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伟,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基金市场上的超级明星。从2005年到2012年,王亚伟旗下的“华夏大盘精选”两度成为市场冠军基金,这个纪录至今也无人打破。6年半间累计回报率接近1200%,年化收益率达到50%,和巴菲特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业绩堪有一比。
【王亚伟,1971年9月11日出生于安徽马鞍山市,1989年毕业于马鞍山二中,安徽省高考理科状元 ,199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为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副总裁、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和华夏策略混合基金经理。2012年5月5日,华夏基金宣布对王亚伟曾管理的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精选进行分红,在随后的5月7日,华夏基金和中信证券同时发布公告称,王亚伟正式离职,不过华夏将聘任王亚伟为公司顾问。2012年7月9日,王亚伟在香港成立Top Ace。】
张坤,是最近这10年基金行业“定海神针”般的存在,隐隐然已有公募基金经理第一人的势头。他的代表作“易方达中小盘” 从2012年到2020年12月末,8年间累计回报率达到670%,年化收益率接近30%,考虑到过去10年整个市场的低迷状态,张坤确实在稳健和高收益间取得了很好的均衡。
【
2012年9月28日,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易方达中小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014年4月8日,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015年11月7日,易方达新丝路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018年9月5日,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020年6月17日,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
我们认为能坚持到一个牛熊转换完成的明星基金经理,一定是在宏观趋势或者微观行业上有自己独特方法,值得大家认真学习。
1.王亚伟的超额收益几乎全部来自“行业配置”,而张坤的超额收益更多来自“个股选择”。
2.价值投资开始深入人心。
作者:杰客官方号
来源:雪球
在《华尔街股神之道》中,说到股神巴菲特的投资成绩:连续50年,投资年均复利=22%。彼得林奇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佳基金经理”,被美国基金评级公司评为“历史上最传奇的基金经理”,他的投资成绩:连续13年,投资年均复利=29%。
中国股神王亚伟选股策略是林奇在中国的汉化版本。现在大家看到的很多股票行情软件上有“王亚伟”概念股,王亚伟在管理华夏大盘精选时,因为选股眼光奇准,被大批粉丝跟买,他重仓的股票被称为“王亚伟概念股”,往往一曝光就涨。我们来了解下王亚伟。
1989年,王亚伟以安徽省高考状元身份考入清华大学电子系,虽然学的是电子专业,但是他对股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四那年,也就是1993年,他迷上了炒股,甚至还跑到报社买《中国证券报》合订本。几年之后,也就是90年代后期,王亚伟则从华夏证券转到刚刚设立的华夏基金公司,从1998年开始了基金投资的历程。
他操盘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从2006年崭露头角,先后获得2007年基金冠军、2008年股基亚军、2009年基金冠军,被称为中国基金界的“一哥”,也就是“公募一哥”。王亚伟之所以能成为“公募一哥”,就在于他管理华夏大盘精选期间屡次夺冠,并取得“7年10倍”的惊人收益率。不管牛市熊市,王亚伟都能笑傲江湖,打破了基金圈“冠军业绩难以持续”的怪圈。
现在我们来了解王亚伟的成长路线,以及他的投资思维,目的是我们要从过程中学到对我们有用到投资方法。
王亚伟从1995年加盟华夏证券,到2005年底接手华夏大盘基金之前,10年时间王亚伟在投资道路上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经历了多次挫折和失败。多数年份,其投资业绩表现平平,但对风险的认识和把握比较突出,这一点恰恰是他日后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记住他到特点:风险认识和把握比较突出,说明他对股市牛熊判断的比较准,对大盘方向把握比较到位。
六年十倍,行业第一
进入2005年,尽管王亚伟很努力,但在管理华夏成长基金和管理社保基金组合过程中,投资很不顺利,迟迟找不到市场感觉、踏不准节奏。9月份,王亚伟赴美国学习3个月,其间拜访了美国许多机构投资者,收获颇多。12月31日,从沃顿商学院学习归来的王亚伟被任命为华夏大盘基金经理。他接手时华夏大盘基金。从此,华夏大盘基金与王亚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开启了中国基金最富传奇色彩的投资旅程。从王亚伟从国外学习的事情来看,我们有必要学习下华尔街投资大师的投资方法(我写了很多公众基金经理和大师的文章)。
2006年,股票市场在2005年成功筑底基础上借助各项利好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大牛市,沪深股市全年单边上扬,涨幅超过130%。上证综指上涨130.43%,深证成指上涨132.12%。这一年,王亚伟紧紧把握住了市场主题股票。
由于正处股权分置改革关键时期,王亚伟对未股改的股票、重组概念股票、资产注入概念股票、隐蔽资产型股票等冷门股进行发掘。与其他基金重仓持有热门大白马股票不同,华夏大盘基金的重仓股有很多是市场上不为人关注的股票。上半年,王亚伟主要建仓新能源、军工、电力设备、食品饮料、电子以及资源等行业的股票。下半年,逐步减持估值偏高的食品饮料、商业零售和军工等行业的股票,增持有色、传媒、机械等行业。2006年表现较好的银行、地产股始终没有出现在华夏大盘重仓股中。年底,华夏大盘基金以154.49%的收益率列118只股票型基金年全球基金经理业绩排名第二。从此,华夏大盘基金和王亚伟成为媒体、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优异的投资业绩使王亚伟荣获“中国最赚钱的基金经理”称号。一年业绩领先,并不能证明你是一名优秀的基金经理。根据以往惯例,大多数的基金经理第一年排名第一,第二年很可能就排名末尾了,没有连续3年业绩优良的基金经理。真正优秀的基金经理能够穿越牛熊周期并持续排名前列甚至领先,能够长时期内为投资者创造良好回报。王亚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做到了。
2008年,在各种利空因素叠加下,资产泡沫迅速破灭,A股市场步入罕见的大熊市。上证综指由5265.01点下跌至1820.81点,跌幅65.39%。部分个股跌幅巨大,缩水八九成。当年排名第12位。排名到前10%也非常不错,万亚伟在选股上,像彼得林奇一样,一年当中会根据不同的行情和不同阶段潜伏具有被炒作的股票,这种做法是指数基金无法实现的,所以选择基金要选择懂的抓住未来即将热炒的主题,而不是傻傻的靠一种风格来碰运气,我们研究基金的时候,要分析每个阶段他持股的风格,是用价值股,还是用成长股。
2007年,股市继续大幅上涨。上证综指于10月16日创下6124.04点历史新高,资产泡沫进一步膨胀,最终在超级大盘蓝筹股上市中宣告破裂。
在2007年大牛市中,王亚伟始终把握四项原则:独立思考、理性投资;稳扎稳打、控制风险;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动态调整、优化组合——我们记住几个关键词:控制风险、动态调整、优化组合——其中动态调整就是《六韬•量言股市》第一韬的事件驱动策略,根据不同阶段不同事件主题和题材的把握。这一年王亚伟紧紧抓住人民币升值引发资产重估与高估值推动资产注入两条投资主线,自下而上选择投资品种构建投资组合。凭借对市场的准确判断及个股的深入发掘,2007年华夏大盘基金以226.24%的净值增长率领跑所有类型基金,王亚伟这一成绩在2007年后市后期和2008年初,王亚伟采取了保守的资产配置策略,严格控制风险,股票仓位保持在较低水平——这里有2个关键词保守策略和仓位较低,这种思路与我们的牛熊温度计的概率有相似的地方,牛市后期高位选择保守稳健的股票,避开超级热的高估股,而且还做了牛市顶控制到轻仓位。这点我们可以通过基金的牛市顶和熊市中的股票选择来判断基金经理的水平,这个水平指数基金做不到,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可以做了更好。
2008年王亚伟重点投资新疆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受益于节能减排和产业整合的行业优势公司,以及农业、信息技术、医药类公司,减持了周期性钢铁、地产类公司。因为公募基金不能空仓,在2008年大盘大跌的环境中,华夏大盘基金以–34.88%的收益率位居同类型基金第二,仅次于王勇管理的泰达宏利成长基金(–32.28%)。2006年牛市排名前列、2007年大牛市排名第一、2008年大熊市排名第二,王亚伟展现出很强的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这与几年前“牛市落后,熊市抗跌”相比有了质的提升。投资手法日益成熟,投资风格和不同行情当中的选股思路值得我们去学习。
2009年,中国股市在4万亿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区域发展规划以及汽车家电下乡等一揽子政策刺激下走出超级大反弹行情。年末,上证综指报收3277.14点,上涨79.98%。市场1月至7月单边上涨,幅度和时间超出大多数人预期,8月又大幅下跌,行业轮动频率加快,一年的时间走完了以往几年的周期轮动,好比50米折返跑,基金经理操作的难度是很大的。
2009年初,王亚伟认为2009年股市风险与机会并存,策略选择上可以比2008年更积极。上半年经历了从稳健到适度积极的转变,主要依靠在二季度调整组合结构,加大对房地产、煤炭、钢铁等周期受益行业的投资力度,取得了超额收益。熊市见底后的行情,聪明的基金经理就会增加积极的股票。通过我们读财报或者通过ROE可以判定出股票是否积极成长型。所以学习价值投资可以判定基金经理的水平,最好的基金是牛市顶配置保守型股票,更应该具有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的风格,而在熊市结束牛市开始之初,应该配置高成长的股票,必须现在2016年初,应该多配置消费股,从财报上看,消费行业的股票比其他行业的ROE有抬头的迹象,高于创业板的ROE,懂得配置这样的股票就是优秀的公募基金,这样的基金值得购买。
王亚伟在2009年下半年市场大幅震荡中,为规避日益加剧的结构性风险,四季度大幅增仓银行、交通运输行业,减持采掘业和金属非金属行业。2009年,华夏大盘基金以116.19%的收益率再次夺得年度冠军,王亚伟无可争议地当选2009年“股基王”。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基金业中,连续3年前两甲,两夺收益率冠军,一次亚军。凭借靓丽的业绩,王亚伟成为同行、投资者和媒体关注的焦点。王亚伟投资的股票也被投资者追捧,形成A股独特的“王亚伟概念股”板块,到现在很多行情软件上的概率股,还有“王亚伟概念股”6个字。
2007至2009年,A股市场经历了大牛市、大熊市、大反弹,成功跨越牛熊周期、业绩持续排在前列的基金很少。2009年11月,华夏大盘基金累计净值突破10元,成为中国基金有史以来首只累计净值突破10元大关的基金。
2010年,中国经济政策着力点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A股全年震荡下行,上证综指下跌14.31%,消费成长型行业、新兴产业、创业板中小板股票受到市场追捧。
王亚伟保持了中等偏高的股票仓位,增加了分红收益率较高的低估值蓝筹股票,新疆资源股以及医药、水利、军工等行业的股票为基金净值做出较大贡献。年末,华夏策略基金和华夏大盘基金分别以29.50%和24.24%的收益率排名偏股型基金第三名和第七名。华夏大盘基金从2006到2010年的5年时间,累计净值总回报高达13.58倍,大幅战胜市场和同类基金。2010年,王亚伟夺得《福布斯》中文版发布的2010中国十佳基金经理榜榜首。
2011年,美国主权评级下调和欧债危机恶化导致外围市场大幅下跌,国内经济增速继续放缓、股指连创新低,年末沪深指数分别下跌21.68%、28.41%,跌幅居全球主要股市前列。公募基金不能空仓,王亚伟采取防御性投资策略,组合均衡配置,一定程度上回避了高估值品种的投资风险,但仍无法完全回避大盘下跌的系统性风险。华夏策略基金和华夏大盘基金分别下跌14.25%和17.10%,跌幅远小于大市,分别排名第11位、第26位。虽然没能进前10名,但连续多年业绩排名前列让王亚伟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国最牛基金经理”,居《福布斯》中文版“2011中国最佳基金经理50强榜单”之首。
2012年5月4日,王亚伟因个人原因辞职。从2005年底接手到辞职,华夏大盘基金累计单位净值达到11.472元,区间最高累计单位净值高达14.069元,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1198.91%,累计单位净值增长率1046.05%。短短6年多,他创造了基金领域难以复制的业绩,为投资者带来超过10倍的投资回报。和传奇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的业绩记录相比,也毫不逊色。正是长时间的坚守及难以复制的投资业绩,使王亚伟已经成为明星基金经理的标杆和符号。作为最成功的基金经理,王亚伟不可避免地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王亚伟告别基金业,“王亚伟时代”也随之结束。
王亚伟持续稳定地居于前列,6年多的时间创造了10倍的收益,他是如何做到的?要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了解他的投资理念。他的投资理念核心是:“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仔细研究,不拘泥于投资法则的条条框框,采取灵活的操作策略”。这种灵活的调整投资品种,是指数基金做不到的,因为A股市政策市场,一年不同的政策就有不同的投资主题,在一段时间内,低估的品种不一定能上涨,还可能继续下跌,高估的品种不一定会下跌,还会继续上涨,因为利润足够高,在未来能够使估值PE降低,随着时间的延长,高估的品种变得不高估,相反的,业绩不好的品种,随着时间的延长,股价还没有涨却变得高估,还会继续下跌。
了解自己、了解市场并尊重市场
2007年4月,在华夏基金成立9周年之际,王亚伟撰写了题为“以谨慎的心态独立思考”的文章,详细阐述了他多年的投资感悟。他认为:“市场的演变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浮躁心理是投资大忌。要了解自己、了解市场并尊重市场,随时评估市场的变化,同时还应始终保持一种谨慎的心态和独立的思考。”
了解自己,了解市场。人们要认识自己往往很难,而了解自己是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人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过低估计自己的脆弱,市场狂热时陷入贪婪,市场低谷时陷入恐惧。投资者只有在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知识能力及自身局限性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才能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
了解自己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还要了解市场的变化,并结合自己的特点,不断地调整投资思路。资本市场不是按照自己的想象和规则运转,这就像拿着几年前的地图游览北京,可能会到处碰壁,因为北京的发展日新月异。市场也是一样,不断发生变化,投资者要不断地跟踪这个市场的变化,才能够及时发现投资机会。
追求安全边际之上的收益
王亚伟始终坚持“追求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的原则。在牛市中投资,应回避资产泡沫,保持一种谨慎的心态,坚定追求“安全边际之上的收益”。风险两个字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因为大家对风险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什么是风险?什么时候风险最低?基金经理的判断可能完全不同。不同的人选出来的股票是不一样的,这使基金在市场上的最终表现也不一样。
在对风险认识的基础上,王亚伟一直倡导有业绩支持的成长型投资,而且成长本身的稳定性、持续性在投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只输时间不输钱”,还要看安全边际是不是足够大。但是对于安全边际,如同风险一样,不同的基金经理理解也是不同的。王亚伟关注的安全边际,是考虑到了公司一些隐蔽的价值之后的安全边际,更为灵活。我个人根据这个安全边际的概念,再结合技术面,产生我自己交易系统的安全边际,分成成功率和以小博大的理论,以小博大就是选择股价站稳牛市行情中的共振支撑位附近进场,达到上方压力位的空间要足够大,也就是说价格股价破位支撑位,止损的亏损幅度要幅度的小于股价达到压力位的利润,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在《六韬•量言股市》会系统性讲解。股友们,你有你自己的投资安全边际吗?从现在开始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建立起自己的安全边际。
灵活多变的选股策略
只有完全理解“在既有原则下,灵活多变”的精髓,投资者才能明白王亚伟为什么会不拘一格地选股。查阅华夏大盘基金的定期报告会发现很多“陌生”的重仓股,甚至有些股票从传统的基本面分析并不出彩,其擅长的重组概念股。
在2009年7月9日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王亚伟也对媒体关心的投资重组股问题作了详细解释:“我的投资风格是尊重市场、挖掘市场中被低估的投资机会。投资重组股和价值投资并不冲突。我关注重组股,是因为这是我国证券市场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蕴藏着很多投资机会,对此视而不见是不负责的。但我从来不依据内幕信息去投资重组股,我只依靠三点:公开信息、合理推测、组合投资。很多股票是否会重组、谁来重组、如何重组,其实已经有足够多的公开信息了。如果公开信息不够充分怎么办?我就通过换位思考加上合理的推测。但是,即使仔细研究公开信息了,也作了合理推测了,投资重组股的成功概率可能也只有60%,那又该怎么办?我还有第三点:组合投资。举例来说,在我的投资组合里,精心挑选了20只潜在的重组股,如果未来一年有60%成功实施重组,平均每个月就会有一只,从概率分布上就是如此。质疑我总是精准押中重组股的人只看见了树木。孤立地看某只股票是成功了,但就整个重组股组合而言,单月的成功概率仅为1/20。”
从14年的投资历史来看,投资重组股只是王亚伟投资生涯中一个很短的阶段。所投资的重组股,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比例上,都只占投资组合中很小的一部分。
优化组合及高换手率
“一只股票好不好,不应该孤立地去评估,而要以全市场的角度综合考量。如果有比它更好的,那它就不是最好的。以最优替换次优,组合整体就得以优化。”王亚伟非常注重股票的阶段性价值,这与相当多的基金经理长期持有白马股的策略迥然不同,他卖股票时也很少卖到最高点。“我卖掉甲是因为找到了更好的替代品乙,尽管甲还有20%的上涨空间,但乙有50%的上涨空间。”
按照这样的优化组合的操作方式,换手率自然也会比一般的基金经理要高一些。一些人认为这也不符合价值投资。其实,这方面王亚伟也是受到了彼得林奇的很大的影响。林奇自称是相对价值论者,而不是最大价值论者,曾举过例子,希望自己所处的状态是:以20美元的价位买进A公司的股票,而不是以30美元的购买B公司的股票,然后,为了购买20美元的B股票,他会在A股票升到30美元时把它抛出。通常,林奇的3个交易员每天有100只股票须交易,年换手率大约在100%以上,远高于美国共同基金经理的平均水平。林奇觉得他的工作越出色,换手率就越高。
投资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说过:“投资艺术有一个特点不为大众所知。门外汉只需些微努力与能力,便可以取得令人尊敬(即使并不可观)的结果。但是如果想在这个容易获取的标准上更进一步,则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智慧。”在辞职恳谈会上,王亚伟对投资给出了自己的理解。投资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要做好投资,光靠科学是不行的。科学只是投资的一个必要条件,能让投资拉开差距的是艺术成分。艺术是很难量化的东西,主要靠时间和经验积累。这种积累能够让自己知道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度”,对“度”的把握是投资的关键。投资时一定要有一套自己独有的随着市场变化可以不断完善的体系,这才是持续投资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