*该基金经理,独立管理的基金,个股趋同性达90%(十大重仓主要以银行、互联网+、材料制造、能源、医疗为主)。今年9月新建两只新基金(A/C类),但持有期为一年。
2.中泰资管-基金经理姜诚-中泰星元价值优选灵活配置混合A/C类,规模。以中盘为主的基金经理(十大重仓主要以建筑、煤炭、化工、电商零售、纺织为主),偏周期。可以关注C类(012940),今年7月刚成立新基金,截止至今阶段涨幅达13.2%。
3.永赢基金经理,常远-永赢长远价值A/C类-行业分散-个股集中,主要以消费、电子、新能源、周期中盘均衡为主。该基金9月建仓,可在1-2个月后,开放申购时多多关注。(打算错开时间购买)
4.前海开源基金经理,杨德龙-前海开源深圳特区精选-行业较集中,主要以前期跌幅巨大的电商消费、新能源汽车及材料为主。基金规模约7亿左右,非中小盘个股,均为千亿市值的大盘股。今年6月建仓,个人已分批入仓。持基天数得超过30天,费率较低。
现阶段:个人较喜欢,根据市场资金的流向(比如新能源产业链、电商消费、互联网+为主,周期为辅的基金),市场风格(比如中小盘的基金/规模一般性的基金),选择同类的新基金产品,做一次阶段性收益。
四季度下半段:可布局一些含新能源、环保产业、电商消费、军工属性为首,创新医药为未的基金,等待明年初行情。
个人觉得:可错开时间购买不同的新、老基金,每年能做三波阶段性收益-相当不错了。
新基金的特点:一般基金在筹资后,有个3个月建仓过程,在此过程中,净值一般都会先 跳个坑,再起来。基金每年能涨一个季度并且创新高,就已经很牛逼了。
下图为年初购买的新发基金,筹资时规模约23亿,约赚28%(8月20日赎回),体验效果很好,即使3、4月分批入手,至少也得持仓3个月以上。
老基金主要看历史曲线,比如程洲-国泰聚信-中盘二线股,2020年7月至今年6月,差不多横盘一年,才向上突破,这只基金当时没有守住。
5、还有一只新基金,易方达基金经理祁禾,募集资金约50亿,主要以智能制造业为主,赛道方面:新能源车、光伏、信息通讯、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这个布局,会有中盘股的占比。
知识点:规模的扩张对基金经理和产品的影响。规模极速的扩张对基金经理,会带来一定的考验:限制频繁的交易能力。规模越大,有些事情,做不了了。例如,2017年基金经理周应波,当时交易能力很强,规模快速扩张后,持股的集中度就得提升,投资思维、方向也要转变。短短2年多时间,周应波管理的时代先锋规模从2千万+,增至约40亿,行业轮动、快速换手的交易策略并不适合规模扩张后的产品,出错的概率开始增加,产品的回撤风险不断暴露。所以,十大重仓中必然会有个别大市值、成长性确定的龙头行业个股。
三、基金业内的“故事”:大多数基金经理开始也做技术、图形。
这个行业内的故事,其实都是课内的八卦。
业内的旧事:基金经理的背景一般都比较优秀,很好的学校、高的学历。刚进入基金公司,从基层的研究员做起、经理助力、其实大部分基金经理一开始都是看图的,图形好,就做,而在不断的磨练过程中,基金经理就会分化、单纯的技术不行,还得看行业的中观、企业的微观面,做好前瞻性的调研。当然,这也与基金经理刚入行时,学习的氛围息息相关,他周围的同僚是如何做的,他耳濡目染地就会学习。2015年之前,很少完全搞纯价值的投资、大家会看图、搞技术分析、看策略、看自上而下、看事件驱动(炒热点)、怎么做行业轮动、或大类资产。只是基金经理不会告诉你,平常说的一般都是一些官话:什么均衡配置、行业轮动等。
而2018年之后,新进入的研究员,就比较相信价值投资。好的基金公司、投研氛围比较好,更加相信成长、价值投资。投资理念在不断进化、随之市场也在资金的推动下不断变化。
四、老牌基金经理及产品
1、
投资框架:从供需格局发生变化,去寻找的就是需求还在扩张、而供给格局已非常优化的公司。处于这个阶段的公司,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消费,都会具有持续性比较长的投资价值。
另外,会从中观的行业比较出发,去做自己认为未来把握较大的产业投资。现在很多人会提到景气度投资,景气度变化的前瞻指标就是供需格局的变化。
未来投资方向:“全球比较优势制造业”?第一,需求面向全球,具有不可替代性。第二,供给产业链大部分在中国,供给和产业链自主可控,并且比较完善,包括聚集效应、制造成本等。
中国具备全球比较优势的制造业里面包含的行业比较多,主要有两大块:一是我们跟海外的差距从一开始就没有落后、技术领先加成本领先的行业,包括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车整车等。
二是我们在刚开始处于技术落后、但通过技术追赶达到了成本领先的行业,这里主要偏传统的行业会比较多。
总结:9只基金,十大重仓股的趋同性较高,前八都是千亿市场的大盘股,隆基、亿纬、龙佰、京东A、康泰、圣邦、健帆等。至少今年实现正收益。
2、
明星产品,兴全趋势投资混合,截止至17日,今年亏损了-2.42%。董承非在2021年中报时的总结:自2021年开始,市场风格发生了切换,市场视线逐渐聚集于少数行业,叠加疫情反复、宏观政策的影响,部分核心资产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本基金在超预期的景气行业参与甚少。
好在,董总在年初降低了权益的配置,股票占比仅为63.98%体验还没有太差。
四季度投资方向,已经文章中有所陈述;老牌的明星基金也有分析。
写在最后:下期,用某基金公司赠送的软件,简述一下半导体、军工、环保、上证50的主力资金持仓和流向,大体能判断机构的意向和逻辑。
文章很长,感谢阅读。文章中所涉及基金,仅是分享个人投资心得,给大家作为参考,入市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