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东争产案早于2012年达成「大和解」,惟长房3名子女霍震宇、霍丽萍及霍丽娜争议南沙发展项目的部分权益。3人早前入禀高等法院要求重启诉讼获批,案件昨在高等法院展开。庭上披露,霍震寰2012年曾称霍英东遗产约有113亿元,《霍英东传》等著作提到,霍英东生前以3亿元购入南沙地皮,借发展南沙项目重投地产界、续其地产梦,并非单纯为公益。长房三子霍震宇将于下周一(17日)出庭作供。
3宗案件的原告分别为长房三子霍震宇、长女霍丽萍及次女霍丽娜,被告人数及公司合共达28个,包括上述3人、长房长子霍震霆、次子霍震寰,以及家族公司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主力作慈善事业的霍英东基金有限公司、获多宝有限公司、有荣有限公司、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等。
负责发展南沙项目的「有荣有限公司」,在项目中持有1股回购权,诉讼各方争议可否回购该股权,但不争议倘若在2007年回购,回购价为23亿元。
代表霍丽娜的资深大律师余若海先读出开案陈辞,表示霍英东于2006年逝世,终年83岁,当年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第181位,资产达37亿美元。
长房次子霍震寰于2012年的对话提到,霍英东遗产共有113亿港元,包括来自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的70亿元,其资产及离岸资金分别有27亿及16亿元,霍英东在2000至2006年间,向「霍英东铭源发展有限公司」注资35.2亿港元,并授权其挚友何铭思(又名何兆铭,已故)用该笔资金发展南沙项目。
余若海在庭上读出冷夏所著《霍英东传》, 表示霍英东早年在地产界发展,后来将尖沙嘴星光行租予经营中国工艺品为主、有中资背景的「中艺」公司,因而被英美联手封杀,包括美国驻港领事将星光行列入「黑名单」,并明确宣布所有星光行租客不得买卖美国货,霍英东最终断臂贱卖星光行,迫于无奈下逐渐淡出香港地产市场。霍英东其后改变投资策略,以退为攻,改以投资南沙项目,望借此重投地产界,《霍英东传》提到霍英东希望向项目注资10亿元。
余若海另引述霍英东自己撰写的著作,称霍英东曾提及「我是搞企业的,也是要发财的」,且认为发展南沙要讲求社会及经济效益,即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余若海说,霍震寰一方指称「霍英东投资南沙项目是为公益」说法并不正确,因霍英东一心想打造「地产王国」的心愿不曾改变。
余若海说,霍英东名下的「霍英东番禺建设基金有限公司」与内地政府签约后,以3亿元购入11,000亩南沙地皮,计划发展不同项目,项目中「霍英东番禺建设基金有限公司」及「有荣有限公司」各占1股。
余若海又指出,霍震寰曾在2011年会议上表示「父亲觉得南沙项目拿亿入来,可以买那么大幅地,是难得机会,番禺基金同有荣一齐做」;霍震寰又指出,南沙是长远投资项目,然而有荣的收益不足以支持南沙项目,考虑到霍英东基金旗下的澳门旅游娱乐股份有限公司有稳定收入、「有大水喉照住」,遂在1997年6月以象征式1元将南沙地段的1股权益转售给霍英东基金,其间霍英东基金向有荣提供免息贷款,条款指明有荣可在10年内(即2007年6月30日或之前)回购该股权,而其回购价值截至2007年为止约为23亿元。
番禺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紧抓“六稳”“六保”工作部署,创新金融机制推动番禺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加快推动企业上市融资
按照“培育一批、股改一批、上市一批、做强一批”的工作思路,番禺区梳理形成新三板企业、拟上市企业、已上市企业服务名册,完善服务机制,为上市培育重点企业协调解决多项实际问题。通过区科技企业上市培育促进中心、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科技企业量身打造融资产品和服务,加强与沪深交易所联动,打造上市培育品牌。今年以来共举办8场产融对接活动,组织银行、券商、投资机构、小贷公司与包括上市企业在内的600多家企业进行路演对接,助推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目前,全区境内外上市企业累计20家、总市值2341亿元。
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市场
番禺区加快万博基金小镇建设,疫情期间依托网络开展举办政策规范化讲座、举办基金小镇投融资专场对接等形式,强化万博基金小镇政策、合规性宣传。目前,小镇落户各类私募基金机构322家,已到位资金管理规模250多亿元。其中,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140家,累计认缴注册资本50多亿元。另有19家银行、券商、律所等配套机构进驻服务。小镇已成为番禺区加快实施金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平台、广州市“一区一金融功能区”重要板块。
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番禺区积极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引导基金、主权基金对社会资本的吸引、放大及对企业的扶持作用,外联内引服务番禺实体经济。成立总规模10亿元的番禺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此外,番禺区不断推动金融业态日趋丰富,结构日趋优化,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目前,全区现有银行机构31家,人民币存款余额3112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2547亿元。开展政策性农房保险工作,通过“政府补贴、农户参与”的方式,为番禺区12万农户提供97亿元农村住房风险保障。参与市巨灾保险试点,增强番禺区防灾抗灾能力,为番禺区应对强降水、台风等自然灾害提供6.5亿元保险保障。
文/图:番禺区融媒体记者何洋 黄国宏
通讯员宋玮 李裕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