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行情收官,各类基金业绩排名也尘埃落定。
今年前5月,上证指数下跌3.91%,沪深300下跌2.33%,创业板指则上涨20.48%,强势领跑。从行业来看,医疗保健行业以22.9%的表现领跑万得11个一级行业。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0.05.31
在此背景下,医药基金也领跑全市场的股票基金。银河证券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股票基金平均涨幅3.7%,混合基金平均涨幅8.2%,而QDII基金受原油和海外市场下跌的影响平均下跌3.5%。其中,医药医疗健康行业股票型基金以38%的平均涨幅,领跑股票基金。
医药还能上车么?
问题来啦!医药基金业绩这么牛,现在医药板块的估值貌似也不再被低估,还能不能上车呢?
老司基觉着,短期看A股医药板块估值相对较高,但中长期看并不悲观,因为医药股整体业绩稳定可持续。纵观A股历史,医药生物行业一直属于“黄金赛道”。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过去20年里,A股一共诞生了118只10倍股,其中有30只来自医疗保健行业,是11个万得一级行业中十倍股最多的行业。
老司基认为,医药行业虽好,但医药基金投资还是要讲究一些策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结构性行情背景下,主动选股的医药基金要优于医药指数基金。
这个观点老司基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过。主要是因为医药领域子行业众多,各子行业间盈利模式、受政策影响程度、估值水平以及选股逻辑间存在较大差异。最近几年,随着医改深入,医药生物各子行业间指数走势分化明显,板块间弹性不同。这为主动选股的基金经理提供了更多发挥空间,容易做出超额收益。
二是,可以更均衡配置低估值的港股医药股。
港股医药板块、以及部分在美国等海外市场上市的中概医药股,相对A股同类仍有相对估值优势,如果能参与这些A股以外的中概医药股的投资,将有助于实现更均衡、估值更合理的配置。
看到这里,估计有小伙伴会疑惑:又是A股,又是港股/美股,我是不是需要买一堆的医药基金?
有没有一种更省心的方式投资全球优质的中国医药股?答案是:必须有!
我们看到,近1年期同类冠军——上投摩根中国生物医药基金(001984)是当前市场上唯一专注A股及全球中概医药股的基金,1只基金就可以将A股、港股及美股等市场上优质的中国医药公司一网打尽。
这只基金为何牛?
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上投摩根中国生物医药基金(QDII)近一年回报超100%,同类排名第一(1/36),自2019年2月22日转型以来累计回报高达103.6%。
资料显示,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为方钰涵,拥有丰富的医药投资研究经验: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在兴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研究员;自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在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研究员;自2015年6月起加入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后担任行业专家、基金经理;自2018年8月起开始管理基金。目前方钰涵管理着上投摩根中国生物医药基金与上投摩根医疗健康基金。
除了业绩出色之外,上投摩根中国生物医药基金的风险控制同样出色。截至5月底,上投摩根中国生物医药基金(QDII)近一年的最大回撤仅10.2%,低于银河同类平均值20.6%,也低于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的12.6%;近一年的年化波动率仅17.6%,低于同类平均值18.4%,以及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的21.5%。
产业研究、长期持有、动态调整、追求平衡,是方钰涵投研理念的核心。
方钰涵表示,希望找到低风险高收益的资产,会通过将主要精力用于深挖产业,从而找到市场上错误定价所带来的投资机会,在个股被低估时重仓买入,通过中长期持有从而争取持续收益。其很少从短期的维度对个股进行投资,通常会从3-5年的角度分析标的投资价值。同时,她也会注重投资标的风险收益间的匹配,当股价短期涨幅很高使得复合回报率下降,且如果能找到更好的替代品种,便会进行调仓。
2020年一季报数据显示,上投摩根中国生物医药基金在港股配置比例高达49.96%。对于港股医药股的投资机会,方钰涵认为,港股市场具备两大优势:
第一是估值。港股医药股整体估值较低,常有低估的阿尔法机会。有时候体现在IPO的阶段,有时候体现在一个已上市的公司里。
第二是更多元的投资标的的选择,有利于风险的分散。有部分优质的行业龙头在港股上市,但是没在A股上市。更重要的是,港股市场已经成为一些创新的生物科技公司和创新医疗器械的上市集中地。他们代表了未来的不同业态,是我们未来争取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因为医药医疗的创新是层出不穷的。
如果你还在为选择一只医药牛基犯愁,不妨多关注类似上投摩根中国生物医药这类可以同时布局A股、港股及美股等市场上优质中国生物医药公司的基金。
只要你用心寻找,医药投资同样绽放着简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