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一科技股吧(佳云科技股吧)

jijinwang

每经记者:王郁彪 每经编辑:刘雪梅

京东云从幕后走向台前。

7月13日,京东云对外发布行业首个混合云操作系统“云舰”以及全面开放的PaaS生态“云筑计划”。《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在2021京东云峰会上,京东云七大基础技术产品也首次集体亮相。

早在2016年,京东便将云计算领域的技术积累和经验开放出来,对外提供云计算服务。四年后,京东集团于今年年初宣布整合京东云与AI业务,并正式成立京东科技子集团。

一方面,京东科技成为京东技术对外输出的重要窗口,另一方面,京东云与AI业务的“活动空间”也迎来扩容。据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周伯文介绍,2017年以来,京东体系已投入近60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

而在疫情加速下的云计算赛道,巨头们都全力以赴。政务、文旅、企服、零售……大量垂直领域充斥着巨头“云”的身影。除了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三足鼎立外,字节跳动也于近期宣布进入公有云市场,并专注于金融、零售等垂直领域。

京东自认为京东云有别于云赛道的整体风格。“京东云一方面链接着消费者,另一端链接着产业互联网,我们的目标是做最懂产业数智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周伯文说。云战场的厮杀和博弈也更具看点。

京东云首先是“京东的云”

此次京东云对外发布的“云舰”是行业首个混合云操作系统,是基于京东自身全球最复杂云原生场景的大规模实践。除了容器化、云原生领域的探索等技术底层外,云舰操作系统有两个核心特性:企业级与全面开放。而所谓“企业级”,源自云舰系统近年来在京东复杂供应链场景下的深耕,如零售、物流。

在零售方面,京东有数百万自营商品SKU、数十万商家以及超5亿消费者,其背后无论是日常还是大促期的稳定运营,无不仰赖京东智能供应链的作用。记者注意到,特别是京东“库存周转天数降至31.2天”的纪录,亦是通过智能运营、仓网优化、全渠道履约、C2M反向定制提供智能决策等共同完成的。

而物流领域,京东有32座“亚洲一号”和1000+座仓库,肉眼可见的效率背后,是京东云的底层支撑。如,今年第18个京东618,超1000座仓库的物流周转及超200座城市的配送,京东云每秒用户访问峰值同比提升152%,访问带宽同比提升185%。作为618的技术基石,京东云今年扛住了流量洪峰。此外,低延迟、高并发、高性能、安全稳定的云计算设施也在降低每笔订单的处理成本。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京东云事业群总裁高礼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京东云和其他云厂的最大区别就是具备增值产业能力。京东云从京东数智化供应链的产业实践中沉淀了在零售、物流、金融、供应链等全链条能力,可为产业提供增值服务。“京东云首先是‘京东的云’,只有京东把自身在整体产业端的优势不断叠加在上面,为企业提供的云服务才更具信服力。”他补充道。

京东云七大基础技术产品包括了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京刚第四代云主机、新一代弹性专有云JDStack 4.0、京东云智能视觉系列产品、京东万象+隐私计算平台、国产分布式数据库StarDB、自研DevOps工具平台等新产品。

巨头加码云赛道

上云只是开始,产业数智化才是长途漫漫。

近两年,随着第一波“上云”红利的消失,云计算2.0时代随之开启。特别是在疫情助推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之下,巨头们的“云算盘”打得火热。而随着传统电商、零售、餐饮、本地生活等领域进入云计算深入应用的阶段,云计算锚点开始向“新行业”迈进,如医疗、金融、政务、教育、文旅等正成为云计算2.0时代巨头争相奔赴的新战场。

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统计数据显示,2015-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渗透率逐年上升,由4.3%上升至13.2%,至2021年,全球云计算渗透率将上升至15.3%。

体量更大,更垂直和细分的新战场,自然也意味着巨头们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前不久,云赛道三巨头纷纷官宣组织架构升级调整,显然正在为更大的战略落地做打算。

记者注意到,4月初,华为内部发文宣布组织架构调整,撤销了四大事业部之一的云与计算BG。调整后,服务器、存储等业务划归到“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改为ICT产品解决方案。

无独有偶,阿里云前不久也完成了重大组织架构升级。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称,第一个变动是设立了18个行业部门(包含数字政府、金融、零售,也包括了电信、电力、医疗保障、制造、互联网等)。第二个变动是成立了16个区域,任命了16个分公司总经理,负责区域的本地化运营。“这在阿里云的历史上是没有过的。”张建锋表示。

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也于5月宣布了新一轮架构升级。这也是腾讯继2018年“930变革”后,其To B业务的再次重大演变。

此外,今年6月,字节跳动对外发布旗下智能科技品牌火山引擎,其作为字节跳动面向B端市场的“三驾马车”之一,聚合了字节跳动的技术能力、实用工具和增长方法,也展示了该公司在云原生上的理解和实践。

技术已经成为当前驱动产业变革的重要源动力。云计算的下半场竞争,巨头们已经铆足了劲。然而从单纯的“产业上云”到真正完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仍非一朝一夕之事。特别是包括云计算在内,技术作为驱动产业变革的重要源动力,需要在产业实践中不断被验证、推翻、再验证。或许正如周伯文所说:产业数智化的时代已然来临,在未来十年,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将源自技术与“千行百业”的深度融合。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