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环境300958股吧(建工股票股吧 300958)

jijinwang

文 佚名

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国内环境修复综合服务商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工修复”,300958.SZ)迈上了一个历史新台阶。

3月29日,建工修复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当天,公司股票开盘即大涨579.95%,收盘报60元/股,总市值达85.6亿元。

作为国内环境修复领域的先行者和探索者,建工修复无论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商业模式还是项目修复经验上,都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未来三年,建工修复将依托新时代下国家环保政策发展趋势,以乡村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为契机,打造持续领先的“环境修复综合管理服务商”,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优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持续盈利能力强

建工修复成立于2007年11月,控股股东为建工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国资部门。多年来,建工修复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环境修复解决方案,形成了以土壤及地下水修复为核心、水环境和矿山等生态修复并举的战略布局,业务范围涵盖环境修复相关的咨询、设计、治理、运营、管理等全产业链条。

从业务构成来看,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包括环境修复整体解决方案、技术咨询服务和修复药剂销售,其中环境修复整体解决方案为主。2020年上半年,来自环境修复整体解决方案的营业收入占比达99.37%。

相较于国外,我国土壤及地下水修复、水环境和矿山等生态修复行业起步晚,目前仍处于成长期。不过,受益于近些年我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推动解决力度加大,土壤、水体等生态环境整体治理需求不断攀升,公司环境修复收入逐渐上升。

2017~2019年各报告期内,建工修复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14亿元、10.22亿元和11.8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0.69亿元、0.47亿元、0.78亿元。

由于受特殊时期、修复评审政策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及项目实施进度存在差异的影响,截至2020年,建工修复已由中汇审阅的营业收入为10.3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0.82亿元,同比存在一定的浮动变化。

建工修复在深耕行业多年后,已成为一家具有较强技术水平、研发实力和项目实施及管理能力的企业,并奠定了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建工修复在业内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据《中国工业污染场地修复回顾与展望》(2007~2017)收集的2012~2017年国内实施的286例工业污染场地修复项目中,建工修复获得66例项目,合同金额37.5亿元,项目数量和合同金额均排名前列。

未来一段时间,建工修复持续盈利能力较强。

建工修复方面表示,由于环境修复行业政策支持、市场空间较大,特殊时期情况缓解、招标工作陆续启动,建工修复持续跟进的潜在招标项目众多,加之当前在施项目为未来一定时间内的经营业绩提供支撑。

具体来看,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的完成及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公布,将催化土壤修复行业需求持续释放,未来市场空间较大。截至2020年末,近30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涉及需修复的地块500余块。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2021年3月22日),建工修复正在跟进并根据项目当前所处阶段预计可能在2021年上半年招标的项目超过30个,项目预计总金额超过80亿元。同时,公司在施项目较多,在施项目超过50个,充足的在施项目为公司提供有力支撑。

研发和技术创新驱动应用实践

作为国内最早专业从事环境修复服务的环保企业之一,建工修复凭借较强技术水平、研发实力和项目实施及管理能力,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和品牌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建工修复研发、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突出。2016年11月,建工修复作为牵头单位,共同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着力打造了“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综合全面的技术体系,满足多种类型的复杂污染场地修复技术需求。截至2020年6月30日,建工修复及子公司获得境内外108项专有技术。

此外,建工修复研发团队实力雄厚,截至2020年6月30日,研发人员达57人,占全体员工的12.84%。同时,其管理和服务团队经验丰富,也是客户选择供应商的重要条件之一。

基于技术和人才两大核心优势,建工修复结合装备研发和实践应用,在国内积累了丰富的环境修复运营和管理经验。

据悉,建工修复积极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珠江三角洲等重点发展区域布局。截至2020年6月30日,建工修复已完成和正在服务的环境修复项目300余例。其中,牟定化工铬渣场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程、武汉染料厂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程、宝山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工程、广钢地块修复项目等4个项目入选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名录。

为更好地服务客户,建工修复探索出“总部-区域”两级营销的管理架构。各区域在总部年度制定的“一地区一策略”的市场战略指导下,因地制宜跟进项目开发全过程。同时,根据项目特点及客户需要,公司通过IR-EPC(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工程总承包)模式、PC(专业承包)模式、RCM(风险管控与运营)模式、TCS(技术咨询服务)模式等服务客户。

特别是近几年,建工修复对项目所在地环境改善做出重要贡献,得到了来自社会机构及行业协会等高度认可,并获得“首都环境保护先进集体”“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2016中国创新示范企业”“环保优秀品牌企业”“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土壤修复年度标杆企业”“2017年度环保突出贡献奖”“2018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土壤修复综合实力优秀企业”等多项荣誉。

资本助力拥抱未来市场

由于环境修复项目的周期相对较长,项目实施和验收、收款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处于快速发展期的建工修复对资金需求较大。

过去几年,在未进入资本市场的情况下,建工修复融资渠道较为有限,主要通过增加银行借款等方式进行融资以进行业务扩张,导致公司资产负债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2017~2020年上半年各报告期末,建工修复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7.90%、74.23%、70.18%和64.30%,在同行领先。

不过,借助资本市场平台,建工修复可以丰富融资方式,补充公司业务规模增长的流动资金缺口,进一步优化公司的财务结构,降低财务风险,最终增强经营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建工修复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资金全部用于修复中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市场营销网络强化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建工修复方面表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公司将进一步提高研发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与品牌影响力,巩固公司在环境修复行业的地位和竞争力。

基于目前公司发展情况以及对未来环境修复领域市场发展趋势的预判,建工修复也制定了当年及未来两年的发展规划:保持在土壤及地下修复领域的领先地位,壮大生态修复领域业务,打造国内持续领先的修复技术创新平台,保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和持续提升企业品牌力。

事实上,随着国家加大对土壤和水体污染的监督力度及对相关污染治理与修复的支持力度,行业法律法规体系及产业政策日益完善,叠加社会公众环保意识显著增强,未来企业也面临着一定的发展机遇。

相比美国、日本等部分发达国家,环境修复产业占本国环保产业的比重高达30%~50%,当前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的产值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2%,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可见,环境修复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建工修复董事长陈德明在网上路演活动上表示:“未来,公司拥有巨大的潜在上升空间。公司将围绕总体发展战略及发展目标,凭借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