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 基金 优惠 利率(医疗保险基金优惠利率)

jijinwang



新年刚过,监管就又有动作了。


最近,银保监会人身险部下发了两份征求意见稿,都是关于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方面的,向保险公司公开征求意见。


部分内容提及了理财险的宣传与信息披露,我们来看一下。


1、

涉及的理财险主要有三种:万能险,分红险,投连险。


1)万能险演示利率不得超过4%


提到万能险,马上就能想到保险公司一年一度的开门红活动,所销售的都是短期年金险+万能险的组合产品。


如果你接触过这种保险的计划书,一般能看见三档收益演示:


1)低档,以保底利率演示收益,有的保险公司是1.75%,有的是2.5%,有的是3.0%,这是产品的最低收益;

2)中档,以4.5%的利率演示收益;

3)高档,用6.0%的利率演示收益。


当然了,有可能你只看过6.0%的收益演示,这都“归功于”业务员。


在征求意见稿中,监管要求只能用两档收益演示,利率分别不得高于保底利率和4.0%。


差距有多大呢?


我们来简单计算一下:


30岁男,投保某开门红理财险险,趸交10万,从第6年到第15年不断返还生存金,4.0%和6.0%的演示利率下万能账户余额如下表:




第20年,一个是19万,另一个是23万,少了4万;

第40年,一个是42万,另一个是74万,少了32万;

第70年,一个是136万,另一个是426万,少了290万!


只差了2个百分点,10万的本金,在70年后却差了近300万...


这下,业务员没有大饼画了...




降低了演示利率后,销售误导就少了,万能险的吸引力也随之大幅度下降了。


2)分红险必须披露红利实现率


分红险也曾是理财险销售误导的重灾区。


除了高额的收益演示之外,保险销售人员还可能带着这么一句话:保险公司每年会将70%的利润用于分配。


这可乐坏了不少消费者:保险公司一年赚上百亿,随便分点那也不少了。


其实呢,很多人被这句话误导了。


在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分红险的收益演示只能有两档,一档是0,也就是没有分红,另一档是4.5%减去产品预定利率。


如果按照最高3.5%的预订利率定价,那么分红的演示利率最高只有1%,收益就低了很多。


另外,目前各家保险公司的真实分红水平一直被藏着掖着。


不像万能险那么透明,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官网查到每月的实际结算利率,看到自己万能账户的余额。


而分红险,每年到底分了多少钱,收益率是多少,甚至于到底有没有派发分红,普通消费者根本无从得知。


这次也要求保险公司披露分红实现率,公式为实际分红/演示分红。


比如演示分红是1000元,实际分了700元,那么分红实现率就是70%,如果是按照1.0%的结算利率演示,那么实际的分红收益率就是0.7%。


实际上,这种披露分红实现率的要求,在香港保险中一直存在。


港险60%的保单都是分红型,香港保监局要求披露既往的分红水平,一则方便消费者对比分红水平,挑选产品,同时也减少了保险公司的销售误导和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3)投连险必须演示负收益

关于投连险,普通消费者接触的比较少。


与其说是保险,更像是基金:保险公司为你推荐了多个投资组合,各种股票、债券,由你自己选择。


消费者自付盈亏,保险公司只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


因此,投连险是可能亏损的,越是激进的投资组合,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越大。


在过去,保险公司演示这类产品的收益率是只谈收益,不谈风险,一般提供利率分别是1%、4%、7%的收益演示。


这次的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到:最低演示利率不高于-1%。


向消费者直观的演示:投连险具有风险。


总的来看,这份征求意见稿对各种保险产品的信息披露上做了要求,力求保险产品信息公开透明,致力于打破消费者与保险公司之间巨大的信息不平衡问题。


2、

回想去年11月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向各保险公司下发了《人身保险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其中就提及要对保险业务员进行评级,评级达标方可销售理财险。


如果办法落地,,一大批业务员将失去理财险销售资格。


如今又要下调理财险演示利率,理财险怕是更不好卖了。


从中可见,监管整治理财险销售误导、侵害消费者的决心和力度。


而理财险一直是很多保险公司高速发展的捷径,但保险姓保不姓钱,回归保障本质,这才是唯一正确的路,这也是监管想告诉各家保险公司的话。


我还看见新闻,今年A股开市,又有外资抄底买入低估值保险股,五大上市险企股价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


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来,监管更加严格,消费者投保需求下降,改革也未见成效,保险公司的基本面没有变好,未来一片迷茫。


2022年,同样是保险行业寒冷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