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5日,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新规”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正式落地,基金子公司进入“净资本约束”时代。对于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不符合规定标准的,新规给出了18个月的过渡期。如今,过渡期即将到期,基金子公司的调整是否顺利达成,转型路径是否已经清晰?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基金子公司的最新业务状况。
过渡期本周结束业务调整仍在进行
根据新规,基金子公司净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不得低于负债的20%,调整后的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在新规实施以来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基金子公司想方设法,控制通道业务规模。
华南一位基金子公司高管表示,进入整顿期以来,公司逐渐控制业务增量和清理存量业务,不再新增通道业务,同时将存量通道业务中能够协商、清理的部分,逐渐清退出去。尤其是传统的通道业务,收费较低、没有主动管理色彩,坚决清理。对于还未到期的项目,公司会进行更充分的评估,到期以后也不会继续再做。此外,股东方也在增资,以达到新规对基金子公司资本金的要求。
“目前来看,行业大部分公司都通过增资和业务清理的方式,以达到净资本约束条例。不过也有部分公司应该尚未完成。按照规定,若6月15日前,风险准备金不能达到相应规定,可能要暂停公司营运资格。目前只有增资、压缩和清理原有业务这三条路可走,增资是主流。一些年限比较长、资金量较大的项目实际清理起来难度很大,需要多方协商,甚至还会出现法律纠纷。”
华南一家大型基金子公司人士表示,目前虽然净资本已经满足监管要求,但仍然在争取股东增资,净资本的增加有助于向主动管理业务转型。
万家基金子公司万家共赢表示,已经根据监管规定,落实各项业务整改要求,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转型,持续压缩非标业务规模,公司总体规模呈逐月下降趋势。同时,公司在积极寻求增资扩股的同时,也在探寻业务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整个行业格局面临洗牌,未来差异化、特色化主动管理型路径将成为子公司的发展趋势。
国泰元鑫资产总经理梁之平表示,应对新的监管环境,公司在四方面做出了调整:一是经营战略上的调整,包括提升资产证券化和股权业务比重等;二是公司治理结构、组织架构的调整,包括股东的持股比例、增资、风控垂直管理、净资本管理等,三是产品线的调整;四是引入更多元化的专业团队。长期来看。债权业务总体是会收缩的,只做债权的团队将遇到更多的壁垒,股权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投资业务都需要新鲜血液来补充,当然也需要相应的风控、研究和交易人员参与进来。梁之平介绍,目前国泰元鑫的产品线以主动管理和均衡布局作为两条主线,业务条线有四个方向:非标债权、资产证券化、股权投资、混合投资(包括FOF和MOM等)。
金元顺安相关人士也表示,公司正积极将融资类业务方向向股权投资类、消费金融类投资类业务转型。
沪上一家小型基金子公司高管也坦言,公司一直在持续清退通道业务,近期已经将占用资本金较多的通道业务优先清理完毕。“新规后,业务报价和管理费收入都有提高,每单业务利润也高了,清退前资本金是勉强够用,现在已经较为充裕。”
首要的是先活下来
未来子公司将会出现四种类型
在多数基金子公司积极整改的同时,一些子公司举步维艰,他们的目标首先是活下去。
梁之平认为,基金子公司与公募基金不同。公募类似于在泳道里比赛游泳,对于各类泳姿都有规范,主要是看谁游得快、游得长;但子公司经营更像是在汪洋大海里,往哪里开都可以,也没有规定的路线、动作,比的是好的导航系统、路线规划能力和船长船员的专业水平。谁游得快并没那么重要,能够活下来才是关键。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基金子公司专户业务管理资产规模降至6.65万亿元,较2017年底的7.31万亿元缩水9.03%,较之新规刚刚出台时的2016年底相比,已经缩水了36.66%。
上述小型基金子公司高管认为,行业缩水幅度超过50%,是比较健康的状态。
梁之平也认为,中国的金融行业,无论是高速发展的新行业,还是比较成熟的行业,活着都是非常重要的,活着才能有发展。“无论是起步还是成长阶段,有多少能力就管多少规模,要坚持以主动管理为主,一旦习惯了通道业务,就会形成路径依赖,运行惯性会让转型变得更加困难。”
“未来子公司可能会形成四个类型,可以简单以坐标象限来描述,纵轴是股东的资金体量,也就是可以增资的空间,横轴是专业团队和专业能力。第一类是既有股东强大的资本金支持,专业能力又出众的公司,他们会走大型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道路;第二类是有较强的专业管理能力,但受制于注册资本金限制,未来他们可以走“精品店”模式;第三类是股东资金充裕,但没有特别强的主动管理能力,可能会充当股东金融产业链的一个组成部分;第四类是二者都不具备,将会在行业竞争中被淘汰。”梁之平说。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人士也认为,注册资本金较小的子公司将逐步被淘汰,资本金实力雄厚、主动管理能力强的子公司将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头部公司,在细分领域形成各自的优势。
子公司未来发展路径逐渐清晰
转型难度仍不小
18个月过去,基金子公司经历了从“量”到“质”的洗礼,难免疲惫。转型路上再出发,各家基金子公司不约而同地感到,路径其实大致相同,重点在于如何差异化发展。
在实际操作层面,由于上市公司股权、挂牌资产证券化(ABS)和未挂牌资产证券化风险系数相对较低,被多数基金子公司当做转型的方向。
未来发展路径逐渐清晰
上海一家基金子公司负责人表示,ABS作为资管新规的例外业务将会持续发展,重点布局运营基础建设设施ABS、券商两融收益权的ABS、收费权通行费ABS、长租公寓房地产租金收入RE-ITs、消费金融等领域;另外还关注股权投资业务,包括具有核心竞争力、细分行业龙头和预期较高增长的PE等项目。
“在转型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几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并调整现有绩效考核机制,优化重点业务的效考核方案;二是根据发展规划引进专业的项目团队和人才,同时要求现有业务团队加快转型;三是调整公司主动管理业务的收费结构,以期最大程度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四是调整投资决策体系,配合公司业务转型,修改投资决策体系;五是加强销售渠道建设,争取能长久合作的销售渠道,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公司自身的财富管理团队。”
万家共赢有关人士表示,ABS业务是公司转型的重点方向,在相应的制度流程规划、人才培养以及系统建设等方面都已取得一定的积累;另外,股权投资是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向,公司在新三板股权投资等方面已取得不错的成绩,未来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问。PPP、FOF、REITS、固收以及供应链金融等也是公司在积极尝试和积累的业务方向。
“未来差异化、特色化的主动管理型路径将成为子公司的发展趋势。同时,子公司仍然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相比银行、券商等资管机构,子公司在项目资源获取、资金募集等方面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应该加强与银行、券商等同业的合作,同时也更要加强自身销售团队的培养和建设。”
金元顺安也表示必须两条腿走路,重点向上市公司股权、挂牌ABS转型;同时向固收、供应链金融转型。
上海一基金子公司表示,根据新规规定,投资标准化资产、股权,挂牌ABS的资本金消耗相对较低。ABS业务作为投行业务,资管新规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豁免,对于基金子公司来说是个比较好的业务转型方向和抓手。“此外,我们将在FOF,REITs、FICC等方面加强团队建设及系统支持,争取在细分领域形成主动管理优势。”
梁之平认为,在常规转型路径之外,国泰元鑫还在尝试较多的股权投资布局,聚集在大消费领域,包括医疗、教育、家居等领域。今年国家倡导两个新的方向,军民融合和“硬科技”,也是值得关注的大方向。
“在子公司的业务中,固收类、FOF、海外投资等都属于空间巨大、但培育过程比较慢的业务,我们觉得都需要去尝试,总的来说,子公司业务在所有资管公司中是业务范围比较大的。如果能够将子公司的各项业务都做好,总体能力就能够在大资管行业里获得领先地位。”梁之平说。
一位华南基金子公司高管表示,公司设想转型的业务方向主要包含三大类:一是尝试代销业务;二是ABS业务;三是FOF。不过就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并未找到能支撑公司发展的主营业务,上述新业务也还没有形成气候。
其实,这正是目前基金子公司共同面临的问题。正如梁之平所言,对于基金子公司来说,通道业务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整体的问题,涉及财务、风控、团队专业度、考核机制,想要一下子转型非常难。
上述华南大型基金子公司人士也坦言,对于过去没有做相应积累和准备的子公司来讲,短时间很难有大的发展和突破。
“从类通道业务向主动管理业务转型也不失为一种转型的方法。全部停掉过去所有的通道业务,不顾实际困难往主动管理业务方向转型,未必适合所有的公司,反而会给公司带来致命性的打击和风险。各家公司还是需要根据自身优势制定转型方案。”
转型现实难度依然不小
往往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上述华南基金子公司高管认为,基金子公司转型的难点是显而易见的。此前,基金子公司作为另类投资通道发展迅猛,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以前多层嵌套、非标等主要业务已经不具备可持续性。在向主动管理转型的道路上,对于小公司而言,因为风险资本金的牵制,完全没有能力跟上节奏。而那些较大的子公司,因为资本金相对充裕,业务范围更广,但要一下子“转向”,也并非易事。
“有句话说‘关上一扇门,打开一扇窗’,但目前只看见前者,至于未来如何发展我们还很迷茫。股东方增资也是处于合规的考量,为了达到监管要求,维持公司正常运营。是否盈利以及净资产收益率能达到多少,目前都还尚未考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梁之平也指出,目前制约基金子公司转型的因素很多,像是股东对公司考核指标的考量,也就是股东与管理层的价值观是否能一致;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是否合理;是否能招到并留住专业的团队等等。
上述华南大型基金子公司人士透露,转型难点在于产品及销售团队的培养需要时间。子公司过去在过往业绩上没有优势,主动管理产品早已打破刚性兑付,但是客户不买账,因此发行上也会遇到重重障碍。银行等渠道对子公司发行的产品也存在层层质疑,收取的发行费用也非常高,对于刚刚转型的子公司来讲,即使勉强发行了产品,管理费也很难覆盖成本。因此向主动管理转型步履维艰。
万家共赢同样表示,转型的难点主要是专业人才团队的搭建以及销售渠道的开拓。
金元顺安也认为,转型需要匹配投资类人才、寻找到投资类资产及匹配相应的资金方,这方面子公司都很欠缺。
上述上海基金子公司表示,除了传统业务模式全面颠覆,原有团队在思路、意识转型上面临一定阵痛外,基金子公司要形成和母公司差异化、互补化、非竞争化的业务新方向,在业务范围上和其他资管行业公司(如信托)相比不具备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