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债的基金如何止盈止损(偏债型基金如何选择)

jijinwang

只看利率变化,债券净价确实会有波动


但加上票息,纯债债基会持续新高


3、固收+基金,包括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大概率回撤就是加仓的机会,只要没踩雷,干就完了。

对于这种偏债型的基金而言,长期收益主要靠股票,只要基金经理不乱搞,哪怕买点大盘蓝筹高股息在那里摆着,再通过债券票息熨平一下波动,基本能保证基金收益长期是向上的。

某沪深300指数基金VS偏债混合基金指数


4、权益基金,无论是股票基金还是偏股混合基金,既要看产品的情况,也要看自身的情况。先说自身的情况:

(1)如果单只基金亏损比例还在10%以内,可以不用动。

(2)如果持有的基金占比没有超过总投资资产的10%,可以不用动。

如果以上两个条件触发率一个,可以开始考虑做点啥,如果两个都触发了,那就必须得做点啥。


5、产品的角度,先说指数基金。如果是基本面完全走坏了,那么就要毫不犹豫的做清仓处理,甚至自身盈亏比例都可以忽略。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教育ETF,整个逻辑都不成立了,谈什么转型什么抄底,意义都不大了。

教育ETF没有翻身的机会


6、行业或主题指数基金

(1)如果基本面景气度都没问题,因为估值问题从高位回撤。长钱是可以不动的,但是短钱就得撤了,因为你不知道估值消化的过程会有多久。典型的如白酒基金。

(2)如果估值在低位,仍旧继续无厘头下跌,这时候要重新审视基本面,切不可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土里,只看估值。可以看看这个指数的龙头股,还有多少主动基金持有,趋势如何。也可以看看机构投资者的占比变化情况。典型的如保险指数基金,除了本身指数编制有问题,前五大重仓股的主动基金持有数量,在2021年Q3出现断崖式下跌。这时候我们得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对基本面有什么误解。

五大保险公司的主动基金持有情况


(3)如果是强周期类基金,本身就不建议重仓。做个止盈止损的纪律,该跑就跑吧,也别分析啥基本面了。典型的如煤炭基金、原油基金等,这个世界上还很少有能在大宗商品价格方面搞透的专家,没这个能力知道吧,趁早放弃。

7、再说说主动基金。如果是行业主题或者all in那种猛人,视同为指数基金处理,参考前面即可。他如果能跑赢对应指数基金,还可以再多观察一会儿,有的人连跑赢对应指数都困难,就趁早放弃吧。

某有色主动基金一直跑不赢指数


8、全市场或均衡型主动基金。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考虑弃疗:

(1)跌跌不休,但基金经理竟然完全没有发声,也不参加直播(或者敷衍)、季报也不认真写,不真诚地和渠道、投资者沟通思路,能力啊风格啊都可以先放一边,这种态度就可以让TA滚了。真正的大佬,业绩好的时候不吭声,业绩越不好的时候越敢于发声。(干服务业就不应该怕挨骂)

(2)新基金的话,如果一开始就沉到8毛左右,那么后面基金经理畏首畏尾基本是定局了(也有个别例外,比如去年的邹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新基金来说,一开始的运气真的很重要。这时候就算继续看好该基金经理,想继续持有或补仓,也建议换成他同时管理的其他净值在1块以上的老基金。

(3)基金经理还比较年轻,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还处于投资理念形成期。当然,这个需要和基金经理多聊聊才知道。

(4)规模已经变得特别大,导致基金经理风格必须向价值型转变的,如果你原先买入的初衷不是长时间赚企业内生增长的钱(需要耐心),而是希望基金经理更灵活一些的,可以考虑换基或者换人。

(5)基金经理换人或者增聘。这种情况通常我会观察三个月时间,看看业绩是否有改观,看看季报是否有大的思路调整。如果业绩也没改观,管理思路也不符合预期了,那基本会放弃。

9、下面再来说说可以加仓的情况。最典型的就是,基金经理的理念已经非常成熟,希望赚长期企业增长的钱,而你也深知这一点,无论是时间上还是波动上,都能够接受的,那么就没必要赎回,甚至可以加仓。

这么做最大的风险其实是在于曾经的明星基金经理是否会从此一蹶不振(这种例子还是很多的)。因为这个市场上真的没有yyds,我们希望基金经理不仅理念成熟,同时框架也能够不断进化,对新鲜事物不断学习。

10、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基金组合,同时配置几位风格特点不同的全市场基金经理,底层股票分散一次,基金经理再分散一次,基本可以消除单一基金经理发挥失常的问题。这种组合,长期大概率是能创新高的。我自己的#神奇四侠组合就是这么个思路,虽然回撤波动也不小,但是跌下来偶是敢加仓的。

组合都下线了,我自己继续维护在圈子-组合实盘中


11、同理,如果是FOF产品,基本不用太考虑止损的问题。尤其是偏债FOF和养老FOF,可以完全放心。偏股FOF,如果基金经理不是太笨蛋的话,问题应该也不会太大。

12、最后一种可以大胆加仓的情形,就是市场因为单纯流动性冲击而下跌,无论是什么基金,都可以加仓。我个人最喜欢这种情形,但是注意不要加杠杆。

美元债基金在20年3月遭遇流动性冲击


今天就到这儿,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