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什么原因吗
那是应为居间人在市场中是属于推广角色 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因为期货具有特殊性,自带十倍杠杆相比基金股票而言,他的风险非常的大,甚至会穿仓 倒欠期货公司钱 这导致了期货不能大规模的宣传。所以从未看见期货公司的广告牌在大马路上出现过 反观证券公司 就可以大事宣传
如果有不了解期货的人不知情况下,会造成大规模的亏损,甚至爆仓。
所以很多人都给期货贴上高风险,倾家荡产的标签,以致于谈期色变。还流传过一句话如果你恨他 就让他做期货 不是一句空谈
但是如果期货市场的的人逐渐减少 进入期货市场的人越来越少,市场逐步萎靡。从而直接影响到现货企业的套保,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期货也需要发展所以,就有了期货居间,而居间需要生存,就必须给居间比期货公司更好的条件(给交易所手续费+1分、另无条件最高交返90%)。 并且现在期货逐渐的规范化 以前居间人谁都可以在期货公司挂职 经去年 国家明确要求期货居间人 需要持证上岗 必须拥有国家认证的期货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任职, 行业更加规范化 所以大家大可放心
春节后股市再度火爆,截至3月4日,春节以来沪指已累计上涨10.86%,创业板指上涨22.63%。2月19日至3月3日,A股更是连续10个交易日成交规模超万亿。
伴随着A股行情被点燃,杠杆炒股逐渐兴起,2月以来两融余额累计增加941.71亿元(根据3月3日披露信息计算),其中整个2月融资余额大增约610亿元,创下了2019年4月以来的最大单月增额。多名券商营业部人士谈道,融资客风险偏好得到修复,加杠杆热情有所升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除了正规的两融途径外,场外**活动也正在悄然复苏。多家**公司人士谈道,随着行情好转,投资者融资需求上升。而除了境内的“杠杆”资金外,还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将目光放到了资金成本更低的“港资”。
场外**升温
春节之后,大盘暴跌后逐渐转暖,截至目前,沪指已经站上三千点,创业板指表现更为强势,一度冲上2293.46的最高点,截至3月4日报收于2169.44点。
随着市场日渐活跃,市场对于杠杆资金的关注度也逐渐上升。
“行情一好,找我们的客户就会多起来,开年如果没有疫情的话,我们的生意会更好。”深圳一家**公司业务经理受访说道。
尽管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的正常业务受到一定冲击,但记者了解到,目前**公司都已早早“线上办公”。据前述业务经理介绍,“合同可以快递邮寄给你,保证金打过来之后5分钟就可以放款,如果资金量比较大的话,你也可以选择来我们的办公地点签合同。”
从杠杆来看,记者暗访的三家线下**公司的杠杆一般在5倍以内,本金5万起步,资金成本在月息1.4%-1.8%不等,一般要求单票仓位在30%-40%,大多数客户经理建议配置2-3只股票。
其中给出最高杠杆(5倍)的**公司业务经理介绍称:“5倍杠杆的月息在1.8%左右,按月签合同。(如果本金到100万)可以给你降到1.6%的月息,不能再少了,现在银行拿钱成本也到1分了。”
具体来看,目前场外**的主要操作步骤为,**公司与投资者提前约定保证金、资金成本和签约期限等,再由**公司提供证券账户,授权给投资者发送投资指令的权限和查询的权限,同时,要求投资人将初始保证金划转至备案账户。随后,投资者可以利用**公司提供的账户进行交易。
不过,**公司为了保障运营安全,会提前与投资者约定好风险条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一份个人独立账户的**合同了解到,风控条款包括,投资人不得买入当日跌幅超过8%以及连续跌停后首次打开跌停的股票(打开跌停的全日,无论反弹幅度大小,均不可买入);不得买入恢复上市首日等无涨跌幅度限制的股票;单只股票持仓总市值不得超过该股票前5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的10%(涨停或重大事项停牌的除外)等。
此外,双方还会约定预警线、平仓线,一般操作为当盘中交易账户保证金低于60%(含本数)时为警戒线,此时业务经理会通知投资者补仓,甚至有权利进行减仓和冻结部分资金使用权限;当盘中交易账户保证金低于50%(含本数)时为平仓线,**公司将强行平仓。
“如果盈利了,在合同终止前也可以提前提取,我们公司是按照1万整数倍提取,T+1到账。”深圳另一家从事股票**业务的客户经理指出。
据北京一家**业务经理介绍,但凡做过**业务的“老客户”,对**依赖程度比较高,且普遍会采用高杠杆,“我这里的客户一般都是满杠杆(4倍),配一到两倍的人很少来找我们配,毕竟利息差不了太多,也就1-2个点。按照80万本金,4倍杠杆是月息1.5左右,二倍、三倍会低一点,在1.3左右。”
相较场外**,记者注意到,两融投资者的风格相对则谨慎些,杠杆一般在1:1以内,但交易热情也丝毫不落下风。
春节以来,融资余额从2月3日的1.02万亿元激增至3月3日的1.10万亿元,其中2月26日两融余额还曾突破1.11万亿的最高值。
深圳一家中型券商营业部人士对记者指出,“(两融)生意好,周期来了。(疫情之下)大家都没事可做,股市又有**效应。”
但从新开户数上看,变化并不明显。前述营业部人士补充指出,受疫情影响,“营业部基本没有现场客户了,而期权、创业板、两融都得临柜开通。”
不过,该业务人员也表示:“两融客户对证券营业部来说都是重要客户了,只要客户能出门,都会想办法解决。”
香港**兴起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境内的“杠杆”资金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注意到,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将目光放到了资金成本更低的“港资”。
近日,记者从社交平台上就看到这样一则信息——“针对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大户融资,香港券商最高授信三倍杠杆单票满仓,通过陆股通和QFII交易通道,使用香港低成本资金,放大杠杆购买A股。”
这一方式的主要优势包括“陆股通交易席位,显示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不被穿透,安全;香港资金成本低,性价比高,放大杠杆,单票满仓最高1:3;单票额度可以最高授信总市值的两到三个点,审核标的出额度,根据标的质地以及授信额度和周期,平均成本年化在9到10。”
事实上,这一消息在A股市场上已经不算新鲜事儿。从2019年2月开始,北上资金大规模涌入A股,就有市场人士质疑其中混入了“假外资”,即境内机构通过在香港设立公司投资A股标的、内地投资者本身拥有海外资金,在香港券商开户、利用成本更低的融资或**,再通过陆股通、QFII等投资A股的情况。
这一现象也曾引起香港证监会的关注。但随着A股行情好转,相关业务再度兴盛。
不过,也有私募机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香港资金并非外界所传“成本低至3%-4%”“最高杠杆倍数可达10倍乃至以上”。
“(杠杆)正规银行没那么高,我们做的杠杆是1:1,资金成本5%,便宜的(资金)不可能给那么高的杠杆,和境内差不多,就单票的时候价格便宜点。”3月3日,沪上一家私募基金合伙人受访表示。
融资客青睐科技股
那么,这些融资客手中的资金,究竟流入了何方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公开数据和采访了解到,持续入市的杠杆资金,大量流入了科技、医药等领域。
根据Wind数据统计,2月以来,融券净买入额前五的行业为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化工、通信行业,买入额分别为173.45亿元、123.90亿元、71.93亿元、63.96亿元、58.14亿元;而融资净卖出额前五则分别为房地产、食品饮料、休闲服务、商品贸易和交通运输,卖出额分别为-15.02亿元、11.97亿元、10.41亿元、6.65亿元、6.40亿元。
从节后融资客整体加仓情况来看,2月以来,共有292只个股获融资客累计净买入超亿元,31只个股获融资客累计加仓超过5亿元。TCL科技、中兴通讯、华天科技、海螺水泥、中航飞机、四维图新6家上市公司获融资客加仓超过10亿元。从融资盘加仓个股来看,大多为科技股。
另一边,前述深圳**公司人士也对记者指出,“最近(配科技股的客户)比较多,以后还有一大批的科技基金等待入场,虽然市场上有关于科技基金窗口指导的传言,但该买的还是会买,最多对仓位有一定要求,很多基金都是一天就募集满;大盘还没涨多少,但是弹药慢慢充足了,估计今年股市有比较大机会。”
前述北京一家从事**业务的客户经理也指出,“这两天市场还可以,有投科技股的,也有很多投医疗股的,因为疫情影响,大家(对这方面)热情比较高。”
不过,也有业务人员表示,不是很推荐客户配科技股,“科技股我们觉得会有回调,现在已经很高了,建议你搞优质蓝筹股,波段也不小了,做得好的话10个点就可以挣50%。”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