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走出低谷(权益类理财能否走出低谷)

jijinwang
春节前,刘女士在银行理财经理的推荐下,购买了50万“保本”高收益理财。今天,刘女士到银行查看自己50万理财的收益情况:“什么?!竟然亏了15%,不是说都**的吗?怎么会这样?!”突如其来的打击加上不久前离婚的伤痛让刘女士伤心地抱头痛哭起来!
刘女士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夫妻恩爱,子女懂事。但是由于自己的背叛让原本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
刘女士来自农村贫困家庭,高中毕业后就跟着老乡到城里打工**,懂事的她主动承担起弟弟上学的一切费用,每个月还把自己剩下的钱转给父母,贴补家用。
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中,面目清秀,身材好,关键是温柔体贴,落落大方的刘女士深深吸引了未来的丈夫张先生。张先生在一家金融公司上班,是十足的潜力股,工作能力强。两人认识后,张先生很快就主动追求刘女士,他们两情相悦,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一眨眼,几年时间过去了,刘女士的弟弟已经28岁。由于家里条件差,女孩都不愿意嫁到农村来,弟弟就这样一直单着。父母心急得不行,向刘女士唠叨:“闺女你嫁得好,日子也过得滋润,可是你不能忘了弟弟啊,他都28岁了还没成家。你看,爸妈都老了,不中用了,你这个做姐姐的要帮帮他才行,总不能让他打一辈子光棍吧?你看看能不能跟你弟弟拿点钱,帮他在城里买套房,就算我们求你了行不?”刘女士心软了。
刘女士结婚后,就安心做起了她的全职太太,十年来,跟前夫养育了一儿一女,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家里有150万左右的存款,平时都是刘女士在管理,丈夫从不过问。
张先生计划换一套大房子,现在住的三居室太拥挤了。刘女士本来也同意了,但是考虑到父母的请求,刘女士动摇了:“先帮我弟弟,晚一点换房子也没问题,现在的房子还住得好好的。”她支支吾吾地跟丈夫说了自己的想法,却遭到丈夫的反感和强烈反对:“你弟弟读大学的开销都是我们家出的,每个月还给你爸妈生活费,我知道你孝顺,但是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是我辛苦赚来的!你弟弟整天游手好闲,从不努力,就是仗着你这个姐姐的溺爱。家里就剩这笔钱,说什么都不能给,房子我都看好了,正准备约时间去签约。”刘女士见此便打消了转钱给弟弟的念头。
突然有一天,父母事先没打招呼就来了,老两口哭丧着脸:“最近你弟弟相亲认识一个女孩,还不错,你弟弟很喜欢人家,但是女方父母给的条件是城里必须有房子,还要30万的礼金,不然免谈。看在爸妈的面子上,就算爸妈求你了行不?”刘女士在父母的不断哀求下,终于心软,当天就给弟弟转了60万,其中30万是买房首付款,剩下的30万作为礼金。
纸终包不住火,刘女士背着丈夫把钱转给小舅子的事,很快就被丈夫知道了。心仪的房子飞了,张先生愤然提出离婚。房子和儿子归卢先生,女儿和剩下的90万归刘女士。
离婚后的刘女士处境凄凉,失落的刘女士看着手里的90万。买房吧,还差一半多,工作还没着落,房贷无从还起,只能租房子住。最后刘女士打算拿出50万理财,利息贴补家用,很快她就到银行找了自己相熟的理财经理。刚好理财经理说最近基金涨得很好,收益很高,也不亏钱。近半年买的客户都赚了钱,刚好他们银行有一个新发的基金,封闭三个月后就可以自由支取了。刘女士也不懂基金是什么,隐约记得身边有些朋友也说基金来钱快,现在自己正缺钱,理财经理也很靠谱,随即便认购了50万!
过完年不久,离约定的三个月越来越近,刘女士忍不住提前跑到银行查看年前买的理财收益如何,没想到竟然已经巨亏接近15%,账户上显示只剩不到42万:“经理,你不是说收益很高吗?怎么会亏成这样?你是不是骗我?!”理财经理一再说抱歉:“年前还涨得好好的,没想到过完年就跌成这样,我自己的都亏了。”“你不是说不亏钱吗?我以为是保本的理财才买的。”“去年行情很好,买的客户都**了,确实没有亏钱,现在亏钱了主要是市场跌了,这个也不受人为控制啊,您也别急,继续放一段时间吧,等市场涨上来就能回本和**了,您不卖就不算亏。”
刘女士心有不甘,但她又不懂,又不想承认亏钱的事实,就听从了理财经理的建议,继续持有。
刘女士扶持弟弟有错吗?银行理财经理的销售方式是不是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刘女士过山车般的人生到底谁才是罪魁祸首?
@东方故事烩有话说:
第一:刘女士体谅父母扶持弟弟没有错,但是,刘女士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顾,过分扶持弟弟必定会伤害到自己的家庭,特别是在丈夫明确反对的情况下!帮忙不是不可以,但要适度,要取得丈夫的同意。
第二:银行理财经理在销售基金时,没有明确告知客户风险,没有让客户充分了解产品属性的情况下,贸然以高收益吸引客户购买产品而不充分提示风险,这也是不对的,非常不职业的行为。刘女士终于为自己的无知和贪婪付出了代价。
第三:刘女士从穷苦到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是令人羡慕的,但是没有把握好家人之间相处的那杆秤,最终毁掉了来之不易的幸福。但愿刘女士可以走出人生低谷,再次赢得幸福好人生!

划个重点:从自购标的来看,主要针对的是该机构旗下阳光红股票型和阳光橙混合型理财产品。

紧接着,南银理财5亿、中邮理财6.5亿、招银理财5亿、兴银理财10亿……银行理财子也开启了“自购潮”:

  • 南银理财公告,已投入自有资金约5亿元用于认购/申购公司旗下理财产品;
  • 中邮理财公告,已将自有资金约6.5亿元申购公司旗下管理的理财产品,计划申购旗下管理的混合类(财富鑫鑫向荣、鸿元系列)及“固收+”(鸿锦系列)理财产品;
  • 兴银理财宣布将以自有资金约10亿元投资于公司管理的兴睿系列、睿盈优选平衡系列、睿盈年年升系列、悦动系列及ESG兴动系列等理财产品;
  • 招银理财将投入自有资金约5亿元用于认购/申购公司旗下理财产品。

此外,招银理财除了公司自购,管理层们也是与投资者“同舟共济”的。据悉,截至3月25日,公司高级管理层、各部门负责人自持公司理财产品的合计金额已超过其去年薪酬的合计金额,其自持理财产品覆盖日开滚动、丰和、青葵、金鼎、丰润、卓远、智远、睿远、全球动量、FOF及权益类等各大系列产品。

这里再划个重点:其中R3及以上产品占比超过70%。

信息整理:财联社

以上这5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共“豪掷”了28.5亿元自购旗下理财产品,后续或还会有其他理财子公司继续跟进。

“自购潮”背后的考量

理财子公司为啥这么“壕”,自购产品为哪般?“愉见财经”为大家分析如下。

一,提振市场信心

和公募基金他们类似,“自购潮”往往发生在市场低迷时期,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振市场信心。意思是:看,我们用自营资金都买了,我们的管理层也都掏腰包了,大家放心吧,“跌”只是暂时的,长线持有会有好收益的。

在银行理财子的“自购潮”之前,银行理财“破净”的现象已经被热议。今年以来,市场呈现出股债双杀,不少净值化转型后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出现明显回撤。据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上月末,理财子公司所发产品“破净”数量达1734款,在已披露净值数据的11548款产品中占比为15%。

再来看看他们自购的都是哪些产品。正如上文中愉小编给大家“划重点”的地方,很明显,有些自购是集中于“含权益的理财产品”的,或者,从另一个维度来看,是风险等级相对较高的产品。因为这些产品波动较大,也是相对而言更需要信心提振的。

与此同时,“愉见财经”发现,不止含权益类理财产品,自购中还有含“跌破净值类产品”的身影。具体看光大理财,阳光红系列的5款产品中,仅ESG行业精选和REITs优选1号的产品净值高于初始净值1,其余3款产品均出现过“破净”;而阳光橙系列产品则相对稳健,但也有约三分之一的产品出现过“破净”。

由此可见,理财子公司,包括部分持有自家产品的管理层,他们要释放的信号,是与通过真金白银和投资者利益捆绑,要传递的,就是“信心!信心!信心!”

正如多家理财子公司负责人说的,他们有三方面的信心:一是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有信心,二是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韧性有信心,三是对自己公司的投资研究能力有信心。

再者呢,我们也提一嘴,毕竟理财子公司是以自营资金开启的自购,换句话说,这些产品回头真反弹了,收益向好了,那理财子公司自己也是盈利的。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二,生动的投资者教育

试想,如果理财子的自营盘子自购,果真买在市场低谷时,坚定持有并享受了后面的长线回报,那对外界而言,也是非常生动的投资者教育。

此外,在各家银行近期的业绩发布会上,对理财产品运作也都有所回应。

工商银行副行长郑国雨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为应对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工商银行将打造适配银行理财客户风险偏好的产品系列,加强市场分析研判,提高大类资产的配置能力,做好理财产品适当性管理,充分揭示产品风险,合规销售,切实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交通银行业务总监(同业与市场业务)、交银理财董事长涂宏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最近针对市场股债大幅调整的具体情况,也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产品结构调整,增加低波动资产的占比,均衡配置不同的行业,稳定我们产品的净值。”

农业银行副行长林立则表示,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沟通。“现阶段投资者尚未完全改变以往对银行理财产品保本的固有观念,相比较于基金、信托,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波动的容忍度明显更低。这就要求银行理财业务必须要不断完善科学的配置规则,不断加强组合管理的办法,同时也需要我们更加注重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沟通,切实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那对于我们这些投资者来说,银行都开始自购了,我们是不是也能跑步进场了呢?在这里,愉小编想说的是,银行自购,能够说明他们对于市场估值的判断以及产品走向的信心,我们也看好长线走势,但这未必能作为短线择时的风向标。其实吧,金融机构其实也希望投资者有一个明确的投资逻辑,调整投资心态,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

前阵子,多家银行理财子都发出了“致投资者的信”,里面有不少文采斐然、又值得大家汲取的内容。比如:“不在顶峰慕名而来,不在低谷转身离开”(光大);“陪伴您穿越牛熊”(南银)等。

最后,借用光大理财的话来结束今晚的内容——“在估值的历史低位,面对市场的不理性波动,理性的投资行为是积极配置并长期持有,以此来提高投资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