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基金是否拆分过

jijinwang
基金投资领域存在很多典型误区。我跟大家展开一下讲讲A类份额和C类份额的问题。
在任何场景下,理财客户经理都推荐你购买A份额,那么这里面的利益链在哪里?
我们先拆分一下A、C的详细费率,以某主动权益在第三方渠道销售为例:
管理费1.5%每年是固定的(渠道分佣),托管费0.25%每年也是固定的(托管行拿走);
A类:申购费率0.15%(默认100万以下,打了1折,不打折是1.5%),无销售服务费;
C类:无申购费,销售服务费0.40%每年。
其实差异主要体现在短期赎回上,之前大数据统计过,基民持有一只基金平均的市场只有40天左右,这种持有时长下,C类赎回是没有费用的,而A类赎回的费率是0.5%~0.75%左右。
当然如果你是大户,500万以上的A类份额申购费率是1000块封顶,由于大户太少,本文所指都是100万以下的的散户。
所有A类申购费都是渠道拿走,所以渠道有权决定申购费打几折,这部分钱是进不了公募基金管理人的口袋的。对于客户经理而言,A类的申购费提成是马上可以见到的,而尾佣分成则是不稳定且漫长的,所以先捞一笔再说,客户经理自己可能都干不了三年,还管你客户能不能持有三年对冲申购费?
还有大V也喜欢推A类份额,因为人家有跟投的渠道费率分成啊,跟银行客户经理是一个道理。所以为什么很多所谓的基金博主喜欢各种频繁骚操作,今天加500块白酒,明天减1000块芯片,这里面都是生意。我不反对渠道费分成这个事情,相当于是平台少拿了申购费而分给组合主理人了,跟投人的费率是没有增加的;但如果有主理人过于频繁择时,每周都加加减减疯狂做波段,你一定要注意,他就是想坑你手续费;当然如果这个人只加仓不减仓,当我没说,我不反对无限子弹流派。
昨天协会不是公布了各渠道的保有量吗,作为行业臀部组合主理人,我很好奇那些头部的几个基金博主的组合保有量到底有多少。
那么再接着说,对于主动权益基金而言,其实不必在意A和C份额的区别,你都买主动权益了,那些零点几的费率对于波动而言就是渣渣;但对于债券基金而言,因为收益本来就低,所以要抠费率的细节。
这取决于你对债券基金投资的需求:
1、如果你本身就是低风险偏好人群,打算长期拿债券基金作为主要配置资产,A当然是更好的选择,实际上你对比一下市面上比较主流的偏债基金,A的长期收益都略高于C;
2、如果你跟我一样,对于债基的定位是取代理财做流动性管理,C是更稳妥的选择,所有的偏债混合都买C,放一个月以上,当我需要用钱的时候,随时取出来都不心疼。
我发现我每次提到C类基金的时候就有一堆人跳出来说我不专业,说了这么多,我想消除下大家对C类份额的一些偏见——买C就是彩鸡,买A就是大神?不存在的,你要确定你的风险偏好,只有适合你的,没有绝对的正确,C类存在即合理。
最后,还有一个渠道客户经理和第三方销售平台永远不会告诉你的小技巧:很多公募基金自有APP上申购A类份额都是0费率,买之前你自己要看清楚费率结构。
那为什么公募基金不大力宣传自有渠道呢?第一是声量太小没啥影响力,第二是太用力宣传这个可能会得罪大渠道。
每次见公募的老师们的时候,我都会问你们公司有什么主力推荐产品?很多老师讲完产品都加一句:你下一个我们XX基金APP,A类没有申购费,新人还有红包。
(此处应该有广告位,至于哪几家自有APP申购0费率,你们自己在评论区讨论吧。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如何区分是否分级基金?

分级基金在命名规则有特殊的要求,在真实的金融市场里也很好判断,一般而言,分级基金由母基金、分级A份额和分级B份额组成,在购买基金时,其名称均有显著的标示,注意查看就行。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母基金类似一般的被动管理性基金,分级A类似于债券性基金,分级B具有杠杆性,要注意投资风险,购买时要依据自身的风险偏好,谨慎投资。

原创不易,如果您认为本回答对您有用,请您关注头条号,作者感激不尽。:)


一般你在挑选一只基金时,后缀名有“A、B”这种字母的都是分级基金,还有就是基金名称就写明了“分级”两个字的。比如:国富中证军工指数分级,海富通增利A,这些都是分级基金。

分级基金风险比较大,有母基金、分级A和分级B之分。

我们在购买时,可以在三者中随意选择进行购买,买几个,买多少都没有限制。除了申购门槛本身的限制。

分级基金指的是,母基金按照比例把钱分为两部分:分级A和分级B,之后分级A会把钱借给分级B,每年收取一定利息。

分级B会把钱投资于银行存款、债券或股市等。不论是否**,都需要按时给分级A利息。

区分是否是分级基金很简单,只看名字中是否有分级2字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