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公募基金如何定投(如何注册公募基金公司)

jijinwang
之前大仙苦口婆心地告诉大家,散户应该定投指数ETF才是出路,现在知道了吧。[允悲]
指数基金是没有感情的;
基金经理人操盘的基金是有情绪的;
情绪总有失控的那一天,所以,不确定性是很高的!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80%以上的公募、私募基金的生命周期只有4~5年,美股如此,A股更不会例外。
所以,如果你真的要玩基金,定投指数ETF基金是最好的选择,拉长5~10年,10~20年,它们是完全可以跑赢市场上90%以上的基金经理人!
如果进一步,你有足够的认知,那亲自买股票投资一定是最佳选择,因为只有自己可以相信,也可以把控确定性!

二、指数基金定投第16课:从国外到国内,漂洋过海的指数基金




(一)指数基金的诞生



指数基金是在1975年的美国呱呱坠地的,它的诞生还有一个小故事。

在上世纪60年代早期,约翰·博格在还不到40岁的时候,成为了惠灵顿基金的首席执行官(CEO),负责解决公司的投资管理问题。不过管理过程却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在1974年的时候,由于管理上的失误,惠灵顿基金的产品随着市场的下跌而领跌市场,规模极度缩水,约翰·博格被“解雇”了。

而随后,在1974年9月26日,博格重整旗鼓,正式开始运营自己的新公司“领航集团投资管理公司”。“领航”也翻译做“先锋”,这两个字,来自于1798年打败拿破仑舰队的英国海军旗舰“先锋号”。博格希望他的新公司能像当时占领大片海域的先锋号一样,控制共同基金的海域。


1975年年底,博格启动了指数基金,这是一只跟踪标普500的指数基金,也是市面上的第一只指数基金,这只基金就是现在的领航标普500指数基金。这也是为什么约翰·博格被称为“指数基金之父”。



(二)指数基金在美国的发展


虽然第一只指数基金由指数基金界的泰斗发起,它的发展历程却是一波三折。当时的投资者并不重视指数基金,这只基金原本计划要募集1亿美元,无奈的是,愿意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太少,最后只募集到1200万美元,只有原计划的十分之一的规模,还被人戏称为“博格的傻瓜基金”。

不过博格并没有放弃自己对于指数基金的追求,依然坚持着低费用、持有人利益至上的宗旨。在备受冷眼几年之后,伴随着美国股市长牛的到来,指数基金也终于在上世纪的80年代开始展露光芒。



根据天弘基金统计发现,在1984年到1994年的10年间,这只标普500指数基金的表现,有7年都超过了一半以上的主动管理型基金组合,而从累计收益来看,10年下来,标普500指数基金的收益超过了78%的普通股票型基金。

到了二十世纪90年代,美国市场上,指数基金越来越受欢迎,1995年,指数基金总资产占到股票型基金资产的3%,到了1998年这一比例上升到6.4%,而到了2009年中期,就已经达到11%的占比。伴随着一路高歌猛进,美国指数基金的市场份额在2017年年底的时候,已经超过总基金市场规模的35%。


为什么指数基金越来越流行呢?因为,指数基金费率低,在美国股市长牛的行情中,基金表现最贴近指数表现,更容易收获指数上涨的收益。

博格研究发现,随着长期市场均值回归,最终投资收益还是来自于基本面因素——股息率和盈利增长率,也就是说,长期投资,最终最好的结果就是获得一个市场回报。所以主动管理型基金的调仓换股都是“徒劳”,而且还会因为收取高昂的费用而进一步压缩收益。

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指数基金在美国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指数基金在美国存在也已经有四十多年了。中国的公募基金业发展至今,只有近21的时间,那么指数基金在中国的发展如何呢?


(三)指数基金在中国的发展


在中国市场上,最早诞生的符合指数基金要求的指数,是上证180指数,自然而然,第一只指数基金就是跟踪上证180的,它是来自华安基金的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成立于2002年,这只基金在2006年的时候已经变更为华安MSCI中国A股指数增强。

截止到2018年底,中国市场上的指数基金资产总规模(不包括ETF联接和货币ETF),已经达到6821亿元,共计567只,指数基金的基金规模占到了市场全部基金规模的14.3%。虽然相比于美国市场上35%的占比,国内的指数基金占比不算高,但是国内指数基金发展迅速,2019年的前7个月成立的新基金合计发行规模5109.15亿元,其中,指数基金贡献了2217.54亿元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