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少主动权益私募公布了上周的净值,2022年的第一场大回撤来的比往常早一些,汐泰、同犇等著名私募都有较大幅度的回调。与此同时,去年风光无限、声势浩大、牛逼轰轰的一些公募基金经理,在新年里也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大回撤。前海开源的崔哥和泰达宏利的王哥都像哈利波特丢了魔法棍子,成麻瓜了。
在这种大回撤中,除了猛灌些“时间是药”的鸡汤外,其实也可以再度思考思考那个老问题:主动权益产品,应该买私募还是买公募?把自己的思考做一个简单的整理。
买私募的好处有:1、私募基金经理的稳定性更强,私募基金经理一般就是老板,不会出现老板跳槽;2、私募的仓位和风格更灵活,没有对行业和个股的仓位限制(这点很难说是优势还是劣势);
买公募的好处有:1、公募更便宜,相比较于私募2%+20%的费率,公募主动权益简直便宜到发指,哪怕有一些浮动费率的产品,基金经理通常也有其他正常的产品;2、公募的投研资源和投研体系化程度其实一般情况下是要较私募更强的,50亿规模以下的私募,其实是很难在消费、医药、科技等领域配齐研究员、分析师的;
过去两年私募的规模膨胀得厉害,从二三十亿跨越至百亿只在倏忽之间,业绩稍微牛逼一点,钱都是追着从渠道进来。这样浮躁的环境里,也酿成了一些惨案,最近上海滩拉胯的那家大私募,在2020年业绩也很好,大渠道几乎是追着要卖他们的产品,结果现在弄得,一地鸡毛。
私募主动权益整体环境的轻佻化是肉眼可见的,绝对收益思路的投资?那是完全不存在的。祭出赛道、景气度投资的大旗,辅以阶段性亮眼的业绩,挤入大财富管理渠道,百亿规模那是轻轻松松。
然而对于投资者而言,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后,得到的却是与公募差异化没那么大的收益。那么在主动权益这个品类上,买私募的意义究竟几何?
当然并不是公募有多好,公募当前滥发产品、基金经理风格漂移甚至公司内斗的各种情况层出不穷。但公募当前提供了如此多的选项后,客观地讲,其实是能够有很多私募的替代选择。
这种结论也是有前提的,就是必须要对公募的研究够及时和深入。不仅要对基金公司的投研流程、激励制度、企业文化有理解,甚至要对基金经理个人的人生状态有了解。许多超高净值客户可能并没有这个时间精力和意愿去这样做,对这部分人而言,买私募是更好的选择。
对我们绝大部分投资者而言,在主动权益这个品类上,买公募要比买私募更加划算。私募产品在量化、cta、中性、套利等品类上的价值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