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讲过大连开发区的“原点节点和亮点”这个题,其中亮点包括了中国的第一个工业团地、第一家日本独资企业、第一家中外合资石化企业……其实大连开发区招商引资和外企发展中还有很多亮点,例如大连三洋制冷。
1
几年前偶然走过松岚街北段,发现当年的“三洋制冷”已经改名为“松下制冷”,有些怅然,虽然和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但那一段岁月总是忘不了的。1995或96年前后,为了促进招商引资,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高姿召开了一次大连大国企厂长座谈会,我属于老记旁听,发言是老生常谈,让人昏昏欲睡,唯有到大冷厂长张和发言时让我精神一振。实话实说,当年我接触过的大连市内企业家,只有万达老王和大冷张和,讲话那是真有感染力,那时的确就能感觉到气象不凡。张和说,我们和日本三洋合资办厂,虽然日本三洋控股但由我们中方来担任总经理,这在全国是没有的。惯例就是谁出钱多谁来管理。为什么三洋制冷会打破惯例?因为我和井植敏谈,我们合资办厂目的是什么?谁又能最好的达到这个目标……结果井植敏真被他说服了,于是大冷和三洋合资的很多企业,都是中方派人担任总经理。当时我的感觉是:大冷牛!真牛!为什么都管日本人叫鬼子?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精明。精明的日本人,控股却让中方当总经理,那一定是遇到了更精明的对手。那时有句话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张和。”
2
一般来说,日本大公司喜欢独资建厂,因为合资总是会出现很多问题,涉及到利益,也涉及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复杂的关系。合资企业到后来的结局大多是两种:一是互相扯皮企业干黄了;二是中方退出变成独资企业。三洋制冷完全是一种崭新的模式,也是合资中非常成功的模式。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大冷张和就开始考察日本三洋和德国林德两家公司的制冷产品,最后确认三洋应该为最佳的合作伙伴。为此张和曾经两次赴日本三洋总部想谈合作,都吃了闭门羹,因为那时大冷名不见经传,三洋是世界五百强,所以根本就见不到高层。张和不气馁,开始迂回进攻。他了解到三洋的社长黑河力和副社长仓桥,早年都曾经在旅顺工科大学就学,而厂里一位姓曲的工程师亦毕业于旅顺工科,通过曲工,又找到了大连理工大学一位教授,与黑河力和仓桥竟然是同班同学。于是在1988年冬,张和在东京日本三洋总部,通过老同学相聚的形式,在一番怀旧几杯清酒之后,张和就开始游说三洋到大连合作办厂。三洋公司两位社长早年在旅顺读书,对大连确有感情,又有同学的盛情,加上开发区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于是三洋也很爽快的就同意和大冷合作办厂。剩下来就是在投资股比、技术转让费比例、引入机型等具体细节方面双方开始谈判了,说白了就是反复讨价还价。所以一直到1992年8月,中日双方才在大连棒锤岛宾馆正式签署协议。日方原计划建厂到投产最快也要二年,但张和这边厂房仅8个月就在开发区建成了,原计划投产第一年允许亏损280万元,没想到1993年3月投产,当年即盈利了700余万元。这个“大连三洋速度”一下子震惊了日本三洋,三洋制冷后来被日本新闻界称为“三洋在海外合资的典范”。三洋高层认为,与张和的合作前途广阔,于是紧接着相继合资成立了13家公司。三洋和大冷合资的这些企业集中在大连开发区31号和27号小区,他们鸡犬相闻、彼此相连。如果从松岚街由北往南走,一字排开的就是三洋冷链、三洋压缩机、三洋空调、三洋制冷、本庄化学等等,占地总面积当时达到了20多万平方米,蔚为壮观,因此我们后来就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三洋村”。
3
走进三洋制冷,能感觉到和其它的日本企业相似而又不同,很奇妙。因为这里有日本企业文化也有大连国企的文化,中方管理人员都是大冷集团派过来的,党团组织健全,企业文化丰富。因此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企业文化”和“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还曾经获得过“全国质量管理提名奖”,是东北地区惟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当然,后来还有很多奖,多的记不清。三洋制冷的策划创意是张和,具体实践是肖永勤。大冷与日本三洋谈判时,肖永勤作为中方代表,在引进什么样的制冷产品方面表现出的专业水平及精明,让日方就吃了一惊。开始三洋想与大冷合作生产他们八十年代的产品,做为中方技术总代表的肖永勤提出,要合资合作,应该把第一流的即九十年代产品拿过来。最后日方听了肖永勤的详尽论证,同意投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最新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而这一技术的引进,使中国制冷水平一举跨越了20年。当年我们报社最早去采访三洋制冷的是记者董升,后来是路阳、文华等人。我也多次去采访,接触最多的是总经理助理王东,还有滑黎明、张伟……我个人的感觉是:三洋制冷把先进的日本三洋管理制度与传统的中国文化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持续、稳定、高效、高速发展的成功之路,而且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例如他们几百人的厂子,竟然一直坚持办一份社刊即杂志,而且办的有模有样丰富多彩,包括厂里的壁报和各种揭示板,都是那样的生动有趣又富有哲理。三洋制冷建成之后,首先是三洋株式会社会长井植敏来参观,他大为惊讶,认为三洋制冷建厂的速度之快,盈利效果之好,管理水平之高,在全球均可称得上一流,甚至比日本本土的一些企业还好,因此他邀请了张和到日本给三洋高层领导讲课。后来,日本三洋的历任社长,绝大多数都来三洋制冷参观过也都给与了高度评价。可以说,当年的三洋制冷各种称号各种获奖,国内参观视察学习来访的上到正国级下到没有级,络绎不绝,前拥后挤……说一件小事吧。当年总经理肖永勤每逢春节,会给每位员工赠送一本书。那时大连市官方可还没搞过什么读书节读书季的,我现在能记得2002年是赠送《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2003年是阿尔伯特·哈伯德的《致加西亚的信》;2004年是《自动自发》一书,后来的就不知道了。每年提倡读本书,这也是三洋制冷的不同之处。在采访过程中,我和三洋制冷一些人逐渐成为朋友,这种关系一直延续到现在。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他们都知道我已退休后,三洋制冷的朋友依然一如既往,给予各种关怀。感动之余我想,为人为事不急功近利,不趋炎附势,也是三洋制冷的一个文化,长盛不衰的一个基因吧。
4
如今,三洋制冷这个名字没有了。当然不是这家企业出现了问题,而是母公司的日本三洋株式会社被松下集团收购了。日本三洋当年号称“三大洋”,也曾在上世纪末创造出令人咋舌的辉煌历史,但最后因为总体经营不善,还是被松下吞并,因此三洋制冷早已改名为松下制冷。在日本,松下和三洋都是在大阪起家。从公司创始人的角度来说,他们是姐夫和小舅子的关系,郎舅两人把两个企业都做成了世界五百强。尽管最早是姐夫和小舅子,但现代的商业竞争就顾不了那许多。尽管很多评论说是“温柔”的吞并,但那也是吞并。这种情况非常多,例如开发区另一家知名企业星玛电梯,最早是叫LG产电,万达老王还曾经参过股。后来这家企业叫LG电梯,在中国市场发展得也非常好,但后来也是它的母公司被美国公司控股,所以LG的名字就不能用了。上面平静如水,下边激流汹涌。只不过我们平常人喜欢怀念过去,喜欢过去的一切样子包括名称,就像很多人喜欢关注老建筑一样,但他们的命运注定是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这是谁也没有办法的事情。当年的张和以及三洋制冷第一批创业者如今大多退休了。少年子弟江湖老,说起来有些伤感却也不必伤感,客观规律嘛。也许他们和我一样常常会感慨复感慨,但毕竟在这个舞台上有过那样精彩的表演,这就足矣,值得一生的回味,夫复何求?
当年的大连国企,如大船大化大钢大显大机车大机床石油七厂等等,那是藏龙卧虎啊。你知道出过多少市长副市长和省级干部吗?大冷冰山最初和这些大国企还真不是一个等量级,在三洋制冷成功之后,大冷冰山集团开始逆袭,弯道超车一跃而上。三洋制冷,是大冷冰山集团一个最重要的节点或者说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