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买基金(普通人为什么要买基金)

jijinwang


买基金的年轻人,在2022年开局又一次经历了重创。

90后的小K至少有两周没打开过理财软件了。但基金大跌的消息,还是通过种种渠道出现在她眼前。但凡她打开任何一个社交软件,都能在有意无意间看到“基金大跌”、“又跌了”的字眼。那让她的心一阵阵揪紧。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决不打开理财软件,不看自己买的基金到底跌了多少,就不会受到具体亏损数字的刺激。“不看,损失就不存在。”她带着调侃的语气自我嘲讽道。

根据Wind数据,2020年和2019年,公募基金大火,平均收益率分别超过了30%和20%。也正是这两年基金的强势表现,催生了去年初的基金热潮,吸引了大量新基民跑步入场。

但年轻的新基民们却一再接受市场的“毒打”。去年春节后,股票和基金市场大跌,不少基金的跌幅一度超过20%。而放眼整个2021年,基金的表现也远低于投资者的预期。去年公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只有5%左右,创下最近三年来的最差成绩。基金的差行情延续到了2022年:新年一开年,基金几乎普跌,还有不少基金下跌超过10%。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如此热衷买基金?而展望新的一年,基金还能买吗?它是否还会成为年轻人的理财首选?




年轻人

被基金伤透了心



小K生活在成都,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去年初基金大火出圈,她也加入了“买基潮”。那段时间,她总能听到人们兴致勃勃地讨论买基金的声音。无论是办公室的同事,还是小饭馆里的食客,人们都在讨论自己买的基金涨了多少。


当她打开社交软件,各种类型的基金扫盲帖随处可见,大有一种“如果你不买基金,你就out了的意思”。信赖的KOL也在说:“钱存银行,跑不过通胀,要学会用钱生钱,买基金就是普通人最好的理财方式。”


小K有些焦虑。物价节节攀升,连平时常去的小面馆,一碗面都涨了两块钱。随便在超市买点水果零食,就花掉了近一百元。“钱可真不经花啊。”那是那段时间小K最大的感受。与此同时,身边的朋友买基金,一天动辄就有几百上千的收益,她不能说不眼红。按捺不住,她入手了一只热门的新能源基金。从此安了心。



小K说物价节节攀升,常去的面馆面涨了两块钱


像小K这样的90后年轻人很多。他们大多在公司上班,拿着一份还不错的固定收入,有一定的存款。如何合理使用这些钱,抵挡通货膨胀对手上资金的侵蚀,让钱生钱,成为他们进入基金市场最直接的动机。


他们每个月的收入,扣除房租、日常花销之后,躺在过去平均不到3%的微薄收益的理财产品里——这个收益率甚至可能都跟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无论如何是让人心有不安和不甘的。他们也都到了想买房的年纪,但在大城市房价高不可攀的当下,许多90后只能“望房兴叹”。既然短期内买房无望,那么“出圈”的基金便是投资的首选。


95后的Doris生活在一座新一线城市,从事新媒体工作。她一直渴望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小房子,这样就不用再频繁搬家了。她的要求也不高,一套四五十平米的小房子就已足够。算下来,首付差不多在30万到40万左右。



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很多年轻人在城市打拼的梦想,但在高昂的房价下,他们不得不频繁搬家


在2021年基金最火热的时候,Doris进入了买基行列。买了基金后,有时她还会小小地幻想一下:万一收益率翻倍,10万块变成20万,那不就离一套小房子的首付不远了吗?


没有人不想要更多的钱,那是刻在人性里的东西。而前两年红火的基金市场,就像一道光,让年轻人们看到了一种财富增值的可能性。它的低投资门槛,也向这些年轻人们敞开了怀抱,让他们像潮水一样涌了进来。


但这些年轻的小平民们很快都得到了教训。Doris万万没想到,自己买的那只基金,恰好就买在了去年初它的高点,此后便一路下跌。她别说**了,连保本都没做到。



由于缺少投资经验,很多年轻的小白基民都体会到被“割韭菜”的感觉


后来Doris也检讨了自己。她对基金几乎一无所知,仅凭网上的吹捧、各种APP首页的推荐,随手就买了。“割的不就是我这样的小白韭菜嘛?”她说。


小K如今也反思,自己终究是“追涨杀跌”的小白一族。买入新能源基金,也是因为它热门、一直在涨,便觉得自己买了后也会涨。现在她意识到,这只新能源基金买在了高点,**显然是幻想。


如今,她费了很大劲,才摁住自己想要卖出的冲动,“反正只要我不卖,它就只是账面上的损失,万一后面又涨起来了呢?”她说,亏损时卖出,账面损失变成了实际损失,就被永远按在了“短期持有”、“追涨杀跌”的耻辱柱上。但她也没底:万一,它就涨不起来,一直在底部徘徊,甚至跌得更多呢?




投资基金

不能光靠运气



相比起小白基民去年的跌宕起伏,老基民显得稳健得多。


朱嘉志是经历过2015年A股“股灾”的人。那时候,刚工作不久的他,也是在热潮之中进入股市,在5000点的高位上买了股票,不久便遭遇“雪崩”,损失了50%的本金。那之后,他从股市撤出,采取了观望和学习的态度,直到2018年才再次入市。


这一次,他选择了基金会。“我是接触了股票之后看了一下基金,认为投资基金比炒股更稳妥。”他投资基金的第一原则是:不会拿全部的现金去投资,而是短期内用不上的闲钱。



经历股灾后,朱嘉志认为投资基金比炒股更稳妥


由于经历过严重的股灾,朱嘉志基金投资的风格以稳健为主,从来不会投资热门的基金。“因为炒到大热的时候基本上离亏钱也不远了。”他说。他挑选基金,首先选赛道,然后再找基金经理。


评判一个基金经理的标准很多,如业绩表现、工作经验、投资风格等,而朱嘉志最看重的是基金经理的回撤控制能力。“一个比较简单粗暴的指标就是——2018年股市行情特别不好的时候,这个基金经理的业绩。如果他能保持年度正收益,就说明他的风险回撤控制能力是很强的,我就会选择他。”


为此他也承认,自己投资基金或许挣不到“一夜暴富”的钱。“运气好的话,基金投资当然也能大挣一笔,但这种凭运气挣的钱最后能不能落袋,我表示怀疑。就像新能源这种高估值行业,一般我不会去碰,它不在我的认知范围内,这种钱我应该是挣不到的。”他说,很多人投资基金的想法是一夜暴富,但慢慢变富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投资观念。


在稳健的策略下,朱嘉志保持着稳定的收益率。从2018年至今,他的基金投资收益率维持在10%左右。即便是2021年整体行情不好的情况下,他也有7%到8%的收益。



去年新能源板块涨幅很大,很多基民都很看好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前景


和朱嘉志不同的是,严凯恰好是新能源基金的买入者。但在买入之前,他观察学习了半年。“我比较谨慎,不会在不懂的时候就投很多钱进去。”2020年中,研究了一阵后,他先投资了四五千块试水。随后,他在2021年春节之后,买了两只新能源基金。


“入场的时机非常重要。如果时机早,那只基金价位低,后面的涨跌影响就没有那么大。我入场新能源的时候算很早,后来积累的收益率就比较高。”他说。


他知道,定投的长期收益可能更好,因此不能盲目操作。如果非要操作,则要给自己设定一个止盈的目标线,当基金收益率达到该目标时才能操作卖出。


他给两只新能源基金设定了10%的收益率目标线,截至目前只操作了两回。一回是当基金达到10%的收益率目标线时,他卖掉了二分之一份额;一回是基金收益达到20%时,又卖了四分之三。其余时间,除了每周往里定投外,他再没有操作过。



资本市场瞬息万变,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


“如果要说有什么经验的话,就是不要太想着去操作它。因为基金还是看行业和领域的事情,它不需要你像股票那样要有短线的操作。”严凯说。


如今,他还持有三只投顾组合基金(编者注:投顾指投资顾问,是指专门从事于提供投资建议而获薪酬的人士),每只目前两万,总共约有7%的收益。他唯一亏损的,是一只汽车行业的组合基金,持有收益约是-5%,“大概亏了五六千块钱,就还好。”他说,投资基金时的心态一定要放平,因为基金投资胜在长期主义,不能因为一时的涨跌就影响判断。


“你选择进场,就一定要认识到它是有风险的。亏也好,赚也好,你自己要能接受,不能抱着**不赔的心态。”严凯建议,小白在投资基金前最好要建立起充足的知识储备,这样从基金中获得收益的概率才会变大。“如果缺少相关知识储备支撑,投资基金就只能看运气。”





小白投资:

选指数基金还是主动基金



事实上,尽管去年基金整体业绩不算太理想,但不少基金收益率还是跑赢了通胀以及市场上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个别基金的收益甚至实现了翻番。但许多小白基民去年还是亏钱的。


基金市场又一次体现了一个现象:基金**,基民不**。就像在2020年这个基金大年,权益类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超过50%,将近90只基金收益翻番,但是当年基民平均收益不到20%。去年更是有一半的基民亏损。对于大部分小白基民来说,要如何通过基金**,依然是一个问题。



《大时代》剧照


基民往往是因为盲目追捧明星基金经理、短线操作、追涨杀跌等原因,难以实现很好的回报。不专业、难以把握的人性,让基民屡屡“养鸡”失败。正如朱嘉志所说:“投资这个事情就是反人性的。在基金表现不好的时候你持有它,内心会非常煎熬。”而他所秉承的越跌越买的原则,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


即便如此,资本市场,尤其是基金市场仍然被看成是在未来一种好的投资方式。一来是因为房子的意义和价值变了,它将不再是中国人财富保值增值的主要手段。二来是因为国内的银行理财市场正发生重大变化。今年开始,国内银行理财全面打破刚性兑付,银行理财**不赔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在此背景下,普通人通过基金理财来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性得到凸显。


“现在整个国家大形势,一是国家政策倡导房住不炒,二是变相鼓励民众把钱投入权益类市场。”朱嘉志说。他持续加仓基金,然后长期持有,正是看到了大政策背景的变化。



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下,房子不再是中国人财富保值增值的主要手段


不过,随着国内资本市场逐渐成熟、基民规模不断扩张,超额、甚至翻倍的基金收益在未来或难以持续。基金经理们获取超额收益越来越难,基金投资收益将向市场平均水平回归。相比起寻求取得超越市场的业绩表现为目标的主动基金,通过复制指数的表现以实现稳定的市场平均收益为目标的指数基金,将可能获得更好的收益。


这也是全球成熟市场已经呈现出来的状况。在美国,大部分基金经理其实跑不过市场,也就是说,很多主动投资基金的业绩还不如指数基金。主动投资基金不仅长期业绩不及指数基金,而且还收取更高的管理费,所以最近几年,指数基金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2019年指数基金的规模更是首次超过了主动投资基金。



《大空头》剧照


去年8月,全球三大指数巨头之一的MSCI(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发布了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以下简称“MSCI中国A50”)。其成分股为50只A股,这只指数在编制时,一方面均衡了行业代表性,避免对金融或日常消费品行业的超配,行业配比变得更加合理;另一方面,也注重挑选板块龙头企业,以便能够及时追踪中国经济领头羊。


这样的指数设计使MSCI中国A50具有行业中性、分散多元的特征,能更好地代表中国A股市场的核心资产,也能够反映中国经济结构和新经济板块的发展,兼具价值与成长属性。


天弘A50指数基金是第二批获批的场外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基金。这只基金采用完全复制标的指数的方法,进行被动指数化投资,目标是实现与标的指数表现相一致的长期投资收益。天弘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基金将于2月7日-2月18日正式发售,或许能给年轻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选择。




随着基金收益逐渐向市场平均水平回归,投资指数基金,或是小白基民的不错选择。被誉为“全球最佳选股者”的彼得·林奇就曾对小白投资者建议:通过购买指数基金来获得市场平均的收益水平,这可能比你投资主动管理的基金效果更好。


当然,小白基民最重要的还是调整“养鸡”的心态,降低回报预期。指望基金经理帮你实现一夜暴富,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事实上,如果能够获得市场平均收益,就已经战胜了绝大多数投资者;如果能够持续跑赢通胀,就已经算得上好基金。


(文中小K、Doris、朱嘉志、严凯均为化名)


风险提示:

文中提及的理财产品不保证本金和收益,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定投非储蓄,不能规避基金固有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