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评观察 《车评社》第471期
北汽蓝谷,又亏了!
这似乎已经成为销量放榜日,最常见的一句话。
在聊今天的话题,北汽蓝谷之前,也先发个免责声明,具体如下: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据报道,10 月 27 日,北汽蓝谷发布 2021 年第三季度报告称,第三季度北汽蓝谷实现营业收入36.61亿元,净亏损约 8.31 亿元。前三季度北汽蓝谷实现营业收入60.98亿元,净亏损 26.44 亿元。
其中,北汽蓝谷上半年营业收入 24.37 亿元,同比减少 21.69%;净利润为亏损 18.13 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 18.63 亿元,同比缩窄 2.68%。
从营收方面看,北汽蓝谷的营收不低。但是从净利润来看,北汽蓝谷表现不佳,毕竟“赔本”买卖谁也不愿干。
作为对比,北汽蓝谷去年全年净亏损高达64.82亿元,如今前三季度已亏损26.44 亿元,即便是下跌有所放缓,但是北汽蓝谷有可能连续两年出现高额亏损。
这也意味着,在剩下的两个月里销量不能逆势暴涨的话,北汽蓝谷在股市里的名字前大概率会被扣上ST的帽子。
“ST北汽蓝谷”,什么意思?
简单来讲,当上市公司经营连续二年亏损之时,这家公司将会被ST处理;ST是股票代码前的一种标记,代表具有退市风险的个股,向股民预警的意思。
若真是如此,北汽蓝谷将要栽一个大跟头了。
北汽蓝谷,屡战屡败?
目前,北汽新蓝谷旗下有BEIJING和极狐品牌两大品牌,其中BEIJING品牌新能源汽车有EX、EC、EU、LITE共4个车系在售,车型涉及轿车及SUV,价格区间在7-21万之间,可以看出北汽新能源的车型主攻的是中低端乘用车市场,不过C端的市占率很不理想。
而极狐品牌成立于今年的4月份,北汽为了摆脱低端产品带来的不利局面,特别针对高端豪华电动车市场推出的一个品牌。目前,极狐有阿尔法S和中型纯电动SUV阿尔法T共两款车在售。北汽极狐为了弥补技术层面的不足,与华为等公司展开了不少合作。
由于北汽新能源车型的品质、口碑较差,再加上极狐成立时间太短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致使北汽极狐一直面临着月销量不过千台的尴尬局面。
据车评社了解,北汽蓝谷发布公告,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9月产量609辆,本年累计3539辆,同比下降64.17%;9月销量2450辆,本年累计销量16974辆,同比下降19.5%。
日前极狐品牌发布的9月交付量为614辆,若按此计算,BEIJING品牌新能源汽车9月销量不到2000辆。
今年1-9月,北汽蓝谷子公司北汽新能源的销量仅1.7万辆,同比下滑19.5%,成为北汽蓝谷三季度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
令人扼腕的是,作为连续多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冠”,在占尽了中国市场先机的情况下,北汽新能源却未能吃上红利。
极狐,会助力北汽崛起吗?
与中国足球引进外援一样,从极狐立项之初,北汽的高层也考虑到了如何提升极狐品牌影响力的问题,也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极狐品牌不断“加注”。
今年4月,北汽蓝谷与华为合作推出的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正式亮相,因其搭载华为HI(Huawei Inside)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含全球首个鸿蒙OS智能互联座舱等等。
在资金方面,今年5月北汽蓝谷完成新一轮定增,募集资金总额55亿元。据悉,有超过38亿元投入极狐品牌高端车型开发及网络建设项目、5G智能网联系统提升项目以及换电业务系统开发项目,其中极狐品牌高端车型开发及网络建设项目的总投资超过42亿元。
此外,在销售渠道建设上,极狐已完成了总计40家店面建设,实现了核心市场100%覆盖;同时对具有潜力的21个城市,已完成经销商端35店的建设;计划到2021年底,完成全国100家店的渠道规模。
不过,有业内人士仍表示担忧,目前极狐品牌建设方面仍是弱项,相比造车新势力为用户建立起的品牌归属感,在用户运营上仍有差距,北汽极狐的崛起之路依然严峻。
接下来,北汽蓝谷的连年净亏损,将是刘宇、樊景涛等高管们必须要解决的棘手问题,若被冠以“ST北汽蓝谷”,那事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