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家基金管理公司都有哪些

jijinwang

王铁锤/文

内容定制展示第1篇-华夏基金


注:本内容仅作案例展示,不用做任何商业内容,需要类似内容定制请在同名公众号后台留言。



时代变了,资本市场也有了新模样。数年前,大批量投资者还死死盯住房地产行业,买房曾是居民财富管理中最硬核的一环,到今天已经慢慢被“投资理财”取代,资产管理机构在这几年也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公募基金尤甚。


公募基金快速进入大众视野,跟卓越的权益投资能力不无关系。2019年和2020年,公募行业为广大基民贡献惊人的超额回报,深深刺激着还在“散兵作战”的投资者们,大量资金快速入市。发展权益业务,成为一众基金公司最近几年的核心战略任务。


作为头部基金公司的华夏基金,身处潮流之中又有所不同,主动权益业务不断披荆斩棘的同时,其被动权益业务早已稳坐行业头把交椅。截至2020年年底,华夏基金旗下ETF产品总规模高达1797亿元,占据了行业近1/4的市场份额。

权益投资大户的传承和突围


从1998年4月份成立至今,作为“老三家公募”之一的华夏基金已经走过了近23个年头。依托着券商股东的投研优势,华夏基金迅速在权益业务上站住脚跟,廿载芳华,华夏基金积累了大量的客户信赖、渠道资源和品牌优势。


细数华夏基金20多年的发展,范洪勇和王亚伟这对“黄金拍档”不能被忽略。两人结缘于1995年的华夏证券东四营业部,范洪勇身为营业部总经理,王亚伟彼时任研究部经理,之后,王亚伟随范洪勇加入华夏基金筹备组。


范洪勇是华夏基金的第一任总经理,也被基民看作是王亚伟的伯乐。从2006年到2012年,有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每年业绩排名都位居前列,六年间总回报高达11.04倍,年化回报率高达49.22%,王亚伟也曾被股民们尊奉为一代“股神”。


这对黄金拍档的存在,给华夏基金带来的不仅是知名度和口碑,还有管理规模的快速增长。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到了2011年年底,王亚伟离职前夕,华夏基金的管理规模达到了1652亿元,连续登顶公募行业之首。


来自华夏基金的最新数据,到了2019年年底,该基金公司已服务近1.3亿个人投资者、5万户机构投资者,累计为持有人盈利2451.88亿元、分红1583.77亿元。在成立20周年之际,华夏基金表示要重新出发,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全面升级投研体系和产品布局。

从首只ETF到“千亿帝国”



在10年前,主动管理基金是公募基金的魂,是衡量一家基金公司投资能力的核心。拥有范洪勇和王亚伟坐镇的华夏基金,资管规模高居行业榜首,其投资能力已得到市场充分认可,此时的华夏基金,也决议要产品创新,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样化的投资工具。


2004年年底,首只ETF产品在备受期待中花落华夏基金,发行份额54.35亿份,但这只基金后续的发展却是一路艰辛和挑战。该ETF成立不久后,A股市场进入到股权分置改革时代,上证50指数的绝大多数成分股都开始长期停牌,这对新生的上证50ETF是致命打击。


每一个股权分置方案背后,都有其隐含的对价。在成分股停牌的时候,该怎样设定现金替代,以保证投资人在这个过程中不被套利,该如何最大限度地拟合指数,是华夏基金要一道道攻克的难关,最终打磨成熟的这套思路,也成为了如今“千亿ETF帝国”的底层架构。


对于ETF产品而言,流动性就是其内在生命力,放眼整个公募行业,还有哪家基金公司在这一点上比华夏基金做得更好吗?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场共有17只规模破百亿元的权益ETF产品,其中华夏基金占了5席,华夏上证50ETF以565.76亿元高居榜首。


2018年,我国指数基金迎来跨越式发展,ETF产品也迅速进入大众视野,在2019年和2020年更是公募ETF发展的超级大年,强者恒强的生态开始呈现出来,华夏基金旗下ETF的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到2020年年底甚至达到了惊人的1797亿元。


上证50ETF、沪深300ETF和中证500ETF,是头部基金公司必争的宽基赛道,华夏基金的龙头地位难以撼动。除此之外,华夏基金还打造了芯片ETF、5GETF和新能源车ETF的科技细分赛道,还有创蓝筹和创成长组成的创业板赛道,逐渐实现全方位覆盖。

李一梅时代的指数基金战略


华夏基金稳步发展的这些年,管理层的调整在所难免,但发展指数基金的战略却一直延续了下来。2018年4月28日凌晨,华夏基金发布了汤晓东因个人原因离任总经理的公告,刚好在几天前,汤晓东还在“掘金指数投资”峰会上表示,未来华夏基金将在三大方面发展ETF。


半个月后,华夏基金敲定了新任总经理的人选,原副总经理李一梅升任总经理,华夏基金正式进入“李一梅时代”。彼时,自2001年起便加盟华夏基金、一直坚守大市场口的李一梅,被看作是最了解华夏基金和当前市场的高层人选。


李一梅执掌华夏基金的这3年里,无时不刻不透露着她对于指数基金的“偏爱”。在一场指数基金论坛上,李一梅更是直接表示,“如果未来只做一个选择,我们的推荐是做指数基金”“在ETF领域耕耘了15个年头后,我们的理念是专注地把这件简单的事做到极致”。


股神巴菲特的十年赌约摆在我们面前,告诉所有人一个事实,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指数基金的长期表现战胜了绝大多数基金经理。即便是在A股市场上,主动基金的超额收益优势也已越来越不明显,基金经理还能战胜市场,但并不代表他们能一直处于不败之际。


ETF,是李一梅眼中指数化投资的最高形式。她说道:“当我们进行指数化投资时,ETF是最低成本的买卖方法,具有显著的交易及成本优势,是极具便利性的底层工具。它是很好的降维工具,把所有的理念、行业、主题,用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模式呈现给大家。”

拥有行业顶流ETF团队配置


基金公司开展ETF业务有技术壁垒吗?对于已经成熟运作部分ETF产品的基金公司而言,做大规模、做好流动性是最急切的诉求,但对于想入场的后来者而言,如何构建ETF管理团队、进行PCF管理、引进做市商,通通都是困难。


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这些年来为行业培训和输送了大量ETF人才,华夏基金董事总经理、数量投资部行政负责人张弘弢则是行业ETF“教父级别”的灵魂人物。除此之外,华夏基金还汇集徐猛、荣膺、庞亚平等一众ETF顶流基金经理。


作为当年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张弘弢管理的华夏上证50ETF产品规模已超过565亿元,沪深300ETF及科创50ETF,手握997亿元资产,是境内指数基金经理中当之无愧的“ETF一哥”。张弘弢对这些数字一向淡然,在他看来,指数基金的发展远不止于此。


据了解,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是业内最早成立的独立数量投资团队之一,由20多位海内外专业投资经理和专职研究人员组成,投资人员平均从业年限近11年。目前,该团队核心人员稳定,专业性强,分工明确,而且随着管理规模的增加还在不断地补充人才。


“对传统产品精耕细作,积极布局新产品,是近年来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的发展战略。我们会严格遵循精细化管理的思路,保持所管理产品风格清晰稳定,然后通过多样化的策略争取为投资者赚取更大回报。”谈及这个部门的发展和风格,张弘弢如是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