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债券和私募基金(债券类私募基金排名)

jijinwang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都是行情的催化剂,他们只是选股上比我们可能厉害一些,自主性却没有我们强。上涨的时候,基民持续买入,基金经理们也就只能持续买入,维持仓位不变,进一步帮助股价上涨。下跌的时候,基金持续赎回,基金经理们也就只能持续卖出,抵御现金压力,进一步加速股价下跌。另外,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其实买卖自主性并不高,公募基金有仓位比例限制,私募基金有清盘线限制。说到底,钱都是基民的,行情下跌,他们就想跑,行情上涨,他们就想进。和股民也没什么不同,进而演绎了一轮一轮行情。

1、为什么私募基金比公募基金业绩更好,两者有什么差吗?

1)募集对象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对象是广大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的投资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对象是特定对象,未经特定对象确定程序,不得向任何人宣传推介私募基金。根据当前法律法规,私募基金只能向合格投资者募集。

2)募集人数不同。公募基金的投资者人数没有上限,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人数最多不超过200人,其中公司制、合伙制私募基金的投资人数应当受《公司法》及《合伙企业法》的约束而不得超过50人, 契约型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人数适用《证券投资基金法》最多不超过200人。

3)募集方式不同。公募基金募集资金是通过公开方式进行募集,而私募基金则是通过非公开方式进行募集。

4)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对信息披露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其投资组合的详细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则对信息披露的要求相对较低,具有较强的保密性。

5)准入方式不同。公募基金管理人和公募基金的设立为行政许可事项,其中基金管理人需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募基金需经中国证监会注册;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私募基金的设立不是行政许可事项,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私募基金应当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

6)托管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实施强制托管制度,必须由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担任基金托管人。私募基金不是强制托管,私募基金可以选择基金托管人进行托管,也可以通过基金合同约定不进行托管,通过基金合同约定私募基金不进行托管的,应当在基金合同中明确保障私募基金财产安全的制度措施和纠纷解决机制。

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除了一些基本的制度差别以外,在投资理念、机制、风险承担上都有较大的差别。私募基金更多的以追求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为目标,管理人报酬主要是收益分享,同时私募基金投资者所要承担的风险也更高。

这是一个入门的投资者需要弄清楚的最基本的概念。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基金可以分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这两者在募集对象、募集方式、投资门槛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而最为投资者关注的其实就是这两种不同的基金的业绩表现。这和两者成立的目的、运行的机制以及当时的背景是很有关系的,这直接决定了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表现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私募基金的业绩并不一直比公募好,公募的业绩也有比私募业好的时候。接下来,笔者从这两者在产品要素方面、过往发展中的不同特点以及过去2年的业绩进行对比说明,让题主对这两类基金有个更为宏观的认识。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区别

公募基金就是对标美国的共同基金所创立的,目的是为广大的普通投资者提供一种参与股票投资的工具。既然面对的是广大投资者,那其监管必然是非常严格的,从发行主体的要求,到产品的发行、资金的募集和监管、到产品设立后资金的使用和运行期间的持续监管,都是受到全面且严格的监管的。因为那是广大投资者的资金,容不得出任何的差错。

私募基金则是随着投资者的需求的进一步进化所衍生出来的产物,最早的表现形式就是“地下私募”,也就是代客理财。随着代客理财的规模越来越多,开始出现了阳光私募,直到2013年底,私募基金纳入监管体系,私募基金得到了正名,也就成了现在的私募基金。其之所以出现,是市场自然发展所产生的的,其运行模式在诞生之初就带有“灰色”的成分,因为其并没有得到监管部门的认可的,也长期没有相应的法律地位。所以,其在发行主体、投资者群体、运行模式等各个方面都和公募有着明显的差别。

从表面上看,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至少在发行主体、募集对象、募集方式、信息披露、投资限制、业绩报酬、投资门槛六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首先是发行主体。公募基金的发行主体都是要经过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公募基金公司,全国也就是130多家,私募基金的发行主体则是只需要通过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公司,这类私募积极全国超过8000家。公募基金是受到严格监管的金融机构,私募基金就是相当于备案就可以拿到资格的“假”金融机构,因为两者的监管要求完全不是同一个等级的。

其次就是募集对象和投资门槛。公募基金针对的是广大投资者,因此其投资门槛注定就要很亲民才可以的。比如天弘余额宝,其认购门槛是1元;门槛稍微高一点的股票、混合基金,其投资门槛一般也就是100元。而私募基金针对的是相对小众的高风险投资者,因此对于私募基金,其一般的产品门槛是100万起,而且投资者必须提供相应的资产证明才能够购买。监管部门之所以把私募基金的门槛提这么高,就是因为这类产品的监管相对宽松,没有太多的约束,因此投资者必须要有一定的投资经验和风险识别能力,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投资门槛就是最为简单有效的一个标准。

最后就是投资限制。公募基金的投资限制通常都会比较严,对于投资于单只股票、某一类资产以及仓位的限制、流动性的管理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且要求公募基金每个季度都公布运行的报告,确保及时、透明的进行信息披露。相比之下,私募基金几乎就没有这方面的限制了,投资策略和投资限制完全看双方之间的约定,只要是国内允许的投资方式和渠道都可以纳入私募基金的投资范围。

因此,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其实在各个方面的差别是很大的,最简单的区别就是发行的主体、面向的投资者以及投资限制。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两种类型的基金在运行模式方面的具体差别,这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业绩表现。

私募基金的高光时刻

私募基金从地下转到地面,是通过和信托公司合作,转身为阳光私募,而阳光私募正式被投资者关注到是在2008年的大熊市。因为仓位限制相对较少,私募基金在熊市中的优势凸显。2008年,上证指数跌幅高达65.39%。泥沙俱下,这一年,由于公募基金的仓位限制,其2008年的整体业绩也是集体的下滑。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报告中显示,2008年度股票型基金平均业绩为-50.63%,指数型基金平均业绩为-62.60%,偏股型基金的平均业绩为-49.75%。即使是当年股票型基金的业绩冠军,其全年的涨幅也是-31.61%,虽然这个业绩已经相当的优秀了,但是放在当年私募的业绩当中却可谓是大为逊色。根据数据统计,存续期超过一年的79只私募基金,其2008年平均业绩为-35.8%,足见当时的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之间明显的业绩差距的,但是如果我们看回2008年私募基金业绩前十名就知道这个差距到底有多大了。

2008年,在运行满一年的79只私募基金中,有6只基金依然取得了正收益,排名第一的金中和更是取得了23.97%的收益!在大盘狂跌60%多的背景下,这只私募基金不仅取得正收益,还获获得了20%以上的收益,这一数字让整个投资者都为之惊愕。经此一役,广大投资者开始对私募基金刮目相看。

2009年,中国股市在四万亿的刺激下出现强劲反弹,这一年,私募的业绩再次吸引了广大投资者的目光,使得私募基金开始被更多的投资者知道。2009年沪深300上涨96.71%,公募的178只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69.15%,而存续期在一年以上181只非结构化私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54.9%,明显跑输公募,但是在冠军产品的对比上,公募基金却是全面的落后。

当年公募基金的业绩冠军是王亚伟掌管的华夏大盘精选,当年的业绩为116.19%,但是私募基金却有15只产品的收益盖过王亚伟,排名第一的新价值,其当年的收益率更是高达192.57%,超出王亚伟76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作为新生事物的私募基金风头无两,一时之间成为了被广大投资者所追捧的投资产品,这也是笔者所认为的私募基金的高光时刻。

在私募基金发展的初期,由于监管宽松,投资限制较少,投资策略更为多样化,其更能适应证券市场的风格变化,并且寻找到市场套利的机会,这里面自然也有很多打擦边球的行为,包括内幕交易、操作股价等等,只是限于当年的监管手段,无法实现有效的监管。因此,个人认为,私募基金在2008-2012年应该说时有过一段黄金的发展期的,这里面有监管宽松的政策红利,也有市场监管不规范的助力因素,但是随着私募基金纳入监管以及市场的监管越来越严,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私募冠军的概念了,因为大家的收益水平并不会相差太远。

2019年公募和私募基金的业绩差距并不明显

2019年大盘探底回升,整个市场的表现应该说还是不错的,几乎绝大部分的基金产品都取得了正收益。其中全部公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22.41%,全部私募基金的平均收益为23.48%,从整体上来看,私募基金要表现更好一点,但是从细化来看,其实公募基金在权益类产品方面的表现是更为出色的,只是受到其他类型公募基金拖累而在整体上表现不济。

先看公募基金的业绩情况。所有类型的公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都为正数,其中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最高,为39.61%,其次是混合型基金,收益率为32.04%,这两个数据都明显要大幅领先于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的股票策略私募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仅为25.98%,明显落后于公募两大类权益产品,从这个角度看,私募基金股票策略的产品差异应该说是比较大的,否则这个平均值应该可以更高。

再看私募基金的业绩情况。私募基金的策略相比公募基金更为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股票策略、债券策略以外,还有宏观策略、组合基金、多策略、市场中性、管理期货等等,这些策略我们不能仅看业绩的,还要结合其风险控制能力、波动率以及风险收益比等方面才能评价。从类型上看,私募基金是没有货币基金的,这也成为其平均收益率较高的原因,因为公募还有个平均收益率为2.54%的货币基金需要平均。

其实这几年的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已经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两者满足的投资者需求是完全不同的。公募的目标是帮助广大投资者取得超越市场的收益,而私募基金则承担着投资者更为高要求的投资需求,比如收益高于公募债券基金,但是风险要低于公募混合基金的产品;即使市场大幅波动也能获得稳定收益的产品,比如市场中性、管理期货等等。

综上所述,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其实在产品主体、募集对象、投资限制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但是这个差别在业绩上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少,并不存在私募基金明显优于公募基金的说法。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首先,私募基金不一定比公募基金业绩好,只不过大家关注的都是头部的私募。造成这种观念,很大程度是因为经常看到关于私募一个季度几倍收益的新闻,给了大家这个“私募基金业绩都很牛”的错觉。实际上,截止到17年8月,国内有20652个基金公司管理着6万多只产品,17年的数据还没出来,16年统计,私募的平均收益也是负值。

数据来自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那为什么私募顶部的收益这么高?主要原因有几方面:

1.利益机制问题:公募基金的盈利方式就是收管理费,这个是不以基金盈利或亏损,公司以及基金经理都可以拿到这么多钱。比如15年股灾的时候就爆出某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在所管基金净值近乎腰斩的情况下还拿了600万的年薪。

而私募除了管理费之外,主要的收入来源是高额的业绩分成。例如盈利超过15%的部分,私募公司收取利润的20%作为分成。

这种机制的差异造成的结果显而易见:公募首要目标是把规模做大,同时保证稳定避免出现较大回撤;而私募除了募资之外,更注重业绩分成部分带来的高额回报。

2.交易中所处的角度不同:私募基金为了提高信服力,增加募资规模,通常会由该基金的基金经理跟投10%。而公募现在虽然也有了发起式基金,但是所占比例并不高。

3.策略不同:公募基金中占比最大的是混合型基金,其次是债券类和股票类。相对来说更看重风险管理,策略较为保守。而股票类私募大部分风险偏好相对较高。这也是前面所说的利益机制决定的。另外就是私募的风格和调仓更加灵活,公募资金量太大,所谓船大调头难。

4.人才问题:很多之前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或分析师,经过几年市场的洗礼,对自己有信心的都“奔私”了,例如王亚伟,王忠波,孙建波等。不过目前看来公募派私募的收益都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