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眼科的基金有哪些(哪些基金持有爱尔眼科)

jijinwang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
2021年一季度持仓公布!
从最新的基金持仓看,前十持仓中,增持了药明康德,长春高新,智飞生物,通策医疗,迈瑞医疗;减持了爱尔眼科凯莱英泰格医药恒瑞医药
(增持减持是指持仓占比。持仓占比和持股数不成正比,因为基金规模变化了)
和上一期公布持仓情况相比,最新前十持仓中,调仓换股比较少,只有一个,没有了英科医疗(医疗器械行业,主要是个人防护和康复护理业务);新增了康龙化成(5.32%)(生物医药,主要是提供生物制药方面科研和技术服务)。
最新的持仓情况来看,没什么太大变化,符合基金主题和其投资风格,重仓医疗医药行业,从调仓换股来看,还是比较成功的,最近一个多月时间,康龙化成走势很好。整体来说,医疗医药这个赛道长期看好,确定性比较强。
在基金规模方面,净资产增加到了399.86亿元(包含C),较上期(2020.12.31:232.43亿元)增加了167亿元,这是我这几天看到过的增长幅度仅次于易方达蓝筹的基金了。投资赛道优秀以及优秀基金经理坐镇,这个基金备受基民宠爱。
基金经理葛兰,被基金尊称为“医药女神”(题外话:**了就是男神女神,亏钱了就是渣男渣女,参考蔡经理)。但是这个称呼个人认为可以称得上,作为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现在投资领域也可以说是术业有专攻,人家是比较专业的。从业时间将近6年,管理规模700多亿,从过往数据来说,盈利能力比较强。除了这个基金,中欧医疗创新(清一色医疗医药股,前十持仓中有一个港股),中欧阿尔法(混合基,比较重仓白酒,另外还有医疗医药,光伏,锂电池,电子电器,家电等个股)等都表现优异。
作为一个医学工程专业博士,肯定会对医药医疗方面的投资有一定的执念,首先熟悉领域,另外发现确定性较强,因此她的现任基金重仓股前十都是医疗医药方面个股。基本就是该基金的持仓。
由于持仓过于集中,造成波动比较大,但是收益方面也不错,所以该基金的性价比还算中规中矩,中长期投资盈利概率较大。
以上说法仅代表个人观点,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1、什么叫医药类基金?

主要投资与医药行业相关股票的基金

当看到题主问的都是最近当下最热门基金的时候,小编心中不经疙瘩一声。医药类基金,半导体基金,创业板快基金顾名思义投资于此主题相关主题基金。而基金包括主动型基金与被动型基金,小编今天就跟你普及下当下热门被动指数型基金,简称ETF。

2020年初至今ETF基金涨幅排行榜:医药、半导体、创业板霸占排行榜,这也是为何如此热门的原因。

医药类ETF:小编推荐最看好三个:生物医药(512290),创新药ETF(159992),医疗ETF(512170).

生物医药(512290)跟踪的是中证生物医药指数,该指数选取提供细胞医疗、基因测序、血液制品、生物技术药物、疫苗、体外诊断等产品和服务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股,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方式,并对单个股票设置5%的权重上限,以反映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旗下有48只成分股。从成分股的行业分布来看:指数的多只成份股为“新冠防疫概念股”。数据整理的中证生物医药指数子行业分布,疫苗股占14.9%(新冠肺炎疫苗正在积极研发中),血制品占比13.4%(本次疫情中白蛋白和静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IVD占比23.2%(新冠肺炎诊断试剂归属IVD类别)。

创新药ETF(159992)是医药类白马基金,该基金通过跟踪的是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该指数选取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作为待选样本,按照市值排序选取不超过50家最具代表性公司作为样本股,反映创新药产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标的。从长期收益看,指数收益高、回撤低,从短期收益看,CS创新药指数突显防御属性。

CS创新药指数收益第一

医疗ETF(512170)跟踪的中证医疗指数,选取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医疗行业相关的100只代表性股票作为指数样本股,反映沪深两市医疗主题股票的整体走势。细看指数最新的前十大权重股,既有中国最大的眼科医疗上市公司“爱尔眼科”,也有中国体检行业龙头“美年健康”,也包括全球领先的基因测序龙头“华大基因”。

半导体ETF:目前主流芯片ETF(159995),芯片ETF(512760),半导体(512480)

创业板ETF:目前主流创成长(159967),创业板50(159949),创业板ETF(159915)

如果投资者感兴趣,可以观看小编相关这些指数型基金文章,指数化投资时代已经到来,未来十年将是ETF发展的“黄金时间”。

人生若只如初见,你的一点则有缘,关注小甲,真诚感谢:第一时间分享股票,ETF基金,可转债热门资讯,一起走进投资财富人生。

2、三季度,高瓴至少抛售了5800万股爱尔眼科,至少套现35亿元!嗅到了什么危机?

高瓴资本很厉害,每次在有大波动之前他就提前跑路,每次都很精准。

比如先前他说他会投资教育,是的他一直持有,然后到今年2月份,他马上抛售了持有的所有教育类股票,全部套现。

然后在5月份,国家双减政策出来,所有培训机构全部倒大霉,教育类公司亏的亏,跑的跑路,活下来的苟延残喘,所以他很有眼光。

现在依然一样,爱尔眼科他大量减持,说明他不值这个价,现在是高位,应当防范,不要一股脑全去跟着买上去,那样有危险。

或许未必是受到了什么危机,而是看到了什么新的商机。

爱尔眼科起步的时候资本金并不是很高,这几年发展的很快,投资爱尔眼科已经赚的盆满钵满了。在这种情况下,北交所已经开张了。很多的企业在那里上市有新的机会呢。这么多的机会可能会吸引投资者,从传统的已经暴力的行业里面退出,在寻找新的金牛了。#新媒体##自媒体##微头条日签##我要上头条##策划##百粉##正能量##千粉互娱#



















3、公募基金经理长期年化超过15%的只有10人,年化超过10%的有60人,怎么看?

28法则,在任何行业都存在

现在的基金经理傻子都能当。大市升,它就升(说不定它还跌)。大市跌,它就跌。

不知道题主的这个数据是从哪里得出来,在网上没有查到有具体的出处,因此无法根据题主的提问进行回答,但是这里可以提供一份有详细来源的数据进行对比说明。根据Wind在1998-2018难1月26日的一份数据统计显示,共有41位任职超过10年的公募基金经理,其平均年化收益率为9.08%,而只有2位基金经理的年化收益率超过20%。应该说这一数字和题主提供的数据逻辑上还是比较吻合的,那就是能够取得长期收益的人永远都是少数。

但是但看这一冰冷的数字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应该用其他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才能知道公募基金经理的业绩如何。比如中国主流指数的收益率是多少?指数基金的收益率又是多少?公募基金是否能跑赢主流指数?其业绩主要来源于哪些时间段?只有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这个数据才能给投资者带来参考价值。

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与同期标普500指数收益率

回顾巴菲特在1957-2018年62年的投资生涯我们可以发先,巴菲特的累计收益率为7.7万倍,年化收益率超过20%,而同期标普500指数的年化收益率仅为9.5%左右,超越了同期标普500指数10个百分点。

而回顾巴菲特过去投资的三个重要阶段,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其收益率主要来源于充分把握市场机会的同时,严格控制风险。

在过去62年的投资年分中,巴菲特只在2年出现过亏损,一次是2000年,亏了6.2%;一次是2008年,亏了9.6%。然后在第二阶段, 也就是1976-1998美股的大牛市期间,巴菲特也是充分把握住的机会,取得了年化30.4%的巅峰表现,牢牢抓住了这一风口。否则进入1999年以后的美股,也出现了两波较深的回调,使得巴菲特这一期间的年化收益率出现了大幅回落,但这也与其资金体量的增加有着密切关系。正式凭借着严格的风控、把握趋势的能力和强大的复利效应,巴菲特实现了财富的滚雪球,最终成就了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一帝国。

也就是说巴菲特这一收益率是超越了同期标普指数的,同时也超越了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共同基金经理的业绩,因为大部分的共同基金经理是跑不赢标普500指数的。换而言之,要评价一位基金经理的长期业绩,我们需要结合同期指数的涨跌幅和同类基金的业绩进行交叉分析。

优秀公募基金过去20年的业绩大幅跑赢指数

无论是从题主提供的数据,还是WIND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基金经理的长期业绩是非常优秀的。同期上证指数的涨幅仅为198%,沪深300指数自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仅为340.4%。而10%的年化收益率是什么概念,就是投资7年后,本金就已经接近翻倍了,收益率高达94.8%;15%的年化收益率就是代表你投资5年后,本金就可以翻一倍,收益率超过100%。这就是复利效应的魔力。

如果用wind的统计数据看,9.08%的年化收益率意味着8年后,投资翻倍;而20%的年化收益率只需要4年,收益率就可以达到107.4%。但是截至到2018年1月26日,任职年限超过10年的41位基金经理仅占基金经理总数的2.42%,也就是说能够取得如此优秀业绩的基金经理是凤毛麟角的,而整个基金行业的投资水平应该说是被他们抬高的,因为超过61.31%的基金经理任职期限在3年以内。

但是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2017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公募基金20年来各类公募基金的业绩分别为:标准股基年化收益率28.52%、混合偏股年化收益率26.1%、封闭偏股年化收益率达到19.03%、标准债基年化收益率3.77%、普通债基年化收益率6.97%、权益QDII基金年化收益率达3.92%。问题来了,为什么基金投资者的感受和基金业协会的数据差距这么大呢?其实这一数据和题主提供的数据是吻合的,那就是创造优秀长期优秀率的基金经理通常都是任职10年以上的基金经理,但是这些优秀的基金经理绝大部分都已经离职了,他们创造的收益数据还在,但是人已经离开这个行业了,造成了基金平均业绩虚高的情况。

根据WIND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98-2018年1月26日,累计有2998位基金经理进入过公募基金市场,1305位基金经理已经离开,仅有1693位依然在任,也就是离职率高达43.5%,而这些离开公募基金行业的绝大部分都是行业大佬,比如华夏基金王亚伟、嘉实基金赵军、上投摩根吕俊、南方基金邱国鹭、兴业全球王晓明、博时邓晓峰等等,这些明星基金经理所管理的产品无一不是硕果累累的,而这些产品正是拉高整个基金行业收益率数据的关键。根据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11月底,共有12只公募基金基金取得了10倍以上的收益率,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王亚伟曾经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收益率高达23.54倍。

就拿华夏大盘作为例子进行举例大家就会明白。自2004年8月成立至今,华夏大盘精选的累计收益率高达2354.7%,也就是翻了23倍多,其中王亚伟任职期间创造的收益率为1108.17%,占了整个基金累计收益率的47.06%。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只基金现在这么漂亮的数据绝大部分是王亚伟的功劳,继任者反而是享用着他的光环。

该基金自2012年以后,就表现的非常一般,在王亚伟历任的6年间,这只基金已经更换了8任基金经理,业绩也是非常的不稳定,4年跑不赢同类平均,只有2013年还算表现可以。正是这样一只基金,在长期收益数据上来看是非常漂亮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基金能够取得长期优秀业绩的原因。

从统计数据来看,可以取得优秀长期业绩的基金经理是非常稀缺的,10年10%的年化收益率是非常优秀的了,10年20%的年化收益率更是梦寐以求。但是公募基金这几年的人才流失也非常严重,长期业绩优秀的主动基金开始越来越少了,所以但看数据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没有价值的,而应该结合其他数据来看,从这一点就可以提醒我们投资者,在选择公募基金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基金管理人和长期业绩进行选择,对于频繁更换基金经理的产品,业绩再好也没有延续性。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