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是基姐,带你寻宝避坑选好基~
原账号:搞钱基地(全网同名)
如果大家有想看的基金测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呦~
我们都知道,买行业基金有个重要的投资逻辑:低估时买入、高估时卖出。
但如果你仅限于了解看估值做选择的投资逻辑,不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的话,那么就很可能陷入低估值陷阱:
你以为估值已经很低了,马上回归可以买入了,但实际上它还能再创新低。
以银行、保险、地产板块为代表,
因为常年估值很低、长期不涨而被戏称为”三傻“。
其中,银行更是被称为三傻之首,让许多价值投资者伤透了心。
低估买入,却也怎么都等不到它高估的时刻了:
中证银行指数PB常年处于历史低位
那么,银行行业真的不能投资吗?
银行行业还能有崛起机会吗?银行目前又要如何转型升级?
我们一起在下银行行业的运行模式、发展历史和转型升级中寻找答案吧!
- 银行行业包括什么
- 险中求生的银行
- 如何摆脱
- 投资银行行业基金怎么做
银行行业包括什么
- 银行行业的分类
说起银行,大家都会想到街边最常见的、由国家管控的中、农、工、建、交:
但这只是银行行业中的一类,要按性质划分的还有:
①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国家货币信用政策,调控国家经济发展。
唯一一家:中国人民银行。
②政策性银行,由政府设立,配合执行社会经济政策,在特定业务领域开展金融业务。
典型代表: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③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对国有性质的,非国有资本参股银行。
包括: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
④城市商业银行,定位给地方经济提供金融支持的城市银行。
代表有: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144家城市商业银行。
⑤其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的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
- 银行行业的业务模式
市面上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非常简单,主要是基于存贷业务的模式:
首先,以自身信誉为保障,从储户手中借钱;
然后,自留一部分存款资金用来应付还钱;
最后,其余部分拿去贷给要用钱的企业和个人,赚取存贷利差。
简单理解就是银行在其中就扮演着一个中间商的角色,
从储户手里借钱,比如许我们2%的利息,并保证还款;然后再贷给用钱的企业、买房的个人(比如收5%的利息),而利差3%,就是银行的收益;
除此之外,银行金融产品交易的主要媒介,还可以拓展其他理财业务、收取手续费、管理费等。
对于市场而言,各行各业的资金需求永远都在流动,银行在其中就可以一直赚到钱,这也是说银行是百业之母的原因。
但,这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①如果借款的企业或者个人还不了钱,银行就需要自己承担损失,承担信用风险,用自己赚来的利差收入覆盖坏账,按约定还给存款人,相当于赚利息亏本金,风险收益不对等;
②如果突然间来取款的人很多,银行留存的资金不足,那么它还得向金融市场或央行紧急借款,借款成本也是自己承担,也就是流动性风险也由银行吸收。
所以,虽然表面看银行市盈率市净率都不错,但是,银行的坏账、负债也不少,非常受宏观环境影响。
历史上就曾经历过三次危机:
险中求生的银行
四大行银行从2004年股份化改革后,实现了从国家独资商业银行向公众持股银行的重大转变。
众多股份制银行上市融资大幕由此拉开,一直飞速发展,走势一路高歌。
一直到2008年。
- 2008年金融危机中求生
2008年,美国因为冒着收不回钱款的风险放贷给信用等级较低的人群买房,导致大量房贷违约激增,次贷危机爆发,
而银行又没有做好充分准备,面临巨大的信用危机,大量的不良资产飙升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
这次的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经济持续低迷、增速放缓,失去了依靠存贷业务为生的银行,价格也大幅度下跌。
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推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
通过基建投资刺激经济,也就是所说的“四万亿计划”,银行业这才开始逐渐恢复。
不过好景不长,互联网的发展、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兴起,给银行又带了冲击。
- 新型支付方式冲击银行业务
银行本身业务模式十分雷同,同质化严重,竞争要么靠存贷利差,要么靠中间业务挣取手续费等利润,并未有太大的差异化。
但就在大家各自安好躺平万岁的时候,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兴起了。
首先,支付宝第三方线上平台利用余额宝的高额存储利息引导用户将存款资金转移。
其次,又以低于传统银行收付费的价格,提供与银行相类似的结算、代收代付等交易类中间业务,银行业务不断被挤占。
另外,支付宝等平台也在拓展和银行类似的其他业务:理财、保险、基金领域。
银行,作为金融产品交易主要媒介的地位被打破。
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转账、存储、理财等业务与银行没有太大差异,甚至可以提供更高的利息和更方便的线上支付,造成了银行客户部分的流失。
为了生存,各商业银行开始布局金融科技领域,打造数字化银行,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出各种创新服务自救。
岌岌可危的银行这有了回转发展了一段时期后,就又碰上了疫情。
- 全球新冠疫情冲击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对各行各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中小企业倒闭、大型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银行作为百业之母首当其冲。
受新冠疫情拖累,银行信贷业务受到冲击,业务扩张节奏也被打断,
加上房地产2021年受到政策影响,以地产和基建为主要业务收益来源的银行再度被迫面临生存危机,转型迫在眉睫。
银行行业的未来
由于疫情影响,宏观经济发展压力加大、房住不炒政策推出,加上国内经济增长动力从投资逐渐向消费过渡,固有业务模式已经不能带来更多的效益。
以大中型企业为重点客户的商业银行业务结构需要调整,个人消费主体和小微企业的重要性大大提升。
所以重点就是发展零售业务,以信贷与财富管理为主要内容,成为银行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信贷方面,招商、平安等银行,通过金融科技加客群经营方式,拓展互联网合作消费贷、信用卡等业务,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财富管理,也成为了各大上市银行转型战略的重点发力方向。
财富管理增长的背后依靠的是客户数量,和质量(AUM),
而实际上,近两年银行的分化已经十分明显:
以宁波银行、杭州银行为代表的城市银行凭借少量而质优的客户生存发展。
以工行、建行为代表的国有银行虽然占据了数量优势,但客均资产和存款转化率略显不足。
而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量、质兼备的招行,在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上超越农行、中行,仅次于工行和建行,在代销公募基金上也已经强势问鼎。
其他股份制银行,如平安、兴业、浦发、光大银行等上升势头显著。
在未来,不能顺应行业变革的银行,将在未来发展中掉队。
如何投资银行行业
如果你比较看好这次转型后的银行发展,那么可以通过基金来投资:
基姐筛选了几只被动和主动型基金,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持仓:
被动型基金,富国中证800银行ETF,在选股上身不由己,不管什么类型的银行都有一点,涵盖范围非常广。
而主动型基金,基金经理们还是有针对性地选择了目前有很大发展空间的企业。
我们来看一下它们近一年的收益情况:
ETF成立不久,但还是跑输其他三只主动型基金,而主动型基金可以灵活选股、业绩相对更好。
不过银行目前发展不明朗,不建议大家试图抄底“搏一搏”
投资建议
银行之所以长期处于低估陷阱,一方面是因为本身承担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潜在负债并没有反应在估值账面中;
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行业处于转型升级阶段,行业两级分化明显。
银行行业目前的转型重点是财富管理,以招行、平安为代表的银行优势已经显现,一旦行业转型完成,或许就是银行行业重出"江湖“的时候。
所以如果你实在想在现在就投资银行,那么最好还是选择性更强一点的主动型基金。
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银行行业在转型时会面临几点风险:
①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大财富时代开启,不止银行,信托、券商、基金及互联网三方机构都在同样的时代中竞争,银行转型的竞争加大;
②影响资产质量因素存在:
疫情、贸易战等外部不可控因素存在,如果这些因素导致经济波动,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压力加大,房企违约增多等问题,
如果按100亿的贷款,银行每年利差赚3%来算,收入为3亿。
但如果出现了信用违约,30%的贷款收不回来,那么银行就需要补上这30亿,意味着要放出1000亿的贷款才能弥补。
所以,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银行资产质量就会显著下降,影响银行业务。
1.业绩稳健增长,聚焦优质银行,招商证券
2.拥抱大财富,迈向新征程,兴业证券
3.穿越迷雾,掘金新机,华泰证券
4.后地产时代,银行资产质量与转型方向,安信证券
最后,还是要跟大家强调一遍:
基姐只做基金测评,不构成买入建议,投资是一个严肃且深思熟虑后才能做的决策,大家买基金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收益和可承受风险综合考虑哦。
关注@基姐来了,带你深入了解基金,洞察不易察觉的风险,选基不迷路。祝大家早日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