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主动服务、精准服务,提高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和有效性,市民政局积极探索“政策找人”工作模式。通过调研走访,结合基金会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基金会管理工作“政策找人”推进方案,确定以基金会、捐赠人及受益人三大主体为抓手,将相关政策分门别类,分送至不同对象手中,实现民政部门和社会慈善领域无缝对接,推动服务水平全方位提升。
服务基金会
●新编《基金会制度汇编》。通过对日常使用的102个相关政策的梳理,帮助基金会及其相关主体准确了解、掌握和运用,从而切实发挥政策的导向功能、管理功能、调节功能和分配功能,促进上海基金会行业的有序发展。
● 指导编辑并下发《基金会实务一本通》。为基金会提供注册登记、变更备案、重大事项报备、财务管理、免税申请、信息公开等规范化建设相关的政策实务指导。
● 指导落实两个免税资格和规范化评估工作。
● 协调财政部门和有关技术部门积极推进捐赠电子票据工作。
● 通过调研总结、典型引路,由点到面、稳妥推进,指导全市基金会有序开展政策找人工作。
服务捐赠人
要求各基金会及时提供个人和企业捐赠可享受的免税政策,及时出具捐赠票据,主动接受捐赠人监督。
服务受益人
1 加强基金会资助信息公开,方便受益人掌握
明确各基金会有义务向受益人提供下列政策信息:受益人属性相关救助政策,基金会信息公开渠道,受益人受益事项申请条件流程,受益人监督、质询及建议途径等。通过信息主动公开,让受益人了解与自身相关的政策并判断接受的服务是否合适,为“政策找人”提供依据。
2 主动作为,为受益人提供多种服务方式
市民政局将相关政策梳理成册,并配以漫画、视频等方式进行解读,涉及捐赠人及受益人的政策,指导基金会选择合适方式发放。同时,借助“随申办”“上海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等平台,发布政策信息,方便基金会、捐赠人及受助人及时获取。
3 积极培育社区基金会,“政策找人”落到社区
建立大手牵小手、社区开放日、牵头人和观察点等推进机制,深化推进暖心救急难专项基金工作。目前本市已有30余家社区基金会设立“暖心”专项基金,同时,上海宝龙公益基金会和上海一颗松公益基金会捐赠贰佰万元在上海仁德公益基金会设立 “社区公益行”专项基金,用于高质量培育社区基金会发展,鼓励资助社区基金会设立“暖心”专项基金和社区帮困、助残、扶幼、助学、公益创投,以及开展社区基金会专业督导等。
创新试点:基金会“爱心”找人——“心动万家”慈善项目
上海佑心慈善基金会由我国心血管领域专家和爱心人士联合发起。2021年,佑心与国内顶级儿科心脏病医生团队合作,实施了关爱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佑心行动项目(简称“心动万家”项目),全年资助先心病儿童102人,其中低保户家庭6人,残疾人家庭6人(残疾患儿4人),因病致困家庭90人。联合定点医院在云南省大理市和贵州省威宁自治县的307所学校,开展科普讲座和咨询,为11万名儿童提供免费先心病筛查服务。
① 为学生发放先心科普资料
② 实地走访先心病儿童家庭
“心动万家”项目重点聚焦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中儿童的健康问题。今年将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科普“三进”(进村社、进企业、进学校)宣传筛查活动,计划救助目标200—300人/次,为家庭困难的先心病患儿提供5000—30000元医疗资助。佑心基金会将根据市民政局“政策找人”工作要求,通过制订救助方案、公开救助渠道、透明救助流程、统一救助标准,将民政、医保、未成年人保护等相关职能部门推送的救助对象纳入重点资助范围,注重精准救助对接,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