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和控股(0838.HK)会议纪要20211108
出席领导:李滨,亿和控股副总裁;朱笛春,亿和控股汽车集团业务总监;李兴运,亿和控股汽车集团财务副总监;王鑫,亿和控股执行董事兼汽车集团总裁秘书。
一、基本情况
12 大产业园区
三大业务板块:1)办公自动化,以打印机、复印件为主;2)汽车零部件,成长快、盈利能力强;3)互联网信息,种子业务。
盈利预期:预计 2021 年销售 50 亿,yoy+25%。未来五年保持高速的增长,双位数增长,毛利率也会有比较大的提高。未来三年 OA 增长不低于 30%,汽车 50%。
利润率:今年汽车的利润率预计 7.5%,2022 年在此基础上往上涨,未来不低于 10%。重庆工厂今年净利率超过 13%。
二、办公自动化业务
以整机和功能模块为主。
业务:1)以出口为主的模具业务,为全球 OA 品牌提供服务。2)国内信创产品,国内和华为、联想、长城电子已经开始供货。明年预计好几个亿。预计年采购量600-800W 台,单价 1500rmb,150 亿的市场。
根据目前市场空间及在手订单预测 2022-2025 年保持 30%的增长。之前毛利率不高的原因:自 2015 年开始研发投入比较大,研发整机。近一年受芯片、疫情的影响。固定摊销已经比较少了,综合毛利率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提高。国内外五家成熟配套的工厂:深圳、苏州、威海、越南,共计有 100 亿的产能。
三、汽车零部件
2011 年收购数码模开始,发展汽车零部件业务。2017 年开始和特斯拉有业务的沟通合作。
去年 9.2 亿,今年销售突破 12 亿,yoy+32%。2022-2025 年年销售增长率不低于50%。
北美特斯拉
1)前排座椅独供(墨西哥工厂)。有五个零件已经开始生产,还有两个零件明年二月份开始量产。我们占特斯拉前排骨架采购量 20%,单车价值约 180 元。
2)间接通过全球 tier1,佛吉亚、延锋、索斯科供货。主要是 Model Y、model S的后排零件,单车价值 460 元。
3)其他零部件目前在试制中,将在 22 年、23 年开始量产。
4)21 年给特斯拉直供+间接供应,今年预计销售量 1 亿。根据特斯拉预定量和我们在手订单预计明年 3.2 亿,23 年预计过 6 亿。
5)目前的订单还是以座椅骨架为主,份额 20%+不到 30%。在现在这个量的基础上,其他的骨架零件去拓展,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目前特斯拉和我们在其他车身零件,也在拓展中。武汉和重庆,我们在车身零件这块掌握了很好的技术,在车身内板零件也在做一些延伸,目前工作开展的比较好。
美国 lucid
1)武汉数码模独家提供,电池包的盖板,上下盖板和大小支架,五个零件。单机价量约 2200 元。
2)他自上市之后发展势头非常好,最新的 520 台车已经正式交付,他发展的比较好对我们的话也是好消息。上上周预计 2022 年出货 2.4W,最新上周告诉我们预算增加到 4W 台,23 年预计 6W 台。
3)美国第三大新能源车发展势头比较好,除了电池盖板和支架其他的零件也在同步展开。武汉供货可能运输上没有什么优势,但是我们产品的技术难度其实是非常高的,生产工艺、模具技术,对他而言综合来讲向我们买还是更有优势。他现在还有新的零件在向我们报价,在沟通洽谈中。
通用汽车
推的新车型不多,现在打造的一个平台项目,“三大品牌、六个车型”,明年年底量产。武汉数码模承接了底盘后桥总成,单车价值约 500 元,预算量是 192W 台,预计过 10 亿的销售。
长城汽车
1)重庆数码模做车身内胆件的供货,目前每个月供货超过 3000W。长城汽车在重庆正在筹建第二工厂,二工厂的年产也是三十万台的规划。
2)武汉数码模也和长城有比较好的关系,长城汽车和湖北荆门政府达成合作,工厂现在已经正式投产,投产年规划产能是 30 万台,因为这个我们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长城汽车在湖北荆门工厂规划了四大车型,P02、P04、P05、P06。我们从四个车型中拿了 13 个生产总包。P06 已经正式量产,P05 明年三月份,P02 明年四月份,另一个明年六月。这几个车型我们总共接的订单未来五年总销售额加起来 30 亿。
3)另外还有通用的平台项目在展开洽谈,长城目前全年是 200w 台,2025 年涨到 400w 台,长城目前是我们非常好增长的一个客户。
其他
目前重庆工厂和宁德时代(四川宜宾的工厂)在全面的评审,项目承接开始。武汉工厂和蔚来、小鹏已经达成合作。模具和部分零件的报价已经开始。
在北美特斯拉的引荐之下,和国内特斯拉已经开始洽谈,包括宁德时代、蔚来小鹏、按照我们的规划预计 2022 年会有一些好消息带给大家。
汽车这块客户体系认证、供应商代码的发放等认证过程很长,开发周期也比较长。公司汽车这块经过七八年的发展,不断积累技术、资源、客户。目前在手订单超过 80 亿,其中新能源 35 亿。
业务订单量不断刷新,最近特斯拉有两个零件正式通知我们明年 2 月份开始量产,包括其他间接供货的零件慢慢变成直供。
客户群:
1)全球 tier1 座椅类四大头部供应商佛吉亚、博泽、安道拓、延锋等;
2)主机厂方面,长城汽车、特斯拉、长安汽车、东风本田,上汽通用等。不像其他的汽车客户,我们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是所有的汽车主机厂都去沾一点,我们的客户都是在汽车市场非常优质的客户群,选择订单特别注重平台化,注重通用零件,不会局限于某个车型的销售好与不好,而影响我们的市场份额。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以前是模具占大,因为前面开发业务时间周期比较长,从现在开始,我们正式进入一个零部件正式交付,也过了他们整个车型的市场爬坡的阶段,进入正式的全面量产阶段,我们的整个业务可以说用爆发两个字来来形容。现有产能 50 亿,先后投资 25 亿。厂房、设备 80%在八年前就已完成,摊销基本结束。
四、互联网信息板块,服务器项目
以服务器为主。今年预计 2 亿,明年 5 亿,2026 年 20 亿规模。中兴通讯等客户都在导入。与华为、浪潮、亚马逊、国内 BAT 巨头等有发展。
五、Q&AQ1:汽车零部件现在的重点是拓产能,未来的发展思路、大的定位是什么的?
A:结合现在公司的实力和现状,目前是想把座椅骨架类做的更扎实,提供更好的服务,向主机厂提供配合。把现有的五家工厂,把产能利用率提高,与客户达成长期的战略合作。提供更大、更快、更高端的服务。
定位:模具制造和零件制造。座椅的 tier1 都是公司重要的客户,eg 延锋、博泽、佛吉亚。他们有能力提供整椅,如果我们也做整椅,那我们就会与他们变成竞争关系。
特斯拉给我们创造了直供的机会,尤其是在北美这一块。将来不仅仅会给 Fremont,还会给奥斯汀、南卡工厂所有的车型交货。国内的形势不一样,所有座椅的外包工作都是由延锋完成,国内是没有整椅工厂的,国内座椅这块如果是要参与的话需要通过 tier1 参与。
公司优势:制造层面。北美的布点,自动化大模具的生产。在国内我们首创了靠背侧板一出二的机械化生产,在国内我们在制造技术上比较领先,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大的工厂会选择我们作为他们的供应商。制造成本、规模、差异化都有一些优势。
Q2:特斯拉的创新能力会不会对我们公司有些促进作用?
A:特斯拉对开发周期要求非常苛刻。刚开始 800 吨的连续模(座椅是第二个项目),一般行业内正常拿到模具到投产都是会超过 1 年的,宝马 4 年,丰田 2 年,特斯拉第一个模具给到我们要求 3 个月。客户对我们如何提高效率、达到客户要求、拉第一个模具给到我们要求 3 个月。客户对我们如何提高效率、达到客户要求、专业化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思路。
Q3:从同行敏实、信邦等公司来看,行业能见度不是特别高。具体拆分一下到2024 年客户和订单量?
A:今年 12 亿,未来 2022-2024 三年每年增长不低于 50%,2024 年 40 亿。到 2024 年,预计第一大客户,长城超过 10 亿;第二大特斯拉,预计超过 8 亿;第三大佛吉亚 5.5-6 亿。公司的订单、产能规划是按照 7 折的折扣率来计算的。
武汉工厂(业务增量预计近三年从 1 个多亿增到 7-8 亿)
1)传统业务:武汉今年 1.3 亿。长城明年每个项目都有 2.5-3 个包,四个核心单的单车价值量约 1W+,如果长城的量达成的话,明年增长 3-4 亿。
2)Lucid:今年刚刚第三批交货,大批量是 2022年明年交货。预计明年 5000-8000W,后年 1.5 亿,再到后面 2 亿。
重庆工厂
除了长安汽车项目之外,长安汽车有新能源项目。
墨西哥工厂墨西哥今年 2 亿销售,目前最大压力是交付。一期投产之后就马上二期,厂房空间、设备的投入是一期的 1-2 倍。最新投入 2500 吨、630 吨、800 吨、两台清洗设备。
墨西哥预计每年是翻倍的销售实现。
特斯拉今年 1.5 亿,明年 3 亿是肯定的,到 24 年 4-6 亿。
特斯拉,今年全球销售 98-100W,北美占比 55%。2030 年 2000W 的总量,近三四年的增长比率不低于 50%。
每个月特斯拉都会到我们工厂去,最忙的是开发团队。
Q4:同行在墨西哥工厂的盈利水平不太行,我们为什么比同行高?
A:13 年去调研,14-15 年选择在那边建厂。与国内同行的不同:1)定位设备制造厂,做自己最擅长的,以做座椅为主,做好客户选择。2)研发层面都是放在国内的,模具国内做远程的支持;3)设备投入注重自动化,尽量减少对人员的依赖。
目前看来特斯拉毛利率情况非常好,对墨西哥效益的改善在后期报表上有比较明显的体现。
国内北美的市场差别:同样的座椅产品,延锋国内的价格与北美价格相比只有1/3。我们在挑选项目和市场调研做了非常认真的工作。
Q5:电子类 OA 的利润率之前为什么波动比较大?
A:之前组装业务占比比较大,人员多,研发投入大。之后业务量会增长,组装毛利率 12-13%,零部件 20%-30%。预计之后盈利能力 5%-9%。
Q6:未来产品会不会存在年降的问题,之后如何提高利润率?
A:一级供应商和 OEM 也不一样,北美的这块压力没有这么大。特斯拉利润率不错。公司承接特斯拉订单,在交易的寿命周期内不存在年降的问题。国内长城的订单也不存在年降的问题。原材料涨价也可以较好的传导。
Q7:和特斯拉的独家协议签到哪一年?
A:纸面上没有独家供应的协议,从特斯拉的生产安排规划来看,目前我们是独家。如果未来他们销量真的很好,公司有没有产能是个问题,客户从供应链安全方面也可能有其他的考虑。
Q8:国内和北美价格的差异化?
A:延锋 modelY 后排 600 块一个,北美其他公司给特斯拉供货 1100 块一个。
————————————————————————————
END:更多实时纪要关注公众号:“老司机驾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