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基金具有什么等特点(存款保险基金来源包括什么)

jijinwang


作者|祝辉「中国保险学会」

提要:

  • 尝到甜头的险资将热情延续到第二批公募REITs产品。


  • 基础设施基金能够较好匹配保险资金长期配置需求,为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的投资工具。


  • 险资投资基础设施基金将主要面临基金价格波动、流动性、终止上市、政策调整等风险。



11月17日,为进一步丰富保险资产配置结构,助力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的发布,不但为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础设施基金)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子弹”,也为险资投资扩大了“射程”范围,堪称“最佳搭配”。

下面,从有需求、有热情、有经验、有匹配度的“四有”角度,去看看险资投资基础设施基金的匹配程度。

有需求

基础设施基金是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以下简称REITs)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投资者需求而言,REITs作为一种信托基金,是国际金融市场上成熟的金融产品。其以发行收益凭证的方式募集多数投资者的资金,交由专门投资机构进行不动产领域的投资经营管理,并将投资综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

REITs的本质是将基础设施、商业不动产、产业园区、生态环保等种类的不动产进行证券化,将这些流动性较低、单笔交易规模较大、非证券形态的不动产资产,直接转化为资本市场上的证券资产进行金融交易,通过租金、利息、资产增值等方式获得收益,让普通投资者也能参与不动产标准化产品的投资。

对于国家经济发展需求而言,REITs是全球各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不动产资金募集的重要渠道,目前全球REITs的规模超2万亿美元。

我国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健康发展,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特别是在我国当前经济增速换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大力发展REITs,有利于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行业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降低政府和企业的财务杠杆,为各地方政府建设基础设施、发展新经济提供有力支持,是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

对于基础设施基金本身需求而言,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过去往往适合包括社保基金在内的保险类资金支持,而不太适合中小投资者参与。而根据2020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没有对投资者范围进行过多的限制。

这意味着,基础设施公募REITs将为中小公众投资者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打开投资通道。而在资本市场上,有险资这一“投资大户”的引领和背书,也将吸引更多中小公众投资者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有热情

可以看到,保险资金对于投资基础设施基金报以热情回馈。

在今年上市的首批9只投资基础设施基金产品中,险资成为机构投资者的主力,承诺认购金额达33.36亿元,占比34.6%,是除原始权益人外战略配售的重要来源。泰康人寿、中保投基金、平安人寿、大家投资控股、中再寿险、中再产险六家保险机构成为首批尝鲜的险资机构。其中,泰康人寿的投资金额最高,达13.69亿元,然后分别是平安人寿(9.02亿元)、大家投资控股(4.90亿元)、中保投基金(3.84亿元),中再产险和中再寿险的投资金额均接近1亿元。

同时,险资机构网下认购的热情则更高。人保寿险、太平人寿、新华保险、长城人寿、阳光人寿、太保集团等险企的多个险资账户均获配售。

近两年,受整体经济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保费增速不乐观,多数险企出现净利润下滑的迹象,根据中国平安(下滑31.2%)、中国人保(下滑37%)、中国人寿(下滑54.6%)、新华保险(下滑50.2%)、中国太保(下滑0.7%)五大上市险企公布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有四家险企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30%。而在资产端,各家险企投资收益却稳步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负债端的增长乏力,唤起了险资的投资热情。而基础设施基金对险资的“开闸”,将进一步唤起险资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热情。

当然,首批上市的这9只投资基础设施基金也没令险资的热情遇冷,9只公募REITs产品上市首日均出现溢价情况,博时基金所管理的蛇口产园涨幅最高,达14.72%,其余8只公募REITs也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如首钢绿能涨幅为9.95%、张江REIT涨幅为5.89%、浙江杭徽REIT涨幅为4.97%。

而且,这种涨势并非昙花一现,9只公募REITs产品自6月21日上市以来的5个月,整体运行平稳。到11月19日收盘时,首创水务REIT的涨幅达28.97%,首钢绿能涨幅达到27.8%,中金普洛斯REIT、盐港REIT涨幅双双超过20%,张江REIT、浙江杭徽REIT、蛇口产园、东吴苏园涨幅均超过10%。

尝到甜头的险资将热情延续到第二批公募REITs产品。近两个月内,第二批共4只公募REITs陆续进入发行审批流程。

11月23日,建信中关村REIT与华夏越秀高速REIT发布发售公告,11月29-30日,2只产品面向公众投资者正式发售。在建信中关村REIT产品的认购中,国寿资管排名第二,拟认购份额占比为7.66%,排名第四的是太平人寿,拟认购份额占比为6.89%,中信保诚人寿拟认购份额占比为2.30%,太平财险和新华人寿拟认购份额占比同为0.77%。

有经验

事实上,对于国内大众投资者而言,REITs概念听起来比较陌生,但该类投资产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属于相对成熟的金融产品。国内外相关基金管理者对该类产品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经营管理经验。

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推出REITs至今已有60年历史,目前,现有荷兰(1969年)、澳大利亚(1971年)、日本(2001年)、新加坡(2002年)、法国(2003年)、中国香港(2005年)等42个国家或地区推出REITs制度,总市值达2.28万亿美元。其中,美国REITs市值和数量就占到全球REITs市场的65.5%,位居全球榜首。日本(占比6.95%)和澳大利亚(占比4.63)位列第二和第三位。

国内方面,REITs概念于2002年首次在中国市场上被提出,至今已近20个年头。从2014年国内发行首只“类REITs”产品(中信启航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到2020年,我国已累计发行类REITs产品93单,发行总规模达1752亿元,项目涉及酒店、仓储、写字楼、零售商场、产业园、高速公路等不动产项目,为公募REITs的开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与经验。

险资投资经验方面,我国自2005年开始允许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至今已有16年。16年间,保险监管机构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措施,各险资机构积攒了一定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验。

截至2021年9月末,保险资金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等产品,累计投资交通、能源、水利、棚户区改造等基础设施领域的资金达3.31万亿元。

有匹配度

总体来看,在特性方面,基础设施基金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是具有项目运营周期较长、强制派息分红的特点。

二是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能够提供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和保险资金长久期属性相匹配。

三是基础设施基金和股票、债券等大类资产的相关性较低,收益方面介于股债之间,回报率稳定,抗通胀效果好,有利于保险资金开展分散投资。

四是基础设施基金的发行标准统一,信息披露程度较高,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为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标准化投资品种。

相比其他融资渠道,险资方面本身具有投资期限长、投资规模大、资金来源稳定等特性。在目前市场上的主要机构投资者中,保险资金的久期最长。

对于投资渠道和投资领域而言,首先,险资兼具金融和保障的双重属性,更强调资金的安全性;其次,险资基于负债属性,必须保持足够的流动性;最后,在投资收益方面,保险资金投资一般会设置最低投资收益要求。

通过两者特性可以看出,基础设施基金能够较好匹配保险资金长期配置需求,为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的投资工具。

也有风险

虽然险资与基础设施基金的匹配程度较高,能够相互促进对方的发展,实现互赢互惠,但有投资就会存在风险。

总体而言,险资投资基础设施基金将主要面临基金价格波动、流动性、终止上市、政策调整等风险。

因此,监管机构发布的《通知》明确了险资机构的资质要求,设定了投资标的条件,完善了风险管理流程,加强了投资主动管理,强化了监督管理要求。

一是资质要求方面,《通知》要求,开展基础设施基金投资业务的险资机构应当公司治理完善,市场信誉良好,具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投资管理制度。自行投资基础设施基金的,应当具备不动产投资管理能力,最近一年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结果不得低于80分,上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150%;委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及其他专业管理机构投资基础设施基金的,最近一年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结果不得低于60分,上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120%。

二是投资标的条件设定方面,《通知》要求保险资金投资的基础设施基金,基金管理人、资产支持证券管理人等相关管理人应当符合关于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金融产品的监管规定。

三是完善风险管理流程方面,《通知》要求保险机构应当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投资决策与授权体系,持续加强风险管理,防范利益输送行为。

下一步,监管机构还将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加强业务审慎监管,压实机构主体责任,完善配套监管措施,强化分类指导,支持保险资金规范开展基础设施基金投资业务,防范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